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菌柱——形如“人造菇木”,是本厂在采用菌砖培植技术上的改进,创造了更为适合香菇生长发育的条件,而且对简化香菇的培植方法,提高香菇的产量和质量等有较明显的效果。一、菌柱的制作首先把按一定规格做好的白铁皮圆筒放在薄膜上,圆筒上下敞口,上口直径为15厘米,下口直径为25厘米,筒高40-50厘米。然后把培养好的代用料菌种倒入筒内,操作时,要边倒边压,压至上口后(上口呈凸顶),再轻轻脱去圆筒,用薄膜复盖好,待菌丝愈合即可形成柱式菌块,故名。通常压块后7天左右,就可上床进行催菇。  相似文献   

2.
1986~1987年,我区利用收香菇后的闲菇棚,大面积袋栽黑木耳,变一季单一种植为常年生产,不仪提高了菇棚的利用率,而且增加了经济效益.利用菇棚种耳,生物效率达到96.4%,比传统老法栽培产量提高一倍多。现将栽培方法介绍如下:(一)季节安排利用香菇棚袋裁黑木耳,时间一般应提前到3月中旬培育菌种,4月下旬装袋、投料、接菌和室内培育,5月底早熟香菇生产结束即可移至棚内栽培。(二)料袋制作每百公斤培养料配比为:阔叶树木屑55公斤,棉籽壳27.5公斤,麸皮15公斤,白糖0.8公斤,石膏粉1.4公斤,碳酸钙0.3公斤,混合后加水拌匀,随即装袋。袋规格为17×33厘米,每袋干  相似文献   

3.
利用木屑栽培香菇,目前常用的栽培方法有两种,压块与脱袋,即菌丝体在瓶或聚丙烯塑料袋长好后,挖出压成砖状方块或把塑料袋脱去,进行出菇栽培。为探讨脱袋与压块这两种栽培形式那种出菇早,产量高,便于管理。我们于1984年冬到1985年春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简述如下:一、材料和方法参试品种 7917、7925、7927、广香47号。试验方法(1)母种、原种制作按常规方法,栽培种采用塑料袋不套环制种技术。栽培种使用的塑料袋规格是高26cm、宽17cm、  相似文献   

4.
袋栽香菇生产中,因条件、设备不同及技术水平高低,培制香菇菌袋的成功率相差甚大,如何提高培制菌袋的成功率?是菇农所关心的问题.1988年,我们与新风司茅坪香菇厂合作,培制香菇菌袋3.6万袋,脱袋出菇3.57万袋,成功率达96%以上.现将培制菌袋技术简述如下:(一)备料:(1)杂木屑要过孔径约2毫米的筛,以免刺破薄膜袋.(2)麸皮要干燥、无霉变和结块.(3)薄膜筒要与装袋出料口相适应,用出料口径9厘米的装袋机,薄膜筒规格应为15×55厘米.(4)常压灭菌  相似文献   

5.
香菇袋式栽培高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地区食用菌栽培发展很快,特别是平菇生产,菇农各显神通,栽培方法季季改进年年翻新。但对香菇的代料栽培一直模仿“古田式”的棒式栽培,此法菌棒进棚转色出菇需要搭架设施,出菇后的菌棒夏季越夏管理困难,菌棒浸水催菇易折段。为便于出菇管理,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笔者于1991年9月起连续两年,采用24×50×0.02cm的大规格塑料袋式栽培香菇,总投料4500kg,制菌袋2100袋,杂菌污染27袋,已产鲜菇5250kg,至今仍有780只较好的菌袋,估计还可产鲜菇500kg以上,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一)供试菌种 香菇菌种Cr04,引自福建三明真菌所,二、三级菌种用500ml罐头瓶按常规方法制作。 (二)原料配方 选用杂木屑,每(袋)70kg木屑加入尿3kg,水40kg,拌匀后堆积发酵7天,翻堆后再堆积发酵7天,翻堆排去废气,加麸皮7kg、谷壳7kg、红糖700g、石膏粉500g、过磷酸钙500g、多菌灵(25%)100g,加水适量,用手紧握成团而无水滴出为宜。 (三)装袋灭菌 料拌好后尽快装塑料筒袋,尽量  相似文献   

6.
木屑栽香菇,由于不需木材,且产量高、出菇早,所以在许多省市推广发展甚快,已成为香菇栽培的新方法。但是,木屑栽香菇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如:培养基的装瓶和栽培种的挖瓶花工多,劳动强度大;挖瓶后菌丝受损伤,压砖后初期容易感染杂菌;栽培种搬运不便和瓶子损耗多等。近年来,在我国台湾省和南朝鲜、东南亚一些国家,采用“太空包”栽香菇,其原理和方法跟我们目前的菌砖栽培基本上相似,但是用塑料袋代替玻璃瓶,不需挖瓶压砖,避免了上述缺点。这种方法是:将木屑、米糠等料用装料机装入直径8厘米、高20厘米的耐高温塑料袋中,每袋装量约800克,袋  相似文献   

