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最早生产和饮用红茶的国家。福建是红茶的发源地。中国红茶之起源,早在明代初期(1368~1375)就有生产红茶的记载(刘基《多能鄙事》中有:“兰膏茶”、“酥签茶”均以红茶调制);17世纪初,福建省武夷山已盛产小种红茶。161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将中国小种红茶(souchong)--“武夷(Bohea)”运往荷兰,1618年和1650年又相继将中国红茶运往英国、西欧和北美等国家,  相似文献   

2.
目前全世界已有38个国家生产红茶,红茶在国际茶叶贸易中占90%以上。成为世界消费量最大的茶类。但近年来红茶之始祖──福建省工夫红茶主销区的改变,出口价下跌,生产成本逐年提高导致传统出口“闽红”消声匿迹。仅留下“正山小种”少量出口,处于惨淡经营中。本文对红茶的历史、现状、问题与对策提出几点见解。一、福建红茶历史回顾工夫红茶是福建首创,从武夷岩茶演变到红茶,这中间还经历过一种“红边茶”的过渡阶段。“红边茶”的摇青和氧化程度比乌龙茶重,其汤呈红色,但还不是今日全发酵的红茶产品。制乌龙茶用火烤,制红边茶须日…  相似文献   

3.
《茶世界》2017,(8)
<正>红茶是近代世界各类茶中产销量最大的一类茶,约占世界茶叶消费及贸易总量的80%以上。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红茶的发源地。世界各国的红茶都起源于中国。中国红茶种类较多,产地较广。有中国特有的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也有与印度、斯里兰卡相类似的红碎茶。本文简介中国福建省特有的小种红茶与三个工夫红茶的发展历程及其品质特征。一、小种红茶小种红茶是福建省的特产,有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之分。正山小种之"正山",乃表明是真  相似文献   

4.
罗龙新 《中国茶叶》2010,32(10):12-15
生长在云间的茶园——大吉岭茶区 “大吉岭”的名字我们仰慕已久,大吉岭以其生产世界上最具有独特风味和最昂贵的红茶而闻名于世,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和茶树品种、加工工艺,生产出口味优雅,独特如麝香、葡萄之芳香(Muscat Flavour)红茶,而被推崇为世界最香的红茶,有“茶中香槟”之美称。  相似文献   

5.
一我省是全国重点产茶省之一,现有茶园262万亩,其中投产茶园191.2万亩。以生产绿茶为主,红茶次之。绿茶包括“杭绿”、“温绿”、遂绿”、“珠茶”、“龙井”、“旗枪”、“大方”、“煎茶”以及“茉莉花茶”等,占总产量92.9%;红茶包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连云港市首款地产红茶“花果红”牌红茶,金秋时节正式上市,改写连云港市不产红茶的历史。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连云港市生产的云雾茶就跻身全省三大名绿茶之列,在全国茶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素有苏北小龙井茶之誉。据统计,目前全市云雾茶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万亩,今年春夏秋茶总产量有望突破700吨,其中春茶产量占到40%。为提升全市地产夏秋茶的内在质量,为夏秋茶打开销路,帮助茶农实现增收目标。从去年开始,连云港市茶叶协会提出地产绿茶实施改“红”目标,并出面邀请福建武夷山知名红茶制作人叶兴谓等参与指导试制,经过两年的数轮实验,利用地产云雾茶芽头制作的金骏眉级、银骏眉级的红茶终于定型,并由花果山茶叶有限公司申请注册“花果红”品牌后率先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7.
坐落在粤北山区的英德市,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极宜茶树自然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驰名中外的“英德红茶”。英德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在国家计划经济指导下,建立了全省最大的大叶红碎茶出口商品基地,成为我省名的“红茶之乡”;所产红茶品质优异,堪与印度和斯里兰卡红茶媲美,受到国内外茶叶界人士赞赏推崇、各国消费青睐,尤其是英国女皇特别喜欢品饮英德红茶,“英德红茶”被定为英国皇室用茶,在英国受到极力推崇。英德  相似文献   

