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鹅反季节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的繁殖率低,一般每年每只仅产几十枚蛋,在顺季节的传统式饲养条件下其产蛋量更少,造成了各地发展商品肉鹅生产的供种不足,大大降低了养鹅的经济效益。要解决这一问题,除选择饲养繁殖性能较好的鹅种外,关键是组织种鹅的反季节生产。种鹅在自然状况下不能繁殖的季节而通过人工调控达到可以繁殖即为反季节生产,目前正在对该项技术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技术突破。  相似文献   

2.
南方高山地区种鹅反季节生产的措施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鹅生产的经济效益较高,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各地发展商品肉鹅生产的供种不足。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鹅的繁殖性能较差。通常繁殖性能较好的鹅种,年产蛋也仅有100个左右,大多数鹅种只有几十个,孵化供种量有限。二是鹅身披羽绒,具有耐寒怕热的天性,当环境温度达到30℃以上时,鹅将停产换羽。因此自然条件下我国南方养鹅,每年6~9月少有鹅苗供种,鹅的繁殖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由于鹅的季节性繁殖,  相似文献   

3.
鹅反季节繁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养鹅大国,年出栏肉鹅5.06亿羽,占全世界鹅出栏总数的92.8%。鹅是典型的季节性繁殖动物,一直以来,鹅的季节性繁殖向题困扰和制约了养鹅生产和产业化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内一些单位从20世纪80年代就研究和尝试过种鹅的反季节繁殖。经过多年实践,广东、四川省成功通过光照和营养调控等措施,克服了鹅的季节性繁殖问题。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商品肉鹅生产季节性强,大都集中在冬春季饲养。每年6至10月,因种鹅停产,生产间断,市场出现肉用仔鹅供应空缺,不能满足消费需求。为发掘养鹅生产潜力,均衡全年肉鹅生产,推动养鹅产业化发展,从2004年开始,我们引进吸收外地经验,结合四川实际情况,在双流、广汉、南溪三县开展四川白鹅反季节繁殖技术研究,取得了种鹅在非繁殖季节繁殖产蛋的技术突破,反季节生产出肉用仔鹅,填补了市场空缺。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总结出一套四川白鹅肉用仔鹅反季节生产技术和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鹅反季节繁殖和生产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广东省是我国主要养鹅省份之一,年出栏约4000多万只商品肉鹅。省内所产的四个地方鹅种如马岗鹅、乌鬃鹅、阳江鹅和狮头鹅,都具有明显的繁殖季节性,表现为从每年的7~8月份进入繁殖产蛋期,至次年的3~4月份进入休产期,全年的产蛋最高峰发生于12月至1月份。季节性繁殖活动造成了雏鹅生产和供应显著的季节性变化,严重困扰了以持续稳定生产为特点的规模化肉鹅生产和新兴的鹅肉食品加工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鹅繁殖季节的调控和配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南北各鹅种的季节性繁殖现象可分为3种类型,即完全长日照繁殖型、部分长日期繁殖型和短日照繁殖期.鹅繁殖季节性的差异受外界光照周期变化的影响,光照影响垂体促性腺激素和催乳素的分泌水平从而调节年度繁殖产蛋季节.通过遗传选育和其他畜牧生产管理技术如雏鹅的留种季节和营养供应水平等,都能部分影响鹅的繁殖季节性.而通过人工控制程序,则可以完全克服鹅的繁殖季节性问题,并配之以环境控制和营养调控技术,以有效避免热应激和水体细菌和内毒素污染等问题.通过调控种鹅在春夏季的非繁殖季节正常产蛋繁殖,开展鹅的反季节生产,从而克服雏鹅生产的季节性进行肉鹅的全年均衡生产.  相似文献   

