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通过连续6 a定位试验,以沙化裸地为对照,研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单播、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单播、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3种栽培模式对豫北沙化地区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以及土壤酶的影响,利用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沙化裸地相比,0~40 cm土层3种栽培模式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质量分数和土壤酶活性均不同程度增加,从大到小依次为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紫花苜蓿单播和无芒雀麦单播,且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质量分数和土壤酶活性均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呈现表聚性特征。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与土壤7种酶均呈显著(P < 0.05)或极显著(P < 0.01)相关;通径分析进一步表明:土壤酶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直接贡献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脲酶、淀粉酶、β-葡萄糖苷酶、蔗糖酶和蛋白酶,对土壤微生物量氮的直接贡献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脲酶、蔗糖酶、β-葡萄糖苷酶和碱性磷酸酶,对土壤微生物量磷的直接贡献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蔗糖酶、碱性磷酸酶、β-葡萄糖苷酶、过氧化氢酶和淀粉酶。由此认为,相对于沙化裸地,豫北地区经6 a人工草地建植,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以及土壤酶活性有效提高,土壤主要生物学性状优化,以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为最佳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
通过连续6 a定位试验,以沙化裸地为对照,研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单播、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单播、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3种栽培模式对豫北沙化地区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以及土壤酶的影响,利用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沙化裸地相比, 0~40 cm土层3种栽培模式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质量分数和土壤酶活性均不同程度增加,从大到小依次为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紫花苜蓿单播和无芒雀麦单播,且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质量分数和土壤酶活性均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呈现表聚性特征。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与土壤7种酶均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通径分析进一步表明:土壤酶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直接贡献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脲酶、淀粉酶、β-葡萄糖苷酶、蔗糖酶和蛋白酶,对土壤微生物量氮的直接贡献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脲酶、蔗糖酶、β-葡萄糖苷酶和碱性磷酸酶,对土壤微生物量磷的直接贡献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蔗糖酶、碱性磷酸酶、β-葡萄糖苷酶、过氧化氢酶和淀粉酶。由此认为,相对于沙化裸地,豫北地区经6 a人工草地建植,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以及土壤酶活性有效提高,土壤主要生物学性状优化,以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为最佳的栽培模式。图1表6参20  相似文献   

3.
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在(1:1)混播中的竞争与共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在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混播草地中不仅存在种内竞争也存在种间竞争,由于不同植物之间竞争力强弱不同,竞争的结果将出现一方逐渐消退,另一方逐渐占据优势的现象,因此研究豆科与禾本科牧草之间竞争与共存机制对于维持混播草地稳定高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温室栽培条件下设置3个氮肥水平(0, 75, 150 kg N·hm-2,记作N0, N75, N150)以及单播和混播两种种植模式(无芒雀麦单播,紫花苜蓿单播,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1﹕1混播),采用相对生物量(RY)、相对密度(RD)、竞争率(CR)和相对产量总值(RYT)以及紫花苜蓿的固氮比例(%Ndfa)和转氮比例(%N Trans)等指标研究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在1﹕1混播中的竞争关系与共存机制。