7.
福建泉州鲤城区北峰食用菌场,自1986年以来利用龙眼树林荫地袋栽食用菌,全年轮换挂袋栽培香菇、黑木耳、平菇和鲍鱼菇等,既降低成本、又可提高菇、耳产质量,同时还能促进果林生长发育,做到林茂菇旺,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以香菇为例作一介绍。(一)材料供试菌种为香菇CL_(11)号和本场自育86号。培养基配方为木屑78%、麸皮或米糠20%、蔗糖1%,碳酸钙1%。(二)方法①室内发菌:将料加水拌匀后分装于32×17 cm 聚丙稀袋,每袋装湿料1.1公斤,常压灭菌,接种后置25℃室内发菌40天后脱袋,排放于室外平地,用薄膜覆盖,待菌丝转色后再排放于林荫下栽培床进行管理。②搭建床架:选择空气流畅、又可避风的龙眼林荫地,四周围塑料编织布(如采用  相似文献   

8.
栽培袋的规格为17×55厘米,菌筒制作方法与香菇相同。将发好菌的毛木耳菌筒袋表面经消毒后,两面或一面各开3~4个“V”字形洞口,按“井”字形堆叠,每堆8~10层,洞口朝外。为了防止底层菌筒  相似文献   

9.
利用甘蔗地栽培香菇是我省糖办和汕头市糖办、农业局、农科所等单位联合试验项目,共设12个试验点,利用甘蔗地8亩,共排放香菇菌棒2.5万多袋,初步获得成功。现将试点情况简报如下: 一、供试品种:从外引的20个香菇菌株中,筛选出3号品种作为生产用种。该品种属中温偏高型,菌丝长势好,不易解体,菇体品质较佳。二、香菇菌棒制作及蔗田排放时间:九月份制作菌棒,膜袋15×50厘米,每袋装干料半公斤。培养料配方:甘蔗渣50%,木屑30%,麸皮15%,废糖蜜2%,石膏1.5%,过磷酸钙1.5%。采用常压灭菌10小时。菌棒  相似文献   

10.
在野外袋栽香菇过程中,重要的技术关键就是脱袋。现将福建省古田县菇农如何做好脱袋和脱袋后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介绍如下: 袋料栽培香菇,一般9月底前接种结束,10—11月间进入脱袋培养出菇阶段。有些栽培者在脱袋时,单凭接种后的天数为  相似文献   

11.
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优质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佩瑛  林海芳 《食用菌》2000,22(5):31-31
覆土袋栽香菇是我县首创的香菇栽培新模式,誉称 长汀模式 "。采用该模式栽培香菇,具有菇形特佳,产量极高,高温易出菇,管理极省工等突出优点,是目前较先进的香菇栽培模式。特别是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盛产优质夏秋菇,经济效益更高。现将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优质高产技术简介如下:1 选用良种 本所选育的 南山 1号"优良香菇菌株为首选良种,该菌株具有高温型,菇大圆正,肉厚实,柄中生,产量高,盛产优质夏秋菇,适宜保鲜或干制出口。2 季节安排 菌筒制作,1 2~ 2月;覆土转色,3~ 4月;出菇管理,5~ 1 2月。3 菌筒制作 ①备…  相似文献   

12.
我厂以往袋栽香菇都是在室内养菌室内出菇,商品菇不高.从1989年开始改为室内养菌玉米地出菇,经两年的实验,商品菇达95%以上.现将其栽培方法介绍如下:(一)制作栽培料袋培养基为木屑60%,玉米芯粉20%,麸皮18%.石膏粉和糖各1%.另加多菌灵0.1%,水55%,pH自然.采用大锅装料灭菌,即见大气撒料,锅装满后,用塑料薄膜密闭锅盖,保持2~3小时后出锅装袋.先把规格为50×20cm的聚乙烯塑料袋放在5%的石灰水中消毒,趁热装袋,料装至袋的1/3,用手把袋口拧上,3~5个摞起来准备接种.  相似文献   

13.
夏季代料栽培香菇出菇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香菇被誉为"菇中皇后",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代料栽培香菇具有段木栽培难以比拟的优势,是目前栽培香菇的主要方式。夏季香菇价格高,栽培香菇经济效益好,但由于气温高、温差小,不是香菇栽培的适宜季节,因此香菇栽培风险高。夏季代料栽培香菇的主要管理措施是降温、保湿、拉大温差。现以具有内外双遮阳系统大棚为例,介绍夏季代料栽培香菇出菇阶段管理措施。1脱袋期菌丝满袋刺孔后菌棒表面逐渐由白色转变为褐  相似文献   

