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在集约化海水养殖中,肝脏肿大坏死病危害日益突出。5月份后,即进入该病高发期。病因:(1)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2)饲料中毒引起;(3)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引起。症状:病鱼游动缓慢,分散于缓流处,浮于水面。病鱼体色发黑,鳃贫血,眼球充血肿大、突出。体表有一处或多处隆起,尤以尾部为多见,隆起部位出血或溃疡;肛门红肿。肝脏肿大,出现花斑,发黄,甚至出现坏死。胃肠积水,肠壁发炎。近年来5-10月在大黄鱼养殖区的鱼种养殖阶段常暴发此病,引起大量死亡,死鱼体表无任何症状,解剖后肝脏表现同上,肠道积有…  相似文献   

2.
鳗鲡肝肾病     
鳗鲥肝肾病,其痫脲为迟缓爱德华氏菌,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高温季节及春季白仔苗培育期尤为流行,可引起白仔鳗大量死亡,幼成鳗死亡率较低。症状 肝、肾脏肿大,肝脏首先具点状出血,随后具斑点状溃疡病灶,严重时旱蜂窝状糜烂,腹腔股溃烂,引起由内向外的穿孔,  相似文献   

3.
中华鳖爱德华氏菌病病原和组织病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完其 《水产学报》1997,21(4):428-433
从中华鳖病病鳖的肝脏分离得到菌株s-1。用菌株S-1进行人工感染,100%的鳖患病,从感染的病鳖的肝脏分离到菌株s’-1,经生理生化反应测定,它与菌株s-1特性一致。经鉴定,菌株s-1是迟钝爱德华氏菌,野生型。爱德华氏菌感染会引起鳖的脏器发生变质性病变。主要症状呈肝脏型,肝局部坏死,有结节状肉芽肿。  相似文献   

4.
铅是一种典型蓄积性毒物,可经消化道与呼吸道进入体内,引起神经系统、血管系统和骨骼组织的病变。铅在人体积聚过多会引起贫血、神经功能失常,以及胃损伤等疾病。水生生物能够从水中富集大量的铅,人们长期食用后,会引起蓄积性中毒,故重金属污染已引起广泛注意。  相似文献   

5.
引起九孔鲍大量死亡的一种球状病毒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宋振荣 《水产学报》2000,24(5):463-467
对1999年初春福建省东山县工厂化养殖九孔鲍中发生的流行性死亡,开展了九孔鲍的病理学研究,电镜下发现病鲍的肝脏细胞质中有大量具被膜20面体、大小约为100nm的病毒粒子。通过感染实验,推断该病毒是造成此次九孔鲍大量死亡的病原体;由于肝脏细胞的大量病变和坏死引起九孢鲍的大量死亡。该病毒的种类和分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陈茜  尚武  郭永安 《畜禽业》2010,(5):63-63
<正>肝脏是动物宰后检疫中必检的器官。当动物发生疫病时,肝脏表面或实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笔者多年来对农村市场大量的肉品检疫,常见到猪肝脏病变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7.
鳗鱼肝胆健康状况对鳗鱼的养殖影响很大,正常情况下,肝脏呈红褐色,胆囊处于中等充满状态。肝脏除分泌胆汁,有助于消化吸收外,还把消化吸收的物质合成糖元,脂肪和蛋白质。此外,肝脏对中间代谢、解毒、维生素的贮藏以及免疫物质的生长都有重要作用,肝脏产生的胆汁由肝管经胆囊管入胆囊,肝脏发生病变时,肝脏胆汁分泌较少,胆囊呈收缩状态,鳗鱼摄食能力差、生长慢。笔者在多年鳗鱼养殖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将引发鳗鱼肝胆疾病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总结如下:一、病害引起鳗鱼肝胆病变细菌性疾病一般都会引起鳗鱼肝胆病变,如赤鳍病、肝…  相似文献   

8.
育珠是农村一项收益较高的副业,但如果管理饲养不得法,就会引起育珠蚌大量死亡,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产》2001,303(2)
由于长期投喂低蛋白、高脂肪、高糖类和缺维生素的饵料,会造成罗非鱼脂肪代谢障碍,脂肪大量储积,导致鱼体肥胖,抗病能力低下。患肥胖症的罗非鱼呈全身性脂肪细胞增生、脂肪浸润,特别是腹腔内的脂肪组织及脏器周围的脂肪组织显著增加。患鱼腹腔内脂肪可达体重的5%~8%。肝脏淡黄色,肝组织高度脂肪变性,肝细胞萎缩。将整块肝组织剪下放在水中,必浮在水面上。而正常肝脏会立即沉入水底。【流行与危害】工厂化养殖罗非鱼,密度高,若饵料营养不当,容易发生此病。病主要危害性成熟个体。患鱼抗病能力低,容易感染大肠杆菌和气单胞菌等…  相似文献   

10.
池底黑化会影响对虾的品质,还影响虾的生长速度,同时池底黑化易滋生细菌,引起对虾疾病的发生,轻者影响生产,重者引起对虾大量死亡。所以应当引起养殖户的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11.
青苔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苔主要是指绿藻门中的丝状藻如水绵等,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冬闲季节池塘中存有积水,开春没有排干,或对池塘进行清整、消毒后,没有做好肥水工作,致使水质过清引起的。鱼、虾、蟹、贝类养殖池中青苔都会经常发生,对水生动物危害很大。青苔的大量生长,会消耗水中营养物质,至夜间会消耗大量氧气,引起池水缺氧,造成鱼、虾、蟹、贝类因缺氧而死亡或影响其正常生长。并且随着气温、水温的升高,  相似文献   

