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豫北地区,有着极为丰富的栽培资源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地理环境和气候也较适宜白灵菇的栽培,近几年栽培规模也发展十分迅猛。但栽培技术上仍存在较多问题,制约了广大栽培户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急需不断完善。笔者通过近几年在该地区的示范栽培,总结出一套从制菌包到最后采收的一系列高产栽培措施,并对目前豫北地区白灵菇栽培中主要的常见问题总结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技术措施,供广大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食用菌》2013,(4):49-49
目前,白灵菇的生产方式有3种:季节性设施栽培、冷房或山洞错季栽培、工厂化周年生产。从近两年市场情况来看,白灵菇的发展现状不尽人意,首先是价格起伏很大,价位不是很理想,很多菇农种白灵菇的利润很低,究其原因,一是白灵菇的种植供大于求,菇农有货卖不了;二是技术不成熟,白灵菇的产量很低;三是白灵菇的商品性不理想,一级菇的比例太低。  相似文献   

3.
北方地区白灵菇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我国北方地区因以棉子壳、玉米芯等为主料的栽培资源丰富,地理环境和气候适宜,近几年来白灵菇已成为商品性、产业化栽培的珍稀菌新品种之一,市场潜力大,前景广。但由于白灵菇对营养及环境条件要求苛刻,人工栽培难度大,要求高,且相关研究不够深入系统,目前仍存在较多问题,制约了白灵菇优质高效及规模化生产。笔者通过近几年来在河北、山东惠民等地区的示范栽培,现总结如下,供广大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4.
龚华江 《食用菌》2008,30(3):49-51
2001年我地引进试种了白灵菇这个市场比较欢迎的珍稀品种,并且一次性试种成功。2002年笔者具体主持了广水市内最大的白灵菇基地——郝店砂子岗白灵菇基地的技术与生产管理。根据几年的栽培实践和对其它基地及菇农的调查研究,现总结如下,以供广大同行及栽培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蔡翠芳 《食用菌》2016,(4):29-30
正福建建阳位于南平市中部,是闽北食用菌主产区之一,食用菌年产值达2.9亿元。建阳推广黑木耳代料栽培已近十年,目前全区年栽培规模约300~400万袋,与其它食用菌品种对比,发展速度偏慢。究其原因,主要是生产稳定性较差,部分菇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部分菇农收益差强人意,有些菇农甚至亏本。笔者根据近年来技术推广和技术指导的实  相似文献   

6.
薛玉华 《食用菌》2010,(4):24-24
在白灵菇栽培管理这过程中,不少菇农在白灵菇“疏蕾”上存在误区,如疏蕾时间过早或过晚,选留菌蕾质量差距较大等。那么,该如何正确进行白灵菇“疏蕾”呢?  相似文献   

7.
白灵菇不同配方及出菇方式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赖建强 《食用菌》2006,28(1):23-23
白灵菇栽培因其周期短,成本低,效益高,深受广大菇农青睐,是目前具有发展前景的食用、药用菌;其产品在国内外供不应求。为了探索不同配方及出菇方式对白灵菇产质量的影响。笔者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吴凤林 《食用菌》2007,29(4):52-52
目前生料发酵栽培平菇较普遍,但是有不少菇农因发酵方法不当造成接种后发菌慢、延长了发菌时间,造成绿霉和各种杂菌污染,造成栽培失败。为此笔者根据菇农常用的几种发酵方法和本人自配发酵方法做了比较试验,试图找出一种栽培平菇的较佳方法,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白灵菇生产中应注意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灵菇又名白灵侧耳,白阿魏菇,因其子实体洁白如雪,口感好,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是最具开发潜力的珍稀食用菌之一。我县于2000年开始小面积试验示范,2001年初具规模,大部分菇农赢利,到2002年近半菇农效益不理想,现就白灵菇栽培应注意问题作简要介绍,供广大菇友参考。  相似文献   

