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喷施铁肥对黄化樟树叶片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杭州市钱塘江北岸滨海地区黄化樟树喷施不同铁肥,研究樟树叶片主要因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叶片的全P含量为对照>FeCl3>FeSO4.7H2O>柠檬酸铁>FeEDTA>硫酸亚铁铵,活性Fe、过氧化物酶、全Fe、全K、全N、过氧化氢酶和SPAD值正好相反。各铁肥均减少了叶片的全P含量,增加叶片其余养分和生理指标含量,增加高低顺序为活性Fe>过氧化物酶>全Fe>全K>全N=过氧化氢酶>SPAD值。不同取样时间养分变化规律性较强,SPAD值、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全N和全K变化规律一致,均随取样时间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不同处理养分变化规律性也较强,活性Fe、全Fe、SPAD值、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全N和全K变化规律一致;全P与活性Fe之间表现为拮抗作用,其余养分和生理指标含量与活性Fe之间表现为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12年生高换朋娜脐橙正常叶与黄化叶片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叶全铁含量分析表明,秋梢和春梢叶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全铁量呈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秋梢正常叶与黄化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正常的秋梢叶和春梢叶与黄化叶片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达显著水平。正常叶含铁量与黄化叶含Fe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对12年生高换朋娜脐橙正常叶与黄化叶片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叶全铁含量分析表明,秋梢和春梢叶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全铁量呈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秋梢正常叶与黄化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正常的秋梢叶和春梢叶与黄化叶片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显著水平,正常叶含铁量与黄化叶含Fe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不同黄化程度樟树叶片的生理生化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作为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广泛应用于中国南方各省.但最近几十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樟树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极大地影响了城市景观和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以上海不同典型地段(植物园、休闲广场、公路)和不同黄化程度的樟树为研究时象,揭示不同黄化程度樟树叶片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樟树黄化程度的加重,叶绿素a相对含量降幅达91.2%,叶绿素b降幅迭95.1%,类胡萝卜素降幅达82.2%,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值降幅为58.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幅度为46.4%,过氧化物酶(POD)降幅则为66.6%。3-7级黄化叶片有效铁相对含量则为正常樟树的50%~65%,7级黄化叶绿素a/b比值显著增加。增加幅度为98.7%。类胡萝卜素相对含量的增加使叶片呈黄色,SOD和POD活性可以表征樟树的黄化程度。图8表2参20  相似文献   

5.
焦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1):18-19,22
[目的]研究叶绿素仪在东北春播玉米营养诊断施肥中的应用。[方法]测定了叶片SPAD值,叶片全氮、全磷和全钾,及玉米相对产量。[结果]玉米SPAD值与玉米叶片全氮含量、施氮肥数量、玉米产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相关性。[结论]通过测量玉米SPAD来分析玉米氮素营养、预测东北春播玉米产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以海南不同生长条件下槟榔种植园土壤为材料,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不同生长年限以及正常结果与黄化槟榔土壤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槟榔园土壤养分含量皆处于较低水平。槟榔土壤养分含量随槟榔产量降低而下降。槟榔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平均含量随着槟榔生长年限增加而有所下降,高产组槟榔土壤全氮、有机质减少量比低产组的偏低,高产组槟榔土壤全磷和全钾减少量比低产组的偏高;而槟榔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随着槟榔生长年限增加而有所上升,高产组槟榔土壤碱解氮增加量比低产组的偏高,高产组槟榔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增加比低产组的偏低,除了全氮含量差异表现不明显,黄化槟榔土壤有机质、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比正常结果槟榔土壤和对照土壤的低。此外,黄化(重)槟榔土壤有机质、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比黄化(轻)的低。槟榔土壤中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高低对槟榔产量有很大影响,低含量的氮磷钾和有机质等养分的土壤可能会导致槟榔黄化病发生和恶化。  相似文献   

7.
