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利用全站仪对空间圆柱体进行观测,根据测量数据,拟合分析其变形情况.方法 对不同测站采集的数据进行转换,使其处于统一坐标系中,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拟合结果并分析其表面的变形情况.结果 采用的数据为某建筑物前的圆柱,根据上述拟合方法拟合出圆柱体的方程,将拟合出的中心线方程、半径与设计时对比,...  相似文献   

2.
GPS经典相对静态定位已知数据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测绘采用的坐标系统与GPS定位的坐标系统的转换分析着手,对坐标转换和距离约束进行了理论研究;同时设计了相关实验,分析比较了实验数据;得到GPS经典相对静态定位有效利用原有对已知点同步观测数据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满洲里市原有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地籍图转化为1980西安坐标系地籍图的方法.重点研究宗地界址点的坐标转换途径,创立了对宗地界址点采用少量点解析转换,其余点采用图形转换的方法.该法用于坐标转换,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转换参数的求解精度直接影响坐标转换的精度,而转换参数的精度又取决于已知公共点坐标的精度。探讨了抗差估计原理在公共点坐标精度较低或误差过大的情况下,获得高精度转换坐标的方法。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完全能够满足坐标转换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对旧坐标系统下线划图的利用,关键在于对原有线划图的坐标系统进行转换,通常选用的转换方法是在平面上进行.基于平面的线划图转换方法易于实现,但也具有一些局限性.分析得出当前线划图坐标系统转换方法具有不同区域的长度变形使得尺度比参数无法统一、不便于地方独立坐标系下的线划图向国家坐标系进行转换这两方面的局限性,提出在椭球面上实...  相似文献   

6.
赵强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658-17659
简述了WGS-84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以及WGS84经纬度坐标到西安80平面坐标的转换原理,并介绍了通过Erdas软件如何将栅格数据从WGS84经纬度坐标转换为西安80平面坐标.  相似文献   

7.
在利用双目定位方法解决数码相机定位问题时,要解决以下2个问题:一是物体的特征点在相机像平面上的坐标,二是2部相机精确的相对位置。在求靶标上圆心在相机像平面上的像坐标时,通过空间变换矩阵确定圆心像的坐标表达式,然后用逻辑运算检测图像的边缘得到圆心像的坐标。通过计算机仿真检验,对原始图像加不同概率密度的椒盐噪声和高斯噪声,再利用中值滤波法消噪,求出圆心像的坐标,并与原始值进行比较。研究表明,计算结果受椒盐噪声和高斯噪声的影响都很小,且受椒盐噪声的影响更小一些。在确定2部相机精确的相对位置时,假定相机是固定的,先讨论一部相机,通过物平面的旋转,得到相机在参照坐标系下的位置参数,同理也可确定另一部相机在参照坐标系下的位置参数,从而得出2部相机的相对位置。  相似文献   

