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明确笔者实验室研制的不同稀释倍数的土壤修复剂对被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 incognita)污染的温室番茄土壤的修复效果,该文用浅盘法分离土壤中线虫,鉴定并记录各处理及清水对照的线虫数量、根系根结率.结果显示:在5种稀释倍数中,稀释125倍的土壤修复剂每株、每次施用500ml最能有效地抑制根结线虫,种群数量可控制在30 individuals·100ml-1 soil以下,并使根系的根结率减少至40%以下,同时能促进有益的小杆线虫(Rhabditis(Oscheius)spp.)种群扩增(388 indi.·100ml-1 soil).研究结果还显示每25d施用一次土壤修复剂可以较有效地修复被根结线虫污染的土壤.  相似文献   

2.
对广州市白云山6种林分修复模式下土壤线虫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共得到土壤线虫7184头,分别隶属于37科63属。不同修复模式对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和数量具有较大的影响。从季节变化来看,秋末冬初时线虫种类和数量均高于冬季。从土壤动物类群数量的垂直分布来看,总体趋势是随着土壤层次的加深而递减。食细菌类群和植物寄生类群土壤深度间差异显著(p0.05),植物寄生类群和杂食/捕食类群在不同样地间差异显著(p0.05)。生态学指数中Iw和线虫成熟指数(Im)在土层间差异显著(p0.01)。在不同调查层和修复模式中的丰富度最大的是食细菌类群线虫。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防治园林植物寄生线虫,研究了园林植物云杉、杏树、东北连翘和榆叶梅植物根周土壤线虫群落,分析了土壤线虫群落在不同土壤深度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共发现土壤线虫42个属,100 g干土中土壤线虫总数为17~178条,深层土壤线虫数量较少.杏树的优势营养类群为植物寄生线虫,其它3种植物的优势营养类群为食细菌线虫.4种植物共同优势属为 Dolichorhynchus.线虫总数、植物寄生线虫数量以及食真菌线虫数量存在植物种类间差异.榆叶梅根周土壤的植物寄生线虫数量在土壤深度间存在显著差异.园林植物土壤线虫群落组成的研究可以为本地区植物寄生线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长白山次生林演替过程中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长白山白河局不同演替阶段次生林土壤线虫的组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捕获的9 885头线虫分别隶属于线虫动物门2纲8目30科68属,各演替阶段次生林土壤线虫属数及Shannon-Wiener指数(H')由多到少依次为220年林龄(Ⅴ)>130年林龄(Ⅳ)>85年林龄(Ⅲ)>12年林龄(Ⅰ)>25年林龄(Ⅱ).其中绕线属Plectus、小杆属Rhabditis、似绕线属Anaplectus、滑刃属Aphelenchoides和伪垫刃属Nothotylenchus为优势属,优势属线虫主要分布在枯枝落叶层.土壤线虫总数和营养类群在不同土壤深度中差异显著(P<0.01):枯枝落叶层>0~5 cm土层>5~10 cm土层>10~20 cm土层;食真菌类群数量与食细菌类群数量之和与植物寄生类群数量之比(Iw)以及线虫成熟指数(Im)在不同土壤深度也存在明显差异(P<0.01).在不同土壤深度和不同植被群落中,丰富度最大的是食细菌类群线虫.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土壤线虫总数、营养类群比例和科属组成对佳木斯4个公园主要园林树木根周土壤线虫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个公园主要园林树木的土壤线虫总数差异明显,大部分植物土壤中植物寄生线虫为优势营养类群,共发现土壤线虫30科48属.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香蕉枯萎病病原菌对土壤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影响,利用土壤线虫作为指示生物,对比研究了海南香蕉枯萎病发病蕉园和未发病蕉园土壤线虫营养类群及生态指数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发病区和对照区共鉴定出土壤线虫属31个,发病区26个,对照区28个;发病区土壤线虫总数、10~30cm土层食细菌线虫数量、植物寄生线虫数量显著低于对照区(P0.01),10~20cm土层食真菌线虫数量显著高于对照区(P0.01);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发病区土壤线虫总数、食细菌线虫数量逐渐降低(P0.01),植物寄生线虫数量逐渐增加(P0.05),对照区土壤线虫总数、植物寄生线虫数量逐渐降低(P0.05);发病区香农多样性指数(H′)、成熟度指数(MI)、结构指数(SI)和富集指数(EI)均显著低于对照区(P0.01),优势度指数(λ)显著高于对照区(P0.01);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发病区和对照区(10~20cm土层)的结构指数(SI)逐渐增加(P0.01).