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水稻黄化萎缩病又称霜霉病(Scleroph-thora macrospora Thirum et al.)是我市稻田一种偶发性病害,一般年份零星发生,不引起人们注意,但1992年晚稻此病严重发生,造成很大损失。据调查,全县发病3万余亩,重病株颗粒无收,一般损失在50%以上,全县共计损失稻谷300万公斤以上。原沟溪乡五十都村,共有水稻800亩,其中发病  相似文献   

2.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接毒传播引起的病毒病.2000年以来,该病害在宝应县呈重发趋势,发生面积逐年扩大,为害程度逐年加重,已成为水稻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尤其2004年为大流行年份.发生面积达4.75万hm^2,重发田块病株率达70%以上,部分田块绝收,对水稻的产量及品质构成了严重威胁。在总结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及防治情况的基础上,笔者对影响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危害情况与发病因素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振乾 《植物保护》1986,12(1):12-14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1983年在我市“两晚”稻生长后期爆发,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发病面积7.28万亩。1984年发病范围和面积进一步扩大,7月上、中旬就出现发病高峰,单季晚稻分蘖盛期,明显发病面积10.55万亩,其中严重的4000亩左右。水稻生长后期统计,全市发生“青枯”面积27.47万亩,其中严重的1113亩,估计因病损失稻谷1109.3万斤。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已是该市目前水稻生产上的一大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4.
水稻小球菌核病的发病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在一些地区随着粳稻面积增大,施肥水平提高,小球菌核病已上升为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稻株受害初期,在近水面的叶鞘上产生黑褐色的小斑点,渐渐向上发展成黑色细条斑,且逐渐扩大,随即侵入内层叶鞘和茎秆,在茎秆上形成线条状病斑。严重时,使茎秆基部变黑,最后受害部位的组织腐朽变红褐色,致使枯死,因而引起千粒重降低,空壳率  相似文献   

5.
水稻瘤矮病在博白县的发生与发病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博白县三滩乡在晚稻上发生了一种我区新的矮缩病,此病扩展迅速且为害严重。据调查,1983年仅在良茂村的2亩杂 优稻田里零星发生,及至1987年扩展到良茂、那秀两个村,面积达1350亩,严重病田的病株率达80%,亩减产250公斤以上。现将调  相似文献   

6.
水稻瘤矮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瘤矮病主要为害晚季稻,尤以杂优稻受害特重,这与杂优稻秧苗田播种量和大田插植苗数较少有关。目前病区未有免疫或高抗品种。早季稻一般受害较轻,仅零星发病,但成为晚季稻的主要侵染源。晚季稻播种后从秧针期开始(播后4-5天)即受侵染。特别是在7月中旬早季稻收割时介体叶蝉被迫大量迁移,秧田的虫数激增,秧苗感染率也激增。愈靠近早稻病田的秧苗感染率愈高。早播早植比迟播迟植发病重。秧苗在6叶龄前最易感染发病,苗龄愈小受害愈重,9叶龄后感染的不发病,所以大田的发病率基本上就是秧苗期的感染率。
防治本病主要抓晚稻秧田下述两项措施:(1)播植期适当推迟7-10天,即在7月中旬播种,8月上旬移植;(2)秧苗田从秧针期开始每4-5天喷药1次,共4-5次,如结合迟播则只需喷药2-3次。1983年的2,670亩防治试验和1984年病区全面推广防治结果,防效极为显著。1984年发病面积仅3.36万亩,为1982年发病面积50万亩的6.7%;发病率在0.5%以下,(1982年一般发病率为20-30%,严重的达98%)基本不造成为害,保产约2,500万公斤。  相似文献   

7.
广东水稻橙叶病发病条件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离体条件下,植物激素NAA和ABA对稻瘟病菌的孢子萌芽没有影响,ABA对菌丝生长也没有影响,NAA对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稻株上,NAA能减轻稻瘟病的发生,且对烯丙异噻唑有增效作用;ABA则加重病害的发生,对烯丙异噻唑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8.
2014—2015年,以南粳9108水稻品种为观察对象,研究了稻曲病不同发病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曲病发病后,水稻千粒重、结实率随每穗病粒数增加而降低,产量损失率随每穗病粒数增加而增加。未发病籽粒所受影响以稻曲病病粒所在一次枝梗受影响最大,其他位置距离病粒越近受影响越大,且病粒下部籽粒所受影响大于病粒上部籽粒;随稻曲病病粒在水稻穗部位置的上升,其对其他未发病籽粒影响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加。田间平均每穗病粒数随稻曲病病穗率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荷兰鸢尾黄化腐败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志新 《植物检疫》1992,6(1):47-48
1974年,日本首次发现由丝囊霉属(?)hanomyces 真菌引起的荷兰鸢尾基腐。亦即本文所称的黄化腐败病。当时7个塑料大棚种的荷兰鸢尾有60%发,约400000株荷兰鸢尾猝倒。对此病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措施。我国尚未见有病发生的报道。特对此病的有关方面作综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水稻紫鞘病发病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紫鞘病在我地普遍发生,重病株不实粒增加,千粒重降低,损失15%左右。对于紫鞘的发生原因,目前尚有争论。主要有螨害和半知菌病害之说。两年来,我们对此讲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调查结果认为,农业措施影响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程度。在病害易发地区,采用棉田、大豆田和蔬菜地等非禾本科植物田块套播旱育秧,以及通过耕作制度和作物布局的变化推广抗病、耐病丰产良种等农业措施,对控制和减轻病害的发生和为害程度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油菜萎缩不实病及防治措施苗昌泽(湖北省洪湖市沙口农技站,433205)油菜萎缩不实病是由缺硼引起的非侵染性病害。发病轻的,到开花期表现症状,多荫荚不实;发病重的,在苗薹期就表现出明显的症状,病株萎缩死亡。导致大幅度减产。一、症状1、矮化型植株明显矮化...  相似文献   

