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大叶荼无性系良种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受普洱茶市场的拉动,云南省无性系茶树良种发展迅速,有效地推动了云南省茶园良种化建设。扦插是茶树无性繁殖的一种主要手段,它不仅能保持优良品种的特征特性,而且还有如下优点:插穗短,省材料,繁殖系数高,一定面积内育苗数量多,土地利用经济,成龄茶树枝条、幼龄茶树修剪枝均可利用。笔者根据云南大叶茶的特征特性及茶苗繁育经验,总结出一套云南大叶茶无性系良种扦插育苗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普洱大叶茶无性系良种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普洱大叶茶无性系扦插育苗、品种搭配组合栽培、树冠造型、成年茶树修剪等方面的栽培管理技术创新,分析出茶苗移栽时根系入土的最佳状态,提出了用"弯枝"代替第1、2次定型修剪的茶树良种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福建农业科技》2010,(2):71-71
近日,三明市茶叶技术推广站与梅列农业局种植业推广中心组织对三明市仙人谷国家级森林公园的野生茶树进行考察,在瀑布群沿溪两边中发现了十多处野生茶,每处少则1~3株,多则10多株,分布的范围在N26°13′~N26°43′,E117°38′38″~E117°38′73″,海拔355~450m。  相似文献   

4.
正云县白莺山古茶园位于东经100°19′~100°21′,北纬24°17′~24°39′,海拔1800~2300m。白莺山古茶园辖白莺山和核桃林2个村民委员会,25个村民小组,有布朗族、拉祜族、俐侎族、彝族、汉族等5个民族3098人。有茶园面积4080 hm2(白莺山村内54 hm~2古茶园为核心保护区)。博物馆涉及25个村民小组722户农户。内有野生型、半野生型、栽培型古茶树184万株,古茶树有当地茶农称的本山茶、黑条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适制优质茶树花干花的茶树品种并研究其加工工艺,以期为茶树花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茶树花干花感观品质进行评定,筛选出适制优质茶树花干花的茶树品种;并考察不同干燥温度和萎凋时间对茶树花干花品质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确定优质茶树花干花加工工艺参数.[结果]广西主要栽培的茶树中适制优质茶树花干花的品种有:六堡茶、台茶12号、八仙茶、福云6号、南山白毛茶、桂平西山茶、凤庆大叶茶、凌云白毛茶和龙胜龙脊茶等9个茶树品种.其中,六堡茶、南山白毛茶、台茶12号可加工成花蜜香型干花;龙胜龙脊茶、八仙茶可加工成高花香型干花;凌云白毛茶可加工成清高优雅型干花;福云6号、桂平西山茶、凤庆大叶茶可加工成花香型干花.在自然萎凋6.0 h、微波杀青后90℃干燥2.0 h的条件下,茶树花干花品质最佳.[结论]不同茶树品种的茶树花品质差异较大,可根据不同品质加工成不同风格的茶树花干花.干燥温度和萎凋时间是影响茶树花加工品质的关键因素,应作为茶树花实际加工的首选参数.  相似文献   

6.
自进入本世纪以来四川红茶生产一直停滞不前。合理选择红茶良种并有效推广,可以很好地提高红茶产量和品质,同时可提高茶树抗逆性。虽然川红茶良种的引进选育工作已有一定基础,但川红茶良种普及率仍然很低,品种推广环节相当薄弱。对于川红茶良种的引种和推广应优先考虑采用无性系繁殖方法对部分老茶园和部分绿茶茶园改植换种,引种云南大叶茶应以秋插为主;引种"早白尖5号"则可采取早春扦插、夏插或晚秋扦插。  相似文献   

7.
速生杨系人工培养杂交良种,由我方买断新品种权.我们以新疆为主并在内地省区,北纬31°30′~47°21′,东经76°0′~123°30′的广阔领域内,设置多点试种示范,现将调查结果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保护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以贵州省32个分布地的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立地生态因子为研究对象,对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分布特征、气候特征和主要伴生植物多样性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贵州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中乔木型较多,占50%,小乔木型较少,仅占0.03%,灌木型为49.97%;水平分布范围104°58′~108°36′E、24°58′~29°07′N,垂直分布范围是海拔615~1 900 m,基本处在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伴生的木本植物种类较少;野生茶树分布数量与土壤全氮含量、全磷含量、有机质含量、主要伴生植物数量、主要伴生植物种类呈显著正相关。部分野生茶树种质资源能够在极端气候下长期存活,对极端气候有独特的适应性。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自然分布状态已经改变,因此,要加强对贵州野生茶树的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9.
勐库大叶种茶是1984年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确定勐库大叶种茶为国家级传统茶树优良品种。勐库大叶种茶分布于双江自治县各乡镇茶区的各种乔木型、大叶类茶树品种的总称。勐库大叶茶的品质特点,茶芽壮多豪,具有优良的发酵性能和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制成的滇红、橙芽满披,香高味浓,驰名中外。1、茶树育苗繁殖与种标植选择优良的勐库大叶种,推广无性系种苗繁殖技术,保持勐库大叶种茶优良品种的特征、特性。新发展的有机茶园、无公害茶园、高优茶园建设必须是无性系繁殖的  相似文献   

