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元江自然保护区还保留一定面积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在群落植物区系的分析上,热带性质的属多于温带性质的属,显示该保护区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在属的水平上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从种的结构分析看,只有热带亚洲成分、中国-喜马拉雅成分及中国特有成分能够贯穿于群落各层次之中;其种的区系成分以中国-喜马拉雅和中国特有成分占优势,同时热带亚洲成分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说明该植物区系具有由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而中国特有种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本保护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构成种类主要起源于云南和我国南方地区。群落中温带性质的种比热带性质的种多,说明在本区山地条件下,在该群落中形成和迁入大量温带的种类。  相似文献   

2.
哀牢山徐家坝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区系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邦兴  范家瑞 《林业科学》1990,26(5):396-401
本文根据组成森林的区系(地理)成分,着重讨论了徐家坝湿性常绿阁叶林的区系组成,森林的性质和区系起源。讨论表明组成湿性常绿阔叶林的区系以中国喜马拉雅成分为主,以西南特有种为特征和热带东南亚(印度、马来西亚)北缘成分共同组成,并在垂直结构中形成梭状图式。具亚热带和热带北缘区系特性及起源古老的特点。与邻近森林区系的关系表现出与中国喜马拉雅南部及热带东南亚北部山地森林区系更近亲。结构5层,8种层片。所有这些表明该森林是亚热带山地垂直带上部典型的常绿阔叶林。由于生态环境特殊与同类其他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不同。  相似文献   

3.
在元江自然保护区所保留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内,经作样地调查,共记录到种子植物56科,115属,194种,蕨类植物13科,17属,20种;其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空间层次分明,可分为乔木上层、乔木下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外植物,表明在哀牢山海拔高度1 900~2 200 m的地带,仍保存着较完整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植被类型.对其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的分析表明,该植被类型热带性质的属要多于温带性质的属;而在种的结构上, 只有热带亚洲成分、东亚-喜马拉雅成分及中国特有成分能够贯穿于各层次之中; 其区系成分以东亚-喜马拉雅和中国特有成分占优势, 同时热带亚洲成分也占有相当的比例, 说明在其种子植物区系上具有由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 而从中国种子植物特有种作进一步分析,则表明其在种子植物区系上具有过渡性质.与澜沧江自然保护区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相比较,澜沧江以硬斗石栎和木果石栎为主要优势种,而元江自然保护区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则以元江栲和短柄石栎为主要优势种,且分布的海拔高度偏低;与邻近的无量山自然保护区,海拔高度相近的同类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相比,其主要优势种相同,说明两地的半湿性常绿阔叶林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4.
二蹬岩林麝、猕猴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恩施市,是1个以保护林麝、猕猴为主的省级专类保护区。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121科309属504种。其中:包含国家级保护植物6种。保护区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维管植物属的分布类型有14个。其中:温带属144种、热带属115 种。植物区系具温带特性,具有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多心皮、古老孑遗植物的存在表明, 该植物区系起源古老。保护区的植被群落可以划分为5种类型: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灌草丛林及竹林,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给林麝、猕猴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湖北远安县大堰自然保护区内残存常绿阔叶林自然片段分布,也是该区域低海拔分布唯一的常绿阔叶林群落斑块,开展了以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特征为主题调查研究。设置1 hm2的固定监测样地,调查了所有胸径(DBH)≥2 cm的木本植物、记录物种名称、分析群落物种组成、区系特征、重要值、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样方内有维管束植物45种,隶属29科38属,DBH≥2 cm的乔木植株密度2441株/hm2,以壳斗科、樟科、冬青科、山茶科为优势建群种。区系特征在属的划分上,泛热带占比16.67%、热带占比45.84%、温带占比37.5%。重要值区间在0.51%~16.51%,壳斗科物种占比76.93%,占有绝对优势。群落的垂直结构分为乔、灌、草3个层次,径级结构为异龄林、林龄为中幼林,自然更新良好。物种多样性指数顺序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样地内物种组成丰富,为典型常绿阔叶混交林,群落结构稳定,区系特征处于热带与亚热带交错带,物种分布趋于热带性质。该区域常绿阔叶林恢复的成功案例可为此地区的植被恢复提供良好借鉴经验,可扩大类似区域...  相似文献   

6.
元江自然保护区硬叶常绿阔叶林种子植物区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调查,对云南省元江自然保护区硬叶常绿阔叶林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组成,分布区类型,区系特征等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1)元江自然保护区硬叶常绿阔叶林内计有种子植物47科、91属、103种.(2)该群落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之比分别为15:1、10.38:1、7.58:1;其热带程度虽逐级降低,但仍然表现出很强的热带性质.其在科级和属级单位上热带性质的分布型均以泛热带成分(包括变型)占主导地位;在种级单位上占首要位置的是热带亚洲分布(包括变型).(3)该群落种子植物区系表现出一定的古老性和次生性.(4)该群落种子植物特有种类型较丰富,中国特有种有15种,云南特有种2种,元江特有种有1种.  相似文献   