7.
肉种鹅反季节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克服种鹅繁殖活动的季节性束缚,从而使雏鹅和商品肉鹅分别能够在全年各个时期均衡供应市场,本文从遮黑鹅舍、光照控制、限制饲喂和人工强制换羽方案设计四方面详实阐述了改变种鹅传统的季节性繁殖的方式,实现反季节繁殖。该项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可操作性强、适用性广,对促进我国鹅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养鹅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商品鹅优良品种的提供是当前行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鹅自身繁殖性能较差,且易受天气、温度和光照等因素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不单单是要选择繁殖性能优良的鹅种,鹅养殖从业者还可以通过反季节生产,对鹅产蛋周期进行人为的延长.种鹅反季节生产的核心是控温,要保证饲养环境温度不超过30 ℃,通过人为调节光照、营养调控等措施即可实现四季产蛋.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探讨了光照调节对狮头鹅反季节繁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春季缩短光照(11h)能使鹅提前进入下一轮繁殖期,而且每只鹅平均产蛋33.72枚,达到了自然繁殖的水平;长光照导致狮头鹅生产紊乱,繁殖性能差。(2)春季缩短日照时间可以使狮头鹅的开产期提前,而且光照越短,开产期越早,但鹅的产蛋性能会下降。(3)人工光照的效果与自然光相同,但大棚内的温度和封闭环境会大大降低种鹅的繁育性能。因此,在反季节繁育中,短光照促进而长光照抑制狮头鹅的繁殖活动,春季采用11h短日照是最佳选择。通过在冬季限制饲养和人工换羽,春季缩短光照,可以逆转狮头鹅的繁殖季节性,并且使种鹅表现出完全正常的产蛋性能,从而进行狮头鹅种鹅的反季节生产。  相似文献   

10.
<正>种鹅的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为每年9~11月进入产蛋期,产蛋期后至次年5月进入休产期。种鹅的这一繁殖特性使得雏鹅及鹅肉的生产、供应也具有季节性。生产中利用强制换羽及控制温度、光照、营养等技术可实现种鹅5~9月反季节繁殖。1适时留种种鹅反季节繁殖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留苗培育,另一种是培育传统饲养的种鹅进行反季节繁殖,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培育反季节繁殖种鹅都要适时留种。留苗培育,留种时间要根据鹅种的开产日龄而定,如四川白鹅开产日龄一般为200~210日龄,其可在9~10月选留种鹅雏苗进行培育,选留的鹅苗在次年4~5月开产,6~8月进入产蛋高峰。培育传统饲养的种鹅进行反季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我闰肉鹅养殖业发展异常迅猛,肉鹅已由季节性养殖变成全年均衡生产,这主要得益于“北繁南养”的生产格局,当然,这种北繁南养的肉鹅生产新格局与航空、高速铁路和公路方便快捷的现代化运输网络是密不可分的。我国的肉鹅生产和消费主要在南方。改革开放以前,北方零星饲养的鹅主要是为了看家护院和食用少许的鹅蛋。由于南方种鹅繁殖主要集中在春冬季节,所以在水草旺盛的夏季却没有鹅苗可养,使肉鹅生产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12.
陈静 《水禽世界》2014,(4):10-11
鹅有明显的繁殖和生产季节性,每年9月份进入繁殖产蛋期,至次年5月底停止产蛋,进入休产期,6-8月炎热季节基本不产蛋繁殖。这种明显的季节性繁殖造成了雏鹅及肉鹅的市场价格在7-10月份较高。而冬季1-2月份雏鹅上市高峰期与中国传统的春节休闲时节重叠,牧草短缺,农户养鹅积极性下降,雏鹅供过于求;只有根据市场价格变化规律,在夏季鹅苗价格高的时候,生产销售鹅苗,在冬季肉用鹅价格高时淘汰种鹅上市销售,才能使养殖户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实现其目的方法:在常规饲养的种鹅中适时留苗培育反季节产蛋种鹅。但其饲养管理方式与常规饲养的种鹅有所不同,只有严格控制光照和温度,采用人工换羽和控料技术,才能适时开产,  相似文献   