说明香蕉枯萎病病原菌改变了土壤线虫的群落结构,降低了土壤线虫群落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牡丹种植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农田为对照,以牡丹种植后1年、2年和3年的牡丹样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线虫数量、类群及营养类群等特征,并分析了营养类群和土壤理化因子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牡丹种植土壤生态系统的变化提供基础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各样地共捕获土壤线虫75类,以牙咽属数量最高,为本次研究中的优势类群。常见类群有23个类群,其余的51个类群为稀有类群。各样地土壤线虫数量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逐渐减少,随着连载时间的推移,土壤线虫数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土壤植食线虫占比增加,并随着种植时间而增加,而捕食杂食线虫占比在种植牡丹为呈现下降趋势,食细菌线虫在牡丹种植后占比有所提高,同时,随着牡丹种植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牡丹种植时间延长,土壤线虫对环境压力敏感,到种植的第3年,土壤线虫表现出对环境压力特别敏感。植食线虫与土壤含水量呈现出显著相关,食细菌线虫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现显著相关,食真菌线虫与土壤全氮含量呈现显著相关,食细菌线虫与土壤全磷含量呈现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土壤健康及其监测手段、土壤健康指示生物及线虫的营养类群、土壤健康指数及计算公式、甘肃清水县线虫营养结构及土壤健康指数、甘肃天水地区土壤健康状况思考五个方面,结合本实验在2003年5~7月间对甘肃天水市清泉7块大田线虫种群数量和营养结构的调查,对甘肃天水地区的土壤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发现,这一地区土壤健康程度较差,状况不容乐现:WI值只处于0.4水平上。尤其小麦田土壤植物线虫密度约高达700条/100ml土,油菜地土壤植物线虫也有161条/100ml土.并且土壤有机质主要仅依靠细菌来分解,说明该地区土壤有机质不均衡,土壤健康失去平衡,存在潜在的隐患。  相似文献   

9.
2011年5-11月,对西藏北部高寒草甸3种典型植物群落下0-30cm范围内不同深度土层的土壤线虫群落进行调查,采用浅盆法分离线虫,土壤性质指标,如pH、含水量、电导率分别采用电位法、烘干法、电导率仪法进行测定,应用营养类群组成、c-p类群结构及营养结构特征指数,以及营养类群、c-p类群与土壤性质之间的关系等特征值分析高寒环境下土壤线虫群落的功能结构特征,以了解高寒环境下植被对土壤线虫群落功能结构的影响.调查共分离得到33038条土壤线虫,隶属于2纲6目51科93属;线虫个体密度平均为847条/100g干土;表聚性明显.研究结果表明,高寒草甸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线虫群落营养类群组成及分布特征均存在一定差异,植食性线虫和食细菌性线虫是调查区域的主要营养类群,不同植物群落间植食性线虫和杂食/捕食性线虫的相对多度差异明显.c-p类群组成结构特征结果表明:3种植物群落的土壤线虫cp2类群均为优势类群,生活策略以r-对策为主;高山嵩草植物群落土壤中的线虫食物资源在3种植物群落中最丰富;藏北嵩草群落土壤线虫数量低的可能原因是线虫食物资源的减少限制了cp1、cp2类群的增殖.PPI值表明:委陵菜群落受扰动的影响程度大于其余两种植被类型,而MI、PPI/MI值及cp5类群数量的结果则表明:委陵菜群落的稳定性较高,受到的干扰在3种植物群落中最少.F/B及NCR值均说明了3种植物群落的土壤有机质分解均主要依靠细菌分解途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杂食/捕食性线虫在枯草期明显受到土壤含水量的影响;食真菌性线虫与土壤pH之间的关系密切,在盛长期则明显受到土壤电导率的影响;食细菌性线虫仅在返青期与pH有相关性.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线虫群落功能结构特征的分异显示出线虫指示环境因子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棉花黄萎病菌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对比研究了新疆棉花黄萎病区和对照区土壤线虫总数、各营养类群数量和生态指数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黄萎病区和对照区共鉴定出土壤线虫属42个,其中黄萎病区36个,对照区35个。黄萎病区0~40 cm土壤线虫总数、食细菌线虫数量、食真菌线虫数量显著低于对照区(P<0.01),植物寄生线虫和捕食-杂食线虫数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从相对丰富度来看,黄萎病区植物寄生线虫和捕食杂食线虫的相对丰富度显著高于对照(P<0.01),食细菌线虫的相对丰富度显著低于对照(P<0.01)。