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获取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探究了我国玉米间套大豆种植现状,重点分析了玉米间套大豆种植模式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对作物根系生长的影响以及对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影响,阐述了玉米间套大豆种植技术的优势,并提出有效的玉米间套大豆控制玉米病虫害种植技术,通过科学选种、选地,做好整地、播种、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控,从根本上提高种植产量,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朱家慧 《种子世界》2021,(11):0021-0023
我国是玉米种植的发源地,在东北、华北、西南地区都有广泛种植,其中东北地区的产量是最多。科学化应用于玉米种植新技术,在提高玉米质量及产量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帮助。在农业技术创新发展视角下,种植技术包含高产栽培技术、增密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结合实际情况来种植玉米,其中对玉米种植中的新技术应用合理性及应用过程等一一进行分析,这对提高玉米种植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考虑到玉米的质量和产量与环境因素、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多种因素有关,从新技术实践应用的角度展开套盾,旨在实现细腻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下效果提升,并达到玉米增产增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李登飞 《种子科技》2023,(10):82-84
为了提高玉米种植经济效益,满足人们当前对粮食的需求,需要不断优化玉米种植技术。在实践中,要结合玉米的生长特点和播种面积等情况,注重运用高产种植技术及高效病虫害防治措施,为玉米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玉米产量及质量。文章简要介绍了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助力我国玉米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覃日庆 《种子科技》2024,(2):128-130
我国自古是农业生产大国,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种植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玉米栽培水平关系到生产质量,近年来我国农业结构不断调整,适合玉米种植土地面积不断缩小。随着农业种植产业可持续发展,玉米种植中存在的病虫害问题为产业发展带来很大挑战。玉米产量提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为提升玉米种植产量和质量,需要研究推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应采用科学的绿色防控技术促进绿色农业发展。基于此,研究了玉米病虫害的为害特征,分析了玉米常见病虫害与防控措施,提出了提升玉米病虫害防控技术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徐龙河 《种子科技》2024,(3):35-37+40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产量不稳定会直接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山东省是我国玉米种植大省,随着玉米种植技术的不断完善,玉米种植产量和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基于此,以山东省新泰市楼德镇为例,从玉米种植技术要点入手,探讨田间管理要点和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玉米种植的历史悠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玉米种植为我国解决温饱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玉米质量和产量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分析了大田玉米的种植技术和改进方向,从提升农民种植收益、促进玉米集约化生产以及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等方面阐述了玉米种植技术改进的价值,并从品种选择种植要求、田间管理以及作物收获等方面提出了种植要点,深入分析了大田玉米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策略,提出了大田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7.
李玉芳 《种子科技》2022,(22):62-64
玉米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用途广泛,在南方和北方都广泛种植,种子可食用、可作为饲料,秸秆可作为肥料。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农业经济、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研究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能全面提升玉米产量,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奠定基础。文章陈述了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特征,分析了影响玉米生长的关键因素,总结了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以期为高产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齐鸣 《种子科技》2023,(16):54-56
玉米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大幅度提升,对玉米种植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为提升我国北方地区玉米种植的产量以及质量,应对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此,文章分析了玉米生长的影响因素,探讨了现代农业高产玉米的种植技术以及保证玉米高产病虫害防治手段,以实现提升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刘峰 《种子科技》2023,(11):119-121
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区域分布较广,但玉米生长过程中容易发生病虫害,造成产量和质量下降.种植人员要不断加强对玉米病虫害的研究,对不同品种、不同地域的玉米采用合适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文章阐述了玉米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类型,分析了其成因,提出了多样性的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孙叶 《种业导刊》2022,(1):35-37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经济作物,随着我国粮食市场和工业发展对玉米原料的需求不断增长,现阶段必须全面提高玉米种植的质量与产量.就玉米高效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分析,结合有效种植经验,探讨常见病虫害防治手段和综合防治策略,促进玉米种植丰产.  相似文献   

11.
玉米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范围较广,玉米栽培水平直接关系到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进而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针对于此,必须要加强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因地制宜地进行玉米的种植,并通过恰当的病虫害防治策略的选择促进我国玉米产量和质量的提升。就我国玉米栽培新技术以及相关的病虫害防治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玉米作物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为进一步提高玉米种植的质量与产量,从玉米选种、田间管理等方面分析了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并针对种植过程中易发生的病虫害问题提出防治措施,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农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玉米占据着尤为重要的位置。为了促进玉米质量与产量提升,要求种植人员将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灵活应用到日常栽种过程中,有效防治各类病虫害。文章主要探讨了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突出玉米种植的优势,需要综合应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确保玉米大规模种植,提高玉米的种植效果和质量。同时需要应用病虫害防治技术,促进玉米的产量有效提升,突出玉米种植的优势和价值。文章主要分析了玉米高产栽培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应用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相关策略,有助于提高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重要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宏 《种子科技》2020,(3):83-83,86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并且随着近年来农业的发展,玉米的种植推广越来越广泛,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玉米的种植行情也一路上升。就玉米种植而言,其基本目标就是提高玉米的单位产量,提升玉米的质量。所以在玉米的种植过程当中,玉米种植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提高玉米的种植产量和玉米质量,才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通过分析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来帮助农民提高玉米种植产量。  相似文献   

16.
浅析玉米种植中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我国农民种植的重要粮食、经济作物之一,只有对其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进行分析并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确保玉米的稳产高产,实现农户的增收创收,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玉米种植技术水平也在大幅度提升,但是无论种植技术如何提升,病虫害依然是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对我国玉米种植中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农业发展速度持续加快,更多先进的农机、农技应用于实际农业生产工作中。玉米是重要的农作物,其种植产量和质量与食品安全供应与贮存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下,玉米生产种植工作获得了更好的发展。但当前很多地区还存在仍使用传统、落后玉米种植技术的现状,同时存在连续多年大规模种植的情况,导致病虫害高发和玉米产量、质量下降,做好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工作,对玉米产业的稳定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基于此,分析和探究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旨在通过探究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旱作农业区的玉米质量和产量影响因素,对现阶段玉米有机旱作栽培新技术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旱作玉米种植区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要点,希望能为旱作农业区玉米种植大户、示范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齐杰 《种子世界》2022,(5):0003-0005
在诸多行业中,玉米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物之一。为了不影响玉米质量和产量,需要重点关注高产种植技术,以玉米选种等环节为主,并对病虫害防治加以重视,也就是要在做好预防的同时,实施严格控制,推动玉米种植产业健康稳定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东平县银山镇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预防控制措施,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玉米种植过程中受病虫害的影响,会导致玉米质量和产量下降,应按照玉米生长期间的不同病虫害问题,采取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为玉米种植人员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文章分析了玉米种植新技术、种植要点以及玉米病虫害防治方法,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