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红铃虫的趋性,把红铃虫彻底消灭在它的主要越冬场所—仓库内外,是防治上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1977年在我们农场八分场十队除释放金小蜂外,采用黑光灯、树枝把、性引诱多种办法,从六月上旬诱杀仓库红铃虫,效果很好。并即行推广到该分场七个生产队,同样收到很好的效果。具体作法是:在存过籽棉的仓库内把晒花帘和其他晒花工具,都放在仓库内,把门窗紧闭,仓库内安装一盏20瓦的黑光灯,还放44个树枝把和4个性引诱钵,仓库外周围墙壁上,挂树枝把50个,每天由队植保员检查一次。仓库内一盏黑光灯从六月十一日开灯到七月三日止,开灯二十三晚,共诱红铃虫蛾3535只,平均每晚诱蛾153.5只,而在此期  相似文献   

2.
性诱剂是雌虫在性成熟后释放出来引诱雄虫的一种化学活性物质,因此在田间设置一定数量的诱捕器可以消灭大量雄虫,或者在田间大量释放信息素的气味,破坏雌雄虫间的交配通讯联系(“迷向法”),以致雌雄虫间无法交尾繁殖下一代而达到防治目的。我县一九八四年已在棉虫测报上应用性诱剂,它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使用方便和成本低廉等优点,可用于虫情侦查和预报,提高测报的准确性,做到及时合理用药,降低防治费用和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我县在测报上应用的性诱剂有小地老虎性诱剂、红铃虫高斯性诱剂、红铃虫性信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新台糖20号螟虫的各种防治方法。结果表明,按测报施药及投放赤眼蜂、性诱剂可有效减轻枯心率,降低暝害株(节)率,建议生产上以这两种防治方法为主。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宜推广应用的暗黑鳃金龟性诱剂的诱芯和诱捕器,对自主研发的四种诱芯和金龟甲型诱捕器的田间诱捕效果做了评价,为性诱剂防治蛴螬技术提供依据和参考。无纺布诱芯在每天更换的条件下,在整个成虫交配期平均单日单个诱捕器诱虫数283.4头。储藏瓶型诱芯在储存120d后诱虫效果无显著性变化。以药用淀粉和β-环糊精作为主要载体制备缓释型诱芯对暗黑鳃金龟性信息素均具良好的缓释作用;两种缓释型诱芯的持效期分别达19d和30d以上。自制金龟甲型诱捕器和常规漏斗型诱捕器均适用于暗黑鳃金龟的诱捕,其中自制金龟甲型诱捕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不同诱芯与诱捕器对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诱捕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出适合防治水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诱芯和诱捕器,笔者对4家生产厂家生产的诱芯和2类诱捕器产品的诱捕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二化螟诱芯具有一定的诱集效果,稻纵卷叶螟诱芯的诱集效果很差;4家诱芯产品中荷兰诱芯的诱集效果最好,其次为宁波诱芯;2类诱捕器中船型诱捕器诱捕效果明显好于三角于诱捕器。结果还显示,不同厂家诱芯的诱蛾量变化曲线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6.
为减少烤烟生产中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烟叶安全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烟蚜茧蜂、赤眼蜂、生物农药及性诱剂等防治技术对烟草蚜虫、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烟蚜茧蜂对烟蚜的防治效果较好;与化学防治相比,赤眼蜂防治烟青虫处理与赤眼蜂防治斜纹夜蛾处理的田间被害株率分别降低了28.5%~84.2%、33.4%~100%,虫口减退率最高达25.6%;生物农药对烟蚜和烟青虫的防治效果与当地常规化学农药的防治效果相当,田间烟蚜与烟青虫的虫口减退率分别比化学农药防治低89.31%~91.45%、43.75%~54.55%;性诱剂对斜纹夜蛾的诱蛾效果良好,单个诱芯每5 d的平均诱捕量为28头,最高可达52头,但对烟青虫的诱蛾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7.
 2011年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蛾试验结果表明:3种诱芯诱蛾性能均较强、持效期长、防效佳、操作简便;6-9月试验区A、B、C三种诱芯单只诱捕器日均诱蛾量分别达112头、89.6头和299.5头,分别是20 W频振式杀虫灯的15.9,12.7和42.5倍;相对防效分别为75.50%,70.25%和82.28%。  相似文献   