【结果】施氮量从0增加到150 kg N·hm-2,单播中无芒雀麦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和分蘖数显著增加(P<0.05),而紫花苜蓿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和分枝数无显著变化(P>0.05)。在混播中无芒雀麦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和分蘖数也显著增加(P<0.05),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紫花苜蓿的生物量和分枝数。另外,在混播中无芒雀麦以增加分蘖数的方式来扩张地上空间的能力要强于紫花苜蓿。无芒雀麦的单株生物量和分蘖数在混播模式下都极显著高于单播(P<0.01),而紫花苜蓿的单株生物量和分枝数在混播模式下极显著低于单播(P<0.01)。在混播中无芒雀麦的竞争率始终大于1.0,而紫花苜蓿的竞争率始终小于1.0,这说明无芒雀麦的竞争力要大于紫花苜蓿的竞争力,且在整个生育期中,无芒雀麦的竞争力逐渐减弱,而紫花苜蓿的竞争力逐渐增强。在N0处理下,第2次、第3次和第4次取样时,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的相对产量总值(RYT)显著大于1.0(P<0.05),说明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无明显的竞争效应,这主要归功于紫花苜蓿的生物固氮对无芒雀麦的贡献(地上部转移的氮素占无芒雀麦氮素含量的15.26%-29.92%)。在N75和N150处理下,其RYT值与1.0无显著差异(P>0.05)。另外,施入氮肥明显抑制了紫花苜蓿的生物固氮比例和对无芒雀麦的氮素转移的比例,导致混播中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同时竞争土壤氮素和肥料氮。【结论】施入75和150 kg N·hm-2的氮肥增强了无芒雀麦的竞争力,而抑制了紫花苜蓿的生物固氮和对无芒雀麦氮素的转移,二者促进作用减弱,竞争效应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人工草地建设是缓解天然草地放牧压力、促进退化草地恢复的有效方式。开展施氮和补水对呼伦贝尔人工草地土壤有机碳(SOC)组成、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和活性变化的研究,以深入认识不同管理方式对人工草地土壤碳截存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在3种人工草地种植模式(紫花苜蓿单播、无芒雀麦单播及苜蓿-无芒雀麦混播)下构建施氮(0、150 kg N·hm-2·a-1)和补水(0、60 mm)双因素试验,采集各处理土壤样品,使用SOC物理分组、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以及土壤酶活性测定,分析不同水氮处理对SOC组分以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组成和活性的影响,揭示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或活性与SOC组分的耦联关系。【结果】3年的施氮和补水处理显著影响不同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含量。施氮处理整体上增加了苜蓿单播和苜蓿-无芒雀麦混播草地土壤的颗粒态有机碳(POC)含量,但是降低了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AOC)的含量,而旱季补水则显著提高了无芒雀麦单播草地土壤粗颗粒态有机碳的含量。施氮和补水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和组成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但是显著影响了4种土壤酶的活性。单施...  相似文献   

5.
蒋慧  于磊  马春晖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020-1021
[目的]研究不同比例的无芒雀麦与紫花苜蓿混播对青贮效果的影响。[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即紫花苜蓿单播、无芒雀麦单播、紫花苜蓿+无芒雀麦以50%+50%、60%+40%和70%+30%比例混播,分析各处理青贮材料的pH值、CP、NDF、ADF、乙酸、丁酸、乳酸和总酸的变化,研究无芒雀麦与紫花苜蓿不同比例混播对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单播苜蓿相比,混播可以显著降低青材料的pH值(P〈0.01)、NH3.N/TN值(P〈0.01)和丁酸含量(P〈0.01),有利于保存青贮物的营养成分。混播还可提高青贮产物中乙酸、乳酸和总酸的含量(P〈0.01),从而提高苜蓿青贮品质。[结论]以混播处理A(苜蓿50%+无芒雀麦50%)效果最好,pH值,NH3-N/TN的含量最低,乳酸含量和综合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选出适宜煤矿塌陷区复垦的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牧草混播比例,探讨不同混播比例对煤矿塌陷区土壤的改良效果,在山西省孝义市煤矿塌陷区的试验样地播种了7种混播比例的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研究不同混播比例对牧草粗蛋白、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以及煤矿塌陷区土壤养分(土壤速效磷、碱解氮、有机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芒雀麦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在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5∶5混播比例中各项指标均最优;紫花苜蓿在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6∶4混播比例中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最优;土壤中的速效磷、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在0~10 cm中均高于其他土层,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6∶4混播比例的各土壤养分最高。  相似文献   

7.
