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连体大棚里,以不同遮阳比例、不同密度、不同基质配比和不同施肥水平对金线莲进行栽培试验。对金线莲的产量和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75%遮阳网2层+基质用珍珠岩∶泥炭4∶10+密度为株行距3 cm+施肥用花多多11号肥2 000倍液处理组合的总产量和单株丰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研究金线莲野外在椰壳、原土、木屑、珍珠岩、泥炭土和水草基质中种植后对药用成分的影响和3年中的变化。结果表明, 金线莲在原土中生长更有利于多糖的积累, 在椰壳中生长的金线莲更容易积累氨基酸;6种生长基质都有利于黄酮的积累;多糖、氨基酸、黄酮3种药用成分均在第一年积累量最高。因此最佳种植条件应为原土和椰壳, 第一年采收可获得药用品质最佳的金线莲。  相似文献   

3.
金线莲是濒危药用植物,推广大棚栽培是保护和利用资源的客观要求.该文总结了金线莲大棚栽培技术,包括搭建大棚、采用组培种苗、品种选择、加强日常管护、病虫害防治及适时采收等.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厦门市大棚栽培金线莲模式,总结福建金线莲大棚无公害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大棚建造、栽培基质选择、种苗选择、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大棚设施栽培对柑橘香气成分的影响,以椪柑为研究对象,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联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共分离鉴定香气物质。结果表明:椪柑果皮香气成分中共分离鉴定出64种香气物质,单萜烃类含量最高,其中以柠檬烯的含量最高;随着采收期的延后,椪柑香气成分总含量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大棚栽培下的椪柑总香气含量增长速率较露天栽培更快,大棚和露天栽培椪柑香气成分中的单萜烃类、含氧单萜类、醛类和酯类香气成分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露天栽培的含氧单萜类香气成分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金线莲栽培基质配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提高金线莲栽培产量及经济效益,试验以不同体积配比的进口泥炭土、沙为栽培基质,栽培金线莲4个月后,通过比较各个处理的栽培成活率、产量及经济效益,筛选出最佳的栽培基质体积配比。试验结果表明:栽培基质体积配比为进口泥炭土∶沙=4∶1,能取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8.
金线莲林下人工栽培基质选择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开展金线莲组培苗移栽林下不同基质的培育试验,结果表明:金线莲移栽苗在不同栽培主基质和辅助基质条件下的成活率相差较大,腐殖土、泥炭土、蛭石和树皮的成活率明显高于其他基质;在提高成活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可行性和经济性,优选出以泥炭土和树皮为最佳基质组合,并得出该组合比例在泥炭土∶树皮∶其他原料=14∶5∶1情况下时,金线莲移栽成活率最高,生长状况最好,可有效满足金线莲的生长需求,移植90 d,平均成活率、平均株高、平均叶数可达到98.1%、9.9 cm和5.5片。  相似文献   

9.
金线莲是一种名贵的中草药,人工栽培具有较大经济效益,为探索提高金线莲产量和品质的栽培方式, 设置了2种大棚栽培方式和4种林下栽培方式对金线莲成活率、生长量及总黄酮和多糖含量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棚栽培(T5和T6)的金线莲成活率(分别为92.33%和90.79%)和植株鲜重产量(分别为1.33 g和1.31 g)较高,但其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1.23 mg/g和12.06 mg/g)和多糖含量(分别为76.97 mg/g和80.43 mg/g)低于林下栽培的。在4种林下栽培方式中,使用控根容器栽培金线莲(T1)成活率较高,达到89.00%,并且其根系生长最好(根数达3.88条,根长达51.40 mm);但是地面栽培方式可以获得最高的植株折干率,地面栽培(T4)的折干率最高,达到12.12%,其次是T3,其折干率为12.04%。上述结果为金线莲的栽培方式选择提供良好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云南省金线莲种植基地金线莲灰霉病病原菌。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并完成柯赫氏法则验证。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rDNA-ITS和RPB2基因序列明确病菌种类。结果从发病组织分离获得纯培养病原真菌C2L2能导致金线莲发生灰霉病;根据形态特征与分子系统进化分析,将该病原菌确定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结论本研究为金线莲病害研究与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鼎湖山金线兰的人工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方法]以组培幼苗为材料,比较自然栽种条件下5种基质处理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研究鼎湖山金线兰人工种植的适生条件。[结果]泥炭土-珍珠岩(4∶1,V/V)或泥炭土-沙子-木屑(3∶1∶1,V/V/V)混合基质适宜于金线兰的生长,幼苗成活率达到97.6%~94.3%,植株高度、单株叶片数和叶质量状况良好。结合试验地小环境自然气候变化情况,初步得出鼎湖山金线兰栽培适温为23~28℃,相对湿度在90%左右,适生pH约为4.75,栽培时设置遮阳网,基质不宜过湿。[结论]该试验对鼎湖山金线兰的人工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为鼎湖山金线兰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金线莲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线莲是珍稀中药材,种植经济效益高、发展前景好。该文从适生生态条件、大棚选址、苗床建设、种植方法、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系统总结了金线莲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金线莲组织培养及营养成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野生金线莲为外植体,在基本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种类、不同浓度激素组合,进行芽丛诱导、继代培养、芽分化和根诱导试验。结果表明,M S基本培养基中附加6-BA 1.0m g/L、NAA 0.1m g/L和ZT 0.02m g/L,芽丛的诱导率最高为95.92%;在营养体分化期间,低浓度的激素组合有利于促进芽径增粗和茎、叶的分化。在对不同来源金线莲全草进行粗蛋白、粗脂肪、总糖、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含量的分析中发现组培瓶苗植株的含水量、维生素C、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最高,而灰分和总糖分含量则以野生植株的最高,说明不同生长条件对金线莲营养成分含量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对金线莲的组培快繁和林下仿野生栽培提供技术支持,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栽培基质、覆盖稻草和避雨措施对金线莲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基质和避雨措施对林下栽培金线莲成活率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覆盖稻草对金线莲成活率影响不显著;栽培基质对林下栽培金线莲鲜重和茎长的影响显著(P0.05),避雨措施和覆盖稻草对金线莲的鲜重和茎长无显著影响。金线莲林下栽培的有效措施是基质选用药渣,在基质上铺一层稻草和进行避雨栽培。  相似文献   

