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质抗病高产棉花新品种--豫棉1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选育过程豫棉 1 9是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针对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提高品种的纤维品质、抗病性、丰产性、早熟性等综合农艺性状为主要目的 ,采用 Co60辐射创造矮源 ,采用多亲本复交、姊妹交创造变异 ,结合环境诱导、鉴定和人工定向选择 ,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高产高效棉花新品种。 1 996~ 1 997年参加河南省麦套棉区域试验 ,1 998年参加河南省棉花生产试验 ,1 99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 产量性状河南省棉花区域试验 ,两年 1 8点次平均每公顷子棉产量 3463.5kg,皮棉产量 1 345.5kg,霜前皮棉产量 …  相似文献   

2.
开棉21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开封市新科研种业有限公司利用杂交育种技术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棉。母本是自育品系商37-8-1,具有高产、抗病、纤维品质好等特点。父本SR93-8是从GK12中系选而成的抗虫棉品系,具有生长健壮,高抗棉铃虫,抗枯萎,耐黄萎,纤维洁白等特点。1998年配制杂交组合商37-8-1×SR93-8。2005-2006年参加河南省棉花区域试验,2006年参加河南省棉花生产试验,同年获得农业部转基因安全证书。2007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在河南省棉花区域试验中,2005年8点汇总,平均每公顷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  相似文献   

3.
宛801-8是河南省南阳市农科所从南通市农科所的徐86×(泗棉2号×南通棉4号)F8的天然变异株中连续选择而成.1997~1998年参加所内品比试验,农艺性、综合性、抗病性和产量、品质都符合育种目标,定名为宛801-8;1999年参加河南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2000年被推荐参加河南省棉花新品种生产试验,综合表现较好,子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均较对照明显增产.2002年3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4.
中棉所9712是2021年通过河南省审定的转单价抗虫基因杂交棉品种,在2018―2019年河南省杂交春棉区域试验中,平均生育期107.5 d,株高112.8 cm,单株结铃18.6个,铃重6.8 g,籽指11.2 g,衣分39.7%,霜前花率94.8%;2年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84.6 kg、113.4 kg和107.7 kg,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Ⅱ型品种标准。主要介绍了杂交棉中棉所9712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中棉所44(原系名中8036)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高产、多抗棉花新品种,是“十五”国家“863”计划重大科研成果,2000-2004年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和2002-2003年“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资金”资助品种。1998-1999年进行品比试验及抗盐碱鉴定。2000-2002年分别参加河南省麦棉套棉花抗病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中棉所44综合性状良好该品种适宜黄河流域春播和麦棉春套地区种植。河南省麦棉套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子棉产量3448.5kg·hm-2,皮棉1397.4kg·hm-2,霜前皮…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开封县罗王乡孙占村1986年由常规棉改种低酚棉后,棉花生产出现了转机,当年450亩棉花,平均亩产皮棉65公斤。1987年低酚棉面积发展到700亩,平均亩产皮棉103公斤,1988年植植棉4300亩,平均亩产皮棉110公斤。低酚棉之所以能在盐碱窝  相似文献   

7.
陕 40 80系陕西省棉花研究所用冀 2 32做母本、中 1 64做父本杂交 ,在枯黄萎病混生病圃连续种植 ,露地直播与地膜覆盖 ,水、旱地交替选择而成。 2 0 0 0年 1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  1 998~ 1 999年参加陕西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 ,两年 8点次平均霜前皮棉产量每公顷1 32 0 kg,对照中棉所 1 9为 949.5kg,比中棉所 1 9增产 39.0 %。 1 999年生产试验 4点次平均 ,霜前皮棉每公顷 1 650 kg,中棉所 1 9为 1 354.5kg,比对照中棉所 1 9增产 2 1 .8%。2 纤维品质 纤维色泽洁白 ,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 …  相似文献   

8.
赣棉9号简介     
赣棉9号(万棉82—1)是我所育成的一个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的棉花新品种。该品种于1992年通过技术鉴定,1993年3月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并在省内外逐步推广。1 产量表现1986年农科所试种每公顷产皮棉1417.5kg;1987年在裴梅乡种植,每公顷1762.5kg,衣分42.9%;1991年在全县7点示范10.4hm~2,平均产量1673.25kg,衣分40.12%,比泗棉2号增产  相似文献   

9.
早熟转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湘棉37于2023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夏播生育期102.9 d,单株结铃17.9个,铃重5.5 g,衣分40.9%;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2 mm,断裂比强度34.8 c N·tex-1,马克隆值5.0;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适于轻简化栽培和机械采收。2020年湖南省棉花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中,湘棉37平均每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13.4 kg、86.8 kg和86.8 kg,分别比对照省工棉2号增产2.6%、0.7%和0.7%;2021年湖南省棉花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中,湘棉37平均每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73.5 kg、111.4 kg和110.4 kg,分别比对照湘棉早1号增产9.5%、9.4%和9.0%。主要介绍了湘棉37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中棉12号是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培育的。该品种较好地协调了抗病、高产、优质三个性状。经国家“六五”棉花育种攻关专家组鉴定,各项指标达到了要求。在全国抗病区试、河南省抗病生产试验和山西南部地膜棉联合试验,霜前皮棉产量均居首位,1985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定为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永州市零陵区农业局经作站引进湘杂棉6号F1试种,皮棉产量高的达到2225kg/hm2,平均皮棉产量1873kg/hm2。2006年该镇种植了140hm2湘杂棉6号F1,占该镇棉花面积的88.4%,平均皮棉产量达到1970kg/hm2,比上年平均皮棉增产达97kg/hm2。在黄田埔镇设计6个已在当地种植一定面积的棉花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试验表明,湘杂棉6号子棉、皮棉产量比对照湘杂棉2号分别增产4.0%和5.76%,比中29增产9.76%和9.24%。  相似文献   

