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豫东地区属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日照充足,气候温和,土壤以潮土为主.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适宜大豆种植.近几年来,该区由于大豆栽培技术落后.耕作管理粗放.大豆单产一直徘徊在一个较低水平,种植面积在逐年缩减.笔者通过3年的潜心研究,就豫东地区潮土条件下的几种间作套种技术做以下阐述,以期为该区的大豆生产做些努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在省内不同气候、土壤肥力地区所做的区域性大豆自然生产力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和双重组合设计方法,建立了黑龙江省大豆自然生产力模型,研究了影响自然生产力的环境因素——积温、降水和土壤有机质的变化及其交互作用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程度.同时,运用模型对区域性自然生产力和不同气候年进行了大豆产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大部高寒区土壤肥沃,气候冷凉,环境污染小,病虫害轻,化肥和农药用量较低,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国家重要的绿色食品大豆生产基地。但是该区地处高寒,无霜期短,干旱、低温、早霜制约着大豆产量的提高,针对该区气候特点和生产中的问题,经过多年大豆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探索,总结了一套大豆大面积高产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4.
李媛媛 《河南农业》2015,(16):32-33
根据豫东地区特有的土壤、气候和灌溉条件,探讨了该区夏玉米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重点在优质高产抗逆新品种的选择,种子包衣,尽量早播、确保一播全苗,合理密植,及时定苗,化学除草,合理施肥与灌溉,病虫害早防早治,适期晚收等方面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正>大豆是豫东地区主要油料作物之一。2012年,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商丘试验站在柘城县安排了3个大豆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试验,为高产优质新品种的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地点与时间试验时间为2012年6月,试验地点安排在柘城县邵园乡木屯村,试验地面积约667m2,土质为壤质潮土,前茬作物为小麦,地势平坦,排灌方  相似文献   

6.
<正>马铃薯豫东又叫土豆、洋芋、地蛋等,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马铃薯适应力强、分布广,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皆可种植。根据豫东气候特点、马铃薯的市场价格和人们的餐饮习惯,马铃薯可作为豫东地区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发展推广。现将豫东地区马铃薯常规高产栽培技术做一阐述。一、栽培时间马铃薯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根据豫东气候特点,马铃薯一般以2月中旬定植为宜。块茎  相似文献   

7.
大豆起源于中国,栽培已有5000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的粮油兼用作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价值、加工价值和养地价值都很高。豫东属温带大陆季风性气侯,日照充足,气侯温和,土壤以潮土为主,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适宜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黑河地区是黑龙江省大豆重要产区,该区土质较好,耕地面积大,昼夜温差较大,适于大豆生长发育,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以该地区的栽培条件和气候特点为育种目标,育出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黑河45。  相似文献   