8.
全站仪双边交会法测定树木三维坐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林业调查中,林木遮挡不仅影响定位精度和工作效率,还会导致测量工作难以开展。全站仪自由设站法能有效解决林中通视条件差的制约。自由设站法有多种形式,由于林业调查精度要求相对较低,为了便于野外计算,双边交会法较为适宜。观测交会边长时,采用对边测量,能及时检测已测边长精度。直接解算仪器中心的三维坐标,无需对中和量测仪器高。实践表明,调查单元边长误差可小于5 cm,相对误差一般小于1/200,样地闭合差小于树木平均间距的1/2。图2表3参12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地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入库所进行的从CISB4.0的数据交换格式到WalkField4.0数据格式的转换过程。探讨了两种数据格式之间相互转换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方法、步骤,介绍了两种数据格式的结构特点,详细阐述了数据转换的设计思想、数据结构、转换流程以及转换中所涉及的问题,为地籍测量与管理部门的数据格式转换,也即为测绘单位几十年,采集的大量地理信息数据的再利用提供了一种可行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激光扫描点云数据的植物叶片三维可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得到单个黄瓜叶片的点云数据,借助imageware软件对点云数据进行缩减和坐标转换处理,并在OpenGL中通过三角网格化处理得到能反映叶片真实几何形态的三维模型,同时运用着色技术实现了单个叶片的三维可视化,达到了较逼真的可视化效果,为建立黄瓜植株三维模型的可视化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建筑物的沉降测量过程中,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使得观测的建筑物沉降数据不够精确,以至于影响最终判断。因此,设计一套合理的观测方案成为当前沉降观测工程的研究热点。方法以宿州学院实训大楼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布设控制网并设计技术路线,依据精密仪器得到沉降观测数据,利用Excel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宿州学院实训大楼在整个观测周期中各观测点累计沉降量的最大值为17.9mm,累计沉降量的最小值15.6mm,未发生引起建筑物破坏的沉降,相邻点沉降差最大值为1.8mm,未发生明显的不均匀沉降,观测末期第112d沉降速率最大值为0.004mm·d~(-1),结合本工程地质情况综合分析,该建筑物沉降已趋于稳定。结论实验基本完成了预期观测任务,对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做出了精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养鸡场环境因子的测量和控制,可确保鸡处于最适生长环境。为使鸡舍环境信息监控系统不再依赖有线网络传输技术、现场布线更为简单、通信监控稳定可靠,提出多点对点蓝牙-GPRS网关设计,采用多点均衡判别和在网关中引入CRC数据包校验的方法来降低错误监控事件发生率。系统在感知层针对资源有限的CC2540实现了1个蓝牙主机同3个从机的稳定性通信,带有传感器的蓝牙从模块的终端节点可实现6个环境参数的采集,同时还可利用红外遥控执行设备。现场采集到的信息通过多点对点蓝牙-GPRS网关转为GPRS数据包发送到传输层的远端服务器,服务器利用数据挖掘的方法进行多点均衡判别来达到优化控制。应用层以Android手机为客户端,以C/S模式对养鸡场进行可靠监控,客户端具有远程设置界面,可设置6个环境参数的变化区间来使终端节点自动调节鸡场环境,客户端还有远程记录鸡生长日志功能。系统将建成鸡舍环境参数与生长状况信息库,可为后期养殖技术的提高和食品安全的溯源提供全面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尤红建  苏林 《长江大学学报》2005,(5):114-116,113
机载激光扫描系统是集成了GPS、惯性导航系统(INS)和扫描激光测距系统并利用飞机作为运行平台,来获取地面的三维位置,进而快速生成数字表面模型(DSM).随着机载扫描激光测距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获取城市DSM数据也变得越来越快速,而且方便和经济可靠,地面激光点的密度也大大提高.目前国外激光扫描系统的激光点密度一般都达到了1~20点/m2,因此利用机载激光扫描系统获取的城市DSM提取建筑物也渐渐受到重视.利用激光扫描数据提取建筑物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单纯以获取的机载激光测距数据来提取建筑物,第二类是融合激光测距数据和其他相关信息的建筑物提取,如融合航空影像、融合IKONOS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来提取建筑物.本文对国际上利用机载激光扫描测距数据进行建筑物提取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一些分析,同时也给出了应用我国研制的机载激光扫描数据提取建筑物的试验研究和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双目视觉的作物点云获取与分割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农业视觉导航系统对作物定位的精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作物点云获取与分割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ZED双目相机采集作物左右视图,通过视差原理获取作物的3D点云数据,利用点云离散程度和体素化网格方法对初始点云数据的离散点和冗余数据进行去除,然后在预处理后的点云图中利用基于点云法线角度差的区域生长分割出每株作物的点云簇,用每个点云簇中所有点的平均坐标值作为该株作物的三维坐标,结合视觉系统坐标系,计算出作物与相机的水平距离以及水平偏角,从而实现作物定位。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得的作物平均距离误差为1.89%,平均角度误差为2.17%,该算法可以对作物进行准确定位,为基于双目视觉导航的路径规划提供可靠的定位信息。  相似文献   