15.
金线莲丛生芽诱导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为提高金线莲的繁殖系数。[方法]以金线莲为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设置不同的激素组合,进行分化增殖培养,定期观察并记录结果。[结果]升汞浓度和消毒时间是金线莲无菌体系建立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消毒方式对金线莲启动培养的污染率极显著差异,褐变率有显著差别。金线莲启动培养最佳消毒方式为:75%酒精消毒30 s+0.15%升汞消毒4 min。不同激素浓度及配比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差异极显著。培养基中附加6-BA 1.0 mg/L+2,4-D 0.10 mg/L较其他培养基对丛生芽诱导有极显著差异,增殖1.166 7倍。筛选出的丛生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2,4-D 0.1 mg/L+3%蔗糖+7 g/L琼脂。[结论]得到了适宜的诱导金线莲丛生芽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求金线莲原球茎诱导、增殖、分化与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及影响原球茎增殖与分化的主要因子。[方法]以金线莲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6-BA、NAAT、DZ和S-3307,对原球茎的诱导、继代增殖、苗的分化、生根等进行研究。[结果]原球茎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TDZ 0.4 mg/L+NAA 0.2 mg/L,诱导率达93.3%;原球茎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S-33071.0 mg/L+NAA 0.2 mg/L,增殖系数达9.4;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S-33071.5 mg/L+TDZ 0.4 mg/L+NAA 1.5 mg/L+琼脂0.7%,分化率达91.7%;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2 mg/L+活性炭0.05%+琼脂0.7%,生根系数达4.4;组培苗移栽30 d后,存活率均达93%左右。[结论]S-3307是金线莲原球茎增殖的主要因子,TDZ是原球茎分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7.
闽东野生金线莲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闽东野生金线莲有效成分含量的差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闽东4个县、福安5个海拔高度野生金线莲有效成分的含量。研究结果:多糖含量在5.60%~6.20%,总氨基酸含量在3.48%~3.95%,总黄酮含量在0.55%~0.82%,总生物碱含量在0.062%~0.098%。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的结果表明,闽东不同县以及不同海拔野生金线莲有效成分含量有显著差异。多糖、总生物碱含量以周宁县最高,总氨基酸、总黄酮含量以寿宁县最高,与福安、柘荣金线莲比较,达到极显著差异或显著差异水平。多糖含量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差异显著,海拔730、840m金线莲多糖含量与海拔420、530m金线莲比较,达到极显著或显著差异水平;总氨基酸含量随着海拔高度升高有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显著;总黄酮、总生物碱含量在海拔420~730m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海拔730、840m金线莲总黄酮、总生物碱含量与420、530m金线莲比较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总之,多糖、黄酮、生物碱含量在650m以上海拔与650m以下海拔之间有显著差异,650m以上3种海拔之间有效成分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植物组织培养种质资源可以优先选择寿宁、周宁产地野生金线莲,人工栽培金线莲可以选择在650m以上的区域地带,可能更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18.
介绍地道中药材金线莲的药用价值、不同地域类型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布,以及林下仿野生生态条件栽培技术,并就合理开发利用武夷山金线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