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麝鼠能繁殖与否是养殖者成败的关键。现将饲养麝鼠几年来的一些实践经验介绍给麝鼠养殖者,做为参考。一、窝室的大小和方向家养麝鼠如果窝室面积过小,会严重限制麝鼠的活动范围和活动量,这必然会影响麝鼠的生理发育,致使个体小,繁殖率低,  相似文献   

2.
<正> 每年十月下旬,家养麝鼠的仔兽已陆续断乳分窝,行独立生活,它们将度过严冬,于第二年春季进入繁殖期。因此,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麝鼠安全越冬,是麝鼠生产的关键环节。 入冬之前,整修圈舍,为麝鼠越冬准备适宜的居住环境。一般来说,麝鼠在室外圈舍越冬比在仓房或厨房内圈舍越冬的效果好。因为,后者春季体重较轻,发情和交配时间也晚。麝鼠的圈舍由窝室、运动场及水池等组成。越冬前,必须将窝室  相似文献   

3.
<正> 在饲喂麝鼠或清扫运动场及水池的同时,可以顺便察看到部分麝鼠的精神、食欲及粪便等状况。但是因麝鼠的人工驯化时间不长,有的麝鼠野性较强,比较怕人,听到声响或有人近前,就迅速钻入小室躲藏起来。尤其在冬季或生病时,麝鼠更是不愿出窝活  相似文献   

4.
麝鼠又名青根貂 ,是一种水陆两栖草食性毛皮动物 ,其皮板结实 ,毛被丰厚致密 ,沥水性强 ,保温性能良好 ,美观轻柔 ,是国际裘皮市场畅销的商品 ,其肉质细嫩 ,营养丰富。雄鼠能提取麝香 ,所含成份与天然麝香相同。麝鼠以草食为主 ,饲养成本低 ,经济效益显著 ,人工养殖麝鼠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家庭养殖业。1 圈舍建造。圈舍由窝室、运动场和水池三部分组成 ,圈舍长宽高约 1 5× 1× 0 5米 ,可成对饲养。圈舍的底面(包括窝室、运动场、水池 )可用水泥砌成 ,以防麝鼠挖土打洞 ,四周用砖砌成 ,顶部用铁丝网罩上 ,但要留一活动门 ,以便投食 ;窝室…  相似文献   

5.
麝鼠又名青根貂,是一种水陆两栖草食性毛皮动物,其皮板结实,毛被丰厚致密,沥水性强,保温性能良好,美观轻柔,是国际裘皮市场畅销的商品,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雄鼠能提取麝香,所含成份与天然麝香相同。麝鼠以草食为主,饲养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人工养殖麝鼠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家庭养殖业。1 圈舍建造。圈舍由窝室、运动场和水池三部分组成,圈舍长宽高约1.5m×1m×0.5m,可成对饲养。圈舍的底面(包括窝室、运动场、水池)可用水泥砌成,以防麝鼠挖土打洞,四周用砖砌成,顶部用铁丝网罩上,但要留一活动门,以便投食;窝室分内…  相似文献   

6.
秋末冬初天气渐冷,麝鼠的生殖器官功能开始衰退,头窝仔鼠已经分窝,二、三胎仔鼠也逐渐长大.这时大多数麝鼠已停止配种,一年的繁殖全部结束.所以,这段时间的饲养管理必须要做好.山东省曹县王泽铺村麝鼠繁养基地的经验是:搞好青饲料的选择,做好仔幼鼠的抚育和麝鼠窝室的整修及种鼠的选优.……  相似文献   

7.
麝鼠又名麝香鼠,是珍贵草食性动物,每只公鼠年可取香3~5g。麝鼠适应性强,饲养成本低,繁殖快,是城乡人民开展人工养殖发家致富的新产业。本场在麝鼠笼养、人工控制繁殖等方面进行了摸索,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饲养管理 1、笼舍饲养:这是目前最常用的饲养方法。麝鼠的圈舍由窝室、运动场和水池三部分组成。窝室甩砖砌成,总面积80×50cm,分为内外二室。内室45×50×10cm,外室36×50×10cm,内外室之间,以及外室与运动场之间,都开有直径为10cm圆门。运动场面积约1.2平方米,运动场边沿修一水池,池为30×35×25cm,四周均用砖砌成1米高墙,顶部用铁丝网盖住。运动场顶部留一扇能开关小门,以便投放饲料;窝舍顶部留一孔,作为观察用,水池要有出水道。 2、饲料、日粮:以青草、蔬菜为主,精料为辅。春季每日投喂2次,保证足够青饲料,在精料中适量添加牛  相似文献   

8.
人工饲养麝鼠有很多养殖模式,如庭院饲养模式、房前屋后的半散放饲养模式、池塘鼠鱼饲养模式、全封闭笼舍饲养模式等。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全新的饲养模式——立体生态养殖模式。1场地选择养殖场的场址要选择在靠近水塘边,周围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易于排水的地方。2圈舍的建造圈舍的建造可采用水封洞、全封闭、楼式的繁殖窝室。这种结构是将平式的水池、运动场和窝室三部分立体化,即下层为水池约90×50×30厘米,水池上面镶嵌水泥板。水泥板的内侧留有12厘米的洞口。该洞口是出入水池、运动场和窝室的必经之路。隔板以上用砖砌成上下两层的窝室,…  相似文献   

