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有害疣孢霉与不同食用菌的培养关系,为蘑菇疣孢霉病害诊断及其致病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形态观察及PCR方法,对供试的疑似有害疣孢霉菌株进行鉴定。采用接种法,研究有害疣孢霉对食用菌的致病力及其发酵滤液对食用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并分析食用菌菌丝体发酵滤液及其子实体煎汁对有害疣孢霉生长的影响。【结果】鉴定结果表明,本研究供试的病原菌为有害疣孢霉。有害疣孢霉能侵染金针菇、糙皮侧耳、双孢蘑菇、金顶侧耳、刺芹侧耳,不能侵染香菇;其中有害疣孢霉对糙皮侧耳、金顶侧耳、双孢蘑菇及金针菇的致病力强,对刺芹侧耳的致病力弱。糙皮侧耳、双孢蘑菇、刺芹侧耳、灵芝、香菇子实体煎汁和菌丝体发酵液均能促进有害疣孢霉菌丝体的生长;灵芝的子实体浸汁和发酵液均能抑制有害疣孢霉厚垣孢子的产生。有害疣孢霉发酵滤液能够促进供试食用菌菌丝的生长。【结论】有害疣孢霉对不同食用菌的致病力有一定差异,灵芝对有害疣孢霉厚垣孢子的产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范建奇  王海萍  熊瑛  何文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804-13806
[目的]筛选对双孢蘑菇疣孢霉病防治效果较好的化学药剂。[方法]以双孢蘑菇疣孢霉为检测菌,对9种化学药剂进行了实验室平板药效检测试验,并对筛选出的对疣孢霉抑制力强的药剂进行了菇床应用验证。[结果]9种化学药剂对疣孢霉病的防治效果和对双孢蘑菇生长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其中78%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的稀释2 400、3 200倍和69%富利霜可湿性粉剂稀释2 400倍进行覆土材料处理后均对双孢蘑菇疣孢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双孢蘑菇的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均无明显的不良影响。[结论]78%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的稀释2 400、3 200倍和69%富利霜可湿性粉剂稀释2 400倍在生产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双孢蘑菇栽培覆土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栽培双孢蘑菇必须通过覆土才能形成子实体,但是目前关于覆土刺激双孢蘑菇原基形成的机制还不是非常清楚。从覆土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微生物的作用3个方面阐述了覆土对双孢蘑菇子实体形成的作用,着重介绍了覆土层中微生物与双孢蘑菇子实体形成的关系、不同覆土材料的特性及其对双孢蘑菇产量的影响,以期对双孢蘑菇覆土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双孢蘑菇疣孢霉病是由有害疣孢霉菌Mycogone perniciosa引起的、破坏性极强的真菌类病害,且该病害检测困难耗时,往往导致菇房绝收,菇农收益损失严重。早发现、早处理能够有效解决病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农药残留超标等质检问题。因此,本研究将能够快速无损检测的高光谱成像技术应用到双孢蘑菇病害早期鉴别。以双孢蘑菇菌Agaricus bisporus子实体为试材,对健康染病双孢蘑菇生长早期子实体样本采集菌盖的全波段(401~1 046nm)可见/近红外高光谱图像信息,利用多元散射校正(MSC)进行预处理,采用决策树(DT)提取特征波段,对比随机森林(RF)和极限学习机(ELM)两种模型对健康和染病双孢蘑菇鉴别准确度。利用DT选取401.00、951.59、978.09、1 006.59和1 044.90nm为鉴别病害的特征波段。对比RF和ELM所建模型效果,得到MSC-DT-ELM模型检测效果最优,测试集和预测集总体样本鉴别准确度分别为92.39%和91.32%。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提高基于全波段的双孢蘑菇疣孢霉病早期的鉴别准确度,得到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便捷准确鉴别双孢蘑菇病害早期的模型,同时,为进一步开发双孢蘑菇病害早期的多光谱设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双孢蘑菇又名双胞蘑、双孢菇,是食用菌的第一大家族,也是我国食用菌中栽培面积最大、出口创汇最多的品种。双孢蘑菇不仅味道鲜美、色白质嫩,而且营养十分丰富,长期食用具有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等功效,市场前景广阔。双孢蘑菇菌丝生长温度6—32℃,孢体形成的温度6—22℃,最适温度14—16℃,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适合栽培。由于受生产周期和栽培方式等的影响,在生产过程中双孢蘑菇病虫害发生率较高,为此,有效预防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是双孢蘑菇栽培成功的关键。现简要介绍几种双孢蘑菇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供广大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金针菇菌渣提取液对双孢蘑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采用常温浸提和加热浸提2种方式制备金针菇菌渣提取液(分别记为RDT和HDT)处理双孢蘑菇覆土,并设清水对照,检测双孢蘑菇子实体的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组成,利用国际上通用的蛋白质营养评价方法对双孢蘑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RDT处理的双孢蘑菇子实体的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必需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CRAA)、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生物价(BV)和营养指数(NI)均高于对照;HDT处理的双孢蘑菇子实体的各项指数除化学评分(CS)外也均高于对照,说明金针菇菌渣提取液处理的双孢蘑菇子实体的营养价值高于对照。因此,双孢蘑菇生长过程中喷施金针菇菌渣提取液,有利于子实体蛋白质营养成分的积累,提高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7.
双孢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买春早 《甘肃农业》2009,(8):105-108
双孢蘑菇又名白蘑菇、洋蘑菇,是世界上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也是我国食用菌栽培中栽培面积最大、出口创汇最多的拳头品种。双孢蘑菇不仅味道鲜美、色白质嫩,而且营养十分丰富。双孢菇菌丝生长温度6℃-32℃,子实体形成的温度6℃~22℃,最适温度14℃~16℃。春季生产双孢菇一般在目光温室中栽培,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双孢蘑菇具有较高的食药用价值。试验测定了一株野生双孢蘑菇G1菌株的营养成分,并与市场上双孢蘑菇栽培种AS2796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G1子实体中水分、粗多糖、灰分、粗纤维和总酚含量分别为91.52%,4.78%,10.30%,2.07%和2.21%,均高于AS2796;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G1子实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比例高于AS2796;G1子实体中芳香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11.62%)高于AS2796(7.34%);AS2796子实体还原糖、粗脂肪及粗蛋白含量分别为5.91%,2.76%和43.49%,略高于G1子实体。  相似文献   

