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妊娠母猪日粮中补充脂肪已表明取得了进展,尤其在育种群中提高了断奶前仔猪的成活率。原来认为,母猪日粮中添加脂肪会提高仔猪出生时体内的能量贮存量,但最近的研究已证实,成活率的提高是通过改变母猪初乳的组成而获得的。尽管仔猪出生前脂肪酸仅仅很少地通过胎盘运送到仔猪,以致对仔猪身体组成几乎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哺乳母猪饲粮中添加不同脂肪(乳化均衡脂肪、功能性脂肪)对母乳和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30头3~6胎次、妊娠105 d健康的长大杂种母猪,按胎次、体况和预产期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头母猪,单栏饲养,试验期28 d,仔猪21日龄断奶。从母猪产前1周至仔猪断奶,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优脂能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乳化均衡粉末脂肪(商品名优脂能),优速能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4%功能性脂肪(中链甘油三酯,商品名优速能)。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优脂能组显著提高乳中n-3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含量,降低乳中n-6脂肪酸(C18∶2)的含量,母乳乳脂率、仔猪断奶重显著提高;优速能组提高乳中中链脂肪酸(C8∶0和C10∶0)的含量,仔猪断奶重、成活率及乳脂含量也有所提高。结论:在母猪妊娠后期及哺乳期饲粮中添加脂肪(尤其是乳化均衡粉末脂肪),提高乳中n-3脂肪酸(尤其是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及乳脂率,显著提高仔猪哺乳期增重,改善仔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3.
科技动态     
美国家禽饲料中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量石永峰编译甘肃省粮科所1994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对家禽营养进行了全面修订。下面是新修订的家禽营养报告,同时与(NRC)1994年的报告进行了比较。本文可供有关科技人员参考。1家禽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量给母猪加喂油脂有助于仔猪存活法国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妊娠期母猪的饲料中添加一定数量的脂肪,能提高母猪产仔的存活率,尤其是对断奶前仔猪死亡率高的猪种适用性极佳。母猪在生产前通过胎盘传给仔猪的脂肪酸很少,以致脂肪酸对仔猪机体几乎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据国外许多学者研究,在母猪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脂肪,可提高其生产性能和仔猪成活率。在妊娠母猪日粮中添加脂肪,可使仔猪脂肪酸氧化酶的活性得以较早发挥,且血糖水平升高;妊娠后期添加脂肪,可使母猪泌乳量增加10~30%,同时乳中脂肪含量也有很大提高。因而,初生仔猪能获得足够的能量,增强利用脂肪的能力,从而减少死亡率。泌乳期继续在饲料中添加脂肪,可使母猪保持较高的产奶量,明显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缩短母猪断奶到发情的间隔时间;同时,脂肪还可满足高产母猪的能量需要,增强母猪食欲,防止母猪体重损失过  相似文献   

5.
妊娠后期胎儿能量需求急剧增加,若此阶段能量供给不能满足需要,母体则动员其体储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脂肪和油通常作为高能物质添加到妊娠后期饲粮及泌乳期饲粮中,从而提高新生仔猪的存活率和增加乳产量,同时减少母体体储的动员。另外,脂质代谢能利用效率非常高,并且与其他营养物质相比热增耗最小,因此能缓解夏季热应激。在妊娠期合成代谢阶段增加母猪能量的摄入有可能增加妊娠后期用于动员的脂肪量,这样可以增加母猪泌乳期的生产性能。除了作为重要的能源物质,脂肪和油还是必需脂肪酸的来源。最近的研究表明,一些脂肪酸能提高机体功能,对新生仔猪免疫功能和母猪繁殖起重要的生理作用。因此,本文主要集中于母猪饲粮添加ω-系列脂肪酸(n-3和n-6脂肪酸)和共轭亚油酸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及新生仔猪的生长性能,同时增强了母猪和胎儿及新生仔猪的免疫功能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为了提高仔猪成活率,国外许多学者相继开展了在母猪怀孕后期日粮中添加脂肪的研究。研究结果认为:母猪怀孕后期日粮中添加脂肪,(1) 使新生仔猪体内脂肪贮存量增加;(2) 仔猪脂肪酸氧化酶活性增强;(3) 母猪初乳中脂肪含量增加。因此,可使仔猪获得足够的能量,从而增强了仔猪抗应激能力,明显地减少了仔猪的死亡,提高了仔猪成活率。从多数试验结果来看,脂肪的种类对其效果影响不大,而脂肪的添加量和添加时间影响较大。在添加时间上,Coffey等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L-肉碱(100 mg/kg)与不同类型脂肪(3.5%豆油或3.5%鱼油)对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用48头健康状况良好,胎次为3~5产的经产母猪,在母猪妊娠的第107 d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头,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试验从母猪分娩前7 d到仔猪断奶的第21 d,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哺乳母猪饲粮中添加L-肉碱与鱼油可以显著提高仔猪的断奶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L-肉碱可以显著提高仔猪的抗氧化能力(P0.05);鱼油可以显著增加乳中及仔猪血清中n-3脂肪酸的含量(P0.05)。在哺乳母猪饲粮中添加L-肉碱和鱼油可以改善仔猪血清中脂肪酸组成和提高仔猪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8.
