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为研究经全哺乳饲养后,2.5岁及3.5岁麦洼公犊牦牛的生长发育及肉质特性。对2.5及3.5岁麦洼公犊牦牛进行屠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5岁和3.5岁犊牦牛的宰前重、体高和体斜长存在极显著差异,管围具有显著差异,而胸围无显著差异。头、蹄、皮重均具有极显著差异,而生殖器睾丸重无显著差异。心脏、肝脏和肾脏重具有极显著差异,肺脏重具有显著差异,而脾脏无显著差异。2.5岁和3.5岁犊牦牛的胴体重、净骨重、净肉重、净肉率、胴体产肉率和骨肉比均具有极显著差异,眼肌面积具有显著差异,而屠宰率无显著差异。全哺乳方式对2.5岁及3.5岁犊牦牛,生长发育补充效果明显,均有较高的宰前重,且产肉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牦牛的生理指标,反映牦牛的生物学特性,对其常规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林芝地区成年牦牛的血液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初步建立牦牛的生理指标和血液生理指标的参考值,为今后加强牦牛的饲养管理、疾病诊断及杂交繁育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旨在研究饲养模式对牦牛出栏周期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体质量接近和健康的同年生帕林公牦牛(帕里牦牛♂×林周牦牛♀)160头,分别对试验组(半舍饲养殖)牦牛60头和对照组(传统放牧)牦牛100头开展6月龄、18月龄、30月龄、42月龄和54月龄的体质量测定。结果表明:从生长性能分析,5个年龄段试验组牦牛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牦牛(p<0.05);从经济效益分析,试验组牦牛比对照组牦牛平均单头多增加收益702元。综上,犊牦牛采取“全哺乳兼早期断奶技术”饲养,结合育成牦牛在冷季采取半舍饲养殖的方式能够增加牦牛生产周期,提高牦牛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阐述了牦牛适应少氧环境的生态生理特性,主要表现在胸腔和心、肺脏发达;气管粗短,呼吸、脉搏变化幅度大;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高,血红蛋白类型组成变化较特殊,初生牦牛犊血液中含有早期胎儿血红蛋白等。并对上述特性作了初步分析和讨论。本文为牦牛选育、饲牧管理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畜牧业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高原犊牦牛养殖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高原犊牦牛养殖的稳定发展,提升犊牦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必须对高原犊牦牛的常见疾病进行有效的防治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是高原犊牦牛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疾病类型,本文结合实际,对高原犊牦牛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相应的治疗和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为高原犊牦牛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分别选取犊牦牛(6月龄)和成年牦牛(36月龄)肝,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其挥发性化合物进行检测,分析了不同年龄牦牛肝中挥发性化合物的差异.结果表明:相比成年牦牛肝,犊牦牛肝中的醛类物质高出43.81%,酮类高出11.52%,而烃类低44.94%.芳香族化合物,成年牦牛肝中的含量是犊牦牛的17倍.此外,苯甲醛、壬醛、己醛、庚醛等与脂肪氧化有关的挥发性化合物,在犊牦牛肝中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成年牦牛.  相似文献   

7.