8.
福建红茶的发展历程及其品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茶是近代世界各类茶中产销量最大的一类茶,约占世界茶叶消费及贸易总量的80%以上。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红茶的发源地。世界各国的红茶都起源于中国的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中国红茶种类较多,产地较广,有中国特有的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也有与印度、斯里兰卡相类似的红碎茶。本文简介福建省特有的小种红茶与三个工夫红茶的发展历程及其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9.
正凤庆素有茶乡之称,是驰名中外"滇红"茶的故乡,是大叶种茶的发源地,是茶马古道重镇之一,是世界茶树和茶文化的重要起源中心,境内的古濮人3200多年前种植遗存的世界最粗大最古老的古茶树——锦秀茶祖和5.6万多亩的古茶园便是最有力的证明。凤庆"四季如春"的宜茶环境和"高山云雾"的独特地形,孕育了丰富的茶资源,奥妙天然的自然条件勘称"世界一流的宜茶区"。"滇红茶"是冯绍裘先生在抗战时期在凤庆采用凤庆优质大叶种创制定名的,凤庆成为"滇红茶"的诞生地。滇红茶延用至今名扬四海,凤庆被誉为"滇红之乡""中国红茶之都"。  相似文献   

10.
《茶世界》2019,(12)
正每一次的出发,都带着使命世界红茶源于中国,明朝中后期(约公元1568年),正山堂江氏先祖始创红茶,开创世界红茶之源,名正山小种,被公认为红茶鼻祖,后流传于世,方才有红茶漂洋过海而成世界统饮名茶。因红茶的兴盛,逐渐发展成为影响世人生活的下午茶风尚。  相似文献   

11.
入世以后中国茶叶 (以下简称中茶 )国际竞争力到底怎样 ?中茶前景究竟如何 ?中茶何以面对 WTO?这是摆在中华茶人面前的首要问题。下面从现状对比、深层矛盾、入世前后、应对措施等四方面分述如下。1 现状对比( 1 )中茶地位 :绿强红弱。中茶优势在绿茶、乌龙茶及特种茶 ,绿茶有“骆驼”、“天坛”等国际品牌 ,市场占有率达 88.3% ,几乎可以左右国际市场。有“工艺品”之称的乌龙茶更是我国独有。而红茶品质一般 ,仅云南红茶品质较好 ,大多只能作为辅配料 ,即填充料。( 2 )出口比例。我国茶叶出口量约占总产量的 1 /3,创汇 3.7亿美元。出口…  相似文献   

12.
“祁红”,是祁门红茶的简称,为我国传统工夫红茶中的珍品,在国际市场中享有极高的声誉。祁红与印度大吉岭红茶和斯里兰卡乌瓦红茶,被公认为是世界上三大高香红茶之一,早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就荣膺过一等金质奖章和奖状,在英国伦敦市场上被誉为“茶中英豪,。土耳其的著名诗人希克梅特称赞祁红说“在中国的香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淳安千岛湖茶区红茶生产现状的分析及红茶生产工作中的实践,提出了下一步调整茶类产品结构,实施“绿+红”战略,利用鸠坑种资源优势,进一步推进名优绿茶、红茶共同发展,实现千岛湖茶区茶产业的第二次飞跃.  相似文献   

14.
“祁红”是中国最好的红茶之一,其特点是带有一种玫瑰香的浓烈香味。这次研究阐明了“祁红”的香气特征,并与斯里兰卡有季节香味的“Uva”茶和无季节香味的“Dimlula”茶进行了比较。祁门茶、Uva茶和Dimlula茶的样品是分别由中国土畜产进出口公司上海茶叶分公司、斯里兰卡茶叶研究所提供的。  相似文献   

15.
夏克本 《茶叶》1994,20(4):22-23,41
一、概况“清明早”是瑞安市农家的一个茶树品种。历史悠久,据瑞安县志记载:(瑞安)“茶树品种.仅一种,因制法不同而有红茶绿茶之分。品类:红茶、绿茶、旗论、黄汤、炒青、箱茶6种。金邑山地产之,以集云山及第二区最富,为出口货大宗。年产60万斤。”这仅一种品种就是指  相似文献   