13.
鹅的季节性产蛋造成雏鹅和肉鹅的季节性供应或断档问题是开展全年均衡商业化生产的障碍。但肉鹅生产和供应的季节性断档,则也创造了其高企的市场价格。因此,业内为了均衡全年鹅生产以及鹅产品的屠宰加工,同时为  相似文献   

14.
养鹅是仪征市的传统副业,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加快鹅业发展作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特色主导产业来实施,深入发动,精心组织,真抓实干,鹅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2007年全市鹅饲养量400万只,同比增13.6%,全国最大的风鹅加工基地——扬州市馋神食品有限公司座落在市内,大仪风鹅、盐水鹅加工近500万只。对商品鹩的需求量很大,为保持鹅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产业化经营,养鹅已成为我市农村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但是,传统的养鹅业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不能保证商品肉鹅常年均衡上市,导致企业在本地商品肉鹅不能满足供应时大量外调,增加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5.
扬州鹅有明显的繁殖和生产季节性,具体表现为每年9月份进入繁殖产蛋期,至次年5月底停止产蛋进入休产期,6~8月炎热季节基本不产蛋繁殖。这种明显的季节性繁殖造成了雏鹅及肉鹅的市场价格在7~10月份较高。而冬季1~2月份雏鹅上市高峰期也与中国传统的农村春节休闲时节重叠,农户养鹅积极性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一反季节生产并不一定保证赢得 20年前我养种鹅时,因种鹅有产蛋周期(台湾是白露到清明节之间,南北差异约1-2个月,南部较早开产但也较早停产),所以每年端午节过后肉鹅产地价格就会创当年新低(最低曾不足6元/千克,反季节肉鹅却涨到32元/千克),当时我的种鹅场产期可有1万只鹅苗,非产期却不到100只,反季节鹅苗价格最高达到60元/只,正季节苗价不到2元/只,且每年的情况重复上演,养殖户非常痛苦!  相似文献   

17.
据统计,多年来南京市肉鹅饲养量一直维持在900万只左右,产业规模受多种因素影响难以拓展,而根据调研,大多数商品鹅养殖户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产业规模和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种鹅季节性产蛋和低产出率造成的。从养鹅生产实际情况来看,饲养种鹅普遍存在着种鹅群繁殖力较低的问题,即单位母鹅提供的仔鹅数量远远低于理论数值。因此,提高种鹅的产出率是提高养鹅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笔者根据工作实践总结近年来我所种鹅场积累的增效管理、提高产出率的相关经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狮头鹅原产于广东省粤东片潮汕地区,是国内外最大的肉用型鹅种之一,是潮汕地区畜牧业中的支柱产业,年饲养量达到两千多万只。狮头鹅属于短日照繁殖家禽,繁育季节为"每年9月至翌年4月"。这造成了冬春两季雏鹅大量生产,早春至夏初肉鹅集中上市,而夏末至冬季肉鹅奇缺的生产循环格局。另外,冬季育雏成活率低于全年其他季节,大大增加了冬季养鹅的成本。狮头鹅反季节繁育是指通过采取适时留种、控制光照和温度、饲料营养、人  相似文献   

19.
鹅具有季节性产蛋、就巢性较强、卵泡发育周期长等繁殖特性.每年的4~9月或更长时间为鹅的非繁殖季节.这种繁殖性能的季节性变化导致雏鹅的供应也呈现剧烈的季节性变化,因此雏鹅价格也随季节变化波动很大,夏季的雏鹅价格最高比冬季高出10多倍.为提高养鹅业的经济回报,减小雏鹅苗供应的季节性差异和避免冬季育雏的各种困难,有必要调整鹅的繁殖季节性,使其在春夏季正常繁殖、产蛋,也就是常说的鹅的反季节繁殖.  相似文献   

20.
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繁殖特点,同时鹅虽经过人类的长期选育,但就巢的行为仍保持至今。鹅繁殖活动的季节性和强烈的就巢性导致产蛋时间短、产蛋少,进而造成雏鹅及肉鹅的供应也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所以,在种鹅产蛋量提高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提高种蛋的孵化率显得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