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优质油菜发展概述与贵州优质油菜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泽蔚 《种子》2004,23(6):51-55
概述国内外优质油菜发展状况,分析贵州油菜生产现状,提出贵州优质油菜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试论贵州油菜施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贵州油菜施肥问题肖吉中(贵州农学院)发展油菜生产有两种途径,一是扩大面积增加总产;一是在一定面积的基础上,提高单产水平,从而增加总产。根据贵州省情,只能走后条途径,即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油菜生产。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良种和...  相似文献   

3.
王军  魏忠芬  李德文  张太平 《种子》2007,26(11):120-122
根据2003~2007年黔油17号不育系母本98-116A与父本恢复系ZW004间的单株成对杂交组合在遵义三合的田间鉴定结果以及近年来在贵州各点的试验示范结果,对黔油17号的产量性状和最大增产潜力进行分析评价。黔油17号的单株成对杂交的鉴定组合都具有206.77~387.50kg/667m2的生产能力和产量水平,所有鉴定组合的平均产量达到281.89kg/667m2。近年来黔油17号在贵州油菜主要产区试验示范的产量水平在216.21~326.81kg/667m2之间,因此黔油17号在贵州油菜生产上具有达到300kg/667m2以上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4.
喻时周 《中国种业》2014,(10):57-57
油菜是我国南方的主要冬季作物,也是贵州经济作物之一,贵州油菜科研工作者曾先后选育出了油研系列、宝油系列等一大批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并在我国长江流域大面积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油研57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选育的又一个甘蓝型双低高油分杂交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油菜生产概况及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新中国成立至今60年来河南省油菜生产情况、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河南省油菜生产大体可分为五个发展阶段,总体上经历了种植面积由小到大、产量由低到高、品质由非优质到优质的发展过程。此外,还分析了河南省油菜生产在全国的地位和优势、油菜生产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毛晓峰  石建尧 《种子》1998,(4):59-59,67
我国是油菜的发源地之一,又是油菜生产大国,菜籽抽是居民的主要食用油之一。我国的抽菜生产分布很广,几乎东西南北中都有种植,其中集中产区在长江中下游的贵州、四川、湖北、安证、江西、江苏等省份,占全国油菜种植面积的80%以上,自70年代以来,杂交优质油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油菜的播种面积和产量有了较大提高,纵观浙江省油菜生产现状可以概括以下几个特征1生产概况1.It种面积与分布我国油菜生产面积约为667万公顷,占世界油菜面积的1/3,比1985年增加30%左右,产量提高34%,国家计划到2000年将油菜面积发展到733万公顷,油…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江西省油菜生产现状,介绍了油菜品种龙油668示范推广措施及成效,规范了龙油668栽培技术,以期促进江西省油菜产业的发展,保障我国食用油安全。  相似文献   

8.
为推动贵州油菜生产,筛选适宜轻简直播的杂交油菜新品种,特开展适宜直播油菜新品种筛选试验。研究表明:11个油菜品种都能安全越冬,未发生冻害现象,且均未出现早花早薹现象;实际产量之间差异明显,其中浙油50、德润油188、油研早18、湘杂油553、黔油18号、中油杂19从苗期、蕾薹期到成熟期,植株生长健壮,生长整齐一致,抗倒、抗菌核病等抗性强,单株有效角果数多,产量较高,适合印江县直播栽培。  相似文献   

9.
油菜轻简化栽培技术的推广,有利于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油菜生产投入、稳定和扩大油菜种植面积,提高油菜产业化水平.本文对常德市油菜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潜力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常德市油菜生产面积大、积极性高、效益高,有政府支持和相关技术需求,具备大面积油菜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10.
贵州山区塑料大棚蔬菜产业化的自然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是我国中西部贫穷落后的省区之一,蔬菜还停留在露地生产,靠天吃菜的水平线上。设施农业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标志,大棚蔬菜生产是国内外大面积应用成功有效的设施农业典范之一。在中央政府投入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和海内外有识之士来黔投资的良好形势下,如何领悟传统农业向“两高一优”农业转变的真正内涵,以大棚蔬菜生产为开路先锋,抓住机遇,把握契机,搞好样板示范点,是贵州蔬菜生产快速迈出现代化行业和早日摆脱靠天吃菜状况的关键。贵州蔬菜露地生产发展模式已基本定型,引进设施园艺中的大棚蔬菜生产模型可以补充省内因灾害性气…  相似文献   