9.
麝鼠的牙齿长而锐利 ,有磨牙的习惯 ,麝鼠又是特别好斗的动物 ,主人给它喂食时都常常发起攻击。养过麝鼠的人都知道 ,在引进种鼠时或并窝时 ,不是同一窝的麝鼠装进同一笼时或并进同一窝时 ,它们拼命的咬架 ,非把其中的一个咬服为止。有的夹皮咬下一半 ,鼻子被咬掉 ,嘴唇被撕烂、腿被咬折等等。抹点红汞水、碘酊疗效都不好 ,咬伤严重的麝鼠经常出现感染化脓而死亡。在我养麝鼠的 3年里 ,咬伤死亡的就有 2 1只。我用过很多药物做试验治疗 ,把土霉素、注射用青霉素、链霉素药面抹到切成块的胡萝卜上喂麝鼠 ,疗效也不明显。后来我把人用口服长效…  相似文献   

10.
<正> 无论采用何种饲养方式,都应考虑麝鼠的生活习性。麝鼠善于挖土钻洞,因此笼舍要做得十分牢固,以防麝鼠钻洞逃跑;麝鼠是水陆两栖动物,建筑笼舍要设置水池;麝鼠喜在阴暗的环境下生活,所以笼舍可以建在室内,也可以建在室外;麝鼠不会跳高,动作也较迟钝,所以圈舍(水泥板)有60厘米的高度,就能防止其外逃。不同地区的麝鼠到一起会互相撕打,同一父母生育、体重在1市斤以内的中小麝鼠能和睦相处。所以,中小麝鼠一般可以群养,成鼠应分窝配对饲养。我们采用以下三种方式来饲养麝鼠。  相似文献   

11.
<正> 黑龙江省甘南县饲养麝鼠专业户宋奎臣同志,自1982年人工养殖麝鼠成功以来,连续几年都取得很好的效益,积累了许多经验。他养的麝鼠年产1—4窝,胎产4-6只,最多达10几只,尤其在圈舍养殖上有其独到之处。为此,我们曾两次去他家调查采访,现将所见所闻加以整理,供麝鼠饲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麝鼠的养殖     
<正> 麝鼠笼舍内设有保温小室及开放式运动场,并围以水泥栅栏。夏季为了提供麝鼠水浴,每天需换水一次,冬季笼舍内最好能保持零上温度。如小室温度适合,麝鼠在三月份开始交配,四月中、下旬产仔,如果小室温度很低,则延迟到五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13.
<正> 一、腹泻〔病因〕由于环境的突然改变(如刚引进或刚捕捉来的麝鼠),投入多量精料,麝鼠采食了不洁或霉烂变质的饲料,麝鼠舍内阴冷潮湿,幼鼠断奶后贪食等,都可以成为腹泻的原因。冬季运动量小,多喂了含水分大的青绿饲料也容易发生腹泻。  相似文献   

14.
一、材料与方法1.地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富锦市低湿地实验站麝鼠场。位于低湿环境,平均海拔61米,由于低湿,夏季水生饲料丰富,距公路和铁路3公里,夏季雨季泥泞,随农时活动,有人员、车辆来往。2.饲养管理:鼠舍系用砖、水泥砌成,由窝舍、运动场、水池组成,窝舍面积(1对)1.8平方米。运动场上盖2.5×2.5厘米16mm径电焊网,水池深30厘米,窝室后盖  相似文献   

15.
<正> 麝鼠皮品质的季节性特征不很明显,但也有一定差异。以冬皮品质最好,所以最好在冬季取皮。  相似文献   

16.
<正> 麝鼠养殖业近几年来发展较快,但在由野生变为人工养殖方面,其生态环境和营养条件均发生了变化,一些饲养户由于饲养不科学,造成了繁殖率很低.为了探讨提高笼养麝鼠繁殖率途径.我们采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模拟自然环境,同时运用繁殖技术来扩大鼠群,在窝舍设计与激素应用方面做了试验,现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为了给麝鼠饲养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我们在麝鼠资源丰富的三江平原、进行了笼养麝鼠的生态行为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观察地点在黑龙江三江平原某县农场,地处北纬47°30′,东经132°2′,春季多风少雨,夏季温暖湿热,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0℃,最低气温1月-37℃,最高气温8月37℃,年平均降雨530毫米,大多集中在7、8、9三个月.供观察麝鼠20对,由三江平原低湿地综合治理课题组与县试验站共同饲养,体重700—1200克,健康无病.鼠  相似文献   

18.
刺猬是一种药用动物 ,经济价值很高。随着野生资源的减少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增加 ,饲养刺猬前景广阔 ,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1 饲养场的建造 刺猬的适应性很强 ,对环境要求不严 ,但刺猬有喜静怕光、昼伏夜出的习性。因此 ,场地应建在较安静、尽量避开人为干扰的地方。建场时需建一院落 ,院墙高 0 .8m ,院内窝室分为相连的里窝与外窝两部分 ,内窝室为巢窝 ,铺放干草、松树叶或秸杆 ;外窝室为活动场所 ,建土堆或假山 ,种上花草、灌木等 ,以便夏天遮阳和冬季保暖 ,使之尽量接近野生环境 ,供其觅食、寻偶、栖息。一般 1 0m2 场舍可养刺猬 30…  相似文献   

19.
<正>1圈舍建造野猪圈舍最好选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容易排水,便于采光和通风。原有的家猪圈舍稍加改造也可进行饲养。新建圈舍外窝室要求水泥铺地,里窝室与外窝室配套。里窝室供野猪睡觉、产  相似文献   

20.
一、屠宰取皮:麝鼠取皮一般在冬季进行。选择毛皮品质最好时期的成年鼠屠宰取皮,屠宰要迅速干净,不损伤和污染皮毛。可将麝鼠密集地装进铁丝笼内,浸没在水中10分钟即全部淹死,然后将死鼠倒挂晾干取皮。将麝鼠的两后腿挂在钩上,用刀或剪子从肛门处背腹毛(背毛长,腹毛短)分界线中间挑开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