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何光濂     
何光濂先生一直从事园林规划、建筑设计和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及参与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东郊公园、流花湖公园、越秀公园、白云山风景区、动物公园、华南植物园、东湖公园、荔湾湖公园、越秀山游泳场等规划设计工作。其中,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大门、中苏友谊亭、墓包,白云山风景区、麓鸣酒家、双溪别墅甲座、东湖公园大门、半岛休息廊、华南植物园大门、接待室等园林建筑,格调高雅、造型美观、尺度适宜,功能实用,为岭南园林建筑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白云山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变迁和城市发展,使白云山在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的同时受到了较大的人为干扰,致使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为主的白云山森林景观功能下降而难以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以白云山风景区林分改造为例,依据以下3点进行植物景观营造实践:遵循森林群落演替规律;以促进森林生态功能发挥为目标;"适地适树"与"适意适树"相结合。林分改造后的白云山风景区的景观、生态、经济效益均获得显著提升,取得良好的社会综合效益,实现了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外来入侵杂草对广州市白云山的危害及其防治策略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区分布的有害外来杂草的种类及对风景区产生的危害,并对如何防治的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浅谈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林分改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大珠 《广东园林》2001,(2):13-14,16
广州市政府提出 :要按照现代化山水城市的理念来建设和发展广州。凸现广州“青山、碧水、蓝天、绿地、花城”特色 ,增强广州的魅力。广州将向美丽的山水城市和现代化中心城市迈进 ,这是广州市城市发展的战略。白云山风景区已成为广州市中心区最大的公共绿地 ,是广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白云山每年接待游客 5 0 0多万人次 (不包括持月卡进园人数 )。高起点建设白云山风景区已成广州市政府当前的迫切任务。近几年市政府在环境整治和环境生态建设中强调要建设一山一水 ,山即白云山 ,水即珠江。在市政府“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  相似文献   

5.
近现代岭南庭园的发展极具地域性特色。以东莞可园和白云山庄为例,从岭南人文精神、空间模式、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和建筑技术四个方面,解析近代岭南园林的发展变革和形成原因。总结岭南近现代庭园建筑地域性表达的个性特征和发展规律,并对当代岭南建筑创作保持与传承地域性特色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6.
在风景区的发展战略中,文化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尝试通过对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文化内涵的分析,提出发掘风景区文化内涵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弘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推动岭南地区插花花艺事业的发展,提升岭南插花花艺大师队伍的影响力,活跃岭南地区插花花艺氛围,由广东园林学会、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主办,广东园林学会插花艺术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  相似文献   

