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以下简称“土地流转”),是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农民和集体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等要求,为各级农业部门规范管理和服务土地流转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富阳市组织人员对全市土地流转的状况、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管理等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2.
<正> 提倡土地使用权流转,一直是中央农村政策的主要内容。搞好土地使用权流转工作,事关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社会的稳定。积极探索、深化、实践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对于促进土地规模经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据农业部有关部门的统计,目前以各种形式流转使用权的耕地约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5%~6%,其中发达地区的土地流转率达8%~10%,内地欠发达地区土地流转率为1%~2%,且整个流转面正在扩大,发展势头强劲。笔者认为,在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要注意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3.
1982年的农户土地承包以“均田制”和“分田制”为主。十几年来,特别是近年来,90%左右的农户进行了调田,自发转包和转让趋于活跃,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的主要形式有:“两田制”、“调换”、“股份”、“开发”、“租赁”、“反包”等经营方式。土地流转中尚存在抛荒、半抛荒、转包、转让手续不全,制度不规范,违背政策等现象。当前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政策,建立健全以转让、转包、局部性  相似文献   

4.
1982年的农户土地承包以“均田制”和“分田制”为主。十几年来,特别是近年来,90%左右的农户进行了调田,自发转包和转让趋于活跃,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的主要形式有:“两田制”、“调换”、“股份”、“开发”、“租赁”、“反包”等经营方式。土地流转中尚存在抛荒、半抛荒,转包、转让手续不全,制度不规范,违背政策等现象。当前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政策,建立健全以转让、转包、局部性调整、租赁、拍卖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重要性及土地流转的必然性,提出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流转中应对土地流转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强土地流转监管,规范土地流转行为;积极培育土地流转市场,营造良好的土地流转环境。  相似文献   

6.
晋中盆地太谷县土地流转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实证分析法,研究了在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前提下太谷县土地流转的形式、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1)在晋中盆地传统农区,太谷县家庭承包耕地的流转面积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14.7%,土地流转的方式分为自然流转和产业发展带动的流转2种;(2)当前的土地流转依然以口头协议为主,潜藏着一定风险;(3)产业推动的土地流转不利于粮食生产。并针对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1)加强服务和管理,保障土地流转健康发展;(2)理顺各项法律法规,出台统一的土地流转文件;(3)关注土地流转中出现的负面现象,纠正土地流转的偏向。  相似文献   

7.
199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农村土地延包30年不变的政策,既得民心又顺民意。确保了农业及农村的长期稳定。但随着农业及农村政策的确立,土地流转问题己经突出的表现出来,及时地研究规范土地流转制度并付诸实施,是确保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条件,也是实现土地延包政策目标的关键。 一、土地流转的基本概念 明确界定土地流转的内涵及外延,是规范土地流转制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对土地流转的概念,法律、政策早有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发(1993)11号文和中发(1994)4号文中,分别所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土地使用权的依法有偿转让。但《中华人民共  相似文献   

8.
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也是现阶段党在农村的一项重要政策。2007年岁末来临,广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又将出现一个高峰.这反映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但对流转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应正确引导并加以规范。[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曾霞 《山东农业》2003,(11):51-51
近年来,郓城县在做好农村土地承包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积极引导、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流转的速度明显加快,对优化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农村稳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到2003年7月,全县已有210个行政村的11338公顷土地使用权发生流转,涉及农户7316家。土地流转的形式主要包括出租、转包等。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农村土地流转是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结果。为加快土地合理有序流转,促进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郓城县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桦甸市被列为吉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县。为了把此项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桦甸市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及省市有关政策法规,精心谋划,制定措施,高质量的抓好试点工作,使农村土地流转步入了“权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轨道。  相似文献   

11.
《农家顾问》2014,(3):8-8
<正>2月21日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保证土地流转规范有序进行。通知指出,当前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地方片面追求流转规模和流转比例,靠行政命令下指标、定任务、赶速度,违背农民意愿,损害了农民利益;有的地方盲目引进工商资本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和经  相似文献   

12.
13.
我国农民占据了全国总人口的大部分,农村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为了促进农村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我们实行了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符合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能够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农村地区也出现了农户承包地流转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对农村的发展在某些层面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农户承包土地流转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海盐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盐县现有8个镇,104个行政村,2842万人口,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总面积为359263亩。目前,涉及的流转农户有10983户,占家庭承包户数的13.35%,土地流转面积11555亩,占家庭承包经营总面积的3.22%。流转形式有转包、出租、转让、互换四种形式,其中以转包为主,面积达8541.64亩,占流转面积的73.92%,流转期限一般为五年。  相似文献   

15.
小园 《山东农业》2001,(2):29-30
土地的承包、流转谁做主 近来,一些村干部给本刊来信,反映在农村土地承包、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引发了镇与村、村与组、集体与农户、农户与农户之间的许多经济纠葛。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好,势必会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影响干群关系,影响农村稳定,为此他们十分忧虑。从这些村干部来信中提到的现象分析,目前在农村土地承包、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土地征用、出租中逐级侵占利益的情况较为突出。 一是逐级截留征用土地的各项补偿费。有的是镇里没有付给村,有的是村没有付给组,有的是村没有付给户;有的是  相似文献   

16.
<正>据统计,到2008年底,全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727万公顷,占农户承包耕地总面积的8.9%。农业部经管司负责人表示,随着各地进入流转的承包农户增多,流转形式多样,规模经营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农村百事通》2009,(1):46-46
土地流转不是搞私有化土地承包是向集体承包,一定要把握这个基本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并不意味着向土地私有化的方向上走。  相似文献   

18.
陆永明 《新农村》2007,(10):6-6
近年来,嘉兴市南湖区积极探索和引导土地使用权流转,并在实施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最近,笔者就全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和本人的思考与大家交流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正>截至2014年12月,文山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近4.27万hm2,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20.87%,比去年增长12.2%。流转方式主要有转包、转让、互换、出租、股份合作等方式。文山州土地流转以转包和出租形式为主。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流转入合作社、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土地越来越多。流转经营呈现规模  相似文献   

20.
陈继东 《云南农业》2001,(10):25-25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获得了对土地的经营自主权,并得到有效利用.1998年,土地承包期延长三十年政策的贯彻实施,一方面赋予了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让农民"吃下了一颗长效定心丸",促使农民增加对土地的长期性投入,实现农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另一方面强化了对耕地的保护,防止耕地的流失,杜绝基层干部在土地调整中的侵权行为.中办(1997)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规定:在承包期内提倡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办法,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人口增减与土地的矛盾可以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或开辟新的就业门路、开发新的农业资源等办法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