9.
一、栽培季节安排 双孢蘑菇生长温度5—32℃,适宜生长温度22—25℃,子实体生长温度5—22℃。适宜生长温度13—18℃。闽西北山区温差大,秋冬空气相对湿度小,季节变化快.12月15日一翌年2月15日气温通常为0—15℃.棚温经常低于3℃,此温度条件下已不适应双孢蘑菇生长发育,以休眠状态越冬.春季气温回升,双孢蘑菇恢复生长发育。闽西北双孢蘑菇生长过程需经过发菌、出菇生长、生理性休眠,复苏后再生长发育等阶段。整  相似文献   

10.
双孢蘑菇又名白蘑菇、洋蘑菇,在分类学上属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一、生活条件1.营养。双孢蘑菇是一种草腐菌,属中低温型菇类,依靠菌丝从腐熟的培养料中吸取营养物质而生活。培养料中常见的碳素物质麦秸、玉米和高粱等作物的秸秆,而常见的氮素物质则多为牛、马、猪、鸡等牲畜的粪便和部分无机氮肥。2.温度。双孢蘑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33℃,最适温度是22-26℃。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是13-18℃。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覆土含水量与双孢蘑菇生长发育的关系,采用不同含水量的覆土(60%、65%、70%、75%)栽培双孢蘑菇,研究双孢蘑菇的产量、质量以及采收期间覆土层、培养料层的失水量和用于子实体生长、蒸发作用的水分比例。结果表明:覆土含水量与双孢蘑菇产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 998;提高覆土含水量,可增加一潮菇子实体的单重,以及二潮菇和三潮菇子实体含水量;覆土层提供了采收期间21%—49%的水分,培养料层提供了51%—79%的水分,提高覆土含水量可以增加覆土层提供的水分比例;提高覆土含水量所导致的蘑菇产量增加不仅是因为覆土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培养料的水分及养分利用。覆土层和培养料层提供的水分,除了用于子实体生长,还有约50%的水分蒸发。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1998,(10)
中温蘑菇属四孢蘑菇,它具有双环菌膜的形态特征。该品种的出菇适宜温度27~29℃,高于30℃会造成菌蕾枯黄,而温度低于26℃则形不成子实体。所以夏季种植中温蘑菇,在出菇期间,特别要注意温度的调控。菌丝生长期间的适温范围在20~34℃,最适温度为25~27℃;冬季菌种保藏,温度宜在15℃以上。该品种的子实体色泽洁白,不易褐变,菇形圆整,菌肉厚实致密,口感鲜美,优于双胞蘑菇。夏季中温四孢蘑菇的栽培比普通双孢难,如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双孢蘑菇播种菌丝生长阶段和子实体期的温度条件是影响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通过研究林间和林外的温度变化对双孢蘑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菌丝生长阶段(9月1 -25日)林外的日较差温度总体比林间观测的日较差温度高0.5℃,子实体生长阶段(9月26日-10月15日)林外的日较差温度总体小于林间观测的日交差温...  相似文献   