9.
<正>1本地大豆栽培现状作为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大豆已有五千年的栽培历史,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营养价值极高,受到营养学家的喜爱与推崇。河南省尉氏县小陈乡处于豫东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地理条件为黄河冲积平原,耕地面积达四万九千五百八十七亩,水资源丰富。河南省尉氏县小陈乡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性气候,夏季时温度较高,气候湿润,雨水充沛,冬季时气温较低,气候较为干燥,雨水较少,四季表现分明,年平均气温均在零摄氏度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东北地区农作物气候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时空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1956~2011年东北地区61个气象台站的逐月气温、降水资料,分析了该地区近55年的气候变化趋势;应用Thomthwaite Memorial模型、Kriging插值法对该区的气候生产力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对该地区的气候生产力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初步预测。结果显示:(1)东北地区的增温线性倾向率为0.320℃/10年,降水线性倾向率为-12.11 mm/10年,呈现出明显的暖干化趋势;气候生产力以61.84 kg/(hm2.10年)的速率在增加。(2)东北地区各地年平均气温自北向南递增,气候倾向率整体自东南向西北递增;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依次递减;农作物气候生产力除吉林西部、辽宁西北部、内蒙古东部地区气候倾向率呈减少趋势外,其余地区均呈增加趋势。(3)假定不同气候变化背景下分别计算该地区的气候生产力,"暖湿型"的气候环境对东北地区的农业最为有利,其增产范围为6.44%~17.19%,"冷干型"的气候环境最为不利,其减产范围为7.43%~26.92%,目前东北地区的暖干化趋势在短期内对该区农业生产是有利的,但长期将使农业的不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11.
基于模糊数学的甘肃陇南地区农作物气候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麦、玉米、大豆、棉花4种农作物在陇南山区的气候适宜种植程度,对该区种植业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方法】以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和降水量为基础,运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函数的方法对该区气候因子(温度、降水)进行数理转化,计算各种农作物生育全过程的温度适宜度(ST(Tt))、降水适宜度(SR(Rt))、水温综合适宜度(Isr),以探求农作物生长发育的气候适宜度,最后通过ArcGis的空间技术对该区4种农作物气候适宜度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小麦、玉米、大豆在试区的气候适宜度(ST(Tt)、SR(Rt)、Isr)较高;棉花的气候适宜度较低,并且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小麦和棉花的主要影响因子分别是降水和温度;玉米的ST(Tt)和SR(Rt)除了西和、礼县和文县较低外,其他区域均较高,其Isr在空间上呈现四周高中间较低的分布态势;大豆是本区域最适宜种植的作物,但其Isr也存在差别,表现为徽县最高,文县相对最低,呈现出西北-东高,西南-北低的分布状况。【结论】从自然的角度(温度和降水)来看,4种农作物中,小麦、玉米、大豆在陇南地区可大面积种植,但需注意在小麦生长的后3阶段进行适量的人工灌溉;棉花除了徽县盆地和南部的文县和西北的宕昌县能进行小规模种植外,其他的大部分区域均不适宜种植。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是我国重要的大豆产区和商品豆基地。也是国家高油大豆优势产业带,其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机械化程度高,大豆生产前景广阔,本文针对北部高寒山区气候生态特点,就如何提升该地区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提出了建议,并介绍了高产综合栽培技术,以提高该区种植大豆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栽培效益。  相似文献   

13.
豫东南地区油葵气候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东南地区光温资源充足,有利于油葵生产,水分在油葵生育的前中期,大部分年份能够满足需要,个别年份需浇水补充,是发展油葵生产的气候优势。但在花序形成到开花期,降水量大,阴雨日较多的年份易形成菌核病和褐斑病的发生和蔓延,影响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王怡 《河南农业》2011,(10):19-19
冬小麦是豫东潮土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合理施肥是确保冬小麦优质高产的关键基础措施。小麦施肥技术及应用是一动态系统工程,本文仅就豫东潮土区冬小麦施肥技术要点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5.
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气候生产潜力估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东北三省71个站点的气象资料为依据,运用逐步订正法计算了玉米、水稻、大豆的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讨论了温度和水分对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三省主要粮食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由东南向西北差异较大,呈递减趋势。且玉米最适宜种植在吉林省平原地区,水稻最适宜在辽宁省东南部种植,大豆则适宜种植在北部、东部低温或多雨地区。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环塔里木盆地杏气候适应性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新疆环塔里木盆地地区的地理信息数据及气象资料,结合气象要素细网格推算模型和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影响该区杏树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和该区杏树种植分布与气候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影响该区杏树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有:3月下旬和4月极端低温、极端温度出现的频率、≥10℃年积温、年极端最低气温、12月一次年3月日均温7℃以下天数;2)将该地区潜在种植分布区划分成4个等级:气候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并给出了各个气候适宜区的气候因子特征.揭示了新疆环塔里木盆地地区杏树种植的潜在分布及其气候适宜性,从气候适宜度的角度观察,该区杏树生产布局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7.
豫东地区春季大棚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品种选择根据豫东地区的气候特点.适合本地区的品种有:中杂9号、荷兰早粉、粟都5号、中研958、金棚1号等。  相似文献   

18.
在豫东潮土进行大豆不同施氮量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大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植株生长发育加快,根瘤形成早、生长快,籽粒产量高.当施氮量达到75 kg/hm2时,各性状为最好,产量比对照增产10.82%,达极显著水平,比处理2增产7.01%,达显著水平.施氮量大于75 kg/hm2,时大豆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9.
冯楠 《河南农业》2013,(18):54+56-54,56
介绍了在豫东潮土区域内引种种植藏红花的经验。总结了藏红花的田间管理和室内采花处理的一些经验,为藏红花在潮土区的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熊坤  孙杰  阎世忠  王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36-7136
阐述了降水、温度、日照等气象要素对豫东麦茬旱稻各个生育期的影响,并介绍了豫东地区麦茬旱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