14.
代料仿生栽培香菇,是我国高速度发展香菇生产,提高品质的一大突破。所谓仿生栽培法,就是以木屑或棉籽壳、甘蔗渣、玉米芯等为原料,代替过去段木栽培的原料木材。通过装袋接种,室内培育菌丝,两个多月之后脱袋形成人造菇木。然后排放于野外菇场栽培,还原来天然香菇的生态条件。因此不仅每100公斤的代料可收干香菇8-12公斤,比老法栽培提高单产10倍,更主要的是香菇的形色味与天然香菇无明显差异。解决了长期以来室内木屑菌砖和木屑袋栽香菇,存在的柄长、色淡、味差的弱点。因而成为我国现阶段发展香菇生产行之有效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优质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覆土袋栽香菇模式是我县首创的香菇栽培新模式 (长汀模式 )。采用该模式栽培香菇 ,具有菇形佳 ,产量高 ,高温易出菇 ,管理省工等优点 ,是目前最先进的香菇栽培模式。特别是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 ,盛产优质夏秋菇 ,经济效益更高 ,是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现将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优质高产技术简介如下。1 选用良种 本所选育的“南山 1号”优良香菇菌株为首选良种。该菌株具有温型极高 ,菇体大 ,菇肉厚实 ,菇柄中生 ,菇形圆整 ,产量高 ,盛产优质夏秋菇 ,极适宜保鲜 (或干制 )出口。2 季节安排 菌筒制作 :12月~ 2月 ;覆土转色 :3月…  相似文献   

16.
陈君伟  陈作毅 《食用菌》2000,22(6):19-20
木屑生料栽培香菇,具有许多优点:简化工序、省工节本、无需湿热常压或高压灭菌,节省薪材或其他燃料,成品率达98%以上,经济效益明显。但香菇生料栽培的菌丝生长速度、产量及个体经济性状,直接关系其经济效益和生产利用价值。为此,我们对生料、熟料栽培香菇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株 香菇Cr04,引自三明真菌研究所。12 栽培料配方 干木屑78%,麦皮20%,石膏1%,料水比1∶06。13 试验方法 熟料栽培于8月28日制栽培袋,袋规格为58cm×15cm×003cm,袋装湿料145kg,常压灭菌保持100℃1…  相似文献   

17.
木屑人造菇木室外栽培香菇,菌肉厚、菌柄短.但是通常的栽培管理方法,菇体含水量大,难以形成厚菇和花菇,烘烤后色泽不好,不能上等进级.为此,我们进行了优质木屑香菇形成条件与管理技术探讨.一、材料和方法(一)材料供试菌种为香菇8611,由留坝菌种厂提供.培养料配方为木屑77%、麸皮20%、糖1.2%、石膏1%、尿素0.3%、过磷酸钙0.55%,含水量55%,pH值5.5~6.5,拌匀后装入低压聚乙稀袋内(17×55厘米),两端扎紧烧熔,按常规法灭菌、接种后、室内培养成人造菇木菌筒.  相似文献   

18.
在金针菇生产中普遍存在着菇体色泽深、产量偏低等问题.为解决这问题,笔者于1992年10月至1993年3月进行了袋栽金针菇用大塑料筒出菇试验.结果表明,用塑料筒出菇可改善金针菇的品质和提高产量.现将试验结果简介如下:(一)供试材料 菌株为金针菇19号,引自河南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室.栽培料配方为棉子壳90%,麸皮10%,另加石膏粉1%,含水量70%,pH值自然.(二)试验方法 采用常规熟料袋栽,袋规格有两种,15×45×0.06cm的袋装干料250g,17×45×  相似文献   

19.
用菌砖生产香菇,不仅可节约大量木材,而且占地面积小,能在室内大批生产,是目前香菇生产中较为先进的方法。菌砖生产香菇,首先需要制作大批瓶装或袋装栽培种。日常生产中,往往忽略了制种时间和产量的关系。有的在菌丝刚长满瓶就挖出压砖;有的因菌种太多来不及压砖,至使菌种上长出很厚的菌皮或已形成子实体原基才开始挖出压砖。这样盲目生产势必给生产带来损失。几年来,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对制种与压砖时间及出菇量进行了详细记录,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现统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包金亮  李强 《食用菌》2006,28(1):34-34
我国香菇生产大多采用长筒袋(15cm×50~55cm),其转色采用脱袋或刺孔增氧等方式。香菇菌包采用17cm×33cm或20cm×32~35cm的规格生产的。菌包生产台湾称太空包,日本称菌床,菌包脱袋转色时失水较多,对后期出菇和管理不利;采用刺孔增氧转色时,转色效果较差,影响香菇的产、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