11.
宝油早12是用早熟甘蓝型双低隐性核不育系YD3361A与早熟黄籽高油恢复系YD1021R组配而成的早熟杂交油菜品种。于2014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通过介绍宝油早12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在贵州化杀制种技术要点,供油菜化杀制作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油菜是盘县优势特色作物,分析了盘县的油菜发展历程,对盘县油菜的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作出分析,找出了制约因素,提出了为今后盘县油菜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从文山州油菜种植现状出发,分析了文山州油菜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文山州油菜产业发展所具备的优势、前景和潜力,并初步提出了文山州油菜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汉中油菜发展历程及汉中油菜产业在自然条件、耕作水平、制种条件、观光旅游等方面的优势;分析了其在规模小、比较效益较低、机械化水平不高、良种良法普及率不高、根肿病蔓延较快等方面的不足,从加大政策扶持、加快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大科研投入、促进农旅融合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团队服务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汉中油菜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汉中油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梳理宁波油菜生产现状,总结出油菜生产发展在面积、产量、效益、市场4个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当前油菜生产主要面临种植效益低、政策扶持力度小、生产风险大以及产业化经营滞后等方面的制约。为此,提出了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应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当地产菜油品牌建设、加快开发油菜种植多样性功能等对策,旨在为宁波油菜生产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贵州油菜生产的发展及品种改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甘功勋  林树春 《种子》1997,(2):34-35,54
由于正确执行了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改良品种和改进栽培技术,贵州油菜生产迅速发展,1995年全省油菜籽总产量53.1万吨,比1949年增长13.55倍,比1978年增长6.23倍。全省油菜品种改良有两次大的变革,第一次是由50、60年代以白菜型、芥菜型品种为主发展到70、80年代以甘兰型品种为主,第二次是由70、80年代以甘兰型常规品种为主发展到90年代以优质油菜杂交油菜和优质杂交油菜品种为主,甘兰  相似文献   

17.
油菜含油量研究及高油分育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甘功勋  林树春 《种子》1997,(1):31-33
提高油菜种子含油量,选育高油分品种是油菜生产和科技发展的方向,贵州农学院油料研究室的研究表明:含油量的变异远小于种子产量的变异;于代尤其是F1代与母本会油量至高度正相关;黄籽油菜比黑籽含油正高;同时育成了“黄白一号”“黄油89-4“贵油Dhy”等高含油量品种(系)。选育油菜高含油量品种的主要途径是:甘兰型油菜在杂交育种中要选用高含油量的亲本,尤其是母本;白菜型油菜可进行正向混合选择;在选择过程用黄将作指示性状进行连续选择。  相似文献   

18.
贵州油菜生产技术应用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静  姜萍  冯卫 《种子》2007,26(11):87-91
通过对贵州油菜生产技术应用情况分析,结果表明:(1)贵州省杂交油菜品种的实际普及率约占全省油菜播种面积的80%左右。(2)生产上平衡施肥技术落实率几乎为零。(3)合理密植技术普及率为70%左右。(4)油菜播期技术的掌握率在90%以上。(5)育苗移栽技术普及率占全省油菜播种面积的76.9%左右。(6)免耕栽培技术普及率约占全省油菜播种面积的14.8%。(7)病虫害防治率占油菜播种面积的20%左右。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天气变化等原因,农户对早熟矮秆双低油菜的需求越来越多,尤其是南部的旱茬地区。而目前大面积针对晚熟优质油菜品种的氮肥运筹并不适合早熟矮秆双低油菜。本试验根据南通市油菜生产实际情况,通过氮肥运筹对不同茬口的早熟矮秆双低油菜的影响研究,初步明确不同茬口条件下早熟矮秆双低油菜氮肥运筹方式,以适应油菜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凹凸棒石粘土,具层链状含镁铝硅酸盐矿物,比表面积大,具有十分强烈物理吸附性。江苏省自采发以来,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为开发应用新型吸附剂、提高食用植物油品质,一九八四年我们研究了凹凸棒石粘土(以下简称棒土)对菜毛油脱色,为我国中小型油厂,予榨毛油,生产优质食用油,摸索一套脱色新技术和生产技术条件。为替换过去常用脱色吸附剂——活性白土(CK),提供科学依据。一、毛油脱色试验技术设计在充分利用与发挥新型吸附剂棒土物化特性与工艺性能,以及植物油精炼的原理的基础上,通过一定技术条件处理,研究强化棒土对菜毛油一次脱色的技术。采用滤饼过滤的手段,将棒土与脱色油分离,获得油色浅淡、透明,无黄曲霉毒素 B_1的优质脱色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