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退牧还草工程对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经济社会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内蒙古典型项目区阿拉善左旗为例,通过实证与理论分析,研究退牧还草工程实施的经济社会效益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工程的实施保证了当地农牧民收入与地区经济较稳定增长;实行草场禁牧,促进了产业结构明显改观,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但同时也造成了项目区劳动力剩余以及非项目区草场进一步过度放牧;牧户家庭的畜牧业生产收益不仅受到退牧还草工程的影响,还受家庭自身特征的影响,其中,牧户拥有的草地资源和劳动力参加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赵友  于振清 《当代畜牧》2004,(12):31-32
本文阐述了开鲁县自2001年春至2004年秋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以来草原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提高的具体表现,从而说明此项举措是防止草原沙漠化、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阿拉善盟退牧还草工程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阿拉善盟是退牧还草工程的典型项目区,自2003年到2008年已实施了6期项目。结果表明: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很好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社会效益明显,地区经济和农牧民收入稳步增长;有力促进了当地劳动力的转移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但在生态移民的过程中,由于搬迁成本过高以及后续产业和政策的缺乏,对退牧户的安置不够彻底,导致部分地区出现"返牧"现象,退牧还草工程的成果难以巩固。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果洛州牧区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巩固牧区退牧还草工程成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果洛州牧区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巩固牧区退牧还草工程成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7.
为充分反映退牧还草工程在伊金霍洛旗的实施情况及所取得的成效,由伊金霍洛旗农牧业局组成的退牧还草工程调研组,于2012年5月深入到苏布尔嘎镇、红庆河镇和札萨克镇进行了抽查和调研。这次调研主要采取进村入户访问、工程察看和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对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现状、主要做法与经验,以及所取得的成效、农牧民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以来的收入情况进行分析调研。  相似文献   

8.
为充分反映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情况及所取得的成效,由自治区农牧业厅组织退牧还草工程调研组,于2006年4月深入兴安盟科右中旗、通辽市扎鲁特旗、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4个各具代表性的项目旗县进行了抽查和调研。这次调研主要采取入户访问、工程察看、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对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现状、主要做法与经验、所取得的成效以及牧民收入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反映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情况及所取得的成效,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组织退牧还草工程调研组,于2006年4月深入兴安盟科右中旗、通辽市扎鲁特旗、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4个各具代表性的项目旗县进行了抽查和调研.这次调研主要采取入户访问、工程察看、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对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现状、主要做法与经验、所取得的成效以及牧民收入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北塔山牧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得到了较好的推进与发展,在西部大开发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引导下,通过围栏封育、改良补播、牧民定居等措施,草原生态明显改善,草场植被有效恢复。本文对北塔山牧场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的效果进行了总体评价,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保护日益退化的草原,国家启动了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本文以“3S”技术为支撑,利用2005年和2011年的MODIS影像数据,对红原县2005年度实施的退牧还草工程实施效果进行遥感监测,对工程实施进展情况、工程建设效益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开展草原资源与生态动态监测和草原生态建设工程效益评价与监测等工作提供科技支持。  相似文献   

12.
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测算一个产业经济发展中科技所占贡献值、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文章采用索洛余值法,并选取草业总产值,资本、劳动力和土地三大要素投入指标,对内蒙古“十五”至“十三五”时期草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以此充分了解不同时期科技对草业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测算结果显示,内蒙古“十五”至“十三五”时期草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为29.33%,32.36%,38.22%,42.42%,同时预测“十四五”时期有望达到43.96%以上。整体上看,内蒙古草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呈现稳步增长的发展趋势,说明科技在草业经济发展中的贡献逐渐增大,但与同时期农业、畜牧业、林业等行业相比贡献率偏低,为实现科技引领草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大科技资金的投入、加强人工草地建设、培育专业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3.
草地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基础,退牧还草工程是恢复、更新天然草地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本文就新疆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退牧还草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退牧还草实践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牧民之间的利益密切相关,策略相互依存,通常由政府确定项目任务和制定补助标准,牧民负责具体实施.通过构建中央、地方政府和牧民间退牧还草的博弈,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三个利益方的博弈决策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如能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差异、合理安排任务量、适当提高补助比例、完善项目后续保障措施,就能充分调动牧民完成项目的积极性,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实现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在调查和分析退耕还林还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奉节县自然地理情况,提出了在奉节县退耕还草使用生物围栏发展围栏轮牧的思路。这是加快生态建设,发展经济,促进林牧互相结合共同发展,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协调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退耕退牧还草农牧户的社会认知与政策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退耕退牧还草生态工程的实践,采用问卷、访谈等社会学研究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对宁夏中部干旱荒漠草原区和南部黄土高原干草原区共4个县市160个农牧户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宁夏草原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退耕退牧还草中农牧户的社会认知与政策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退牧还草政策对我国牧民生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退牧还草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客观的总结和评估,提供我国退牧还草政策实施和改进的科学依据,通过问卷和访谈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31个牧户家庭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退牧还草政策对牧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和草原生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退牧还草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促进了牧民生产方式和生产结构的转变,改善了牧民的收入结构,使牧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18.
陈辰  王靖  潘学标  魏玉蓉  冯利平 《草地学报》2012,20(6):1011-1019
基于草地生态系统模型评估气候变化对草地的影响及其适应对于草地的可持续利用和草地荒漠化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内蒙古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及草原化荒漠4种主要草地类型的代表性站点-额尔古纳右旗、镶黄旗、乌审旗和苏尼特左旗,基于牧业气象试验站的长期围封草地生物量观测资料,对草地生态系统模型(CENTURY)进行了校正和验证。结果表明:CENTURY模型模拟的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生长季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变化趋势比较一致,决定系数(R2)分别为0.60, 0.60, 0.65和0.59,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29.65, 31.45, 25.51和7.90 g C·m-2,CENTURY模型能够模拟草地地上部分生物量对气候因子的响应,适用于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草地地上部分生物量敏感的生理参数是草地生长最适温度、最高温度及潜在生产力系数。对过去50年草地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变化模拟显示:额尔古纳右旗与乌审旗的草地年累积地上部分生物量在近50年间呈现波动增加,镶黄旗与苏尼特左旗呈现波动减少,但统计上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朱丹  张自和  刘华 《草业科学》2007,24(12):3-8
总结多年来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带动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综合分析生态、经济效益.并根据实例,利用不同模式流程图,分别对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恢复型可持续发展模式、可持续草畜产业发展模式、生态经济耦合型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比较,论述当前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组成、分类、现状与发展趋势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马小林  侯庆丰  杨鼎 《草地学报》2021,29(4):772-779
退耕还草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本研究以青海省以农业收入占主导的乐都县、牧业收入占主导的刚察县和农牧业收入兼有的尖扎县为研究区,从单个农牧民家庭的角度分析退耕还草政策与农牧民家庭收入的关系.结果表明:总体分析时,与未实施退耕还草的农牧户相比,退耕还草政策显著降低了农牧民家庭人均农业收入(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