(接上期)17妊娠前中期喂料过多,母猪过肥 前期母猪过肥,体内能量代谢旺盛,会增加受精卵的死亡。特别是配后前3天,必须减少母猪喂料:妊娠中期过肥,体内多余的能量转变为脂肪贮存起来。如正赶上乳腺发育时期。脂肪颗粒会进入乳腺。影响乳腺的发育,从而导致乳腺发育不良,这一现象在哺乳期间会显示出来;同时如果妊娠前期母猪过肥,在后期减料只能减小初生仔猪体重。而不能降低母猪膘情;如果后期母猪喂料减小。母猪胃肠道容积不会变大,为产后母猪加大喂料量带来困难;如产仔后母猪采食量小,为产出足够的奶水,母猪不得不动用体内脂肪。而体脂分解产生的长链脂肪酸不能被仔猪吸收,从而带来脂肪性下痢,增加仔猪的下痢比例。严重者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9.
断奶仔猪脂肪营养及优化脂肪酸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奶仔猪生长发育快,但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其营养需要及断奶仔猪料的配制是目前养猪业关注度较高的问题之一。断奶仔猪的增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量的供给,仔猪日增重随能量摄入量的增加而提高,饲料转化效率也将得到明显的改善。为了提高日粮营养浓度,满足仔猪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往往需要在日粮中添加脂肪,但由于仔猪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及所添加脂肪的脂肪酸组成不符合仔猪的脂肪酸需求,添加脂肪常导致仔猪对脂肪的利用率较低,引起腹泻,影响仔猪生长。经过脂肪酸优化的脂肪具有脂肪酸配比均衡、能量高和水溶性较高等特点,能被仔猪迅速消化吸收、提供能量。在日粮中添加脂肪酸优化的脂肪可提高日粮能量浓度,提高仔猪对脂肪的消化利用率,满足仔猪快速生长的特殊脂肪酸需要,在仔猪上的应用有其潜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1缓解哺乳母猪热应激的营养调控措施1.1提高哺乳期饲粮脂肪浓度根据热力学原理,在高温条件下,体增热较多可导致采食量降低。而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相比,脂肪的热增耗较低而能量含量较高,因而通过在饲粮中添加脂肪来提高能量浓度对热应激的哺乳母猪有利。另外,给热应激的母猪饲喂高脂肪饲粮,可缩短母猪从断奶到再发情的间隔。母乳中短链脂肪酸容易被仔猪吸收,所以添加油脂时需注意脂肪酸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VE(44 IU/kg和250 IU/kg)和不同脂肪类型(3.5%豆油和3.5%亚麻籽油)对仔猪生长性能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经产母猪(长白×大白,3~4胎)48头,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12头母猪。试验从母猪妊娠107 d开始持续至仔猪断奶(哺乳期21 d)结束,约28 d。结果表明,添加高水平的VE(250 IU/kg)显著提高了仔猪断奶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添加亚麻籽油显著提高了仔猪断奶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添加亚麻籽油能显著提高母猪乳、仔猪血浆和脑组织中n-3 PUFA的比例(P0.05)。添加VE能显著提高母猪乳、仔猪血浆及脑组织中VE的含量(P0.05)。在母猪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添加亚麻籽油和VE能够提高仔猪生长性能及改变仔猪组织中脂肪酸的组成。  相似文献   

12.
3粉末脂肪在母猪的研究与应用 在母猪日粮中添加粉末脂肪对母猪具有重要意义。母猪在泌乳期对能量需求很高,在日粮中添加脂肪可有效的满足母猪泌乳需要,提高母猪泌乳量及采食量,增加乳中脂肪含量,为仔猪提供更多的能量,提高仔猪生产性能。由于母体可通过胎盘将部分脂肪转运至仔猪体内沉积,因此,妊娠后期母猪日粮中添加脂肪,还可使新生仔猪体内储存的脂肪增加、肝糖元提高,仔猪存活率提高。  相似文献   

13.