12.
鄂杂棉16F1(龙杂棉2号)是湖北省荆州市金龙发种业公司用X-99作母本,J68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棉花新品种。2003年通过湖北省棉花区域预备试验,2004-2005年通过湖北省棉花区域试验。2006年2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为鄂审棉2006001。1品种特性1.1丰产性。在2003年湖北省棉花区试预试中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276.05kg,居预试第一位,比对照鄂杂棉1号F1代增产7.92%;2004年参加湖北省区试,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587.3kg,也位居该组区试第一位,比对照鄂杂棉1号F1代增产11.68%;2005年参加湖北省区试皮棉平均每公顷1528.2kg,比对照…  相似文献   

13.
宛棉 6号 (原名宛棉 0 73)系南阳市农科所以优质高产的豫棉 1号为母本 ,和高抗枯萎病的丰产品种中棉所 1 2为父本杂交 ,其后代在严重的枯黄萎病混生的老棉田上 ,经多年连续定向选择培育而成。 1 993~ 1 996年参加南阳市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 ,2 0 0 0年 1 2月由河南省南阳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并命名 ,报省农作物品审委备案。适宜豫南和长江中下游两熟棉区种植。1丰产性本所品比试验平均公顷子、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为 3461 .0 kg、1 389kg和 1 2 2 7.95 kg,分别比对照豫棉 8号增产 5 .5 %、1 6.2 3%和 1 5 .96% ,南阳市棉花品种区试 ,平…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山东省近年审定的中熟常规棉品种主要性状的演变,并根据演变规律选育适宜的中熟常规棉品种,以2008―2022年山东省审定的73个中熟常规棉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生育期、株高、铃重、衣分、皮棉单产、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等性状进行比较并分析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同时根据上述性状对73个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5年间品种生育期明显缩短,皮棉单产呈上升趋势,纤维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呈上升趋势;生育期、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与皮棉单产呈极显著负相关,马克隆值与皮棉单产呈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与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当卡方距离值为1.43时,73个品种分为3类,其中Ⅱ类品种的平均皮棉单产最高。综合分析认为,山东省这15年间审定的中熟常规棉品种的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受生育期影响最为明显;针对山东省气候条件和棉花栽培管理模式,宜选育生育期120 d左右、666.7 m2皮棉产量超过125.62 kg,且断裂比强度在30.69 cN·tex-1以上的棉花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中棉所24在河南省南乐县获高产①郭自温何占美河南省南乐县棉办457400中棉所24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多抗、优质、高产夏棉新品种,我县1995年引进试种260hm2,农艺性状好,表现丰产丰收。1996年扩种到5000hm2,平均皮棉产量112...  相似文献   

16.
宛棉9号简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宛棉9号(原名宛2018)是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常规棉花新品种。2006年在社旗、唐河、宛城、新野、邓州进行了千亩示范,各个示范点长势喜人,喜获丰收。在邓州、社旗简化栽培也获得了高产。目前,在农村劳力大量减少、季节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应用良种,简化栽培,适合机械耕作,必将是今后棉花栽培的发展方向。1产量表现2003年在河南省棉花区域试验中,霜前皮棉每公顷669.3kg、皮棉784.8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7.68%和8.63%,分别居13个参试品种的3,4位。在2004年的河南省棉花区域试验中,霜前皮棉平均每公顷1254.6kg、皮棉1381.5kg,分…  相似文献   

17.
创棉518于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简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农艺性状、产量表现、纤维品质及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创棉518在西北内陆棉区春播生育期118 d,株型紧凑,株高73.05 cm,第一果枝节位5.1;抗枯萎病,耐黄萎病;2020年生产试验中,创棉518每666.7 m2平均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94.5 kg、186.2 kg、176.7 kg。纤维品质达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Ⅱ型品种要求。  相似文献   

18.
豫棉12选育及品种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棉 1 2 (豫早 42 2 )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利用中 3 2 4为母本、辽 1 0 3 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短季棉品种。1 995年 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同年被农业部定为“国家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品种 ,1 998年元月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同年被评为国家育种攻关后补助品种 ,1 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 选育方法1 .1 选择具有突出优良性状的品系作亲本母本中 3 2 4是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利用 ( SP3 7×锦 444)×辽 40 91复式杂交育成的耐旱短季棉品系。 1 988年参加河南省短季棉品种区域试验 ,霜前皮棉产量比对照…  相似文献   

19.
盐棉2号(原81—14)系四川省盐亭县棉花研究所与县棉协从(陕401×常杂1号)F_1×常杂1号后代中育成的棉花新品种。1989年通过省区试及省生产试验。1990年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1、产量。1987~1988年参加省品种区试名列第一位,平均亩产皮棉99.76公斤与64.95公斤,分别比对照川73—27增产4.01%与9.82%,经统计分析达极显著水平。1989  相似文献   

20.
陕2234是陕西省棉花研究所以(陕5655×SP21)为母本,早756-57为父本,采用阶梯式杂交,在枯、黄萎混生病圃连续选择培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1999年经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995~1997年陕西省中熟棉品种区试中,陕2234平均皮棉产量10245kg·hm-2,较对照中棉所19增产133%,居参试品种首位。1997~1998年,陕2234在陕西大荔,临渭、泾阳等重点植棉县进行了多点次生产试验,平均皮棉产量14175kg·hm-2,各点次均比对照中棉所19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