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毛蚶是渤海湾重要经济贝类,资源丰富,为群众渔业生产的捕捞对象。河北省1976年毛蚶总产量曾达40,000吨,为历史最高水平,约占全省海洋生产量的四分之一。但此后毛蚶资源大幅度减少,产量突然下降;主要毛蚶渔场几乎失去了生产价值。为此我们对渤海湾毛蚶资源有关问题进行了调查,现根据调查结果对渤海湾毛蚶资源波动状况  相似文献   

2.
渤海湾毛蚶资源丰富,是沿岸群众渔业生产的主要品种之一,它对提供人们水产品的需要和增加出口换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近几年来,资源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产量明显下降。为了进一步恢复和发展毛蚶资源,我们对渤海湾毛蚶资源的变动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人工育苗技术,在滨州无棣沿海开展毛蚶人工育苗试验,摸索出了适合本地区的毛蚶亲贝培育、催产孵化、幼体培育和稚贝培育的技术方法。采自滨州海区的毛蚶亲贝经过一个月的培育,95%个体性腺发育成熟,经过阴干流水刺激后自然产卵,在水温25.0~28.0℃的条件下,孵化率90%以上,毛蚶幼体18 d左右平均壳长320μm,进入变态附着期。附着阶段采用海泥作为附着基,附着效果好,附着变态率在50%以上,稚贝最适生存盐度为20‰~35‰。育苗试验共获得毛蚶稚贝5 980万粒。  相似文献   

4.
中国对虾是著名的优良捕捞品种,曾是黄渤海渔区经济的支柱,目前仍为北方主要海水养殖品种。由于捕捞过度和环境污染,其自然资源已从过去黄渤海渔区的主要生产品种下降到现在统计数量岌岌可危,成为需要加强保护的资源种类。采取何种有效措施恢复其自然资源一直在探索中,本文试图从保护中国对虾主要产卵场的途径探讨恢复自然资源的可能性。一、资源分布变化及增殖放流概况1.资源分布中国对虾是黄渤海区一年生大型洄游性虾类,越冬场在黄海中部。每年春季集群北上进行产卵洄游,主群绕过成山头后分成两支,一支游向辽东半岛东海岸、鸭绿江口一带;…  相似文献   

5.
徐宝如 《海洋渔业》1991,13(6):272-273
<正> 一、概况启东市历史上均产有毛蚶,但数量较少.启东沿海有一沙,吕四渔民称作蜊蚜堆,蜊蚜是本地渔民对蚶贝的俗称,在蝌蚜沙底部有较多的贝类躯壳,有海螺壳、泥蚶壳、毛蚶壳、文蛤壳等,数量极多,枯水时能挖到.1987年启东市以个体及联户渔民为主的小船,在东起萌芦沙、新涨沙、西至蜊蚜堆,北起腰沙,南至小庙洪南沿一带水域(东西15海里,南北5海里)拖捕海螺时,发  相似文献   

6.
一、调查经过调查日期:1976年3月16日至4月14日。调查范围:本次调查由黄骅县渔政和省渔政3号分别负责北纬38°35′以南的渤海湾内西南部海区及北纬38°35′以北的渤海湾内西北部海区和秦皇岛湾内水域。在调查范围内共设拖捕站52个,大部分设于10米水等深线内,个别站位到14米水深,最浅在沿岸4米水处。调查方法:采用目前群众生产上所用的毛蚶扒网,由船拖带2~3顶,拖速为2浬/时左右,拖带时间一般为30分钟。为较充分反映海域内毛蚶资源数量和分布情况,各站均选择最高的网获量为产量依据计算相对资源量。调查目的:了解毛蚶资源数量和分布概况及个体组成等,为今后进一步摸清毛蚶资源提供情况。  相似文献   

7.
辽宁鲍鱼资源现状与增殖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鱼是珍贵海产软体动物。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北部及印度洋东南部,经济价值较高的有二十种。分布在我国广东、福建、台湾、浙江、山东及辽宁沿海的有三种。在南海、东海分布的,为杂色鲍(H.diversivolor R.)及耳鲍(H.asinina L.);在黄海水域辽宁、山东沿岸分布的为皱纹盘鲍(H.discus hanai Ino)(本文简称鲍鱼)。  相似文献   

8.
<正> 三疣梭子蟹是我国重要的食用海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全国沿海均有分布。尤以渤海湾资源量大,汛期集中,产量很高。每年从四月中旬开始生产,四月下旬形成旺汛,到五月上旬末结束,年产量一般二至三千吨,最高年份达万吨左右。梭子蟹经济价值高,为沧州地区沿海每年春汛的主要捕捞品种。因此,搞清梭子蟹资源量,生活习性,合理利用其资源是很重要的。本文从梭子蟹生产状况出发,提出一些合理利用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过去莱州湾的毛蚶资源极为丰富,1985年资源量达41.5万吨。1978~1986年平均每年出口赤贝肉达3000多吨,1988年仅出口142吨。导致近几年莱州湾毛蚶资源大量减少  相似文献   