从生态指数来看,黄萎病区土壤线虫的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营养多样性指数(TD)均显著高于对照区(P<0.05);优势度指数(λ)、通道指数(NCR)均显著低于对照区(P<0.05)。总体而言,棉花黄萎病菌会明显改变土壤线虫的群落结构,对其多样性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多年生黑麦草在北京引种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该文根据 3a多的试验 ,分析了多年生黑麦草的生长特征、持续性、越冬越夏性及抗性等 .结果表明 ,多年生黑麦草在一般管理条件下能良好地适应北京地区土壤气候条件 ,是北京地区建植优良草坪所需要的主要品种之一 .此外 ,黑麦草品种间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再生水灌溉对草坪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研究通过对北京北小河污水处理厂和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实地调查和小区试验,来评估检验再生水灌溉对城市草坪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长期再生水灌溉的调查表明,自来水灌溉、二级水和一般三级水灌溉对草坪土壤的细菌总数、放线菌总数和真菌总数都没有显著影响.短期试验结果表明,反渗透和超滤灌溉能显著增加草坪土壤的细菌总数,微滤灌溉能显著增加草坪土壤的放线菌总数,但都对草坪土壤真菌总数没有显著影响.土壤细菌总数的岭回归方程表明,土壤总N(TN)和硫化物有利于细菌总数的提高,但是土壤盐分(EC),Cd、Cr,氯化物,NH4+、NO2-、NO3-等与土壤细菌总数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洛南县是中国连翘三大主产地之一。本研究以洛南县药用植物连翘为研究对象,对该县产区土壤分布状况及永丰镇、灵口镇、洛源镇等部分产地的土壤状况进行初步研究,通过综合调查、分析检测得到以下结果:(1)从土壤分布规律看,洛南县土壤呈三维分布,其中以垂直分布为主,其分布受气候、水文、植被、地形、成土母质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作用。(2)对土壤养分、主要理化性状的检测及评价认为,洛源镇土壤肥力相比永丰镇和灵口镇较好。本研究取得的洛南县连翘土壤分布规律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初步研究成果,能够为该县连翘的因土种植、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有关问题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施肥对草坪土壤养分及旅游景观草坪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景观草坪是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养护中注重科学施肥技术的应用对提高草坪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草坪施肥的特点为基础,分析了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及草坪施肥后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对指导草坪合理施肥具有重要意义;以早熟禾、结缕草、黑麦草、沟叶结缕草为例,指出了施肥后其生长状况、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明确了草坪施肥的主要方向,以期为旅游景观草坪科学养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建植草坪对石化厂油罐区重度盐渍土壤的改良研究表明:在总盐量为092%,pH820条件下,选择耐盐性较强的羊茅属草坪草品种为主要建群种,早熟禾属和黑麦草属品种为伴生种和保护种。采用SSP、SAR和RSC均小于危害临界值的水进行适时、适量灌溉,并配以辅助养护管理措施,使建坪第二年的床土水溶性总盐量和阴、阳离子含量比第一年有所降低,特别是主要有害离子Cl-、Na+和Mg2+降低幅度最大,分别为原来的778%、626%和579%,进而降低了有害盐的种类和数量。草坪平均盖度由第一年的45%提高到了81%。  相似文献   

16.
多环芳烃对土壤线虫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向土壤中添加不同浓度的3种多环芳烃(PAHs)蒽、2-甲基蒽和7,12-二甲基苯并[a]蒽,研究PAHs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土壤线虫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随PAHs浓度增加而呈指数下降,说明PAHs可抑制土壤微生物活性。土壤线虫总数随PAHs浓度不同而变化,低浓度和高浓度条件下土壤线虫总数增加,中等浓度对土壤线虫总数无影响。土壤线虫中食植物线虫和食细菌线虫占总数的81.8%,PAHs加入后此两类线虫仍占绝对优势,占总数的77.0%-92.8%。但线虫营养类群发生变化,食植物线虫和杂食性线虫比例增高,而食细菌线虫和食真菌线虫比例趋于降低,这主要由PAHs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7.
