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国外林木抗虫性育种现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概述了国外林木抗性育种研究的现状。认为林木的抗虫性是寄主一昆虫一环境3者相互影响的结果。抗虫性不是单因素的,而是在形态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特性和谐作用下个体对入侵昆虫产生的物理和化学影响能力。抗虫性育种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严密的实验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前防治病虫害的手段主要是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或培育抗性品种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立在分子生物学上的基因工程方法,给林木抗虫,病育种带来一条全新而有效的途径。本文就林木抗虫,抗病毒和抗菌的分子育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林木分子抗性育种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英国林业、林地利用、木材生产的过去和将来,林木育种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成果,讨论中英两国在林木育种上差异。英国林木改良仍然以常规育种为主,同时综合林业生物技术育种,极力提倡由群体选择到个体选择的多层利用,最后就我国林木遗传改良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日本自1956年以来的林木育种事业发展概况,及其今后研究动向。对日本以林木育种场为骨干的研究体系及特点做了较系统的介绍,并着重分析和论述了日本林木育种学家们在抗气象害、抗病虫害和有关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战略思想和研究动向。最后,借鉴日本经验,对我国林木育种事业的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60年代以来,林业抗性育种得到了迅速发展,其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居林木育种各大项中的领先地位。据初步统计,英国联邦农业局的《林业文摘》杂志1983—1987年中,就有167条文摘是属抗性育种方面的,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我国林木育种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主要成就, 综述了近年来林木遗传标记技术、林木基因组研究、林木抗虫、抗病、抗逆境、品质改良、遗传转化等基因工程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并探讨了生物技术与林木常规育种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生物技术在林木抗性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林木抗性育种领域生物技术研究、应用现状,并对生物技术在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林木结构、生理、生化三方面对林木抗病机理及目前抗病育种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概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林木遗传育种基础研究热点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由于世代周期长、个体高大、遗传负荷高等自身固有的一些特性,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难以操作的遗传学材料,导致林木遗传育种在基础研究方面远远滞后于模式动、植物和其他重要作物,成为限制林木遗传改良进程的主要因素。分子育种是突破林木育种周期长的关键技术,通过基因组学研究,分析和阐明林木基因的功能是进行林木分子育种设计的前提。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领域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林木遗传育种基础研究也出现一些新的热点。本文主要阐述林木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学、连锁与关联分析、木材形成机制及分子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虽然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实际应用的条件还不成熟,但作为技术储备是急需加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安徽林业科技》2006,(1):F0004
“安徽省松材线虫抗性育种中心项目”隶属于“中日合作林木育种科学技术中改项目”,是中日两国政府间的技术项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杨树溃疡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杨树溃疡病主要由真菌侵染所致,该真菌是一类世界性分布的真菌,寄主范围十分广泛,可危害多种林木和果树的树干及果实,引起枯枝、溃疡、流胶和果腐等。另外,还可以引起根腐,导致整株树的枯死。发生病害的林木,用材林材性降低,经济林产量降低,造成严重危害和经济损失。文中对其病害分布、致病机理、抗病机制以及抗病育种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意大利的杨树病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意大利杨树病害的发展历史、现状、几种主要的病害以及围绕病虫害防治所做的一系列抗性育种工作。本文旨在杨树抗病害方面学习意大利的先进经验,以他人走过的弯路作为借鉴。  相似文献   

13.
抗枣疯病枣树品系选育及抗病机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野外嫁接病枝病皮和室内PCR检测的方法,测定了不同枣树品种和单株对枣疯病的抗性,历经12 a的时间,筛选出了抗病性较强的壶瓶枣和婆枣单株。建立了总面积24 hm2的6个试验示范园,观测了林间生长表现,证明选择的枣树品系抗病性稳定。通过与感病枣树品种进行对比分析,初步研究了抗病品系的抗病机理。抗病和感病品系间在酚类物质含量、绿原酸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间都存在显著差异。在抗病品种中发现一种感病品种中没有的酚类物质,经提取测定,该物质的提取液可对过氧化物酶、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侧柏抗病单株对叶枯病抗性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比较测定了对叶枯病具有高度抗性的侧柏单株叶片中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细胞含水量和肉质化程度。结果表明,抗病单株叶片细胞中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含量显著地高于普通的感病侧柏;抗病单株的PAL活性和SOD活性也明显高于感病株。并且发现PAL活性和木质素含量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抗病单株的细胞含水量和肉质化程度则显著地低于感病株。综上指标说明,抗病单株在生理生化和遗传上,明显地区别于普通感病株。  相似文献   

15.
生物技术在森林病害防治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森林病害防治领域中的生物技术研究、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并对生物技术在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笋用竹病虫害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浙江省笋用竹主产区的病虫害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研究,整理报道了浙江省笋用竹病虫害种类共69种,其中虫害;2纲5目21科41属47种;病害;23属22种,并记述和分析了笋用竹优势病虫害种类,寄主、分布及发生与危害变迁原因,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17.
巨桉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巨桉种源试验和地理变异研究时, 应重视从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出发, 考虑试材的取样标准、群体的生殖和生态特性, 采用现代生物气候方法综合分析。巨桉有些群体存在着复杂的多型性, 采用复合轮回选择能明显提高自由授粉家系后代的遗传增益, 并提高种子园改良的质量。应用入选家系或个体的无性繁殖材料进行改良, 可获得更大的遗传增益。巨桉遗传改良应把有性和无性两条途径结合起来, 遵循简便、实用和高效的原则;基于这个原则, 本文提出了巨桉目前可能的最佳改良程序。  相似文献   

18.
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一类寄主多、分布广的重大生物病害.对该病害目前仍旧缺乏有效防治措施,选育抗病品种被认为是预防该病害爆发成灾最为经济的措施.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植物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新的思路.藉此论述分子标记技术的种类及其优缺点,以及分子标记技术在黄萎病抗病基因筛选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世界杨树杂交育种亲本利用的进展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世界杨树杂交育种亲本利用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着重介绍了利用多水平变异选择亲本的现代杂交育种的进展。提出了我国杨树杂交育种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Chestnut blight is a stem‐girdling disease of Castanea caused by the fungal pathogen Cryphonectria parasitica. Chestnut blight affects all Castanea species to some degree. In Asian species, chestnut blight is a commercially relevant disease which primarily affects nut production. In American and European species, chestnut blight has caused significant declines in wild populations and continues to negatively affect nut production in the European chestnut (C. sativa). Despite the profound effect of this disease in the Castanea genus, very little is known concerning the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host–pathogen interaction between C. parasitica and its Castanea host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information on known mechanisms and metabolites involved in the host–pathogen interaction and contributes original information on the pathogen in relation to susceptible and putatively resistant genotypes with a view to furthering research that will promot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devastating disease and enable its contr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