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貂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辽宁省某水貂养殖场出现了以零星散发、高死亡率和多种内脏器官出现出血性败血症为主要流行病学特点的病例。从病死水貂内脏中分离出1株细菌,经染色、镜检和生化试验鉴定为奇异变形杆菌。应用药敏试验筛选出了高度敏感的抗菌药,控制了该病的继续发生。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大熊猫犬瘟热病毒株,采集死亡大熊猫的心脏、肺、肝病料,研磨并反复冻融后收集上清液接种Vero细胞,待出现细胞病变(CPE)后,收集病毒液。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鉴定病毒分离株,测定病毒TCID_(50),动物回归试验测定其毒力。结果显示,盲传到第5代时,Vero细胞出现圆缩、聚集、脱落等病变;PCR扩增出287bp片段,与预期相符;测序结果显示,该毒株与已发表的CDV SD(14)11毒株(亚洲-Ⅰ型)的同源性为98%;毒株的TCID_(50)为10~(-5.2)/mL;幼犬感染分离毒株后出现体温升高、鼻头发干、拉稀、眼鼻分泌出水样分泌物等症状。本研究成功分离出大熊猫源犬瘟热病毒株。  相似文献   

3.
新疆乌鲁木齐某养鸡场近期发生一起临床表现为实验结果可为精神萎顿、食欲减少、腹泻、有的出现眼盲或肢关节呈跛行等症状的疫情。对送检病料进行病原分离和生化鉴定,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动物回归及药敏试验,确认该鸡场疫情病原为鸡白痢沙门氏菌。建议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做好隔离消毒。本实验可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病猪肾脏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接种Palb/c小鼠出现神经症状,死亡率为60%,接种PK-15细胞出现拉网病变,阳性血清能特异性的中和该分离病毒,根据基因库(genebank)的PRVgE基因设计的引物能扩增出特异性片段。以上结果证实该病毒为伪狂犬病毒。  相似文献   

5.
猪鼻支原体是猪场感染率极高的一种支原体,可引起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等症状。目前尚未建立标准的猪鼻支原体发病模型,也缺乏标准强毒株。本研究从某猪场发病猪的关节液中分离得到一株支原体,通过PCR检测、菌落形态观察、菌体形态电镜分析、菌株MLST分型等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确认其为猪鼻支原体。为评价菌株致病性,将该分离株接种1月龄自然分娩不吃初乳猪(SF-pCD猪),试验猪在感染后出现关节肿胀、跛行等临床症状,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出现部分死亡。剖检结果显示感染组出现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及关节炎,肺部组织病理分析显示为间质增宽,无虾肉样病变。从发病猪的扁桃体、肺、心及关节积液中可再次分离到攻毒株。综上,本研究分离获得一株猪鼻支原体,人工感染猪后可出现典型的发病症状,猪鼻支原体发病模型的建立为致病机制及疫苗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猪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病猪脑部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接种Balb/c小鼠出现神经症状,病死率为60% ,接种PK-15细胞出现拉网病变.伪狂犬病阳性血清能特异性的中和该分离毒.根据基因库(GenBank)的PRV gE基因设计的引物能扩增出特异性片段,证实该病毒为伪狂犬病病毒.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对流免疫电泳方法(CIEP)检测辽宁水貂养殖场疑似水貂阿留申病毒(aleutian mink disease virus,ADV)水貂血清抗体,采集抗体阳性水貂的肝脏、脾脏、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组织,电镜观察存在细小病毒样颗粒。组织液研磨无菌处理后,接种CRFK细胞,盲传6代,取病毒细胞分离液用PCR方法检测,呈ADV阳性。将病毒分离液纯化后接种健康水貂,隔离观察,接种后3 d即出现食欲减退,贫血,被毛无光泽,后期出现拒食、狂饮、死亡,个别水貂出现神经症状,表现抽搐、痉挛、步态蹒跚、共济失调,证明分离获得的病毒为ADV强毒株,命名为ADV-LN株。  相似文献   

8.
从福清海口某猪场病猪淋巴结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接种Balb/c小鼠出现神经症状,死亡率为100%;接种Vero细胞出现拉网病变;PRV阳性血清能特异性中和该分离毒。以上结果证实该病毒为猪伪狂犬病毒。确诊后采取隔离、消毒及注射疫苗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从安徽省巢湖地区鸡群中出现的以肾肿大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疾病的病例中分离到1株病毒,易感雏鸡,病死鸡出现肾肿大、苍白呈花斑状、大量尿酸盐沉积;鸡胚连续盲传至第5代时开始出现死亡和侏儒胚.电镜观察可见80~120nm的病毒颗粒.分离病毒在鸡胚上可干扰新城疫病毒clone-30株的增殖.上述试验证实所分离的病毒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暂定名为NIBV-AH99.  相似文献   

10.
温州郊区某专业户饲养母猪45头,2003年11月底曾出现3头母猪死胎和弱胎现象.12月共有8~20日龄存栏小猪60多头,其中有40头发病,主要表现为腹泻;死亡10头.2004年1月,新出生仔猪6窝,其中出现5窝是整窝腹泻,另外1窝12头仔猪中有8头腹泻.先后使用林可霉素、先锋霉素V、土霉素、头孢拉定、诺氟沙星、磺胺嘧啶、杀利王等药物治疗无效.注射阿莫西林和地塞米松混合合液后症状减轻,但仍未控制本病.该场母猪在产前30d均注射过大肠杆菌苗和蓝耳病弱毒苗.  相似文献   