12.
《水产科技情报》2022,(3):179-180
<正>水产养殖中,饲料中植物蛋白等成分会引发鱼类肠炎并引起长期不可逆的生长抑制。鱼类肠黏膜是机体与外界的双向互动界面,其免疫系统同时发挥屏蔽病原和协助营养吸收的双重功能。而鱼类的肝脏与肠黏膜组织共同构成肠肝轴,饲料引起的养殖鱼类肠炎常常伴随有肝脏病变。因而,针对鱼类肠肝炎症的药物及其发现方法和评价体系的研究已成为目前水产行业的必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体生物信息学学科组研究人员,基于已在Frontiers in Physiology杂志上发表的草鱼SBMIE肠肝转录组数据,  相似文献   

13.
一、肠道败血病病原: 由鲶爱德华氏菌感染引起。 症状:病鱼全身有细小的红斑或充血,肝脏及其它内脏器官也会有类似斑点,鳃丝苍白,眼球外突。体腔充满带血的体液;后肠肛门常有出血症状,肠内充满带血的或淡红色的黏液。病原感染脑部时,病鱼常作环状游动,不久死亡。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大黄鱼养殖过程中主要投喂冰鲜杂鱼和人工配合饲料,且以冰鲜杂鱼为主。然而,大多数冰鲜杂鱼存在质量低下、携带病原菌、饵料系数高、投喂成本高、易造成养殖水体水质恶化和引发病害等问题。此外,低质量的冰鲜杂鱼还会引起大黄鱼肝脏脂代谢紊乱,降低抗病力,危害鱼体健康。因此,使用人工配合饲料全面替代冰鲜杂鱼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明晶 《科学养鱼》2007,(2):76-76
黄鳝属合鳃目,合鳃科,黄鳝属。野生状态下的黄鳝极少生病,即使生病也会不治而愈,而人工高密度养殖过程,则极易出现疾病,主要原因为:①受伤。鳝种在捕捞运输时,鱼体常会受伤,从而导致病菌侵袭而发病。②条件不适宜。水泥池、砖池、网箱定标水位太深或太浅,引起水温骤变而发病。③寄生虫。水体、饵料和鳝种均可能带有致病菌、寄生虫、病毒等,一旦条件适宜,便大量繁殖而引起发病。④投饲管理不当。投饵过多、不足或突然改变饵料品种,均会导致鳝病发生。劣质饵料、新鲜动物饵料投放过量,易使水质恶化,促使有害病菌大量繁殖:投饵不足,导致互相残食,引起外伤,降低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李茜 《齐鲁渔业》2004,21(12):21-21
一、应施发酵腐熟后的有机肥,勿施未发酵的或新鲜有机肥。未经发酵的有机肥在水中分解会消耗大量氧气,并且产生许多有害气体侵害鱼类,鲜肥能引起草鱼细菌性烂鳃病。  相似文献   

17.
尿素可以用来牛羊的育肥,但如果饲喂过多,或喂法不当,或被大量误食,即可中毒。当牛采食过量尿素,或采食后立即饮水,可因尿素分解成氨的速度大于氨被合成菌体蛋白的速度,并超过肝脏的解毒承载力时,过量的氨进入血液、肝脏侵害神经系统,就会发生尿素中毒。  相似文献   

18.
罗氏沼虾莫格球拟酵母病的病理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蔡完其 《水产学报》1996,20(1):13-17
罗氏沼虾莫格球拟酵母病的组织病理方面。莫球拟母在病虾肝胰脏血隙、鳃鱼管、及心脏大量侵袭,表明该病原是通过血道侵入虾的肝胰脏、心脏及性腺等组织,引起这些组织发生坏死为主的变质性变变;生化病理方面,病虾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酯酯活性变异范围扩大,表明病虾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明显衰退和紊乱。该病目前尚无法治疗,但预防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开展了微囊藻毒素暴露对河川沙塘鳢病理损伤、生化反应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试验组(D3、D5、D7)1个对照组(CK),每组设3个重复组,于试验的第0、3、5、7天,随机取每组3尾河川沙塘鳢的肠道和肝脏组织,进行生化分析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微囊藻毒素会导致肠道黏膜肌层空泡化,同时引起隐窝结构异常,影响肠道营养物质吸收。肝脏同时出现严重损伤,主要包括肝细胞溶解和充血等症状。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肠道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受到抑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的浓度变化,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浓度呈现相反的趋势。这些结果表明了微囊藻毒素对河川沙塘鳢的肠道的损伤可能是通过产生过量活性氧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福建南部养殖石斑鱼匹里虫(Pleistophora sp.)病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福建南部海区一些网箱养殖石斑鱼常见一种流行性孢子虫病,病鱼主要表现为游动失常、厌食、消瘦。外表无明显病理症状,部分病鱼腹部膨大变形,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剖检可见腹腔、生殖腺、肝脏、结缔组织以及肌肉组织内散布或成串排列数个到数十个大小不一的黑色或银灰色孢囊。包囊内含大量孢子虫的子孢子,子孢子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约4~5μm。根据形态学以及寄生特点确定该寄生虫是一种匹里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