生草栽培对梨园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不同生草种类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对梨园不同生草区的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梨园生草能显著增加0~40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提高0~20cm土层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显著增加0~40cm土层的全氮含量,降低0~40cm土层的全磷含量,且不同生草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有差异;梨园种植白三叶草可显著提高脲酶、蔗糖酶的活性,降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种植多年生黑麦草可显著提高脲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磷酸酶的活性;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有密切关系,其中脲酶活性与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有机质、全磷、全钾含量为显著正相关,与全氮含量为显著负相关,与速效磷含量为负相关,蔗糖酶活性与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磷酸酶活性与全磷、全钾、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槟榔叶片营养与土壤养分间关系,在海南槟榔种植园采集槟榔与相应土壤样品,包括槟榔不同生产管理水平、正常结果和黄化槟榔区,分析不同生产管理水平和正常结果与黄化槟榔叶片氮、磷、钾和土壤养分含量,以及槟榔营养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与土壤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全磷与速效磷、全钾与速效钾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全钾与全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机质、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与叶片全N、P、K都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槟榔土壤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间存在彼此互相促进的关系;槟榔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变化对槟榔叶片N、P、N含量会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选用24个河南中部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本,分析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旨在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利用土壤酶活性推测土壤的肥力情况。结果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和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相关均达到极显著状态。过氧化氢酶和有机质间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925。蔗糖酶和有机质、全钾之间相关均达到极显著状态,但和全氮、全磷相关不显著。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之间的相关性也均达到极显著状态,其中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914。由此建立起相应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0.
石灰性紫色土桃树黄化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形态诊断、土壤植物化学分析和酶学诊断法对成都市龙泉区石双性紫色土桃黄化病进行了诊断。发现桃黄化病系典型的缺铁症,发病土壤PH较高,有效铁含量低,叶片全铁、活性铁均低于正常植株,黄化叶片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极显著降低。故诊断将石灰性紫色土桃黄化病为缺铁所致。  相似文献   

11.
以黄化果树和正常果树根部土壤及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立体采样后,测定树体根部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 5个土壤指标和叶片叶绿素、铁素质量分数,采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各土壤指标对叶片叶绿素和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速效钾质量分数对叶片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影响最大,且表现为负效应。土壤中碱解氮对黄化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呈正效应,适当增加碱解氮质量分数,可增加猕猴桃叶片中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减轻黄化病的发生。土壤有机质对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的直接作用为正效应,部分效应会被钾素的负效应所掩盖,碱解氮与有机质在增加叶片叶绿素的作用为协同作用,生产中,增施有机肥料是防治猕猴桃黄化病发生的重要措施。速效磷和pH对叶绿素质量分数总影响和直接作用均为负效应,均会引起猕猴桃叶片中叶绿素质量分数降低,导致黄化的发生。正常绿叶和黄化叶片的总铁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平均值相差不大,二者盐酸浸提铁的质量分数差异也不显著,但二者总铁与盐酸浸提铁质量分数的比值(总铁/浸铁)差异显著,且比值越大,黄化越严重。因此可以用总铁/浸铁比作为研究果树黄化严重程度的指标。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数量增加,均能降低叶片总铁/浸铁比值,缓解猕猴桃叶片黄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古树生长点的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方法]通过对上海地区古银杏、古香樟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探讨在上海地区利用土壤酶活性作为评价土壤肥力指标的可行性。