人工草地土壤有机碳组分与微生物群落对施氮补水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人工草地建设是缓解天然草地放牧压力、促进退化草地恢复的有效方式。开展施氮和补水对呼伦贝尔人工草地土壤有机碳(SOC)组成、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和活性变化的研究,以深入认识不同管理方式对人工草地土壤碳截存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在3种人工草地种植模式(紫花苜蓿单播、无芒雀麦单播及苜蓿-无芒雀麦混播)下构建施氮(0、150 kg N·hm~(-2)·a~(-1))和补水(0、60 mm)双因素试验,采集各处理土壤样品,使用SOC物理分组、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以及土壤酶活性测定,分析不同水氮处理对SOC组分以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组成和活性的影响,揭示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或活性与SOC组分的耦联关系。【结果】3年的施氮和补水处理显著影响不同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含量。施氮处理整体上增加了苜蓿单播和苜蓿-无芒雀麦混播草地土壤的颗粒态有机碳(POC)含量,但是降低了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AOC)的含量,而旱季补水则显著提高了无芒雀麦单播草地土壤粗颗粒态有机碳的含量。施氮和补水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和组成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但是显著影响了4种土壤酶的活性。单施氮处理显著降低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在苜蓿单播草地土壤中的活性,但是显著提高其在无芒雀麦单播草地土壤中的活性。单补水处理显著降低了苜蓿单播和无芒雀麦单播草地土壤的纤维二糖水解酶(CB)和NAG活性。补水+施氮处理显著降低苜蓿单播草地土壤中β-葡萄糖苷酶(βG)、CB和NAG的活性,但显著提高苜蓿-无芒雀麦混播草地土壤中CB活性。不同水氮处理下土壤总PLFA及各微生物类群PLFA的变化量与POC变化显著正相关,而与MAOC显著负相关。βG和CB活性以及土壤酶C/N比、C/P比的变化量则与POC变化量负相关,并且在补水情况下更为显著。【结论】在呼伦贝尔半干旱区人工草地,施氮显著促进土壤活性碳组分积累、降低惰性有机碳组分含量,不利于土壤碳库的稳定性。补水和施氮显著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活性,并且不同水氮处理下土壤酶化学计量比的变化与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密切相关。这些结果表明人工草地土壤微生物对碳、氮、磷养分需求的差异是调控活性有机碳组分周转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8.
将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以不同的比例进行间行和同行混播,以单播为对照,分析了混播牧草群落种间竞争关系,研究了不同混播处理对牧草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的株高以同行混播处理A7B3最高,以间行混播处理a6b4最低,而无芒雀麦的株高以A7B3最高,单播处理最低;以5∶5混播的牧草总产草量最高,品质较好;间行混播牧草的相对产量总和(RYT)从第1茬刈割到第2茬刈割呈上升趋势,而同行混播的RYT值呈下降趋势;处理A7B3的茎叶比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的;处理A5B5的CP、EE和NDF全年收获量在各处理中均最高;在各处理中紫花苜蓿的种间竞争力均高于无芒雀麦的。  相似文献   

9.
将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以不同的比例进行间行和同行混播,以单播为对照,分析了混播牧草群落种间竞争关系,研究了不同混播处理对牧草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的株高以同行混播处理A7B3最高,以间行混播处理a6b4最低,而无芒雀麦的株高以A7B3最高,单播处理最低;以5∶5混播的牧草总产草量最高,品质较好;间行混播牧草的相对产量总和(RYT)从第1茬刈割到第2茬刈割呈上升趋势,而同行混播的RYT值呈下降趋势;处理A7B3的茎叶比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的;处理A5B5的CP、EE和NDF全年收获量在各处理中均最高;在各处理中紫花苜蓿的种间竞争力均高于无芒雀麦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单混播后越冬期根系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与抗寒性的关系。[方法]通过对4种抗寒性不同的紫花苜蓿品种与无芒雀麦单、混播处理后,测定苜蓿根系在整个越冬期间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苜蓿单播及与无芒雀麦混播后根系MDA含量随温度的变化呈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CAT活性随着自然温度的下降而增加,翌年春随着温度的回升而降低;SOD和POD的活性则随温度的大幅下降呈增加趋势,随着温度继续下降和寒冷时间的延长而有所下降,翌年又随苜蓿返青而有所提高。同一品种不同处理酶活性表现为混播高于单播。