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合浦珠母贝三倍体的卵诱导四倍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毛贤 《水产学报》2000,24(1):22-27
将合浦珠母贝三倍体的卵与二倍体的精子授精,用0.5μg/mL细胞松弛素B抑制精卵第一极体的释放诱导四倍体。研究了处理起始时间及持续时间对胚胎孵化率和四倍体诱导率的影响及幼虫的生长及存活。实验结果表明:持续时间与胚胎孵化率呈负相关,而与四倍体诱导率呈正相关,持续时间一般为15 ̄18min,处理起始时间一般在第一极体出现前3 ̄5min。在胚胎期,四倍体诱导率平均为20%。在幼虫培养阶段,幼虫死亡严重,  相似文献   

2.
采用静水压法处理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iaevis)受精卵以抑制其卵裂并进行染色体加倍,筛选出有效的静水压处理起始时间、处理强度及其持续时间。结果表明,孵化水温(23±0.2)℃时,授精后21.5 min,采用40 MPa的静水压压力,休克处理4.5 min,四倍体诱导效果最好,鱼苗四倍体率达到68.3%。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了四倍体鱼苗细胞DNA含量,表明四倍体鱼苗细胞DNA含量为二倍体对照鱼苗的2倍。通过染色体制作分析表明四倍体鱼苗的染色体数为84条,而二倍体对照鱼苗的染色体数为42条。本研究采用静水压方法,在国内外首次建立了半滑舌鳎四倍体诱导方法。本项技术的建立旨在为大量生产半滑舌鳎三倍体不育群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利用静水压法和热休克法对虹鳟鱼(Oncorhynchus mykiss)受精卵进行处理,诱导四倍体.对发育至原肠后期的胚胎进行染色体制备并计数,结果显示热休克处理组的四倍体诱导率为5.5%,静水压处理组的诱导率为22.8%,静水压的诱导效果明显优于热休克.最佳的开始处理时间为受精后340min,静水压力为650 kg/cm2,处理持续时间为5min.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海洋贝类三倍体的研究进展迅速,用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的方法理论上能产生100%的三倍体,从而方便、高效、稳定地生产三倍体,克服直接诱导的不足,开辟了三倍体诱导研究中的一个崭新的方向。四倍体也因此逐步成为海洋贝类染色体操作技术中的热点。一、贝类四倍体的研究现状贝类四倍体研究历史较短,自从Stephens和Downing(1988)报道了对长牡蛎四倍体的研究,至今仅有十几年,与人工诱导贝类三倍体相比,人工诱导四倍体的技术难度更大。因为诱导贝类三倍体是通过阻止第一或第二极体的释放来增加一个染色体组,而诱导贝…  相似文献   

5.
邵健忠 《水产学报》2001,25(1):38-42
采用细胞病变抑制等方法,在植物凝集素(Phytoagglutinin,PHA)诱导的草鱼血清中检测到一种干扰素,理化和生物学性质鉴定表明,它不同于病秀导的α/β-干扰素,表现在对56℃,pH2和0.1%SDS敏感,其活性不能被α/β-干扰素抗体所中和,其诱生剂为非病毒性质的有丝分裂原,诱生作用受波酯(PMA)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调节,这些特性与人类和高等脊椎动物中报道的γ干扰素相符,表明是一种γ样性质的干扰素,草鱼γ样干扰素的体内诱导受环境温度,诱导时间,PHA剂量等因素的影响,25℃或30℃水温诱导的干扰素活性明显高于15℃或8℃,高剂量(每尾0.5-0.8mg)PHA诱导的干扰素活性明显太于低剂量(每尾0.1-0.3mg),且达到活性高峰所需要的时间短,为3d,而低剂量为5d,PMA和IL-2能促进草鱼γ样干扰素的诱生。  相似文献   

6.
流动细胞仪通过测定红血球中的脱氧核糖核酸萤光来检验多倍体鱼类。在38尾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和38尾鳙鱼(Hypophthalmichthys noobilis)中各检测到了一尾多倍体鱼。10尾在形态:上认为是二倍体的雌草鱼和雄鳙鱼的杂交鱼,包括幼鱼被证实为二倍体。所有形态上认为的多倍体杂交鱼,确实为多倍体,但其中有两尾是四倍体,剩下的为三倍体。  相似文献   

7.
胡子鲶卵子受精后48分钟即将开始第一次卵裂时施以4℃冷水处理20分钟,孵化率30.9%,仔鱼畸形率61.3%。对存活小鱼作染色体检查初步估计约有33%四倍体、22%嵌合体(2n-4n)、其余为二倍体。四倍体染色体数4n=112、二倍体2n=56,而嵌合体并存2n和4n两种染色体组合。四倍  相似文献   

8.
通过抑制有丝分裂I期和细胞融合尝试诱导四倍体太平洋牡蛎,利用热冲击抑制有丝分裂I期(35-40℃,持续2-23分钟)产生达45%的四倍体胚胎,使用聚乙二醇(PEG)处理,成功地得到受精卵-受精卵的融合,但没有产生有意义的四倍体,同样,进行了精子融合的试验,在该实验中,聚乙二醇无法导致精子细胞的融合,另一方面,PEG诱导的分裂球融合,产生了有实际意义的四倍体(达到30%)但无法证实该实验中产生的四倍  相似文献   