[结果]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脲酶之间的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土壤过氧化氢酶与全磷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酶与全氮、全磷、全钾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脲酶与土壤速效氮、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磷和速效钾相关性也达显著水平。[结论]鉴于脲酶与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关系密切,建议用脲酶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出现的极少数超高产橡胶芽接树(砧木为无选择种子砧木,接穗为PB86)的叶片养分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我国现有指标比较,超高产橡胶芽接树和普通橡胶芽接树叶片的全N、全P、全Mg、N/K和Mg/P的比值均表现为缺乏或极缺乏,而全钙和K/P表现丰富。这一结果与我国现行的橡胶树叶片养分诊断指标出入颇大。同时,超高产橡胶芽接树的叶片全N、全P、N/P和N/K比值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树,而叶片全K、K/P和K/Ca比值却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对照树。原因可能是由于超高产芽接树在矿质养分吸收、运转和分配机制上不同于普通芽接树。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国红苹果幼龄树和成龄树叶片中常量元素的周年动态变化规律,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苹果标本试验园内,分别采集了国红苹果幼龄树和成龄树叶片,利用VISTA-MPX等离子光谱仪等仪器测定了国红苹果叶片中5种常量元素的含量,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整个生长周期内国红苹果幼龄树叶片的磷元素含量均高于成龄树,而氮和钾元素含量则低于成龄树;典型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氮、磷、钾、钙元素在幼龄树与成龄树叶片中的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镁元素在幼龄树与成龄树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磷的分布及与橡胶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西双版纳植胶区不同品系橡胶树生长对土壤磷的影响、了解土壤磷变化与橡胶生长的关系,分别在西双版纳不同植胶区(景洪、勐腊、勐海)采集了不同品系、不同割龄橡胶林土壤和橡胶树叶片,分析了土壤全磷、速效磷和橡胶树叶片磷空间变化特征,探讨了土壤磷与橡胶树叶片磷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双版纳不同植胶区、不同品系橡胶林土壤中磷的变化差异较大,橡胶林土壤中全磷以景洪植胶区最高,勐腊、勐海植胶区相对较低,并随橡胶种植品系而变化。RRIM600、GT1品系橡胶林土壤中全磷含量较高、云研-774相对较低,10~20割龄较高、0~10割龄和20~30割龄较低。土壤速效磷含量较低、变异最大;橡胶树叶全磷含量表现为勐腊、景洪>勐海,RRIM600和云研-774最高、GT1较低,低割龄和老割龄磷相对较高。土壤速效磷与橡胶树叶片磷成极显著的正相关,土壤速效氮磷比与对橡胶树叶氮磷比成显著的正相关。橡胶树及土壤磷含量随橡胶树品系、割龄、生长环境而变化;不同割龄、不同品系橡胶树生长对土壤磷含量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压砂西瓜为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营养液施用对西瓜产量、品质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院氮、磷、钾全量营养液增产率达34.2%,西瓜糖度提高1.84个百分点,同时增强抗病性;缺钾营养液虽然也有16.7%的增产率,但糖度降低0.40个百分点。利用便携式SPAD-502叶绿素仪进行压砂西瓜营养诊断,简单易行,伸蔓期SPAD值应控制在54~56,如果此期SPAD值低于该范围,则在坐果期适当加大营养液的施用量,SPAD值高于该范围,则适当减少营养液的施用量;坐果期SPAD值应控制在57~59,此期的营养诊断方法参照伸蔓期;果实生长盛期SPAD值应控制在58~60。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金柑果园发生叶片黄化植株的叶片及土壤矿质营养状况,为合理施肥、均衡树体养分及保障金柑丰产稳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广西阳朔金柑产区5个果园金柑叶片黄化和正常植株的叶片及相应土壤的10种矿质营养含量,并进行矿质营养差异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叶片黄化金柑植株叶片中的氮、磷、镁和铁含量低于适宜范围,且分别显著低于叶片正常植株16.60%、33.33%、40.72%和54.64%(P<0.05,下同);叶片黄化植株土壤中的镁含量低于适宜范围,且显著低于叶片正常植株土壤52.6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金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叶片氮、磷和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中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金柑叶片黄化是由叶片缺乏氮、磷、镁和铁及土壤中缺镁所引起,属于综合缺素症.  相似文献   

18.
贵州山地葡萄园土壤和树体养分状况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43个葡萄园土壤及葡萄叶柄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葡萄园土壤pH、有机质含量及土壤与葡萄叶柄中矿质元素含量,分析土壤与树体养分含量及亏缺状况,为贵州葡萄栽培管理提供科学施肥依据。结果表明,土壤酸碱度适合葡萄树正常生长;有机质、全N、全P、全K含量偏低,速效K、碱解N、有效P含量处于适量和高量状态;交换性Ca和Mg含量过高,有效Fe、Mn、Cu与Zn含量存在不同程度高量和过量,但也有极少数处于缺乏状态。葡萄叶柄养分N的含量62.8%处于低量状态,37.2%处于适量状态;K、Fe、Ca、Cu、Mn、Zn含量多处于高量状态,也有少量处于低量状态,有效B含量较低,其中69.8%处于低量状态,30.2%处于缺乏状态。建议田间控制K肥和Ca肥的施用量,多施有机肥,着重补充B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