文章旨在研究在母猪日粮和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亚麻油酸对断奶仔猪组织器官脂肪酸组成及脂肪酸代谢相关酶活力的影响。选择妊娠110 d的母猪100头,随机分为2组,母猪分娩后对照组饲喂母猪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的亚油酸。母猪分娩后,选择体重为(6.03±0.45)kg的25 d断奶仔猪60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0头猪。对照组饲喂断奶仔猪基础日粮(饲喂对照组日粮母猪分娩的仔猪)、处理1组(饲喂对照组日粮母猪分娩的仔猪)和处理2组(饲喂亚麻油酸日粮母猪分娩的仔猪)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亚麻油酸。试验期62 d。结果显示:母猪和仔猪日粮都添加亚麻酸油及仅仔猪日粮添加亚麻酸油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62 d仔猪皮下脂肪苹果酸脱氢酶的活力(P 0.05)。母猪和仔猪日粮中添加亚麻油酸显著影响了断奶仔猪25 d和62 d肝脏和皮下脂肪中脂肪酸的组成(P 0.05),其中母猪日粮添加亚麻油酸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62 d仔猪皮下脂肪C18:1n-9、C18:2n-6、单不饱和脂肪酸和肝脏中C16:1n-7、C18:2n-6、C18:3n-3、单不饱和脂肪酸和脂肪的含量(P 0.05)。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母猪日粮添加亚麻油酸可以改变乳和断奶仔猪肝脏中脂肪酸的组成,25 d断奶仔猪肝脏和皮下脂肪脂肪酸的组成取决于仔猪日粮中亚麻油酸的添加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猪的饲料配方中,添加3%—5%的饲用动物脂肪,有如下的几种优越性:①可以提高母猪的生产力。一般情况下,约有30%的仔猪在达到上市体重前死亡。而对分娩到泌乳的母猪饲喂高脂日粮,可以提高仔猪成活率。据试验,从孕后109天前后,开始给母猪高脂日粮,能增加母猪乳脂含量,可使仔猪成活  相似文献   

15.
L-肉碱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肉碱的基本生物学功能在于参与长链脂肪酸在线粒体的转运过程,对于畜禽生长发育及肉质改善具有良好的作用。近年来,发现在妊娠和泌乳母猪日粮中添加L-肉碱还能改善母猪繁殖性能,主要表现为改善母猪自身体况及繁殖能力,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增加仔猪的初生重及断奶重。母猪体况的改善可能与L-肉碱改变脂肪、蛋白质代谢有关;仔猪初生重的增加可能与肉碱影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IGFs)促进胎盘生长,促进胎儿葡萄糖的氧化利用有关;而新生仔猪断奶重的提高则可能与仔猪吮乳习惯的改变和母猪泌乳量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仔猪生后第一天死亡的原因,主要是体小、孱弱及体温调节机能障碍,这是由于仔猪体内能源不足造成的。仔猪体内的能源与母猪日粮的能量有关,母猪在妊娠后期及哺乳前期对脂肪、维生素、糖和矿物质的需要量增加了许多倍,如果母猪在哺乳期没有摄取足够的能量饲料,即能导致仔猪衰弱及母猪的激素分泌失去平衡,性周期发生紊乱,多奶母猪更易出现这些现象。另一方面,新生仔猪脂肪贮存力很强,生长速度很快,同样需要大量高脂高蛋白的母乳。许多资料证实,饲料脂肪添加剂能够保障仔猪健康,纠正上述不良现象。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母猪在断奶后发情延迟,可导致其生产性能下降,直接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近来据国外报道,在哺乳期饲料中添加动物性脂肪,能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和仔猪的育成成绩。作者在初产母猪处于哺乳期饲料中添加动物性脂肪,对其繁殖性能及仔猪的生长发育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母猪的脂肪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国内外动物脂肪营养尤其是猪的脂肪营养的研究现状。针对目前在母猪营养研究方面氨基酸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阐述了添加油 有助于断乳仔猪的消化,提高其成活率;对生长一育肥猪可以持续的改善饲料转化率,减少自由采食量,并使肉品保鲜期延长。着重指出,在怀孕后期和哺乳期添加中长链低级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等,可提高母猪生产性能,并可维持和提高母猪的营养状况。结合目前脂肪营养研究的前沿领域,提出了今后对母猪脂肪营养研究的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优化的脂肪酯对哺乳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36头3~6胎次、妊娠105天健康的"长×大"杂交母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共12头,单栏饲养,仔猪21d断奶。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豆油组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2%豆油,脂肪酸酯组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3%脂肪酸酯产品。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豆油组和脂肪酸酯组中的母猪在哺乳期的背膘损失均有所减少,而发情率均有所提高,其中脂肪酸酯组的添加效果优于豆油组;2)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豆油和脂肪酸酯均可改善母猪在哺乳期的繁殖性能;与对照组相比,豆油组和脂肪酸酯组中仔猪的断奶成活率、断奶窝增重及断奶头重均有所增加,且脂肪酸酯组的添加效果更显著。综上所述,哺乳母猪基础日粮中添加豆油和脂肪酸酯均可减少母猪在哺乳期的背膘损失、提高繁殖性能及断奶发情率,其中添加经脂肪酸编辑、优化的脂肪酸酯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仔猪较早断奶可提高生产率和降低饲养成本。初生仔猪的消化道能很好地消化母猪的乳汁。母猪乳汁的干物质中,大约有30%蛋白质,25%乳糖和40%的脂肪。由于母猪乳脂肪含量高,而且母猪乳汁消化率高,所以它的能量值高。如用一种蛋白质代用品代替母猪乳,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