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14ARF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68例喉癌组织标本中p14ARF蛋白的表达,同时以20例喉部正常粘膜组织作对照。结果正常喉部粘膜组织中p14ARF的表达率为90%,喉癌组织中p14ARF的表达率为40.18%(P<0.01);在喉癌组织中其表达与喉癌的病理分级密切相关,中、低分化的喉癌组织其p14ARF表达明显低于高分化喉癌组织,其表达随T分期的增加而降低。结论喉癌组织中p14ARF蛋白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抑癌基因p14ARF在喉癌的进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14ARF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IP方法检测68例喉癌组织标本中p14ARF蛋白的表达,同时以20例喉部正常粘膜组织作对照。结果:正常喉部粘膜组织中p14ARF的表达率为90%,喉癌组织中p14ARF的表达率为40.18%(P〈0.01);在喉癌组织中其表达与喉癌的病理分级密切相关。中、低分化的喉癌组织其p14ARF表达明显低于高分化喉癌组织,其表达随T分期的增加而降低。结论:喉癌组织中p14ARF蛋白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抑癌基因p14ARF在喉癌的进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一步提高迟发症状儿童先天性膈疝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6例迟发症状儿童先天性膈疝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14例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6中14例转入我科前误诊误治,其中误诊为急性胃肠炎7例,小儿肺炎3例,先天性膈膨出、先天性肺囊肿、急性脓气胸和气胸各1例,误诊率高达87.5%。14例经X线检查、钡剂或碘油造影、CT、超声检查确诊;15例治愈,1例死亡(死于呼吸衰竭)。结论迟发症状儿童先天性膈疝由于症状迟发且不典型,容易误诊误治。提高对迟发症状儿童先天性膈疝的认识,对疑似病例进行特殊性检查且追踪观察是可望确诊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收集主动脉夹层(AD)14例,其中误诊10例。10例中男8例,女2例,年龄18~72岁,有高血压病史  相似文献   

5.
本组男14例,女2例,年龄30~68岁,其中晚期胃癌5例,晚期食管癌11例。行导管选择性动脉化疗26  相似文献   

6.
本组14例,其中男10例,女4例,平均年龄45.6岁,均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裂破裂出血,呕血量>  相似文献   

7.
急性呼吸衰竭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致死的首要原因,可以发生于胆碱能危象期,亦可以发生于胆碱能危象期之后。近年来有人报道了AOPP呼吸衰竭的特殊类型——中间综合征(IMS)[1]。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0年1月至1998年7月抢救的AOPP呼吸衰竭84例,其中14例符合IMS的诊断,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14例,男5例,女9例,年龄15~78岁,平均(37.6±18.5)岁。中毒的种类:氧化乐果3例,乐果5例,甲胺磷4例,敌敌畏2例。服毒量50~450mL,平均(90±32)mL。服毒至入院时间0.5~24h。临床表现:14例均为重度中毒,入院时有明显…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收治的8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进行分析。本组男50例,女30例,年龄1岁~60岁,以14~40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误诊的2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作了分析。本组男14例,女15例。误诊时间3天~半年;原有器  相似文献   

10.
1985至1986年,我院收治登革热666例,其中登革出血热(DHF)390例,并发肺脏胸膜损害30例(7.69%),男14、女16,7~14岁17例,17~39岁11例,40~52岁2例。胸膜腔积液21例,肺炎15例(次),有消化道出血6例。在登革热流行期,30例患者有 DHF 的典型临床表现:发热、毒血症状、出血皮疹、束臂试验阳性、周围循环衰竭、血小板减少和血液浓缩等。在病程中出现胸腔积液及/或肺炎的体征,  相似文献   

11.
16例膈疝的X线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膈癌X线表现的认识。方法:对膈疝1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6例均摄胸部正位片,其中14例行胃肠道造影、透视观察,12例经手术证实。结果:胸腔内胃肠影征13例,胸腔内片、块状影3例;膈面影部分不清或消失16例;纵隔健侧移位13例;14例行胃肠造影均显示胸腔内胃或肠影。结论:X线平片结合胃肠道造影,对膈疝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1989年海南省琼山县登革热流行,我院共收治小儿登革热454例,现作一临床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266例,女188例,年龄<3岁13例,4~7岁80例,8~10岁173例,11~14岁188例;最小9个月,最大14岁.以8~14岁最多,共361例(占79.5%).发病季节为7~11月,以8~10月为高峰(占96.8%).发病地点城镇者19例,农村者435例(占95.8%).二、临床症状与体征:本组454例中发热454例,畏寒265例,头痛420例,腰骶关节痛280例,腹痛183例,头晕乏力298例,腹泻92例,皮下及消化道出血230例,呕吐133例,咳嗽59例,抽搐5例,昏迷4例,纳呆420例,颜面潮红280例,结膜充血242例,浅表淋巴结肿大112例,休克36例,皮疹17例,肺部湿罗音7例,肝大41例,脾大5例,腹部压痛17例.  相似文献   

13.
三尖瓣下移畸形较为罕见,本文共收集14例,均行心血管造影,其中5例手术证实,本文分析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医院2007年至2015年胃肠道间质瘤61例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胃肠道间质瘤61例发生在胃39例,小肠15例,结肠及直肠3例,腹膜后4例,平均年龄61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极低度类风险14例,低度类风险14例,中度类风险21例,高度类风险12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容易误诊,其确诊需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15.
任伯绪 《长江大学学报》2005,2(3):12-14,i002
目的:探讨恶性脑膜瘤的MR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恶性脑膜瘤病例MR资料.结果:肿瘤边缘多不规则(11/14),T1WI呈等、低信号9例,呈等、高信号2例,较均匀信号3例;T2WI像呈不均匀信号12例,呈较均匀信号2例;增强扫描均呈不均匀强化.结论:恶性脑膜瘤的MR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但需注意和良性脑膜瘤鉴别.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87年以来,采用一点法颈丛神经阻滞应用于颈部手术1027例,其中男189例,女838例。年龄7~14岁9例、15~54岁955例、55~74岁7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MMF)治疗男性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方法LN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21例,对照组20例,为随机抽取的同期住院患者。结果LN治疗组缓解14例(占66.6%),部分缓解5例(占23.8%),有效率90.4%。18例伴镜下血尿者中,16例血尿消失;15例伴水肿者,14例水肿消退,伴高血压12例,10例血压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有效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MMF治疗男性狼疮性肾炎与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间断静脉疗法相比疗效较好,能否作为首选药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测定冠心病57例、脑动脉硬化21例、白内障16例、高血压病15例、高脂血症14例、糖尿病10例血清过氧化脂质(Lpo)和载脂蛋白(Apo)A1、B的含量;对照组为33例健康初老年人。结果:各疾病组血清Lpo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70年开院以来至1983年3月底止,14年间共收治肺心病360例,其中急性加重期315例,内合并有心衰者253例,现将临床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治疗的老年胃癌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胃癌切除术49例(占68.1%),其中根治性切除35例,姑息性切除14例。术式为远端胃大部切除术35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1例,全胃切除术3例(联合脾切除1例);捷径手术7例;剖腹探查术2例;非手术治疗14例。行胃癌切除术49例中37例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54例次,死亡5例。结论:外科手术是老年胃癌患者治疗最有效的方法,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