8.
广州白云山黄河石广场运用了岭南造园艺术手法,利用黄石大小组合构图形成该景区的奇石景观。这既使白云山的园林景观得以协调平衡,亦营造了奇石景观文化,给人予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9.
结合广州市白云山马尾松林分改造,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林分改造的理论依据、树种选配及实施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并对白云山初步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香味、多功能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其结构、功能和动态作了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翟晋华 《广东园林》2007,29(B09):82-83
根据建设部《关于开展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建办城[2003]12号)等文件的精神,从2003年至2007年,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党委高度重视风景区综合整治工作,按照全面自查、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抓好整改、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责任的指导思想,科学规划,严密部署,扎实工作,努力开展风景区资源保护和环境整治等工作,风景区综合整治工作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1.
公众满意度对绿道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广州市2号绿道白云山风景区段的绿道为研究对象,对该区段的绿道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IPA分析法对影响公众满意度的10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公众对绿道的环境舒适度和安全性满意度最高,属于其优势区域;绿道的配套设施、到达方便性以及管理服务则是公众期望值较高但满意度很低的指标,这三方面应该作为今后白云山绿道升级改造的重点内容。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对白云山绿道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埃及吹绵蚧的发生及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观察了埃及吹绵蚧Icerya oegyptiaca各个虫态的形态特征基础上;对其在广州白云山风景区的寄主范围和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经调查发现,埃及吹绵蚧在广州白云山主要为害玉兰和含笑等植物,在广州一年可以发生3-4代,以春季和秋季发生为害较重,夏季和冬季相对稍轻。同时,对埃及吹绵蚧的农业、生物和化学防治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公众满意度对绿道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广州市2 号绿道白云山风景区段的绿道为研究对象,对该区段的绿道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IPA 分析法对影响公众满意度的10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公众对绿道的环境舒适度和安全性满意度最高,属于其优势区域;绿道的配套设施、到达方便性以及管理服务则是公众期望值较高但满意度很低的指标,这三方面应该作为今后白云山绿道升级改造的重点内容。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对白云山绿道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结合对广州白云山风景名胜区规划和建设的调研和观察结果,从布局、功能、配套设施、生态结构4个方面加以分析,试图总结并归纳城市风景类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的特点和内在规律,为相关风景区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风景名胜区或城市公园开展市民群众认种认养树木活动不但有利于引导大众参与风景区和城市公园的绿化建设和维护事业,而且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然而随着活动的逐年开展,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使这项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成为亟需解决的新问题。文章就白云山风景区树木认种认养活动的持续开展形式进行了初探,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济南市林场     
《山东林业科技》2013,(6):F0003-F0003
济南市林场(济南市近郊风景区管理处)成立于1949年4月。行使辖区内防火、防侵占、造林营林、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建设等职责。管辖范围:东至历城区的大白云山,西至市中区青龙山,南至市中区兴隆山,北至天桥区北马鞍山,跨市四区、十余个村。  相似文献   

17.
济南市林场     
《山东林业科技》2014,(1):F0003-F0003
<正>济南市林场(济南市近郊风景区管理处)成立于1949年4月。行使辖区内防火、防侵占、造林营林、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建设等职责。管辖范围:东至历城区的大白云山,西至市中区青龙山,南至市中区兴隆山,北至天桥区北马鞍山,跨市四区、十余个村。  相似文献   

18.
《广东园林》2023,(4):I0002-I0009
广州云道(白云山麓湖越秀山连通工程)广州云道作为国内唯一一条贯通千年老城主城区与主要风景区的立体慢行系统,不仅是串联市区知名景点的最美徒步路线,还是展示羊城传统中轴线文化的新走廊。广州云道与新中轴线步行观光道、滨江碧道、传统中轴线路径共同组成全长33.3 km的“粤环”。  相似文献   

19.
余植民     
余植民(191O~1996)是著名岭南园林造园专家、高级工程师。广东台山人,归国华侨。193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岭南园艺系园艺专业,此后一直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与实践工作。先后担任德庆百川农业职业学校校长,广州大学园艺生物教员,中山大学第一示范林场(现今白云山)林业技术管理员,广州市建设局园林科工程师,广州市园林局高级工程师,广州市园林局技术室主任。此外,余植民先生还担任过广州市绿化委员会工程师,广东园林学会理事、顾问等职务。  相似文献   

20.
岭南园林的传承与发展——广州造园成就六十年回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岭南园林悠久的发展历史出发,追溯到岭南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岭南园林艺术的发展历程;广州是岭南园林发展的中心城市。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夕,广州造园事业建设步履艰辛,但成绩斐然,期间建成了白云山山庄旅舍、兰圃、北园酒家、越秀公园、华南植物园等一批优秀庭园,广受国内外园林界同行所赞誉。改革开放以来广州造园事业发展迅猛,建成了白天鹅宾馆中庭"故乡水"、芳华园、草暖公园、云台花园、粤晖园等一大批影响全国,享誉海内外精品庭园,使岭南园林的造园理念得到传承和发展:继承传统,务实平和,开放兼容,创新求变;并形成了现代岭南园林的造园手法:继承传统造园精髓,融汇中外优秀技法,布局灵巧别致生动,游线组织流畅舒展,建筑淡雅轻巧通透,室内室外景色交融,园林植物多姿多彩,构件工艺精美细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