8.
应用性信息素进行斜纹夜蛾测报和防治示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0-2011年利用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和夜蛾类通用诱捕器诱杀雄蛾进行防治示范,并利用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捕器诱蛾与测报灯诱蛾相比较,结合冬后挖蛹,进行测报技术研究。结果:利用性信息素能有效防治斜纹夜蛾,在生产实践上,要与棉铃虫、甜菜夜蛾性信息素防治相结合,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斜纹夜蛾发生规律:在安徽省宿松县一年发生6~7代,发生期在5-11月份;以3代、4代、5代为主害代,主要危害棉花;6代、7代危害蔬菜及油菜,7代为不完全代;在自然环境下,在宿松县冬前不进入休眠期,不作越冬准备,所以不能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菏泽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棉盲蝽性诱集防控与化学防治的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盲蝽象性诱集和化学防治均对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化学防治处理的产量虽略高于盲蝽象性诱集,但差异不显著;处理后3天、7天、14天的虫口减退率化学药剂防治处理均明显好于盲蝽象性诱集处理,盲蝽象性诱集虽有一定的防效,但随着时间的延迟,诱集效果变差;从经济效益来看,两种方法的差异不明显,虽然盲蝽象性诱集防控材料成本高,但省工和劳动强度小、对环境友好,而化学防治施药次数多,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并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综合考虑盲蝽象性诱剂防控新技术值得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0.
水稻二化螟信息素诱控技术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二化螟信息素诱控技术是一项符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高效环保的水稻绿色防控实用技术。阐述了其防治技术原理,强调做好越冬代二化螟虫情调查监测,以保证在越冬代蛾始见期前放置诱捕器,介绍了诱芯和诱捕器的选择、安放时间、安放方法及其他注意事项,并根据防治区诱蛾量和害虫危害情况,通过对秋季田间防效调查、测产调查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评价二化螟信息素诱控技术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红铃虫对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在长江流域常年造成的损失为15~30%,短绒率增加5%左右,纤维拉力也有明显下降。目前,使用农药防治红铃虫,仍是综合防治不可缺少的手段。如何适期用药,保护最易遭受危害的棉铃,是生产上急待解决的  相似文献   

12.
几种性诱剂、性诱器诱捕棉铃虫成虫效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性诱剂在棉铃虫测报中的效果及其应用前景,筛选理想的、使用简单、诱捕效果高的诱捕器和性诱剂,笔者进行了筛选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水盆诱捕器+橡皮头诱芯等具有较好的诱蛾效果,且设施简单易行,调查方法简便,值得继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剂量、不同保存期的性诱剂和几种常见诱捕器进行了田间诱蛾效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诱芯所含的性诱剂的剂量以300 μg为宜;在低温条件下保存1年对其诱蛾效果影响不大;泥盆诱捕器的诱蛾效果不理想,粘胶诱捕器的诱蛾效果也不及水盆诱捕器,但操作较为方便;在田间设置时,其适宜高度需随水稻高度而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发基于(S)-(-)-小蠹烯醇诱捕橡胶小蠹虫的安全高效诱捕技术,系统开展了不同(S)-(-)-小蠹烯醇诱芯对橡胶小蠹虫的诱捕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自制的(S)-(-)-小蠹烯醇海绵诱芯和无纺布型诱芯对橡胶小蠹虫的诱捕效果最好,整个试验周期内平均单日单个诱芯诱捕器诱捕虫数分别为69.16头和66.22头,田间诱捕效果先逐渐增加,30 d时达到高峰,而后又逐渐下降,60 d后显著下降,1~60 d的平均单日单个诱芯诱捕器诱捕虫数分别为75.22~120.45头和70.69~112.22头。储藏瓶型诱芯对橡胶小蠹虫也具有良好的诱捕效果,平均单日单个诱芯诱捕器诱捕虫数为24.85头,田间诱捕效果先逐渐增加,至10 d时达到高峰,而后又逐渐下降,至30 d后显著下降,1~30 d的平均单日单个诱芯诱捕器诱捕虫数为48.53~64.66头。上述3种诱芯对严重危害橡胶树的对粒材小蠹和循胸材小蠹的诱捕效果尤为显著,对粒材小蠹和循胸材小蠹的诱捕数量占诱捕害虫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48.36%和47.89%、46.89%和40.48%、40.45%和40.24%。1~90 d的淀粉颗粒状缓释型诱芯和环糊精糊状缓释型诱芯对橡胶小蠹虫的诱捕效果无显著性变化,平均单日单个诱芯诱捕器诱捕虫数均在10头以下,诱捕效果差。上述结果表明,自制的(S)-(-)-小蠹烯醇海绵诱芯、无纺布型诱芯和储藏瓶型诱芯均可广泛用于有效绿色监控橡胶小蠹虫,海绵诱芯、无纺布型诱芯的田间有效期为60 d,储藏瓶型诱芯的田间有效期为30 d。  相似文献   