7.
应用样方调查法研究了惠州市平安、象头山林场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平安、象头山两林场季风常绿阔叶林主要有5大群落。通过区系成分分析,5个群落类型共有维管植物53科,84属,110种,热带性成分占绝对优势。通过群落的空间格局分析,各样地中乔木的优势种基本上为随机分布,其余种基本上为聚集分布;生物多样性较高,为我国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较典型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具有较高的生态和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8.
广州流溪河常绿阔叶林的植物区系地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地带性植被类型。在广州流溪河上游流域,分布有少量的保存较好的常绿阔叶林,主要见于海拔200m以下的地区。由于分布面积狭小,因此其植物区系并不丰富。种子植物科、属的地理成分表明,该植被型的区系具有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同时具有一定的温带成分,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泛热带分布和旧世界热带分布对该森林的区系性质影响很大。常绿阔叶林植被及其区系都是在中生代末起源于华夏古陆,其中少量的落叶成分也是干旱促成、华夏起源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地调查、查阅文献、数据整理和分析,对黑茶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黑茶山保护区内共有苔藓植物33科74属223种,其中苔类植物9科10属15种,藓类植物24科64属195种11个变种2个变型;苔藓植物温带区系成分有26属,占该地区的74.29%,温带性质占有绝对优势,热带区系成分为2属,表明了一定的热带渊源;本区苔藓植物群落有4种类型,即水生群落、石生群落、土生群落和木生群落。对保护区苔藓植物要以保护为主,严格控制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对设于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北段(南涧段)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6块样地的土壤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2种森林类型主要有黄壤和黄棕壤2种土壤;6块样地的土壤没有较明显的差异;土壤的有机质等养分含量丰富,而盐基饱和度稍低。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样地的土壤养分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稍低于半湿性常绿阔叶林的土壤。样地的土壤总孔隙度大于50%,通透性尚好;样地土壤的交换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1.
西域青荚叶是亟待开发的一种珍稀野生花卉种质资源。通过对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西域青荚叶植物群落多项特征所作的样地调查,在该保护区西域青荚叶的分布地带共收集到维管束植物57科96属128种。对其生境植物群落区系植物成分的分析表明,该植物区系成分较为复杂,其作为东亚古老植物区系的一部分,与古热带、泛北极植物区系有密切关系,而与古地中海植物区的联系较为缺乏,热带和温带区系交错十分明显,属于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亚热带性质;其群落成分分析表明,植物组成种类十分丰富,类型多样;生活型谱显示该群落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地面芽植物次之。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所分布的西域青荚叶种群,生活于该保护区的针阔混交林或中山常绿阔叶林以及竹林中水湿条件较好的地段,生活力强,以分蘖繁殖为主。其生存环境属于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亚热带性质。温暖湿润的气候,中或弱的光照;高或中的土壤湿度、微酸性或酸性的土壤,高或中等的土壤肥力是适合该种植物生存的生境。  相似文献   

12.
从科、属、种级水平上对澜沧江自然保护区云南铁杉林的种子植物区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该云南铁杉林与热带区系的联系以泛热带、热带亚洲成分为主,与温带的联系以东亚成分和北温带成分为主;在云南与滇西、滇西北的关系最为密切;在全国与西南地区关系密切,在东亚地区与中国—喜马拉雅地区最为接近。②经对该云南铁杉林种子植物科、属、种级水平上的热带分布与温带分布之比作分析,得出其群落具有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Floristic composition of the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 Jiulianshan Mountain was analyzed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s and community ecology. The community is rich in species diversity, with 144 spermatophyte families including 379 genera and 647 species, in which there are 6 gymnosperm families including 8 genera and 9 species, 21 monocotyledon families including 77 genera and 116 species, and 117 dicotyledon families including 294 genera and 522 species. Dominant families of the flora are Fagaceae, Lauraceae, Aquifoliaceae, Rosaceae, Ternstroemiaceae, Theaceae, Rubiaceae, Moraceae and Euphoarbiaceae, most of which are of tropical &; subtropical distribution. As for family systematic distribution, the ratio of tropical &; subtropical to temperate genera is 100:62.8 in 142 genera of 16 families. As for generic distribution in field investigation data, the tropical &; subtropical areal type accounts for the majority of genera, in which there are 205 genera belonging to the tropical &; subtropical areal type, 131 genera belonging to the temperate areal type, 35 genera belonging to the cosmopolitan areal type and 8 genera belonging to the endemic-to-China areal type. The ratio of the tropical &; subtropical to temperate genera was 100:63.9. Floristic composition of the evergreen forest community in Jiulianshan and the typical species of the zonal flora will provide a scientific foundation for stand rehabilitation and stand establishment approximating a natur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community. This study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sample data based on community research are valid and convenient for floristic and environmental analysis of the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community from the Jiulianshan Mountain.  相似文献   