9.
以江苏文蛤为实验材料,采用50mg/L秋水仙索和400μM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处理、抑制受精卵第一极体排放和抑制第一次卵裂的方法,进行四倍体诱导研究。根据不同处理时间,D形幼虫的孵化率分别为38.6%和34.58%。经胚胎和幼虫发育观察发现,在诱导组中异常原肠胚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受精后48h,诱导组的滞育担轮幼虫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受精后48h取担轮幼虫制作染色体片,诱导组中四倍体幼虫的比例为7.56%-36.2%和9.2%-28-3%,最高诱导率达至Ⅱ了36.2%。同时每个处理组都发现了不同的非整倍体存在。本研究表明,该项技术能有效地诱发文蛤四倍体幼虫,但面临四倍体幼虫存活率低的问题,今后应设法提高四倍体胚胎和幼虫的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10.
扇贝异源四倍体诱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种间杂交的方法诱导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异源四倍体,且对扇贝异源四倍体的诱导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扇贝异源四倍体诱导后代的倍性构成进行分析。综合受精率、D形幼虫率、幼虫的发育状况及倍性比率等参数,得出50mg/L 6-DMAP持续处理15min抑制异源受精卵第一极体的释放为适宜诱导组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处理15min诱导组获得17.30%的四倍体。作者还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热休克法诱导日本沼虾四倍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高峰 《水产学报》1997,21(1):13-18
以热休克抑制受精卵第一次卵裂,进行日本沼虾四倍体诱导实验,热休克温度在38、39、40和41℃,于产卵210 ̄230分钟后,处理1 ̄2分钟均可获得四倍体胚胎,40℃处理1.5分钟,四倍体胚胎诱导率达36.8%,38和39℃处理2分钟后所获得的嵌合体胚胎比率大于四倍胚胎比率,而热休克温度40℃时,四倍体率显著高于合体比率,41℃处理时由于有丝分裂异常导致胚胎死亡率高,更适宜的处理时间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多年使用LRH-A催产的经验说明,不同鱼类对LRH-A的敏感性不同。为探索催产条件的规律,我们曾测定池塘中能自然产卵的鲤和不能自然产卵的草鱼、鲢产卵季节血清促性腺,激素(sGTH)的日周期变化。本文则观察和比较心脏灌注LRH-A后1小时和2生小时之内sGTH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细胞松弛素B抑制第一极体的释放,诱导菲律宾蛤仔四倍体,观察诱导各组胚胎的早期发育过程,结果表明,0.5、0.7mg/L及1.0mg/L的细胞松弛素B均能有效抑制第一极体的释放,获得四倍体诱导率分别为58.2%、55.1%及55.2%,无显著差异;随细胞松弛素B用量的升高,菲律宾蛤仔早期胚胎发育速度略有减慢,各发育阶段胚胎畸形率显著提高,畸形形式增加,孵化率降低。综合分析,0.5mg/L的细胞松弛素B适于诱导菲律宾蛤仔四倍体。  相似文献   

14.
应用天然四倍体泥鳅生产多倍体和能生存的雌核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研究紫外辐射对离体培养的草鱼肾脏细胞系(CIK)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距离15W紫外灯40cm下照射草鱼的CIK细胞3min后,CIK细胞核即产生固缩、碎裂现象,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典型的DNA梯形带,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有亚G1峰产生。结果表明,短时间的紫外辐射即可诱导CIK细胞发生细胞程序性死亡。  相似文献   

16.
冷休克诱导天然雌核发育银鲫♀X鲤鱼♂四倍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
<正> 家鱼人工繁殖适宜温度是22~28℃,最适温度为24~26℃。在夏季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大约20~25天,秋季为9月上旬前后,大约15天。1990年我们在夏秋两季生产中记录到草鱼人工繁殖可行温度是18~31℃,鳙鱼22~32℃。适用时间为5月上旬至9月上旬,约120天。对此,本文略述数例生产实例。  相似文献   

18.
印杰  黄畛  赵振山 《淡水渔业》2005,(Z1):37-38
研究表明,四倍体泥鳅是偏动物食性的杂食性鱼类,生活环境中食物的易得性和喜好性是影响其食物组成的重要因素.四倍体泥鳅对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青鱼和草鱼葡萄糖耐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典型的淡水肉食性鱼类青鱼(Mylopharyngodonpiceus)和草食性鱼类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为对象进行糖耐量初步实验。青鱼和草鱼的体重分别为(63±3)g和(46±2)g,在实验室适应4周后禁食24h,以高剂量(H)1.67g/(kg体重)和低剂量(L)0.42g/(kg体重)灌喂葡萄糖,比较研究其代谢反应。结果显示,2种鱼灌喂不同剂量葡萄糖后都出现持久的高血糖,青鱼血糖含量高于灌喂相同剂量的草鱼,灌喂剂量越高,血糖含量越高。草鱼组及青鱼L组在灌喂葡萄糖后血浆总氨基酸和甘油三酯先降后升,但青鱼H组口服葡萄糖后血浆总氨基酸和甘油三酯先升高。青鱼H组和草鱼H组在灌喂葡萄糖后最初1h和2h肝糖原含量分别下降至2.62%和5.46%。实验结果提示,青鱼糖耐量比草鱼低;高糖负荷后两种鱼的内分泌调节规律可能不同;较高葡萄糖负荷还引起应激反应,应激反应的强弱可能与糖耐量大小呈反比,与负荷剂量呈正比。  相似文献   

20.
草鱼是江苏池塘养殖的主要对象,用草鱼为主,草鱼、团头鲂为主或青、草鱼为主等多种养殖方式都能获得高产。它在高产鱼池中一般要占到总产量的25~30%。但是江苏省的草鱼养殖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不予以解决,不仅会影响草鱼生产的发展,也将阻碍池塘养鱼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