牦牛是一种经过物竞天择适应于高寒草原牧区生态环境的草食性反刍家畜品种,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是藏区牧民衣食住行烧耕等活动的全能家畜,是牧民重要的生活和经济来源,也是当地畜牧业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畜种之一。近几年对所在县牧户牦牛犊的实际调查、分析,发现牦牛犊腹泻是藏区牦牛犊常见且易引起牦牛犊死亡的危害疾病之一,也是藏区动物防疫部门工作者最为困扰的事情以及工作的重心。因此,通过实地的调查,对牦牛犊腹泻疾病的病因和防治方法不断进行研究,才能更好地推动藏区牦牛生态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增加牧民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高寒牧区,牦牛由于长期生活在高原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恶劣,饲养管理粗放,一直存在着母牦牛受胎率不高,所生产的犊牦牛成活率低,且生长发育不良、生长周期长。为做好孕产期母牦牛的护管和犊牦牛的培育,笔者于2001~2004年期间在四川省红原县阿木乡玛莫草场,对孕产期母牦牛及犊牦牛的饲养管理进行了探索,以期提高犊牦牛的繁殖成活率。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牦牛是高原牧区的主要畜种,对于提升牧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犊牦牛培育是生产的关键,会直接影响到牦牛的生产性能。但是,因为高原气候恶劣、饲养管理方式落后等因素的影响,犊牦牛很容易患上呼吸系统疾病,比如说支气管炎、感冒和咽炎等疾病,导致犊牦牛的成活率比较低,所以牧民和相关部门必须做好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查吾拉牦牛的区域概况,生产性能和肉、乳品质,在西藏那曲聂荣县开展了查吾拉牦牛中心产区分布、畜群结构、牛群数量方面的调研;选取8岁健康无病的查吾拉牦牛10头,公母各半,进行了屠宰试验和肉品质测定,结果显示,查吾拉牦牛公牛屠宰率为48.41%,净肉率为38.70%,胴体产肉率为79.98%,查吾拉牦牛母牛屠宰率为50.21%,净肉率为41.68%,胴体产肉率为83.01%。查吾拉牦牛肉中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_(12)、钙、硒、氨基酸含量丰富,可为人类提供优质健康的动物蛋白;随机选取了15头4~5岁带犊的查吾拉母牦牛,进行了产乳性能和乳品质测定。结果显示,查吾拉牦牛的7—9月份日产奶量为2.25~3.47 kg,其中峰值月为7月份。另外,查吾拉牦牛的鲜乳品质指标最高为非脂乳固体9.30%和脂肪6.61%,最低为固形物0.75%,PH值为6.53,符合正常牛鲜乳酸碱范围。本研究通过述清查吾拉牦牛的区域分布概况,生产性能和肉、乳品质情况进一步完善查吾拉牦牛遗传资源挖掘鉴定工作,为今后品种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理论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乳酸杆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对犊牦牛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E. coli)所致小肠黏膜屏障损伤的治疗机制,本研究将24头健康犊牦牛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E. coli O78)、低LAB组(E.coli O78+1×107 CFU LAB)和高LAB组(E. coli O78+1×1011 CFU LAB)。HE染色评估犊牦牛小肠病理变化,并计算小肠各肠段肠绒毛长度(VH)与隐窝深度(CD)比值(V/C),Western blot检测小肠黏膜p38和MAP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E. coli O78处理的模型组犊牦牛小肠绒毛排列紊乱,隐窝深度增加,且界限模糊,黏膜固有层和下层有炎性细胞浸润,经LAB干预治疗,犊牦牛小肠绒毛组织病理结构得到改善。2)模型组小肠VH指数与V/C比值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而随着LAB干预治疗剂量增加,小肠VH指数和V/C比值升高,其中高LAB组VH指数显著高于模型组和低LAB组(P<0.05),同时高LAB组V/C比值显著高于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犊牦牛线粒体氧自由基代谢水平以及能量代谢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对青海省大通种牛场6月龄1/4野血犊牦牛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以及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野血犊牦牛心肌线粒体中T-AOC、GSH-Px、SOD活性和NO含量均高于骨骼肌,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心肌线粒体中MDA含量显著高于骨骼肌(P0.05)。[结论]该研究从发育学角度为探讨1/4野血牦牛高原低氧适应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通过对木里牦牛冬春补饲,提高犊牦牛初生重、降低生产牦牛冬春季掉膘率;夏季补饲增加生产牦牛育肥效果,明显提高产后母牛的产奶量。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西藏地区牦牛代乳粉哺育犊牛的适宜蛋白质水平,本试验以藏区高山牦牛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蛋白水平对哺乳期牦犊牛的体重和血清学指标的影响,以筛选出蛋白质水平最佳的代乳粉。选取40头新生当雄县牦犊牛,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犊牛随母牦牛哺乳(CON),试验组犊牛分别饲喂蛋白水平为21.95%低蛋白组(LP)、24.28%中蛋白组(MP)和26.11%高蛋白组(HP)3种牦牛代乳品。