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小麦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旱地全膜覆土穴播小麦高产施肥技术。结果表明:在全膜覆土穴播种植方式下,N、P、K平衡施肥和增施P肥有利于增加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小麦全株干物质量随生育期的增长而增长;N、P2O5和K2O的施用量分别为180kg/hm2、180kg/hm2、90kg/hm2时,小麦产量和纯收益最高,分别达到了4631kg/hm2和8454元/hm2,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在N、K肥相同施用水平下,随着施P量的增加小麦产量呈现增加趋势,表明小麦在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条件下,应配套实施N、P、K平衡施肥,以提高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最佳播种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的最佳播种密度。结果表明:中密度处理的单位面积穗数适中,群体能够合理的利用有限的光、肥、水等资源,并且群体中单个植株都能正常生长,其群体产量也较高,所以播种时应以中密度为宜,即播种量大约为405万株/hm2。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是静宁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平均播种面积47.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30.2%左右。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机具补贴、冬小麦良种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麦积极性,大田对冬小麦良种用量逐年增加,原来露播冬小麦种子繁殖田产量低而不稳,去杂费工费时,种子成本相对较高,严重制约着冬小麦良种的大面积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概述了甘肃省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的形成背景,分析了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倒伏、机械化覆膜播种技术及中后期脱肥等。提出选择优良品种、规范农业机械标准、提高播种质量、优化施肥及适期播种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不同播期全膜覆土春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因素的变化,采用全膜覆土穴播方式,以春小麦品种‘定西40’为试材进行分期播种试验,对春小麦的发育期出现时间、生物量、产量因素等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播期对春小麦的发育期有着明显的调节作用,随着播期的推迟,全生育期明显缩短,晚播春小麦全生育期较早播春小麦缩短5天左右;播期推迟,春小麦营养生长时间缩短,生殖生长时间延长,晚播春小麦单株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的出现时间较早播春小麦出现时间提前3天左右,最大增长速率增大;晚播春小麦小穗数显著高于早播春小麦;全生育期晚播春小麦土壤重量含水率高于早播春小麦。表明,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适当推迟小麦播种更利于小麦增产。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出适合张家川县干旱山区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品种,普及推广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栽培技术,2011-2012年度在张家川县良种场设立了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品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7.
陇中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的土壤水分及产量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高作物对自然降水的利用效率是干旱半干旱区提高粮食产量、增强农田系统抵御干旱胁迫的主要途径之一。试验研究了在大田条件下陇中半干旱区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对土壤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处理的产量可达3518.61kg/hm2,比裸地提高29.13%,比传统地膜覆盖处理提高24.63%;水分利用效率为12.59kg/hm2.mm,比裸地提高19.90%,比传统地膜覆盖处理提高18.76%。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在小麦生育前期有效保持土壤水分,中后期可以将深层土壤(40~120cm)水分提到上层供小麦生长所需。  相似文献   

8.
全膜免耕栽培技术对冬小麦产量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小麦全生育期及地表全膜覆盖、膜上覆土、一膜连用、穴播为特点的全膜覆土免耕穴播栽培技术,是一项全新的旱作增产措施。本研究设计二因素四水平四重复随机区组试验,从不同密度下产量及其相关因子的层面,对其增产机理进行研究,以期为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结果表明,全膜技术可以显著改变冬小麦生育进程,播种期可推迟10~15d,促使提前返青和成熟,提高越冬前壮苗率,对农艺性状变化具有明显的正效应;大幅增加产量,增产率较CK高22.79%~34.73%,净产量增加1304.11kg/hm2~1715.16kg/hm2;10粒/穴密度能够达到最高7055.10kg/hm2,产量的大幅提高获益于诸因子的综合效应,特别是群体、有效分蘖数、有效小穗数、穗粒数和容重的显著增加。全膜对各性状和产量因子的效应,随种植密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8~10粒/穴密度可以最大化地利用该技术挖掘产量潜力、提高相关因子的生产能力,防止倒伏和后期脱肥早衰;密度小于该范围不利于群体增加,大于它则易于倒伏、脱肥,养分偏耗严重,造成减产。结论:该技术在降雨量小于500mm的雨养旱地农业冬小麦区,能够达到积蓄无效降水、提升深层水分、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前期增加地表温度后期有效降温,可以挖掘品种产量潜力、提供优良生长环境等作用,有益于各因子的协调生长,从而大幅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9.
杨小梅 《种子世界》2010,(11):30-30
<正>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是甘肃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冬小麦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一项以集雨增墒,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充分利用光热资源,精量播种,节本增效,免耕、多茬种植为一体的高效旱作农业新技术。2009年秋播下达我县示范面积1.33hm2,实际完成  相似文献   