10.
无性系良种茶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苏省丹阳市现有茶树种植面积超过800hm^2,但无性系面积只占总面积的2%左右。为了提高无性系良种茶覆盖率,加大无性系茶树推广力度,解决外地茶苗栽种成活率不高的问题,我们于2002~2003年在江苏省丹阳市杏虎农业科技示范园内,建立无性系良种茶育苗基地,采用短穗扦插和遮阳网覆盖技术,进行茶苗繁育试验,扦插的茶苗成活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岗巴县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北麓,介于88°08′20″E~88°56′47″E,27°56′32″N~28°45′27″N之间,其低纬度、高海拔的地理优势为其种植青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西藏高海拔青稞良种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增产效益明显、经济效益突出,为该地区粮食产量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分析了岗巴县的地理环境特征,结合该地区青稞种植存在的常见问题,阐述了岗巴县青稞良种推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1969年,湖南省桃源县茶叶科技人员在县域南部山区陆家冲发现了1株野生大叶茶茶树,经过多年科学攻关试验,扦插繁育出了茶树良种桃源大叶茶株系。1987年该项目列入湖南省"星火"计划,在湖南省石门县、岳阳市、长沙市等地试种,连续3年蒸青样生化分析:春、夏、秋季三季平均水浸出物含量为44.18%、茶多酚含量31.69%,鲜叶产量比其它群体高出3倍以上,经济效益达7.5万元/hm2。1992年12月,"桃源大叶茶"被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该省地方优良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查明浙江红山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野生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生态环境、濒危状况和威胁因素等现状,通过实地调查以及走访专家、技术人员和老农,结合查阅文献和标本,初步掌握了浙江红山茶野生种质资源现状。野生浙江红山茶集中分布在武夷山系和怀玉山系,水平分布于25°50′~31°00′N,113°52′~121°02′E,垂直分布介于海拔360~1 600 m。浙江红山茶资源处于衰老和退化状态,受到人为干扰较为严重。因山体开发和用于薪材而被砍和被烧,因园林用途而被挖以及断枝采果等因素,已致使浙江红山茶野生资源接近濒危,其分布范围和资源总量逐年锐减,必须采取原地保存、迁地保护、制定保护和奖罚政策以及加强专题研究等策略对浙江红山茶野生种质资源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4.
紫娟是1985年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科技人员在该所茶园60多万株云南大叶种茶树中发现的1株芽、叶、茎都为紫色的茶树,因该茶树所制烘青绿茶干茶和茶汤皆为紫色,特取名为"紫娟"。据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试验,该茶树成活率高,抗寒、抗旱、抗病虫能力强,适宜在海拔800~2000m,年平均温度15℃,土壤pH值4.5~5.5,绝对最低温度-5℃以上,适种云南大叶茶的地区进行种植。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移栽期  相似文献   

15.
沿江牛是朝鲜牛与辽宁省宽甸县沿鸭绿江一带的当地黄牛,经过长期杂交选育而成的地方良种牛。1产地与分布宽甸县位于辽宁省东部东经124°21′~125°43′,北纬40°13′~41°09′之间,是边陲山区农业县,与朝鲜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16.
蕉城区地方有性群体茶树良种和野生茶树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性状各异,分布较广泛。地方有性群体茶树良种和野生茶树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具有较高的保护和利用价值。该文详细介绍了天山菜茶、吴山清明茶、姑娘坪石门峡野生大茶树等种质资源,并通过设立保护标牌、加强日常管护、修建茶园梯埂、建立育苗基地等措施进行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对曲靖市内茶树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曲靖市内茶种主要为茶和大厂茶及普洱茶等,在人工栽培与野生资源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曲靖市的富源县、师宗县、宣威市等地,区域特征明显。富源的大茶树分布较散,数量不多,以大厂茶为主;而师宗县大茶树分布较集中,数量较少,以大厂茶和茶为主。宣威市发现人工栽培的云南大叶茶种和小叶种茶曲靖市的大厂茶茎干粗大,有明显的花香,种子更新能力很强,树下有大量的幼苗生长,与其他地区的野生茶有明显差异,小叶种茶生长为乔木型,最大一株基部干径达96 cm,这在小叶种的记录中很罕见。  相似文献   

18.
广西的茶树品种结构较单一,有些品种的良种性正逐渐失效,所以广西的茶叶生产经济效益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经专家论证认定:广西必须进行战略性的茶树品种结构凋整,以大力引进推广适宜我区种植的优良乌龙茶品种为主。 云南大叶茶群体种种植面积占全区茶园总面积  相似文献   

19.
1969 年,湖南省桃源县茶叶科技人员在县域南部山区陆家冲发现了1 株野生大叶茶茶树,经过 多年科学攻关试验,扦插繁育出了茶树良种桃源大叶茶株系。1987 年该项目列入湖南省“星火”计划,在湖 南省石门县、岳阳市、长沙市等地试种,连续3 年蒸青样生化分析:春、夏、秋季三季平均水浸出物含量为 44.18%、茶多酚含量31.69%,鲜叶产量比其它群体高出3 倍以上,经济效益达7.5 万元/hm2。1992 年12 月, “桃源大叶茶”被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该省地方优良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20.
<正>茶叶是当今世界上和咖啡、可可并列的三大饮品之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饮品。云南省耿马县种植的茶园大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茶区气候温和,终年无严寒酷暑,具有最适宜茶树生长的生态条件,本文通过对高产茶树管理技术要点分析,旨在对茶农种植管理上有所帮助。1.基本情况云南省耿马县地处西南边陲,东经98°48′-99°54′45″,北纬23°20′58″-24°1′48″,最高海拔3233.5m,最低海拔450m,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