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毛囊是决定羊毛绒再生及更新的重要器官,毛囊的体外分离培养是研究毛囊形态变化、周期性循环及相关因子对毛囊发育调控作用等方面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主要阐述了毛囊结构、毛囊分离方法及毛囊分离培养研究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
哺乳动物毛囊发育及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囊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皮肤构造,且是唯一呈终生周期性生长的器官。毛囊的发生始于胚胎期,皮肤上皮层细胞和下胚层细胞间的一系列相互作用诱导形成毛囊,之后毛囊进入周期性循环,包括生长、退行和休止3个阶段。毛囊的发育过程中受到复杂的网络调控。近年来,关于哺乳动物毛囊发育及调控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已有研究表明,毛囊的发生及循环过程中受到多种因子的调控,不同信号通路及miRNA和lncRNA相关基因的参与,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网络调控图谱,每种调控因子间的相互促进及制约为毛囊的发生及循环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文章简述了人、羊及小鼠等哺乳动物毛囊形态发生、周期性循环及相关调控因子的研究进展,为更加全面地了解哺乳动物毛囊发育过程及调控机制提供了参考,同时对人工控制毛绒的周期生长进而提高毛绒产量和质量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毛囊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皮肤构造,且是唯一呈终生周期性生长的器官。毛囊的发生始于胚胎期,皮肤上皮层细胞和下胚层细胞间的一系列相互作用诱导形成毛囊,之后毛囊进入周期性循环,包括生长、退行和休止3个阶段。毛囊的发育过程中受到复杂的网络调控。近年来,关于哺乳动物毛囊发育及调控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已有研究表明,毛囊的发生及循环过程中受到多种因子的调控,不同信号通路及miRNA和lncRNA相关基因的参与,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网络调控图谱,每种调控因子间的相互促进及制约为毛囊的发生及循环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文章简述了人、羊及小鼠等哺乳动物毛囊形态发生、周期性循环及相关调控因子的研究进展,为更加全面地了解哺乳动物毛囊发育过程及调控机制提供了参考,同时对人工控制毛绒的周期生长进而提高毛绒产量和质量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雪兔是我国唯一在冬季毛色变白的野兔品种,对其毛囊形态的研究对于揭示毛囊周期性生长及色素合成具有重要意义。从观察雪兔毛被颜色变化入手,进一步以组织学手段对雪兔毛囊形态学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雪兔皮肤有复杂的毛囊群结构,其毛囊组成一般包括3~4个小复合毛囊,彼此以一定方式排列组成一个更大的复合毛囊,每个小复合毛囊中通常包含20余个毛囊,由位于中心的2~3个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组成。另外,对于碱性磷酸酶的检测可反映毛囊生长周期的变化。对雪兔皮肤毛囊形态的研究初步揭示其毛被季节性生长的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其季节性换毛的机制提供了组织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毛囊是哺乳动物皮肤上重要附属结构,是控制被毛生长最重要的器官。毛囊发育主要包括毛囊形态发生以及毛囊再生。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在毛囊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引起学者及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节机制和核内激活,Wnt/β-catenin对毛囊形态发生和毛囊再生的调控作用以及成骨细胞抑制因子(Dkk)和营养物质对毛囊发育的调控作用。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哺乳动物毛囊发育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文章综述了毛囊体外培养的主要模型及体外培养所需的条件和注意事项,以及毛囊体外培养在脱发、痤疮治疗中的应用状况,同时还对毛囊体外培养的研究价值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文章综述了毛囊体外培养的主要模型及体外培养所需的条件和注意事项,以及毛囊体外培养在脱发、痤疮治疗中的应用状况,同时还对毛囊体外培养的研究价值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毛囊干细胞的分离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囊干细胞是皮肤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分离纯化是其研究的基础手段。毛囊干细胞能分化成毛囊、皮脂腺、表皮,在组织维持与更新及某些临床疾病的治疗中均起到重要的作用。作者介绍了近年来毛囊干细胞几种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包括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等,为进一步研究毛囊干细胞的特性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羽绒性状作为鹅的一种重要经济性状,其产量和价值主要取决于毛囊发育和黑色素分布情况。针对罗曼鹅的皮肤组织,利用石蜡切片和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及多巴染色,观察比较其毛囊大小及黑色素分布状况,并与马岗鹅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初生时两种鹅的皮肤均有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分布,且初级毛囊周围竖毛肌及腺体组织丰富。毛囊大小测量结果显示,初生罗曼公鹅的毛囊宽显著大于罗曼母鹅(P0.05),罗曼鹅的毛囊宽显著高于马岗鹅(P0.05)。黑色素分布观察结果显示,马岗鹅皮肤黑色素数量明显多于罗曼鹅,这可能是导致两种鹅羽色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为揭示不同鹅品种毛囊发育和黑色素分布的组织学特性差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观察济宁青山羊皮肤毛囊结构,并分析毛囊及附属物形态结构特点,为后期探究青山羊皮肤毛囊的结构功能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通过外科解剖法获取济宁青山羊背部皮肤,皮肤样品进行多聚甲醛固定,制作石蜡切片及Sacpic染色,观察济宁青山羊皮肤毛囊结构,并分析毛囊及附属物形态结构特点。结果:青山羊皮肤毛囊结构清晰,毛球部各部分结构层次分明,可清晰观察出毛囊群结构,并可观察到多元毛囊群,同时皮脂腺围绕初级毛囊分布,皮脂腺细胞大而集中。结论:济宁青山羊皮肤毛囊结构完整,毛囊群丰富,毛囊生长密集,皮脂腺大而集中,为青山羊毛纤维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