10.
旱地全膜覆土穴播荞麦田土壤水热及产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5 2017 年在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设全膜覆土穴播(FMS)和露地穴播(CK) 2 种种植方式,研究西北黄土高原全膜覆土穴播对旱地荞麦农田土壤水分和温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寻求半干旱区荞麦高产高效的技术途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FMS 较 CK 使荞麦苗期提前 2.0~2.7 d,分枝期提前 2~3 d,现蕾期提前 0~1.7 d,而灌浆期延长 4.7~7.0 d。全膜覆土穴播(FMS)提高平水年(2015)和欠水年(2016)荞麦农田的土壤贮水量,较 CK 增加 16.9mm 和 25.59 mm,提高 2.91%和 5.79%,差异显著(P<0.05),但丰水年(2017)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平水年和丰水年,0~25 cm 土壤平均温度 FMS 较 CK 分别增加 2.27℃和 2.20℃,但是在高温干旱年, FMS 分枝期至灌浆期明显低于 CK,全生育期内 0~25 cm 土壤平均温度 FMS 较 CK 降低。成熟期 FMS 干物质量较 CK 增加 13.46%~137.87%,叶面积指数增加 16.22%~52.55%,株高增加 12.78%~48.91%,单株粒重增加 33.39%~60.90%,籽粒饱满率提高 8.48%~9.14%。3 年全膜覆土穴播荞麦生育期 0~300 cm 土壤耗水量增加 3.89%,但差异不显著,产量增加 7.26%~95.2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7.59%~87.08%,差异显著(P<0.05),而且越干旱年份增产增效愈加明显。全膜覆土穴播能够提高荞麦播前土壤贮水量,降低高温时段的土壤温度,延长灌浆期,显著提高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促进荞麦植株发育,使得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1.
1997 ̄1998年,在山西省襄汾县解村以露地条播为对照,就旱地冬小麦地膜覆盖条,穴播的增产效应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膜条,穴播方式在冬前,返青期及拔节之前有较好的增温效果,在小麦生育前中期有效地改善了旱地麦田蓄水和供水的关系,提高了水分生产效率,该覆盖方式较好地协调了旱地小麦产量三要素,使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优于对照,达到小麦亩产163.6kg,该项研究为我省旱地冬小麦实现高产稳产寻找  相似文献   

12.
<正>1试验材料和方法1.1试验地的选择该试验设在吉岘乡吉岘行政村朱家寨子自然村,海拔1 250m左右,年降水量500~570mm,年平均气温10.1℃,试验地块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均匀,前茬作物为玉米。1.2试验设计试验品种为合水县目前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冬小麦优良品种陇育4号,采用不同播种期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播种行距,3次重复,5个处理共15个小区,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于1983~1990年组织实施以粮为主大面积增产增收示范区工程,主要是在全省不同生态区建立30个中心示范点,第一年每点搞好2000亩样板田,共摆出6万亩主要粮食作物高产样板田,第二年指导带动60万亩粮田,第三年进一步扩大辐射600万亩粮田,促进作物产量较大辐度提高。在3年实施过程中,主要在南部冬麦区、中部冬麦区,分别设置了中心示范点,利用已有科研成果组装配套形成了与当地生态条件相适应的小麦高产抗逆配套栽培技术,在示范田上认真贯彻落实,同时根据生产上存在的问题,立题进行开发研究,补充和完善了保浇水地“三优三防”高产配套技术,亩产指标400公斤,经边试验研究边示范推  相似文献   

14.
优质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近年来,河南省温县大力实施“农业名县”战略,积极开展了“创建粮食高产名县”活动。温县农科所针对温县区主导小麦品种生育规律、形态结构指标、生理指标及不同生育时期群体消长及个体发育规律、幼穗及小花分化、退化,籽粒形成、物质运转和积累等特点,为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稳定适宜穗数、提高结实率及千粒重,摸索出一套优质小麦示范区规范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冬小麦在入冬前要根据田块中的杂草种类,选用不同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冬后要根据苗情实现分类管理,有效促控麦苗的生长,“雨水”过后要预防“倒春寒”和晚霜冻害。中后期要加强肥水管理,防治小麦病虫害获高产。  相似文献   

16.
在甘谷县一年两熟区进行的冬油菜后复种大豆,氮磷肥配施对全膜穴播大豆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在甘谷县两熟区,施用氮肥和磷肥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增加大豆的生物产量,是种植大豆增产的主要措施之一。结果显示,氮磷肥配施比单施增产效果显著。当氮磷肥配比每hm2为施氮300kg、磷45kg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为3345kg/hm2,较对照增加34.3%。在生产中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在庆阳市合水县吉岘乡开展冬小麦全膜覆盖播期对产量的影响研究,采用不同播种期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分别设6个不同的处理,通过利用Excel、Dps软件对不同处理的产量进行处理,发现在合水县中等肥力水平田,全膜覆盖穴播种植播期较常规种植推迟10~15 d增产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黑膜全地面覆盖垄上微沟穴播栽培马铃薯的技术规程、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薯块收贮上市、废膜处理等。该技术集蓄水增温、防除膜下杂草于一体,增收效益明显,技术流程简单,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和马铃薯主食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文清 《种子科技》2009,27(8):38-38
影响我国山区冬小麦种子繁殖田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干旱.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出现干旱的频率增加,程度不断加重.如何采取得力有效、科学实用、群众欢迎的栽培技术措施抗旱保丰收,已成为山区冬小麦种子繁殖田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全膜玉米与黄豆带状复合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土地的利用率水平,增强作物综合产量,实现土地的产能最大化。此种栽培方式高效的利用了玉米与黄豆的生长发育特征以及自然习性,使两种不同的农作物在同一环境下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将讲述全膜玉米与黄豆的带状复合高产栽培概念以及种植技术方式,希望能够为青海省民和县玉米与黄豆带状复合栽培标准化流程提供相应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