饲喂时间为犊牛30~90d日龄,期间跟踪测定犊牛体重,并分别在30、60和90d日龄采集血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饲喂3种代乳粉的犊牛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120d日龄时HP组犊牛体重达到最高值;3种代乳粉对犊牛血清抗氧化指标和免疫指标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HP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有高于LP组的趋势(0.05P0.1),且HP组丙二醛含量及肿瘤坏死因子a较其他3组低,而免疫球蛋白(IgG、IgM)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均较其他3组高。综合分析显示在西藏地区蛋白水平为26%的牦牛代乳粉饲喂哺乳期牦犊牛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东北马鹿(Cervus Canadensis Xanthop Yqus)的血象,目前国内尚无报导,有关资料也尚无记载。为探讨马鹿血细胞形态及正常生理指数,于1981—1983年间,对密山、兴凯湖、云山等养鹿场的45头东北马鹿的血液学正常生理指数及各类血细胞量度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鉴定吉拉牦牛血清学特征,及不同种群栖息地分布对该资源的血清学影响。研究选取来自吉拉牦牛主产区(隆格尔乡、吉拉乡)40头成年雌性牦牛为研究对象,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全部个体的39项血清学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隆格尔乡牦牛群体的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白球比(A/G)、碱性磷酸酶(ALP)、淀粉酶(AMY)、肌酐(Cr)、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阴离子间隙(AG)等17项指标显著(P<0.05)高于吉拉乡牦牛;相反,隆格尔乡牦牛群体的总胆红素(TBIL)、尿素(BUN)和尿素氮/肌酐(BUN/Cr)显著低于(P<0.05)吉拉乡牦牛群体。另外,构建完成主产区吉拉牦牛所检血清学指标的95%置信区间。本研究通过明确吉拉牦牛血清学指标特征为该资源品种遗传特性及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鉴定阿里牦牛血清生化指标及其临床诊断参考范围,实验分析了69头阿里拉牦牛的39项血清指标并完成了阿里牦牛39项血清生化指标95%置信参考范围。结果显示,数值最高指标主要包括:乳酸脱氢酶、a-羟丁酸、渗透压,数值最低指标主要包括:尿素氮/肌酐、β-2微球蛋白和胱抑素C。同时在不同饲养模式下,阿里放牧牦牛和舍饲牦牛的39项生化指标比对分析显示,舍伺牦牛的4项指标(总蛋白[TP]、间接胆红素[IBIL]、碱性磷酸酶[ALP]、β -2微球蛋白[β2-MG])显著高于散养牦牛(P<0.05)。另外,舍饲牦牛群体的肌酸酶同工酶(CKMB)、二氧化碳(CO2W)、尿素(BUN)和尿素氮/肌酐(BUN/Cr)指标均高于散养牦牛群体(P<0.01)。本研究不仅构建了阿里牦牛成年健康个体生化指标评价体系,同时对处于不同饲养模式条件下极端高海拔的案例牦牛群体的生化指标改变也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本研究结果不仅为今后品种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理论数据参考,同时也为今后建立和优化牦牛血清学检测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黄牛的生理常数,某些地区已有报告。但各地区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差异甚大,同时各地黄牛的品种、饲养管理条件及使役性质也不相同。这些因素对黄牛的生理特性无疑有一定影响。所以某一地区所做的生理常数对另一地区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完全反映该地区家畜的生理特点。为此,我们于1959年10月测定了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黄牛的主要生理常数。茲整理报导,以供西北高寒地区兽医临床工作者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甘南牦牛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牦牛Bos gruniens是世界上广大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特殊家畜,能在其它牛种难以生存的高寒、低氧环境中健康生长和繁衍后代,在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下,形成了许多优良的种群。关于牦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方面的报道较多,如卢福山等对青海高原型牦牛、李莉等对互助牦牛、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甘孜州新龙县拉日玛牦牛地方类群的遗传资源特性,试验采用屠宰及相关性能指标测定方法,对拉日玛牦牛各组织、器官及生产性状指标进行系统测定。结果表明,拉日玛公牦牛的宰前质量、头质量、心脏质量、肝脏质量、肺脏质量、瘤胃质量、网胃质量、胴体长、胴体质量、眼肌面积等指标大于母牦牛,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公牦牛的蹄质量、净骨质量大于母牦牛,并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说明拉日玛牦牛是属于生长发育及产肉性能良好的优质地方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