几种不同组合蚯蚓粪复合有机肥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蚯蚓粪与大量元素肥、微量元素的8个不同复混组合试验表明,蚯蚓粪与无机肥复合能够不同程度提高肥效,蚯蚓粪90%+无机肥10%效果最佳。配合草炭会降低蚯蚓粪效果,草炭含量越高效果越差,含量超过60%效应变负。施用蚯蚓粪含量超过40%的蚯蚓粪复合有机肥,能够明显改善土壤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土壤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与施用的蚯蚓粪复合有机肥的蚯蚓粪含量呈正比。  相似文献   

18.
在干旱的沙漠生态系统中,生物土壤结皮对于沙丘的固定和土壤生物的维持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土壤线虫能敏感的指示土壤的恢复程度,是衡量沙区生态恢复与健康的重要生物学属性,而目前关于生物土壤结皮与土壤线虫的关系研究很少.为探明生物土壤结皮对土壤线虫的影响,以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人工植被固沙区藻结皮和藓类结皮覆盖的沙丘土壤为研究对象,根据固沙年限的不同将样地分为4个不同的区进行采样(1956、1964、1981和1991年固沙区),以流沙区作为对照;同时,在不同季度(4、7、9和12月)分别采集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人工植被固沙区藻结皮和藓类结皮覆盖下不同土层(0-10、10-20和20-30 cm)的沙丘土壤,以沙坡头地区的红卫天然植被区为对照,分析生物土壤结皮下土壤线虫的时空变化.采用改良的Baermann漏斗法进行分离线虫,用光学显微镜鉴定并统计.研究表明:1956、1964、1981和1991年人工植被固沙区的藻结皮和藓类结皮均可显著提高其下土壤线虫多度、属的丰富度、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富集指数和结构指数(P<0.05),这可能是因为生物土壤结皮的存在为土壤线虫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和适宜的生存环境;固沙年限与结皮下土壤线虫多度、属的丰富度、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富集指数和结构指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这说明固沙年限越久,越有利于土壤线虫的生存和繁衍;结皮类型显著影响土壤线虫群落,相对于藻结皮而言,藓类结皮下土壤线虫多度与属的丰富度更高(P<0.05),这说明演替后期的藓类结皮比演替早期的藻结皮更有利于土壤线虫的生存和繁衍.此外,藻结皮和藓类结皮均可显著增加其下0-10、10-20和20-30 cm土层线虫多度和属的丰富度(P<0.05),但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这种影响逐渐减弱,表明生物土壤结皮更有利于表层土壤线虫的生存;而且,随着季节的变化,藻结皮和藓类结皮下土壤线虫多度基本表现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这些反映了生物土壤结皮的生物量、盖度和种类组成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因此,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人工植被固沙区生物土壤结皮的存在与演替有利于土壤线虫的生存和繁衍,增加了线虫数量、种类和多样性,这指示了生物土壤结皮有利于该区土壤及其相应生态系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北京地区常见的草坪草种类,综述了冷季型草坪在北京地区园林景观中的养护管理的主要措施,详细的阐述了常见草坪病害在北京地区的发生时间、病害症状、病原以及病害发生的规律,同时对草坪草的打孔疏草、灌溉、施肥、草坪的修剪和去杂草等方面的养护管理措施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北京地区草坪草的健康生长,病害的快速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冷季型草坪的管护措施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Healthy soils are essential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soil health requires careful assessment with increasing societal concern over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oil health is the capacity of soil to function within ecological boundaries to sustain productivity, maintain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promote plant and animal health.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indicators are used to evaluate soil health; the biological indicators include microbes, protozoa and metazoa. Nematodes are the most abundant metazoa and they vary in their sensitivity to pollutants and environmental disturbance. Soil nematode communities are useful biological indicators of soil health, with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abundance, diversity,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metabolic footprint all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oil environment. The community size, complexity and structure reflect the condition of the soil. Both free-living and plant-parasitic nematodes are effective ecological indicators, contributing to nutrient cycling and having important roles as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consumers in food webs. Tillage inversion, cropping patterns and nutrient management may have strong effects on soil nematodes, with changes in soil nematode communities reflecting soil disturbance. Some free-living nematodes serve as biological models to test soil condition in the laboratory and because of these advantages soil nematode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used as biological indicators of soil heal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