16.
1987年中国出口商品春季交易会于4月15日在广州胜利开幕。这里春光明媚,气候宜人,来宾络绎不绝。茶叶馆大厅中丰富的茶类琳琅满目,各类茶样包装鲜艳,五彩缤纷(见封面),吸引了众多的外商。一间间茶叶洽谈室中,熙熙攘攘,外商边看边议,洽谈始终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进行,浙江、广东和福建省的洽谈室显得格外忙碌。困为今年春交会的趋势是:绿茶俏,特种茶好销,红茶比往年呆滞。本届交易会茶叶实际成交情况如下: 红茶由于伦敦拍卖市场平均售价继续下跌,中低档货源充斥市场,加之今年巴基斯坦限制肯茶进口量,引起肯茶大量拥入市场,卖价低落,客商进货兴趣不大。相对而言,工夫红茶和小包装红茶成交较好,散装茶成交少,红茶总成交量2705吨,成交额为364万美元。  相似文献   

17.
湖南红茶     
正辉煌历史,照耀湖南红茶。茶祖在湖南,茶源始三湘。湖南红茶始创于1854年,因其"清香厚味",自道光年间问世就名传天下,列为贡品,风靡全国,直至西方上层社会而享誉世界。据《湖南省之茶》记载:"湖南红茶与祁红、建红鼎足而三,同为中国红茶之正宗"。1915年,湖南红茶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成为世界顶尖红茶的代表之一;主产县有新化、安化、石门、桃源、平江等。1993年,湖南红茶出口4.6万t,占全国出口量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周陈清 《中国茶叶》2013,(11):14-15
2010年以来,浙江省龙泉市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开发了龙泉金观音红茶,并通过浙江省科技新产品鉴定,相继获得农博会金奖、中华文化名茶、“浙茶杯”红茶评比金奖、“中茶杯”特等奖等荣誉称号。2013年首届“浙茶杯”红茶评比中,全省参评茶样141个,金奖的产品15个,龙泉19个企业的22只茶样参评,获得金奖5个,银奖2个,金奖数量占全省的1/3,成为浙江省红茶发展较早及最好的县(市)。2012年,全市茶园面积4.76万亩,产量1630吨,产值2.04亿元,其中:红茶产量300吨,产值5165万元,分别占总产量、总产值的18.4%和25.3%。  相似文献   

19.
祁门位于安徽皖南山地,全境山峦起伏,溪流环绕,气候宜人,盛产举世闻名的“祁红”工夫名茶,此外祁门的“四大名家”绿茶也是有名的。但是除了出产红茶和一部分绿茶外,祁门民间还有一种叫做“安茶”的茶类品种却少为人知,而在历史上“安茶”曾经是很有名声的,不过历史上的“安茶”究竟是什么样的茶很少有人研究。据最后一批运销祁门“安茶”的广东商人程世瑞称“安茶”即安徽之茶,如此说来,“安茶”和“六安茶”又有什么联系呢?在《黄山日报》上曾载有一篇“六安茶”求释的文章,据作者雷维新介绍,“安茶”俗称“软枝茶”,明永乐《祁阊志》已有…  相似文献   

20.
茶楹偶拾     
近日,去英德市工商联办事,其右侧一个名为“茶聚苑”茶庄,门前一幅茶楹引起笔者极大兴趣,也许学茶叶专业缘故,决定摘抄出来,与茶叶工作者、茶友、茶客们探讨一下,算是交流、推广茶文化。 茶联曰:茶乡佳茗处处有,聚萃茶艺尽此苑。 据资料考证,英德早在1200多年前的唐朝,就开始种茶、饮茶,1959年创制的“英德红茶”,以其优异的品质饮誉海内外,被誉为红茶后起之秀,与云南的滇红、安徽的祁红并称为中国三大红茶,英德也因此获得“中国红茶之乡”的美称;改革开放后,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市茶叶局先后研究培育了适制红茶的“英红九号”、最适制乌龙茶的“英州一号”等优良品种,还引进了“小叶黄旦”、“上梅州”、“梅占”等优良品种;远近闻名的英德岩背“岩雾尖”就是采摘“小叶黄旦”鲜叶加工而成。如今,英德茶叶不仅有历史名茶“英德红茶”(以“英红九号”品质最好)、还有已远近闻名的高级绿茶岩背“岩雾尖”,有正在迅速崛起的“英州一号”乌龙茶。此外,有正在开发利用的“英德苦丁茶”、“野生菊花茶”。“茶乡佳茗处处有”朴素无华的语言精辟的论述了英德茶叶历史悠久、茶文化博大精深、名茶萃聚的盛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