13.
粤西地区冬季辣椒疮痂病发病因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红 《植物保护》1997,23(3):30-31
辣椒疮痂病为粤西地区冬季辣椒的重要病害。辣椒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以开花结果期危害最重,影响最大。辣椒疮痂病的发生受辣椒品种、种子带菌、土质、田间湿度、生育期及栽培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菜椒品种较感病,种子带菌是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文中针对病害的发生规律,提出了辣椒疮痂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广东桑树萎缩病的调查及传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桑树萎缩病的症状与江浙黄化型桑树萎缩病基本相同。主要发病地区为顺德、南海、中山、新会和鹤山等县,发病率一般在10%以下,严重的达50-80%。病株减产达70%,用病叶饲蚕所生产的丝茧缺乏光泽,茧形不整。  相似文献   

15.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国内水稻检疫性病害。近年来已成为我乡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且发病时间逐年提早,发病面积不断扩大,造成损失严重,为了估测病害造成损失情况,我们连续两年进行了发病程度与损失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室内对水稻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期接种带毒灰稻虱成虫 ,观察其传毒发病过程和调查田间自然发病结果表明 ,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早、晚稻不同品种上的抗性表现和在不同生育期的感染敏感性有差异。分析了秧苗期与本田期的侵染机率 ,提出了秧苗期是水稻黑条矮缩病治虫防病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7.
陕西洛川苹果树腐烂病侵染来源及发病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川县作为陕西优质苹果的主产区,近年来苹果树腐烂病为害严重,已构成苹果生产的潜在隐患。洛川果区的树龄大多为10~15年,正处在易感病期,为此,我们对洛川县苹果树腐烂病的侵染来源做了初步的研究,对其发病因素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苹果树腐烂病提供了理论基础。1侵染来源在洛川县分别采集苹果、梨、山楂树腐烂病枝干,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1]获得病菌纯培养物。然后分别移植在PD A、苹果树枝条汁培养基上,25℃恒温培养。分别取苹果无病2年生枝条,截成20cm长的小段,用75%酒精表面消毒后再用无菌水冲洗。然后用烙铁烫伤接种,再向皮…  相似文献   

18.
密云县每年种植花生面积4000hm2左右,占北京市全市种植面积的1/3以上。1990年以来,花生根腐病(Fusariumspp.)发生较重,给当地的花生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特别是1995年本县西田各庄2000hm2花生严重发病,尽管采取了一定的防治措施,仍造成大面积死秧的局面,当年,全县花生减产230万kg以上。为搞好该病的防治,我们开展了为期5a(1996~2000年)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分析发病原因,探讨防治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发病因素分析1)土壤肥力。1996~1997年试验显示,667m2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水稻叶鞘腐败病病原菌Sarocladium oryzae,在水稻各生育期和植株不同部位的叶鞘上之致病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症状。该病原菌不仅在水稻各生育期发生危害,还能侵害叶鞘、谷粒、叶片中脉等。水稻剑叶叶鞘受害,常呈现为典型叶鞘腐败病病斑以及"紫鞘"或"紫鞘黄叶"症状。病谷常引起秧苗发病。发病的最适温度为30℃、湿度为70%(RH)。但发病对温湿度要求并不甚严格。适当的氮、磷、钾配比和适量施用能提高植株的抗病性,氮肥过多或缺乏均会加剧病害的发生与危害。品种的抗病性有着明显差异,但与水稻类型无关。以病原菌分生孢子液对21个常见杂草和野生稻接种,其中属于禾本科的15个种可引起发病。经田间调查,该病原菌也在自然条件下侵染若干禾本科杂草。  相似文献   

20.
桑萎缩病因病原和症状的不同,分为黄化型、萎缩型、花叶型三种。黄化型和萎缩型是由类菌原体引起的,可通过媒介昆虫菱纹叶蝉和拟菱纹叶蝉传染;花叶型是由病毒引起的尚未发现传毒介体。发病后三种病的共同症状是节间缩短、枝叶缩小,导致桑叶严重减产。防治方法如下: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