14.
于2017年5-8月对雷公山、高黎贡山和星斗山3个不同纬度自然保护区的秃杉Taiwania flousiana群落分别设20 m×50 m样地1个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其动态规律。结果表明,3个保护区的秃杉群落中维管植物共有77科148属243种,其中雷公山的秃杉种群(重要值为0.363 5)占主要优势,其次是高黎贡山,星斗山的秃杉种群处于劣势;多样性优势度(d)指数和丰富度指数(d Ma)在乔木层为雷公山大于高黎贡山和星斗山,物种多样性指数(Dr,He’和H2’)在乔、灌、草的排序均为:雷公山>高黎贡山>星斗山,3个保护区的秃杉群落均匀度指数(Je)相差不大,都在0.70~0.95之间。根据吴征镒的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进行植物区系分析,3个保护区的秃杉群落的植物区系复杂,划分为24个类型,分布特点以热带分布属为主,温带分布属为辅,世界分布属最少;中国特有2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青云山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和区系特征,为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 方法 参照CTFS的调查技术规范,于2016年在广东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了14个40 m×40 m的森林固定样地,对样地内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进行每木调查。 结果 样地内共有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216种、13 630株,分属52科110属;稀有种和偶见种分别占总种数的28.70%和43.98%。样地以杉木、木荷、罗浮柿、毛棉杜鹃花、黧蒴锥、栲、罗浮锥、米槠、华润楠、鼠刺、毛竹和甜槠为优势种,以樟科、山茶科、大戟科、金缕梅科、木兰科、蔷薇科、壳斗科、禾本科为优势科。52个科可划分为9个分布区类型,以热带性质为主,占总科数的65.39%,温带性质占总科数的15.38%;110个属可分为12个分类区类型,以热带性质为主,占总属数的70.00%,温带性质占总属数的26.36%。样地内所有个体径级结构呈倒“J”形分布,有丰富的小径级植株;记录到的物种数随起测胸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少,无明显断层现象,群落总体更新良好,呈稳定增长型。 结论 青云山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组成丰富,群落总体更新良好并处于演替初期。  相似文献   

16.
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澜沧江中游临沧市境内。该区域植被类型随海拔升高而呈垂直分布规律。在以往的研究中忽视了澜沧江两岸低海拔区域植被的研究。文章以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沿江两岸低海拔植物群落为主要对象,分析该区域植被类型及其物种组成,以期为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管理提供依据。研究发现,在沿江两岸海拔750~1400 m区域,共计发现7个植被型、8个植被亚型、8个群系及8个群落类型。除季风常绿阔叶林外,其他7个植被亚型均为本次调查新发现,其中热带季雨林与暖热性针叶林是研究区域主要的植被类型,而暖热性针叶林与季风常绿阔叶林则受破坏较大,分别产生暖热性稀树灌木草丛和干热性稀树灌木草丛,而干热灌丛则小面积分布。并根据澜沧江周期性枯水期出现的狗牙根群落,新提出河流消落带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17.
广东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东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共记录了野生种子植物1021种(含亚种),隶属133科513属;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成分以热带成分为主,区系热带性质明显;在科的分布区类型上,泛热带分布科占全部非世界分布科的57.58%,以泛热带分布占优势;在属的水平上,泛热带和热带亚洲成分占优势,共有344属,占全部非世界分布属的71.07%;中国特有属7属(占1.45%);该保护区与广东省惠东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乳源瑶族自治县南岭自然保护区、梅县阴那山自然保护区和新丰县鲁古河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互为近缘区系,其中与南岭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相似性最大.  相似文献   

18.
采用样地调查、线路调查的方法,对云南省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资源状况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共计206种,隶属于44科108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1种,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6种, IUCN红色名录植物17种, CITES附录植物143种。(2)发现新分布种长蕊木兰、水青树和逸生种喜树。(3)珍稀濒危种子植物区系联系广泛,属级水平上具有极强的热带性质;种级水平上具有热带成分向温带成分过渡的特征,且特有现象突出,与滇西南、滇南分布联系密切。(4)海拔510~2977 m,珍稀濒危植物的丰富度随海拔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集中分布在海拔1000~1500 m的季风常绿阔叶林中。该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面临的主要威胁是人为破坏,并针对所受威胁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