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判,发现各处理抗寒性从强到弱依次为:Wega7F+无芒雀麦、Wega7F、WL319HQ+无芒雀麦、WL319HQ、驯鹿+无芒雀麦、驯鹿、敖汉+无芒雀麦、敖汉。[结论]该研究结果对于我国北方干旱寒冷地区苜蓿抗寒育种及栽培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石漠化治理区林草植被恢复后土壤团聚体的粒径分布、结构稳定性、有机碳的分布特征,以关岭-贞丰花江石漠化治理示范区4种林草植被(金银花、火龙果、花椒和草地)与传统种植方式玉米地进行对比研究,采用湿筛法进行团聚体分离和测定,对比分析了石漠化治理方式与传统农耕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团聚体有机碳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①5种样地水稳性团聚体均以大团聚体(>0.25 mm)粒级含量为主,大团聚体(>0.25 mm)含量表现出草地>金银花地>火龙果地>玉米地>花椒地,团聚体含量总体上随粒级的减小而降低;②团聚体的平均质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均为草地>金银花地>火龙果地>玉米地>花椒地;③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表现为金银花地>草地>火龙果地>花椒地>玉米地,说明从传统种植方式转变为林草植被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得到提高。除花椒地外,其他样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均优于玉米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都高于玉米地。综上所述,石漠化治理区退耕还林和植被恢复有利于土壤结构改善和碳库容量提升,促进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低丘红壤垦造地土壤肥力的演变规律,采用以空间代时间的方法探讨了低丘红壤耕地在垦造和培肥熟化过程中土壤质量的演变历程。结果表明,荒地红壤开垦为耕地初期,土壤有机质、全氮、水稳定性团聚体及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因表土与心土混合而显著下降;但随着培肥熟化时间的增长,土壤酸度逐渐下降,盐基饱和度增加,有机质和腐殖质占有机质的比例逐渐上升,水稳定性团聚体数量、全磷、有效磷和微生物生物量碳逐渐增加,而土壤质地逐渐变轻,C/N比逐渐趋向稳定。通过多地点不同时间垦造耕地地力和生产力的对比研究,提出了以下红壤垦造耕地土壤熟化的建议指标:耕作层厚度>15 cm;结构以小块状或团块状为主,>0.2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30%;pH>5.5,盐基饱和度大于60%;有机质含量15~20 g/kg,C/N比12~17,H/F大于0.40,腐殖酸/有机质比例为>0.30;有效磷7.5~30 mg/kg,有效钾大于75 mg/kg;微生物生物量碳>75 mg/kg。  相似文献   

13.
土壤团聚作用和土壤有机碳固定之间密切相关.对宁南山区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和年限下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及稳定性、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及其组分分布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有机碳及其组分对植被恢复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下,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表现为“V”字分布:>5 mm和<0.25 mm这两个粒径的团聚体含量最多,5-2 mm、1-0.25 mm团聚体的含量次之,2-1 mm粒径的团聚体含量最少.坡耕地的平均重量直径(MWD)最低,为1.4,其他植被恢复措施下土壤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在1.9-3.1之间.不同的植被恢复措施下,0-20 cm土层和20-40 cm土层全土有机碳含量在7.4-17.7 g/kg之间、微生物碳含量分布在50.3-664.7 mg/kg之间、腐殖质碳含量在0.9-2.5g/kg之间.胡敏酸碳含量分布在0.2-0.6 g/kg,富里酸碳含量在0.6-1.9 g/kg之间.全土有机碳、微生物碳、腐殖质碳、富里酸碳均为坡耕地最低,其他植被恢复措施的有机碳、微生物碳、腐殖质碳、富里酸碳含量分别是坡耕地的1.1-2.3倍、2.0-8.4倍、1.0-2.0倍、1.2-2.4倍.不同粒径团聚体有机碳相比较,大多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变化趋势,最大值出现在中间粒径,即5-2 mm、2-1 mm、1-0.25 mm这3个粒径.逐步回归表明,5-2 mm团聚体和1-0.25 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提高有助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研究结果表明,植被恢复提高了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在碳形态上,富里酸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对不同植被恢复措施的敏感度较高,胡敏酸碳含量则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4.
