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杨潇 《中国农垦》2013,(9):78-78
近日,安徽省正阳关农场“正艳”牌甲鱼经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定,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和“无公害农产品证书”。  相似文献   

2.
《四川农业科技》2009,(3):59-59
自2009年四川省全面启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以来,各级农业部门积极开展了资源普查和产品申报。目前,四川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对申报我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凉山马铃薯”、“崇州郁金”、“崇庆枇杷茶”、“南部脆香甜柚”、“万源马铃薯”、“万源富硒茶”6个农产品的申报材料进行了审查,组织专家组对产品外在感官特征。  相似文献   

3.
一、2010年和“十一五”无公害农产品及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成效 (一)2010年无公害农产品及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进展2010年无公害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紧紧围绕农业部确定的“两个千方百计”和“两个努力确保”工作目标.狠抓落实.圆满实现了各项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4.
黄彬红  李晓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7):220-223
“农超对接”需要农产品冷链物流,同时“农超对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但目前农产品冷链物流已成为“农超对接”健康发展的障碍。为此,国家应加大对农产品全程冷链物流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并从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着手进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改善,促进“农超对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农产品”模式大大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于京东电商平台甄选出点评数达200条以上的农产品共2 090种112 779条评论,借助Hanlp工具对评论文本进行分词,并利用TF-IDF算法对特征词进行关注度分析。研究表明,消费者网购农产品过程中,较关心农产品的新鲜度、品质、快递服务及包装;消费者网购水果类、蔬菜类等农产品的比例最高,其中对水果类“甜”“熟”“酸”等特征词的关注度最高,对蔬菜类“糯”“好吃”“香甜”等特征词关注度最高。以上结论既丰富了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相关研究,也可用于指导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实践。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农产品”型网络营销效果不容乐观。文章首先剖析了农产品网络营销的重要意义,其次对农产品网络营销效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层次研究,最后提出了提高“互联网+农产品”型网络营销效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于浩淼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190-11192
农业及农产品营销是一个急需互联网技术改造和革新的行业。“云营销”就是在不断的技术革新中产生的一个新的承栽在云平台之上营销模式,它能够利用“云”本身的特点消除营销技术门槛,降低用户使用成本,提高效率。绿色农产品属于高端农产品,其目标消费者多为中高端消费者,“云营销”在绿色农产品营销中的应用具有优先性和必然性。该研究通过对绿色农业和农产品的限定,分析了绿色农产品成本高企的原因,指出绿色农产品应采用“云营销”方式面向特定客户销售;并得出“云营销”应用于绿色农产品营销的策略,首先是需要建立绿色农产品平台,其次是要注重线上线下活动的无缝对接;最后通过对国内外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实例的分析,总结得出“云营销”应用于农产品销售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8.
“三品一标”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统称,其主要是在政府主导下产生的一种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公共品牌,也是目前农产品消费市场中的主导产品。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因素影响,目前“三品一标”农产品的发展还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本文就“三品一标”农产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更好地促进“三品一标”农产品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业质量标准》2006,(3):26-26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和“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的要求,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全面了解安徽省宁国市“三品一标”农产品的现状入手,总结分析出影响宁国市“三品一标”农产品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宁国市推进“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的有效途径,以期为提升当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品牌延伸效果模糊定量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又星  徐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934-14936
在厘清品牌延伸概念的基础上,选取5个因素对农产品品牌延伸效果进行了评价:消费者对原农产品品牌的态度、原农产品与延伸产品的关联性、农产品品牌联想性、农产品延伸产品的制造难度、原有农产品品牌的文化兼容性。构建了农产品品牌延伸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运用多层次测度模型对“A品牌”和“B品牌”的延伸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A品牌”与“B品牌”延伸效果综合测度分值分别为77.35、78.25,说明两个品牌的延伸效果评价为一般。由此,提出了相关建议:“A品牌”应提高品牌延伸农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制造难度等;“B品牌”应适当收缩其品牌延伸的行业,加强品牌延伸的集中度。  相似文献   

12.
打破“绿色壁垒”的根本性措施是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但在复杂的国际贸易中进口国筑起“绿色壁垒”的主要因素并不主要是质量问题。记者最近在山东、江苏、浙江等农产品出口大省采访发现,当地一些政府、企业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采取多种“另类”渠道,突破“绿色壁垒”,成功地将农产品打出国门。 ——“生的”不行,搞“熟的”。山东省农业厅有关人员说,我国不少农产品确实因质量问题被进口国拒之门外,但近年来,西方主要进口国却因为我国低廉的农产品冲击了本国农民的利益,而从贸易保护主义角度出发,对我国农产品挑三拣四。一些进口国当国内市场需求旺盛时,就对我国农产品大开“绿灯”,当国内市场供大于求时,就利用其先进的检测手段找理由阻止我国农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菜篮子污染”、“餐桌污染”问题越来越多,蔬菜农药残留超标、“毒大米”、“毒猪肉”等一系列涉及农产品领域安全的事件层出不穷,有害农产品令人胆寒,农产品安全已成为广大市民、百姓和政府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怎样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呢?笔者借助年终农产品市场调查平台,对我县农产品质量现状进行市场调查.调查后发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4.
东东 《农友》2002,(10):4-4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继“农业结构调整”之后喊得最响的词语。“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已经在全国开始并加紧行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菜篮子”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菜篮子”产品——菜瓜果肉奶蛋等的质量安全作为最主要目标。有人称,这都是在逼农民选择农产品质量安全。这里说的农产品当然仅指食用性的。质量安全的含义是指,那些农产品属于绿色食品或无公害食品等“安全”食品,质量上对人体健康不会构成危害、危险、威胁。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经纪人就是从事农产品收购、储运、销售,以及代理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经营信息传递、农业销售服务等中介活动而获取佣金或利润的人员。“农民经纪人”、“农村经纪人”是“农产品经纪人”不规范的称谓。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经纪人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促进力量。  相似文献   

16.
张琪 《河南农业》2023,(28):61-62
<正>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网红”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逐渐超过传统营销模式。对农产品“网红”营销现状及对策的研究分析能为了解农产品“网红”营销现状提供依据,继而为促进农产品“网红”营销发展提供便利。一、农产品“网红”营销的优势(一)打破传统销售模式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依赖于批发市场和实体店铺等,这些销售渠道的效率和覆盖范围都有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依托丰饶的物质基础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着力打造了“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前为进一步拓宽“甘味”市场,提出建设“甘味”农产品品牌标准化体系。本文对“甘味”品牌发展现状及国内其他区域公用品牌标准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为“甘味”农产品品牌标准体系建设提供一些发展建议,以期为“甘味”品牌标准化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丽水农业科技》2006,(1):F0002-F0002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产品加工中心承担丽水市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服务职能,主要从事脱水蔬菜、软包装食品和农产品保鲜加工技术研发。该中心正承担“方便型绿色脱水豇豆关键技术研发”、“提子贮藏保鲜技术研发与示范”、“蔬菜加工保鲜技术研究”、“高品质油焖鲜笋试验与示范”等省市下达的研发项目,研究解决农产品深加工的关键技术,为丽水山区的农产品加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产品的“卖难”问题日益严重,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农产品电子商务日益受到多方的关注。本文在分析成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基础上探索性的提出了农业部门如何助推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如何才能做到“不缺位”,也“不越位”,旨在为相关部门农产品电子商务提供参考,以加快西部农业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指出了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在“双认证”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总结了凉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双认证”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以期为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开展“双认证”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