10.
白灵菇废料栽培鸡腿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国良  刘卫东 《食用菌》2005,27(3):28-29
鸡腿菇,食药用菌,形似鸡腿。近几年白灵菇栽培我省有所发展,但由于栽培技术不够成熟,加之其生长周期长,菌棒中营养又不能完全分解利用,造成大量废料堆积。如何使白灵菇废料变废为宝得到再利用,又能解决当地离产棉区较远的供需矛盾。笔者通过栽培试验,探索出一套利用白灵菇废料栽培鸡腿菇的生产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栽培技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王克银 《食用菌》2019,(1):59-60
凉州区地处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空气干燥,具有发展食用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1]。2008年前凉州区菇农在栽培平菇的同时附带栽培少量香菇,但因生产技术不成熟、生产成本高、生产周期相对长等原因逐年放弃,目前仅有来自浙江2户菇农栽培香菇,年栽培量15万袋左右。笔者结合对浙江菇农的调查,总结了凉州区气候条件下香菇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龚华江 《食用菌》2008,30(4):49-50
湖北随州市位于桐柏山,大别山两大山系余脉交汇点,南北气候在此交汇,非常适合栽培食用菌。2001年我们引种珍稀品种白灵菇成功。2002年笔者具体主持了广水市最大的郝店砂子岗20万袋白灵菇基地的技术与生产的管理。根据近几年的栽培实践及对其他基地、菇农的调查研究,总结适合鄂北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3.
冯国明 《食用菌》2007,29(6):55-55
白灵菇菌袋接受低温刺激、进入出菇阶段后,应加强现蕾阶段的管理,否则会因管理不当造成白灵菇菌袋上下乱现蕾,浪费营养,影响菇品商品性及产量。笔者根据栽培白灵菇的实践,提出以下建议,仅供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14.
白灵菇 ,又名白阿魏菇 ,因其营养丰富 ,肉质细腻 ,口感脆滑 ,又具较高的药用价值 ,产品走俏国际国内市场 ,是一类极具开发潜力的珍稀食用菌。目前 ,我国许多地方进行白灵菇大面积栽培 ,效益十分可观。然而 ,随着白灵菇生产规模的逐年扩大 ,产品市场售价呈逐年降低趋势。加之白灵菇对出菇条件要求苛刻 ,多数白灵菇生产者只采收第一潮菇 ,生物转化率低。因此如何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已成为广大菇农的当务之急。近年来 ,通渭县职教中心食用菌基地利用当地多年生草本植物红豆草、苜蓿的茎秆为主要原料 ,进行白灵菇的规…  相似文献   

15.
白灵菇又称白灵侧耳、白阿魏蘑、白阿魏茹、白阿魏侧耳、刺芹侧耳白色变种等,是近年来大面积商业性栽培的一种珍稀食用菌。其菇种肥大、颜色洁白、菌肉细腻、质地脆嫩、久炖不绵、清爽滑润、味美可口、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随着白灵菇的周年生产和栽培规模的日益扩大,其病虫害也日趋严重,已成为生产中非常突出的问题,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甚至绝收,严重影响了菇农的经济效益和种菇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周玉林  赵秋菊  魏蕾 《蔬菜》2000,(7):18-18
白灵菇又名白阿魏侧耳,学名PleutotuseryngiiVar.nebrodensis,是近年来人工驯化的珍稀食用菌。它以其洁白亮丽、菌肉肥厚、口感好、营养丰富等特点,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从而得以不菲的价格出现在消费者面前。现将其生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栽培原料及菇房的处理1.菇房处理栽培白灵菇所用菇房一般用蔬菜保护地设施,如日光温室、大棚等,种菇前最好能揭膜晒棚2周,料进棚前再用药剂熏蒸1次,一般房屋需整理粉刷后才可作为白灵菇出菇场所。并在料进入前药剂处理1次。2栽培原料处理栽培原料一般选用当年新鲜、无霉变棉籽壳,对有结块的棉…  相似文献   

17.
白灵菇驯化栽培历史较短,生产中多种出菇方式并存,栽培经济效益差别很大。为此,笔者就近几年当地白灵菇生产中常用的6种出菇方式进行了对比试验,以筛选出适于我市出菇管理方式,提高白灵菇栽培的经济效益。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张晓勇  李富得  刘治 《食用菌》2003,25(5):17-17
笔者从华中农大菌种中心引进白灵菇天山 1号、天山二号 ,进行制种栽培研究。现将利用常见原料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供广大菇农在生产中参考。1 母 种 白灵菇母种用PDA培养基加适量大豆粉。用此培养基 ,菌丝生长快 ,粗壮 ,爬壁力强。方法 :去皮马铃薯 2 0 0g煮 2 0分钟 ,取其滤液 ,再加入大豆粉 10g,琼脂 2 0g ,葡萄糖2 0g ,补水至 1,0 0 0ml,在火上煮 ,使琼脂、葡萄糖充分溶解后 ,装入试管 ,常规灭菌、接种 ,置 2 5℃恒温箱中培养 8~ 12天 ,菌丝即满管 ,菌丝初期丝毛状 ,后期白色。2 原种与栽培种2 .1 堆 料 选用了以下几个配方 :①…  相似文献   

19.
于海萍  魏生龙 《食用菌》2006,28(4):43-44
香菇是近几年“南菇北移”最为典型的食用菌之一,尤其在甘肃、青海等省(区)的河西走廊地区的栽培区域和栽培规模都在逐年扩大,但其产量的增长与效益的增长并非正相关,在出现新的栽培基地的同时,老的栽培基地萎缩甚至消失了。究其原因:一是观念,二是技术。就观念而言相当数量的菇农仍在追求产量,不求质量;就技术而言,许多菇农照搬南方栽培技术高海拔温凉地区,以期获得与技术原产地同样的技术效果,结果可想而知。笔者根据当地气候资源特点,从栽培季节选择、原料配方、温湿度调控、出菇方式、病害预防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适宜当地应用的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王永昌 《食用菌》2011,33(2):48-48
白灵菇是一种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极高的珍稀食用菌类,近几年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北方得到大量引进和种植,效益十分显著。北方春季利用大棚栽培白灵菇,生长环境较适宜,方法简便易学,已被广大菇农所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