15.
树高是森林资源调查中重要的结构参数,也是森林蓄积量、树木生长模拟及森林碳汇计算的基础因子。以安徽省休宁县西田国有林场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使用地基激光雷达(TLS)采集单株样木的激光点云数据,通过HDScene软件完成测站拼接、去噪等预处理,并直接提取单株杉木树高。同时,联立获取的伐倒样木树高实测值,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构建树高转换模型。结果表明,树高转换模型关系式为y=0.970x+0.312,R2=0.973,RMSE=0.441,并且当树高超过9 m时,TLS树高测量值与伐倒木真实值之间的误差会降低且趋于平稳。该研究提出一种获取高精度树高参数的方法,可为解决传统方法获取树高时精度不高或工作量大等不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具有颜色信息的大豆冠层三维结构形态的重建问题,采用PMD摄像机与彩色摄像机相结合的多源图像采集系统获取大豆冠层多源图像,对大豆冠层多源图像特征点配准方法进行研究。以彩色图像和强度图像为研究对象,利用仿射变换实现彩色图像坐标系到PMD图像坐标系的转换;利用Harris算法检测图像特征点,采用基于归一化互相关系数法(NCC)实现特征点粗匹配。为克服传统RANSAC算法抽样次数较多及和数据检验时间较长的弊端,提出在特征点匹配阶段,按照可信度将特征点对排序,从可信度高的点对开始抽取的方法来优化经典RANSAC算法,进而实现特征点精匹配,最终完成多源图像特征点配准。为验证本研究提出的图像配准算法的有效性,将该算法与传统图像配准算法相对比,结果表明:室外和室内环境下,样本组的平准正确配准率分别为83%和87%,均优于传统图像配准算法,并满足快速配准大豆冠层多源图像特征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思茅自动气象站为获取更为准确蒸发数据,于2012年12月15日完成了新型自动站的安装调试工作,通过3个月对ZQZ-Ⅱ1新型自动气象站和DZZ4型自动气象站的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WUSH-TV2型自动观测蒸发量与清洗后加水操作方法正确与否有很大关系。就测站蒸发所发生的数据异常问题和解决的办法重点进行探讨,对气象观测工作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大型农用拖拉机进行导航是目前精准农业的发展方向。对拖拉机导航所涉及的UTM坐标系和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投影转换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在这两种坐标系中计算点到空间直线距离的算法。通过编程比较和实际的测量表明,在求解导航距离时空间直角坐标系比UTM坐标系误差大很多,不适合高精度的农机导航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视频中物体的太阳影子与轨迹变化数据,分析太阳影子变化规律并建立数学模型,确定拍摄的地点和日期。方法 (1)对已知地点、时间与影子坐标情况下的投影问题,利用相似三角形原理建立影子长度变化模型,分析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使用寿星天文历软件采集数据,得到模型结果。(2)对已知时间与影子坐标情况下的投影问题,对经度与纬度进行估计分析,建立模拟Analemmatic日晷模型。利用二次拟合和太阳影子长度变化规律,使用MATLAB求解,给出太阳影子定位。(3)对未知地点、时间情况下的投影问题,使用坐标系转换和空间向量建立地平系几何模型,结合模拟Analemmatic日晷模型和二次拟合方法,利用MATLAB求解,得到时间与太阳影子定位的经纬度值。结果(1)2015年10月22日北京时间9∶00~15∶00时之间天安门广场3m高的直杆的太阳影子长度变化曲线图,曲线端点:9∶00,影子长度为6.59m;15∶00,影子长度为6.70m。曲线最低影子长度为3.58m,此时时间为12∶13。(2)文献[1]中直杆所在的地区为111.04°E与4°N以及111.04°E与29~35°N范围内,直杆可能处在中国南海、常德市、十堰市、商洛市和宜昌市。(3)文献[1]日期为9月26日,直杆位于塔吉克斯坦;日期为1月1日,直杆位于中国南海。结论通过分析视频中太阳阴影轨迹的几何属性来进行地理位置估计计算,利用几何关系建立3种模型,对问题进行由浅入深的分析。在3D角度和测量条件未知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上述研究方法,这使得该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更大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20.
城市的发展对空间数据的获取提出较高的要求,CORS系统作为城市空间数据获取的基础设施,被广泛关注和应用.对CORS系统的单基站CORS与网络CORS这两种形式进行比较,给出单基站CORS具有的优势.对适用于CORS系统的坐标转换模型进行讨论,用实测数据分析常用坐标系统转换方法是否适用于CORS系统.对于单基站CORS-RTK是否能够达到中小城市对定位精度的要求,在完成坐标转换的提前下,用实测数据给予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