14.
双环蘑菇与双孢蘑菇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测定6个双孢蘑菇菌株和4个双环蘑菇菌株子实体组织及子实体不同部位组织内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表明,双环蘑菇子实体组织内的PPO活性明显比双孢蘑菇菌株的低。双环蘑菇菌株酶液的OD436值在0.211~0.245之间,而双孢蘑菇菌株酶液的OD436值大于0.273。由此推测,双环蘑菇抗褐变性与其子实体组织内的PPO活性低有关。双环蘑菇子实体不同部位组织内的PPO活性差异不明显。而双孢蘑菇子实体不同部位组织内的PPO活性存在差异。菌株4607,3003,2796菇表层组织及菌褶和近菌褶组织PPO活性显著高于菌肉和菌柄组织,菌株4580,176,U3菇表层组织及菌褶和近菌褶组织PPO活性略高于菌肉和菌柄组织。  相似文献   

15.
杀菌剂对菌盖疣孢霉及双孢蘑菇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14种常见的杀菌剂分别对菌盖疣孢霉菌丝、分生孢子和双孢蘑菇菌丝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杀菌剂对菌盖疣孢霉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以及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不同杀菌剂对菌盖疣孢霉菌和双孢蘑菇菌丝的毒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表现最好的杀菌剂为特克多,对菌盖疣孢霉菌具有较高的活性,而对双孢蘑菇菌丝的毒性相对较低.其次是甲基托布津、断灰、适乐时、施保功、施保克、多菌灵6种杀菌剂,它们对菌盖疣孢霉菌的毒力比对双孢蘑菇菌丝毒力相对较高.世高、富力库、爱苗、腈菌唑、福星、扑海因、代森猛锌等7种药剂对疣孢霉菌和蘑菇菌丝的毒性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双孢蘑菇覆盖草炭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民  王尚堃  李可凡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7):1215-1215,1250
以草炭土和壤土为覆土材料,研究了5个不同覆土处理对双孢蘑菇栽培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孢蘑菇菌丝、子实体生长发育情况随草炭土含量的增加而变好;冬前双孢蘑菇栽培各处理间差异显著,价格较高,产值相差很大;春季双孢蘑菇栽培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价格较低,产值相差不大;总产量和效益以草炭土含量75%左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4类病害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褐腐病。又称水泡病、湿泡病。主要为害蘑菇、草菇、平菇等。该病由疣孢霉的病菌引起。主要特点:疣孢霉的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只感染子实体,不感染菌丝体。  相似文献   

18.
双孢菇的品种较多,有白蘑菇、棕色蘑菇、大肥菇等。目前我国主要栽培品种是白色双孢蘑菇,又称为白蘑菇。双孢蘑菇是目前世界上人工栽培最广  相似文献   

19.
双孢蘑菇子实体多糖的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及其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双孢蘑菇多糖的提取得率和效率,并研究双孢蘑菇多糖的组分,在考察了单因素水料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对双孢蘑菇子实体多糖提取得率影响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建立了3个影响因素与双孢蘑菇子实体多糖提取得率的回归方程,优化提取工艺。同时利用DEAE Sepharose F F阴离子层析法对多糖进行了分离。Design Expert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料比36∶1、超声功率594 W、超声时间17 min的优化工艺条件下,双孢蘑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得率可高达6.63%。分离出2个多糖组分,分子量分别为2.75×105和1.4×104。通过响应面法设计结合超声波辅助提取能提高提取效率、缩短提取时间和保护有效成分,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DEAE Sepharose F F层析柱对双孢蘑菇多糖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20.
 应用低温扫描电子显微镜(LTSEM)对双孢蘑菇子实体原基的超微结构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研究表明,双孢蘑菇子实体原基的形成经历了起源,发展和分化的不同阶段,在不同阶段时期其超微结构特征具有较大的差异。低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本文介绍的制样技术是适合于观察子实体原基这类较幼嫩组织的超微形态结构特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