11.
利用F81传代细胞从病死猫脾脏中分离获得1株病毒,该毒株可使培养细胞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CPE)。并对其进行形态学、理化学、人工感染试验和分子病毒学等鉴定,证明所分离的这株病毒为猫细小病毒。  相似文献   

12.
刘栋 《水禽世界》2005,(9):15-17
从山东某鸡场的产蛋下降而无其他典型ND症状的高抗体蛋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过试验鉴定.该分离株具有血凝性,且可被ND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和中和,不能被AI(H5亚型与H9亚型)标准阳性血清抑制;该病毒的最小致死量病毒致死鸡胚的平均时间(MDT)为50.4,1日龄SPF鸡脑内接种分离病毒致病指数(ICPI)为1.85,6周龄SPF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WPI)为2.42,回归试验鸡出现了新城疫症状和病变,该病毒株确定为新城疫病毒强毒型,并暂命名为ShD-dzh04。  相似文献   

13.
PRRSV云南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某猪场采取病料经RT-PCR检测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阳性,将其处理后接种到猪肺泡巨噬细胞(PAM)和Marc-145细胞上。接种后3 d,猪肺巨噬细胞开始出现细胞病变(CPE);Marc-145细胞盲传3代后,细胞也出现了CPE。对出现CPE的细胞培养物,用RT-PCR法、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进行检测,结果均为PRRSV阳性;细胞培养物经PEG初步浓缩后,接种到PRRSV阴性,PRV、CSFV抗体阳性的仔猪,15 d后猪只出现体温升高并伴有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症状。采血并用同上的RT-PCR法检测,结果为阳性;采血用同上的RT-PCR法检测,结果亦为阳性;用电镜对纯化后的病毒进行观察,可见有囊膜包裹的圆形病毒粒子,其直径约为50 nm;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可见黄色荧光;TCID50测定其毒价为10-4.75/0.1 mL。该病毒对氯仿、紫外线、酸碱度变化(pH5.0或pH7.5)和热敏感;结果表明,已成功分离获得一株PRRSV云南地方流行毒株,命名为YN-1。  相似文献   

14.
为确诊田东县某鸡场20日龄雏鸡发病死亡的原因,无菌采集病死鸡脾脏、肝脏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和致病性试验。结果: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在麦康凯培养基、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均出现与大肠杆菌一致的生长特征,生化试验鉴定均符合大肠杆菌的生化特性,致病性试验表现为较高的致病性,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安普霉素、丁胺卡那、恩诺沙星高度敏感。通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仔猪副伤寒主要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是危害仔猪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腹泻,严重者可出现败血症。本试验从疑似仔猪副伤寒病例中采集病料,进行菌株分离与鉴定,结果分离菌株为肠炎沙门氏菌,从而将此病例确诊为仔猪副伤寒。  相似文献   

16.
猪轮状病毒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吉林省某猪场发生腹泻的猪群粪便中,用MA-104细胞培养,分离到一株猪轮状病毒,盲传至4代,感染细胞出现明显病变,经电镜观察,见有典型的轮状病毒颗粒.其RNA电泳型为4:2:3:2型,属A群轮状病毒,同时对其蚀斑特性和血凝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这株病毒被命名为JL94株.  相似文献   

17.
某县莱乡牛发生以出血性败血症为主要特征病理变化的传染病,出现不明原因的死亡,在流行病学调查和病理变化分析的基础上,对采集的病料进行病原的分离与签定.结果表明,引起牛死亡的病原为牛巴氏杆茵.  相似文献   

18.
从病猪肾脏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接种Balb/c小鼠出现神经症状,死亡率为50%,接种Vero出现拉网病变;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阳性血清能特异中和该分离毒;根据基因库(genebank)的PRV gD基因(AY169694)设计的引物能扩增出特异性片段.以上结果证实该病毒为伪狂犬病毒.  相似文献   

19.
从送检的2日龄病猪脑部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接种的Balb/c小鼠出现了典型的伪狂犬病症状,接种BHK-21细胞48h后出现了圆缩、集聚,脱落等典型的细胞病变,猪狂犬病毒阳性血清能特异性的中和该分离病毒。根据GenBank公布的PRV的gE基因设计的引物能扩增出特异性片段,证实该病毒为伪狂犬病毒。  相似文献   

20.
猪伪狂犬病病毒新W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新疆五家渠、石河子某猪场病死仔猪的大脑和内脏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疑为猪伪狂犬病病毒 ( PRV)毒株 ,通过兔体接种、BHK-2 1细胞培养、理化特性测定、中和试验、实验兔和仔猪回归试验、电镜观察、PCR扩增及感染力测定 ,分离的病毒接种实验兔后发生奇痒并麻痹致死 ;BHK-2 1细胞培养盲传 4代出现典型细胞病变 ;电镜观察可见病毒粒子呈圆形并带有囊膜和纤突 ;回归兔出现典型奇痒症状 ,仔猪出现典型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分离的病毒能被 PR鄂 A株标准阳性血清中和 ;该病毒对氯仿、乙醚、酸、热敏感 ;PCR体外扩增可见其与鄂 A株在同一水平位置上有相同的电泳带 ;用 BHK-2 1细胞测定其毒价 TCID50 为 10 -1 0 .87/0 .1m L 根据此分离病毒株的上述特性 ,鉴定其为伪狂犬病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