In agricultural systems, maintenance of soil organic matter has long been recognized as a strategy to reduce soil degradation. Manure amendments and green manures are management practices that can increase some nutrient contents and improve soil aggregation.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28 yr of winter planted green manure on soil aggregate-size distribution and aggregateassociated carbon(C) and nitrogen(N). The study was a randomized completed block design with three replicates. The treatments included rice-rice-fallow, rice-rice-rape, rice-rice-Chinese milk vetch and rice-rice-ryegrass. The experiment was established in 1982 on a silty light clayey paddy soil derived from Quaternary red clay(classified as Fe-Accumuli-Stagnic Anthrosols) with continuous early and late rice. In 2009,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0-15 cm depth) from the field treatment plots and separated into water-stable aggregates of different sizes(i.e., 〉5, 2-5, 1-2, 0.5-1, 0.25-0.5 and 〈0.25 mm) by wet sieving. The long-term winter planted green manu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otal C and N,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2-5-mm water-stable aggregate fraction. Compared with rice-rice-rape, rice-rice-Chinese milk vetch and rice-rice-ryegrass, the rice-rice-fallow significantly reduced 2-5-mm water-stable aggregates, with a significant redistribution of aggregates into micro-aggregates. Long-term winter planted green manure obviously improved C/N ratio and macro-aggregate-associated C and N. The highest contribution to soil fertility was from macro-aggregates of 2-5 mm in most cases.  相似文献   

15.
海涂围垦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颗粒分形特征是表征植被与土壤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因子。本研究以江苏沿海条子泥垦区长期撂荒地和水稻田两种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样地,探讨了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及其与土壤粒径分布、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海涂围垦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在2.16~2.21之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分形维数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荒地土壤大于稻田土壤,农业垦殖降低了海涂垦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黏粒、细粉砂粒和粗粉砂粒的颗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极细砂粒、细砂粒和中砂粒的颗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粒径0.05 mm是影响海涂围垦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变化的临界粒径。荒地土壤电导率和可溶盐阳离子含量均高于水稻田土壤,水稻种植有利于降低围垦区土壤盐分含量。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粒径>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可以较好地反映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及变化过程,可以作为评价海涂围垦区盐渍土发育和演变规律的定量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河西走廊中段边缘绿洲农田土壤性状与团聚体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与土壤质量、土壤侵蚀和农业可持续性有着密切联系。【方法】在甘肃河西走廊中段近几十年来开垦的边缘绿洲区4种土类中(砂质新成土、正常干旱土、旱耕人为土和干润雏形土)采集49个农田表层土样(0~10 cm),用干筛和湿筛法分析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并分析了与土壤团聚体形成有关的土壤物理、化学性状。【结果】除干润雏形土外,大部分土壤粒级组成以沙粒为主;土壤有机碳含量低,平均为(5.88±2.52)g•kg-1,4种土类中有机碳平均含量平均为4.75~10.51 g•kg-1,以砂质新成土最低,干润雏形土最高;碳酸钙含量普遍较高,平均含量为84.7~164.8 g•kg-1,随土壤粘粉粒和有机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土类>0.25 mm的干团聚体平均变动在65.2%~94.6%,干团聚体组成以>5 mm的大块状团聚体(土块)为主,平均重量粒径(DMWD)变动在3.2~5.5 mm;>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变动在23.8%~45.4%,团聚体破坏率(PAD)为52.4%~66.8%,团聚体组成和特征有利于抵抗土壤风蚀,但稳定性差,灌溉后易于分散、沉实板结、通透性差。