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伏特加酒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生产伏特加酒的主要工艺要点:酒精的处理方法;水的处理方法;酒基的制备及处理方法,为伏特加成品生产提供了工艺依据。伏特加的生产既改善了我国饮料酒品种的结构,又为供大于求的食用酒精谋求了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西洋参原酒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西洋参酒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我们对浸提西洋参所用酒基,西洋参浸提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用清香型白酒,采用常温浸提工艺,能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3.
苹果醋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莉  田士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4098-4099
以富士苹果为原料,探讨了酿制苹果醋的生产工艺和成品品质,研究了发酵过程中酒度、糖度和酸度的变化,确定了苹果醋生产的最佳工艺流程和生产条件。制得成品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时尚的保健饮品。  相似文献   

4.
苹果醋是以新鲜苹果为原料,经液体深层发酵而成的优质调味品。经过对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研究,得到苹果醋的最佳生产工艺。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醋酸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发酵温度28℃,酒精含量7%,醋酸菌接种量12%,醋酸5.09%。酿制的苹果果醋风味独特,品味纯正。  相似文献   

5.
苹果醋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新鲜苹果为原料,经压榨、酒精发酵、固液分离、醋酸发酵及澄清工艺生产苹果醋,醋酸发酵采用回流法,温度保持在35℃~38℃,发酵84h,醋酸含量达6.0%;醋酸澄清试验以明胶~单宁酸(3~3)对苹果醋的澄清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红枣酒的生产工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过烘烤和皂土澄清,红枣酒具有浓郁的枣香和良好的稳定性。在所选用的3种澄清剂中,皂土的澄清效果最好,其最佳用量为0.08%。在红枣浸泡过程中加入30mg/LSO2,浸泡24h,加热蒸煮40min,以及在枣汁发酵过程中添加SO2120mg/L,在25~28℃下发酵约4d,可明显减少枣果中丰富的维生素C的损失,成品酒酒精度略有降低,滴定酸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7.
玉米酒槽生产DDGS颗粒饲料之后,采用适当的工艺和设备提取玉米油,此工艺不仅提高了玉米深加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还弥补了全粒法制酒精工艺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曹源  史秋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364-6366
[目的]优化红枣格瓦斯生产发酵工艺.[方法]试验以热风干制的骏枣为原料,以热浸提法和酶解浸提法进行枣汁的提取,并研究了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枣酒品质的影响,以枣酒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酒精度、感官质量为评价指标,确定枣酒酿造的最佳工艺.[结果]通过对比得出热浸提法制得的枣汁品质优于酶解法制得的枣汁,并且其最优工艺为浸提时间2.0h,浸提温度60℃,料水比1∶6 g/ml.确定了枣酒酿造的最佳工艺为酵母接种量0.2%,发酵温度26℃,发酵时间6d.通过感官评价初步探索了红枣酒调配红枣格瓦斯的最佳配比为蜂蜜添加量为4%,由此得出最佳口感的红枣格瓦斯.[结论]研究可为红枣等外资源的利用开辟新的途径,同时可为红枣格瓦斯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沙棘发酵酒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沙棘发酵酒的菌种筛选驯化,生产工艺流程,工艺条件及其产品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大半年时间.刘扬便占领了重庆20多个区县的市场.创造了酒水攻城略地的奇迹。  相似文献   

11.
低度酒中浑浊物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对高度西凤酒加水降度过程中产生的浑浊物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从PEG20M(23m×0.33mm)交联石英毛细管柱中分离得到的峰,采用质谱方法鉴定出11种成分.浑浊物主要成分是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对稀土元素在猪饲养中的应用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测定分析了麦田土壤水分及其动态变化;确定了春小麦需水关键期和适宜水分指标;分析了小麦不同阶段耗水量。  相似文献   

15.
小麦生态雄性不育系ES—10和ES—8的制种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探明小麦生态雄性不育系ES-8,ES-10和恢复系恢17,83-2的部分制种特性,1995~1996年度和1996~1997年度在长沙连续两个年度进行了制种试验.结果表明:利用ES-8,ES-10进行制种,于9月底至10月上旬播种,两年度均稳定不育.不育系和恢复系开花比较集中,单穗一日开花高峰期不育系为:8:00~11:00,恢复系为9:00~12:00,群体开花历期7~8d,单穗开花历期4~5d.就开颖状况而言,不育系ES-8优于ES-10,ES-8在没有接受花粉条件下不闭颖,而ES-10则明显存在“开颖-闭颖-再开颖”的过程,开颖后几分钟张颖角度达到最大值,并可以保持1~2h,此时是接受花粉的最佳时期.不育系的柱头活力一般可以维持8~9d,以开花后第4d或第5d柱头活力最强  相似文献   

16.
以禽内源性反转录病毒片段(EAV)为探针,成功地得到了SR92A系(♂)与萧山鸡(♀)杂交一代群体的DNA指纹图谱,采用的限制性内切酶为EcoRⅠ。结果表明:该探针在这种杂交群体中能检测17个清晰可辨的指纹条带,这些条带在试验鸡群中的频率从0.29~1.0不等,个体携带条带总数也存在着从10~16的变异,从而为研究EAV-DNA指纹与这种杂种群体生产性能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7.
棉花“自交混繁法”原种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异花授粉作物群体中存在的少量异交,对自交纯合产生严重的拮抗作用,因而在育种过程中保留较多的剩余变异。棉花品种退化的实质,是杂合体组成的不平衡群体逐步达到遗传平衡的过程。棉花良种繁育技术的核心应是控制授粉下的自交纯合,选择并建立典型一致的基础群体。本研究证实了棉花个体的遗传杂合性,分析了优良品种多代选株自交的遗传效应。据此,提出了棉花原种生产的“自交混繁法”。经实际应用表明,能有效地保持原品种的优良种性,而且比传统的“三圃制”方法更简便易行,节工省本。  相似文献   

18.
19.
青枯假单胞杆菌产生细菌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来自全国不同寄主和地区的211个青枯病细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菌株产生细菌素的能力,结果表明,有80%分属于不同小种和生物型的8个指示菌能产生细菌素,其中能产生细菌素的桑菌株占其总数的94.2%。 用7个拮抗作用强而稳定的菌株测定对211个供试菌株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不同菌株产生细菌素的能力和拮抗范围有差异。其中油橄榄菌株(OE-104)和桑菌株(MA-1、MA-701)拮抗能力最强,拮抗范围最广。不同小种、生物型及寄主来源的菌株间的桔抗作用大于来源相同菌株间的拮抗作用。此外,试验证明培养温度、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时间对菌株产生抑制圈的大小有影响。这些结果对筛选青枯病细菌的产细菌素拮抗菌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冬、春灌的棉田,一般都能满足棉花发芽、出苗和苗、蕾期发育的需水量。春旱年份,高密度棉田、早熟品种先显旱。地膜覆盖有明显的保墒提墒作用。花铃期棉田需水量最大,常年气候条件下,需补充灌水70~80立方/亩,这是增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地膜棉田、早熟品种需水高峰期明显提前。吐絮期棉田一般不需灌溉,但个别秋旱年份,初絮期灌溉对创高产有利。在春旱情况下,提倡蕾期蓄水灌溉,但要注意控制徒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