10.
毛蚶是地方性底栖双壳类软体动物,活动能力弱,只能作短距离的爬行,可终年生活在原海区。对海况条件变化的适应性较强,在渤海三湾资源分布较为丰富,而我市沿海水深16米以内水域的资源量尤为丰富。大沽灯船东南和驴驹河-唐家河-歧口河-带海域都曾是良好的毛蚶渔场。单网产量最高可达900斤/小时,一般网产400-500斤/小时:最大密度为60个/米~2。据天津水产研究所1968年调查毛蚶资源密度大于10克/米~2以上具有捕捞价值分布区的总资源量约为60万吨。历史上为我市和河北省渔民共同利用。过去因为有大量的经济鱼、虾可供捕捞,另  相似文献   

11.
渤海湾渔业资源开发及生态环境恢复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渤海湾目前生物资源和环境状况。阐述了增殖恢复渔业生物资源及修复近海水域生态环境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毛蚶育苗与养殖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3~2005年,锦州市海洋与渔业科学研究所承接的毛蚶人工育苗与底播放养技术项目,引进了高密度贝类育苗技术,稳步完善形成了毛蚶工厂化育苗与浅海底播放养技术,平均单位水体育苗获得受精卵为2亿~4亿粒/米^3:壳长300微米,壳高280微米,平均单位水体出苗量40万~50万粒/米^3。规将毛蚶工厂化育苗与放养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区的气候、环境条件和水体条件孕育了独特的鱼类资源。青海湖及其附属的河流、淡水湖泊水体中生长着6种鱼类:即青海湖裸鲤、甘子河裸鲤和4种高原鳅,其中:青海湖裸鲤是水生生物的主体。青海湖裸鲤体形大,肉质细嫩,  相似文献   

14.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区的气候、环境条件和水体条件孕育了独特的鱼类资源。青海湖及其附属的河流、淡水湖泊水体中生长着6种鱼类:即青海湖裸鲤、甘子河裸鲤和4种高原鳅,其中:青海湖裸鲤是水生生物的主体。青海湖裸鲤体形大,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渔业捕捞价值,成为青海省渔业的主要捕捞开发对象。青海湖裸鲤在来开发期的资源量为19.9万吨:上世纪60年代初,青海湖裸鲤的资源量在7.5万吨左右,平均每平方公里18吨(1960-1961年),到2004年渔业资源的数量5017吨,平均每平方公里1.08吨。比在未开发期的资源量减少97%。  相似文献   

15.
洞庭湖曾经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自古以来以盛产鱼虾湘莲而闻名中外。解放前,年产鲜鱼在60万担以上,一九三六年曾达90万担。但是,长期来由于淤积围垦、工业污染以及不合理渔业经营等自然与人为的双重影响,洞庭湖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天然渔业已每况愈下。在昔一个向之渔帆点点,  相似文献   

16.
对虾与毛蚶池塘混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洪文 《河北渔业》2005,(2):22-22,41
自80年代以来,我区海水养殖一直是以对虾养殖为主导。近年来,随着对虾病害的流行,对虾养殖产量和效益逐渐下滑。针对这种状况,我区积极调整养殖结构,在引进优良品种的基础上优化养殖模式,促使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毛蚶,隶属于鳃纲,蚶科,在我国沿海广泛分布,随着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毛蚶的产量有了大幅度地提高,由于毛蚶起捕后活期短,泥壳重,运输较为困难,使毛蚶的鲜活销售发生困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使其贮运、食用更为方便,我们采用了蒸汽脱壳和真空包装,研制成了重量轻、体积小、耐贮存、便携带的毛蚶干制品。一、材料与方法1、主要原辅材料鲜活毛蚶:市售食盐、苯甲酸钠、柠檬酸、葡萄糖等:均为食用级包装材料:复合聚乙烯2、主要仪器设备天平一台,高压灭菌蒸汽锅一台;101—1微型鼓风干燥器一台;盛装工具数件,成套微生物检测设备。3、加工工艺原料验收…  相似文献   

18.
毛蚶是重要的海产经济食用贝类,资源丰富,经济价值比较高,上世纪70~80年代,毛蚶资源量和采捕数量都很大.近些年来,由于人们对海洋的过度采捕和近海环境污染的影响,其资源量大幅度减少,为了尽快恢复毛蚶资源,我们从2003年开始进行了毛蚶人工育苗和中间暂养等技术方面的研究,初步探索出毛蚶人工育苗的生产工艺,现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毛蚶控温育苗与中间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lischke)]俗称毛蛤,是一种大型浅海滩涂经济贝类,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和日本沿海,在我国沿海都有分布,以渤海及黄海北部较多。毛蚶属广温、广盐性半埋栖型贝类,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毛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军  张海鹏  李怡群  付仲 《河北渔业》2005,(2):18-18,24
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 (Lischke)为双壳软体动物,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毛蚶曾是渤海的主要经济贝类,为我省群众渔业的主要品种。最高年产量曾达到4.13万t,占当时全省海洋渔业产量的34.1%。由于捕捞过度和环境变化等原因,70年代末毛蚶资源量急剧下降。目前,各毛蚶渔场均已丧失了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