15.
总结萧山棉区红铃虫防治情况,对提高防治策略是很有必要。六十年代初是在治早、治少、治了的思想指导下,棉农见虫就治,防治红铃虫重治一代,普治二代,弃治三代。结果产量低,品质差。重治前期,杀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豆"症青"发生面积的逐步扩大,点蜂缘蝽已引起了大豆科研工作者与生产者的高度重视。为探讨高效的点蜂缘蝽诱捕技术,本研究于2019年8月份在安徽省当涂县用不同诱芯、诱捕器及其组合评价聚集信息素对点蜂缘蝽的诱捕效果。方差分析表明:诱芯、诱捕器及其互作间诱捕效果差异都达极显著水平。缓释包诱芯1-2和PVC诱芯2-2显著高于橡胶塞诱芯3-x和空白对照。小船型诱捕器和双向倒漏斗型诱捕器显著高于通用桶型诱捕器和绿色粘虫板。PVC诱芯2-2、缓释包诱芯1-2和小船型诱捕器的组合效果最佳,但小船型诱捕器底部组件粘虫板会粘住点蜂缘蝽导致点蜂缘蝽死亡。缓释包诱芯1-2、PVC诱芯2-2和双向倒漏斗型诱捕器的组合效果次之,且其能诱捕到点蜂缘蝽完整活体,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试虫。对诱捕到的昆虫种类分析表明:试验期间诱到的蛾类昆虫相对较多,特别是橡胶塞诱芯3-x对蛾类有较强的引诱效果;不同诱芯、诱捕器都只诱到少量蜂类昆虫;绿色粘虫板较其它诱捕器粘到显著更多的瓢虫类昆虫。PVC诱芯2-2、缓释包诱芯1-2和小船型诱捕器、双向倒漏斗型诱捕器组成的4种组合能引诱到较多点蜂缘蝽,且其它昆虫较少,说明有较高的专一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有关棉铃虫性诱剂使用的几个问题张廷军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1棉铃虫性诱剂的使用效果棉铃虫性诱剂是指根据棉铃虫雌蛾性信息素组分,通过人工合成的、具有较强引诱雄蛾能力的化学物质。它通过载体(如橡皮塞)形成诱芯,与诱捕器配套使用,既可作为测报...  相似文献   

18.
在吉林省海龙镇对利用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成虫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期间二化螟诱捕器共诱杀二化螟成虫927头,二化螟性诱剂防治田白穗率为0.36%,对照田白穗率为0.85%。二化螟性诱剂田间防治效果为57.6%,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不理想,原因为二化螟性诱剂释放面积太小。  相似文献   

19.
棉花第一代红铃虫不必防治张振国(彭泽县植保值检站)棉红铃虫是我县棉花上最主要害虫,是防治上的主攻对象。但第一代红铃虫是不是需要防治呢?为此,我们进行了不防治试验考察。1考察办法我们分别在圩区、山区、丘陵棉区,分一二三类,选择长相一致的棉田10块,在各...  相似文献   

20.
从不同配方信息素诱芯、不同诱捕器悬挂高度两个方面进行测试,比较性引诱剂对稻纵卷叶螟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诱芯Ⅰ的总诱蛾、日均诱蛾量以及最高单次诱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种诱芯;诱捕器底部与水稻叶面齐平或者诱捕器底部低于水稻叶面10 cm引诱效果最好。稻纵卷叶螟诱芯Ⅰ搭配倒圆锥形诱捕器可用于福建闽南地区稻纵卷叶螟的监测与绿色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