土壤粘粉粒、有机碳、碳酸钙及铁铝氧化物均对团聚体的形成有显著作用,以土壤粘粒和细粉粒作用最大,有机碳和碳酸钙作用次之;但有机碳和碳酸钙对团聚体的稳定性较粘粉粒的影响更为明显。退耕种植多年生苜蓿后,土壤有机碳、团聚体数量及其稳定性显著增加。【结论】对生态脆弱的边缘绿洲区新垦土地,退耕还草或推行草粮轮作,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轻土壤风蚀的可持续土地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长期稻虾共作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对水稻土团聚体数量、稳定性以及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分布的影响,本研究依托始于2014年的长期定位试验,设置冬泡无秸秆还田(W)、冬泡+秸秆还田(WS)和冬泡+秸秆还田+养虾(WSC)3个处理,采集各处理表层土壤样品,分析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以>1~2 mm粒级为主,在冬泡条件下秸秆还田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中>2 mm团聚体比例、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贡献率,且增加了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相对于冬泡+秸秆还田处理,冬泡+秸秆还田+养虾处理土壤>2 mm和>1~2 mm团聚体比例显著提高了19.8%和6.5%,而0.053~0.25 mm团聚体比例则显著下降了9.2%,且>0.25 mm的团聚体数量、平均质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分别提高了7.8%、20.6%和37.5%。冬泡+秸秆还田+养虾处理的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较冬泡+秸秆还田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6.2%、34.0%和23.1%,且显著提高了<0.25 mm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含量。研究表明,稻虾共作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养殖促...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生物炭与秸秆添加对砂姜黑土团聚体组成、稳定性以及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的影响,为砂姜黑土黏板障碍因子改良和合理培肥制度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光照培养室内用砂姜黑土进行的培养试验,试验设置4个处理:对照(不施有机物料,CK)、单施生物炭(5%生物炭,B)、单施秸秆(1.5%玉米秸秆,S)和生物炭与秸秆配施(5%生物炭+1.5%的玉米秸秆,BS)。培养6个月后采集土壤样品,利用湿筛法得到不同粒级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测定各粒级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结果】不同有机物料处理对>2 mm团聚体含量影响较大,其中施用秸秆显著提高了该粒级团聚体含量。单施生物炭有利于0.053-0.25 mm粒级团聚体含量的增加;施用秸秆有利于0.5-2 mm团聚体含量的增加,较对照显著增加14%-68%。单施生物炭对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和大于0.25 mm团聚体含量(R0.25)无显著影响,单施秸秆和生物炭与秸秆配施则显著提高了MWDGMD和R0.25。同时,各有机物料施用都显著降低了团聚体分形维数(D)。与对照相比,各有机物料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都显著提高,其中生物炭与秸秆配施处理含量最高,较对照提高了160%。各有机物料处理不同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也显著提高,与对照相比,各粒级有机碳含量提高了54%-353%。随土壤粒径的增大,添加生物炭处理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分布呈现“V”型趋势,单施秸秆处理呈逐渐增加趋势。大团聚体有机碳的贡献率为S处理>BS处理>CK处理>B处理,微团聚体则表现出相反的规律。0.5-1 mm粒级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最大,为6%-33%。【结论】单施生物炭对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和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不显著,而生物炭与秸秆配施不仅能提高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增加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而且提高土壤及不同粒级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改善了土壤性状。相比之下,生物炭与秸秆配施是改善砂姜黑土结构和提升碳水平的最佳培肥措施。  相似文献   

19.
徐仁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018-21020
[目的]研究了7种施肥处理对青海水地蚕豆产量、水稳性团聚体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方法]在青海西宁市城北区,采用连续3年的小区定位试验开展研究。[结果]与对照相比,施肥可提高水地蚕豆产量4.80%~37.19%,其中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对蚕豆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施肥对提高土壤中〉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有显著作用,可较对照增加1.5~3.3倍,有机肥-无机肥连续配施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土壤团粒,改善土壤结构;与对照相比,连续施肥可提高土壤轻组有机碳(LFOC)含量14.19%~202.53%,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可增加10.92%~38.0%。[结论]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处理相对于其他施肥处理,各指标均有明显提升,有利于土壤肥力的增加和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