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图书馆科研评价指标,包括创新研究方法的应用、发表的论文级别与数量、科技成果转化率、创新性研究内容等,并对指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坐落于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编制150人,直属农业部领导,1997年划归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经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批准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创新编制110人。目前全所在职职工131人,离退休职工100人。在职职工中,科研人员119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43人,博硕生导师35人。中国农科院杰出岗位人才6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1人,农业部科研创新人才1人,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工程第1层次2人。建有"农区污染环境修复研究团队"、"环境监测与信息研究团队"、"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  相似文献   

3.
<正>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坐落于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编制150人,直属农业部领导,1997年划归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经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批准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创新编制110人。目前全所在职职工131人,离退休职工100人。在职职工中,科研人员119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43人,博硕生导师35人,中国农科院杰出岗位人才6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1人,农业部科研创新人才1人,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工程第1层次2人。建有"农区污染环境修复研究团队"、"环境监测与信息研究团队"、"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研究团队"3支重点创新团队。全所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拥有14400平方米的实验大楼(其中旧楼5900平方米,新楼8500平  相似文献   

4.
<正>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坐落于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编制150人,直属农业部领导,1997年划归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经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批准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创新编制110人。目前全所在职职工131人,离退休职工100人。在职职工中,科研人员119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43人,博硕生导师35人。中国农科院杰出岗位人才6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1人,农业部科研创新人才1人,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工程第1层次2人。建有"农区污染环境修复研究团队"、"环境监测与信息研究团队"、"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  相似文献   

5.
<正>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坐落于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编制150人,直属农业部领导,1997年划归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经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批准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创新编制110人。目前全所在职职工131人,离退休职工100人。在职职工中,科研人员119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43人,博硕生导师35人。中国农科院杰出岗位人才6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1人,农业部科研创新人才1人,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工程第1层次2人。  相似文献   

6.
正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坐落于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编制150人,直属农业部领导,1997年划归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经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批准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创新编制110人。目前全所在职职工131人,离退休职工100人。在职职工中,科研人员119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43人,博硕生导师35人。中国农科院杰出岗位人才6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1人,农业部科研创新人才1人,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工程第1层次2人。  相似文献   

7.
正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坐落于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编制150人,直属农业部领导,1997年划归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经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批准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创新编制110人。目前全所在职职工131人,离退休职工100人。在职职工中,科研人员119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43人,博硕生导师35人。中国农科院杰出岗位人才6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1人,农业部科研创新人才1人,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工程第1层次2人。  相似文献   

8.
<正>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坐落于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编制150人,直属农业部领导,1997年划归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经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批准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创新编制110人。目前全所在职职工131人,离退休职工100人。在职职工中,科研人员119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43人,博硕生导师35人。中国农科院杰出岗位人才6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1人,农业部科研创新人才1人,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工程第1层次2人。  相似文献   

9.
<正>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坐落于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编制150人,直属农业部领导,1997年划归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经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批准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创新编制110人。目前全所在职职工131人,离退休职工100人。在职职工中,科研人员119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43人,博硕生导师35人。中国农科院杰出岗位人才6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1人,农业部科研创新人才1人,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工程第1层次2人。  相似文献   

10.
<正> 建设科研生产联合体基地,是水保科研上的一项改革。大搞科研生产联合体,不但能够拓宽科研场所,节约科研经费,促进多出、快出成果,而且能够加快流域治理速度,提高治理质量,增强水保科研站自身发展活力,达到富民富站的目的。我站大搞科研生产联合体基地建设的实践证明,科研生产联合体这一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形式,能加快流域开发治理,有利于开创水保科研工作新局面,是基层水保科研站打破“大锅饭”,增强自我生存和发展活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坐落于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农业环境保护研究和监测机构。前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农业环保研究室,1979年正式建所,迁到现址,直属农业部领导,1997年划归中国农业科学院领导。全所现设有2个管理部门、7个业务部门、1个后勤服务中心(代管所内1个科技开发公司天津市东方绿色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现有在职职工131人,离退休职工98人。目前在职职工中,科研人员119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40余人。博士34人,硕士35人。建设有"农区污染环境修复"、"农业环境监测与信息"、"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三支重点创新  相似文献   

12.
农业科研院所作为国家农业科技的研发主体,积累了大量的科研资料。农业研究院所科研档案管理人员如何在信息化时代,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是农业研究院所科研档案管理人员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文章通过对农业研究院所科研档案的含义、管理现状、现代化的建议3个方面为规范和加强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档案管理做一些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我省的水利科研发展现状,分析了阻碍科研发展和成果推广的因素,提出了水利科研的选题方向及发展水利科研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毛主席、党中央发出"全党动员,大办农业,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伟大号召下,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的巨大鼓舞下,由山东省土肥所和新疆农科院联合组织,于1975年11月21日至28日在山东省德州召开了全国盐碱土改良科研协作会。  相似文献   

15.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科研管理,加强了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提高了科研工作的效率,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介绍了科研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和意义,分析了其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具体类型及原因,为保证科研网络信息的安全,提出了加强网络风险防范、防止科研信息被泄露、修改或非法窃取的相应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强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的科研诚信建设,防治科研不端行为,净化科研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有关规定,科学技术部部长徐冠华签署部长令,于11月9日发布了《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处理办法》),把对国家科技计划中科研不端行为的调查和处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处理办法》的内容包括六章共三十四条,将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按照这一办法,抄袭、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等科研不端行为将受到查处和惩罚。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科研的概况,总结了水土保持科研的成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深入进行了需求分析,提出了该区域水土保持科研发展的总目标、总体布局和重点发展方向,以及该区域水土保持科研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在"十二五"期间积极开展科研业务工作,在水土保持项目、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土保持技术服务工作、其他业务工作方面成绩显著,为治理黄河和发展区域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新形势下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将认真贯彻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发展的总要求,结合实际,发挥优势,撸起袖子加油干,脚踏实地真心干,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力争"十三五"期间再创水土保持科研业务工作的新辉煌,为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特别是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治理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近几年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学与科研必须紧密结合,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教学与科研结合得好,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符合“四化”要求的建设人才。我是教遗传学的。遗传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很抽象,学生较难理解。为了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遗传原理和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结合科研实际,使理论知识渗透到科研实践的观察中。如紧密联系水稻育种和水稻“三系”遗传机理研究实际,在讲到遗传的“三大”规律时,联系水稻杂种后代的表现,让学生亲自观察,调查杂种后代的分离  相似文献   

20.
低碳农业是一种先进的"三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现代农业发展技术,以最少的生产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在产生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减少农业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文章主要阐述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在科研生产中积极探索和应用低碳农业技术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