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氮、全磷、全钾是指土壤中所含的植物可利用和不可利用的氮、磷、钾,与土壤肥力的相关性较小。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是指可以被植物直接迅速利用,或经过简单转化而直接利用的氮、磷、钾。同土壤肥力的相关性较大。总养分是指全氮、有效磷和钾3种元素的含量总和,是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大的养分和平衡施肥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如果总养分达不到包装袋上明示的含量值,将导致植物生长不良。  相似文献   

2.
<正>全氮、全磷、全钾是指土壤中所含的植物可利用和不可利用的氮、磷、钾,与土壤肥力的相关性较小。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是指可以被植物直接迅速利用,或经过简单转化而直接利用的氮、磷、钾。同土壤肥力的相关性较大。总养分是指全氮、有效磷和钾3种元素的含量总和,是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大的养分和平衡施肥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如果总养分达不到包装袋上明示的含量值,将导致植物生长不良。1氮氮是农作物的主要营养元素,对农作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加强桑树施肥管理 实现桑叶优质高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料是桑树的粮食,桑叶是家蚕的饲料.加强桑树施肥是获得桑叶优质高产的先决条件.由于桑树是多年生用叶植物,每年经过剪伐和多次采叶养蚕,要从土壤中摄取大量的营养物质,单靠土壤本身含有的营养元素远不能满足桑树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以施肥来补充.据资料统计:500公斤桑叶中含氮约6.5公斤,含磷1.2公斤,含钾2.5公斤;每生产50公斤桑叶,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0.75公斤、磷0.35公斤、钾0.56公斤,采伐愈多,消耗愈多,需肥  相似文献   

4.
<正> 捷克斯洛伐克总结了50个地方施氮0~480公斤/公顷(结合磷钾)的田间试验,得出了两个结论。在低生产力的草地上最有效的施氮量是120公斤/公顷(结合磷钾,施氮每公斤可获干物质27~28公斤);施氮240公斤氮的利用率表现出低、中、高级生产力的草地之草丛相似(干物质平均为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被植物麦冬叶片氮磷化学计量比和养分再吸收效率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氮磷供应、叶片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和再吸收效率可反映植物对土壤氮、磷养分状况及全球变化氮沉降的响应和适应机制。本研究以城市地被植物麦冬为研究对象,分析氮、磷添加后麦冬叶片的氮、磷含量、化学计量比及其再吸收效率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氮、磷养分的供应明显影响植物叶片氮、磷浓度及其化学计量比和再吸收效率。氮添加提高了叶片氮浓度、氮∶磷和氮再吸收效率,而降低了叶片磷浓度和磷再吸收效率(P<0.05);磷添加提高了叶片磷浓度和磷再吸收效率,降低叶片氮∶磷,而对叶片氮浓度和氮再吸收效率影响不显著(P<0.05)。氮、磷同添使叶片氮、磷浓度、化学计量比及其再吸收效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叶片氮∶磷能反映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并与植物氮、磷再吸收效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模拟氮沉降相比,麦冬对磷富集的响应过程更加敏感,调节能力更强,同时,也反映出其具有更强地净化磷富集的功能。氮、磷存在明显的生态耦合过程,南昌城市地被植物的养分管理必须兼顾氮、磷,但磷的重要性高于氮。  相似文献   

6.
腐熟堆肥是将家畜禽粪尿中加入10%~30%麦秆、枯草等含有纤维质的材料混合经堆制腐解而成的有机肥料。所含营养物质比较丰富,且肥效长而稳定,同时有利于促进土壤固粒结构的形成,能增加土壤保水、保温、透气、保肥的能力,而且与化肥混合使用又可弥补化肥所含养分单一的缺陷。它为植物提供必需的大量元素氮、磷、钾、钙、镁、硫和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钼、铜等无机养分;氨基酸、酰胺、核酸等有机养分和活性物质如维生素B1、B6等,保持养分的相对平衡。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其中含大量微生物及各种酶(蛋白酶、脲酶、磷酸化酶),促使有机态氮、磷变为无机态,供作物吸收。并能使土壤中钙、镁、铁、铝等形成稳定络合物,减少对磷的固定,提高有效磷含量。改良土壤结构,腐殖质胶体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降低容重,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协调水、气矛盾。培肥地力,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力。本文介绍了制作家畜堆肥的目的,制作堆肥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制作方法及使用方法。为定居后的牧民从事牧草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1轮作 1.1作用 有利于发挥土壤中各种营养成分。如把需氮较多的叶菜类与需磷较多的果菜类和需钾较多的茎菜类,把深根性的豆类、瓜类、茄果类同浅根性的白菜、甘蓝、黄瓜、葱蒜类等进行轮作,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所含的各种不同养分和不同土层中的养分。  相似文献   

8.
<正> 桑叶是蚕儿的饲料,肥料是桑树的粮食,加强桑树施肥是获得桑叶优质高产的重要条件。桑树由于每年剪伐和一年中多次采叶养蚕,需要从土壤中摄取大量的营养物质。必须施肥补充,才能满足桑树生长的需要。据资料:500公斤桑叶中含氮约7.5公斤、含磷约3.5公斤、含钾约2.5公斤。每生产50公斤桑叶,需要从土壤中吸收纯氮0.75公斤、磷0.35公  相似文献   

9.
双孢蘑菇对不同处理牛粪中养分的消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主要研究不同处理的牛粪栽培双孢菇对牛粪养分的吸收利用和对牛粪的降解情况。试验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不同的碳氮比、初始pH和磷的用量对培养料中牛粪养分的吸收利用和降解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双孢蘑菇对牛粪中氮、磷、钾的利用率分别为31.03%、22.84%、38.66%。土壤中氮、磷、钾的增加比例最高为6.48%、13.32%、18.37%;培养料中氮、磷、钾的迁移转化率最高为50.16%、50.26%、62.99%。双孢菇对牛粪中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的最高降解率分别为36.43%、37.23%、35.42%。不同碳氮比水平下,双孢菇对牛粪的降解程度及养分的吸收利用具有一定范围,平均每平方米土地栽培双孢菇消纳干牛粪(含水量50%)的最大消纳量为14.75kg。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高寒草原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分布变化特征,本研究选择藏北高原西藏阿里地区四种草地优良牧草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燕麦(Avena sterilis Linn(、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草地早熟禾(Poa pretensis)。采集植物根际土壤样品,采用培养皿法研究了植物根际四个区域细菌的数量,同时测定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并分析了根际土壤细菌的分布特征及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四种植物根际土壤养分含量较低,土壤总体有效养分的供给能力较弱,根际分布细菌的数量偏低,不同植物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及细菌的数量差异显著,植物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与细菌的数量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土沙比与细菌数量间存在极显著性负相关关系(P0.01),土壤的pH值与细菌数量间存在显著性负相关关系(P0.05),而土壤的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与细菌数量间存在极显著性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全氮、全磷、全钾、有效锰与细菌数量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关系(P0.05),土壤性质、气候环境、植被环境综合因素对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1需肥特点1.1对养分的需求特点每个生长时期玉米需要养分比例不同,玉米从出苗到拔节,吸收氮2.5%,有效磷1.12%,有效钾3%;从拔节到开花,吸收氮素51.15%,有效磷63.81%,有效钾97%;从开花到成熟,吸收氮46.35%,有效磷35.07%。玉米磷素营养临界期在3叶期,一般是种子营养转向土壤营养时期。  相似文献   

12.
九寨沟马脑壳金矿矿山土壤养分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九寨沟马脑壳金矿矿山南坡(海拔2 900~3 500 m)采矿、排渣(包含翻新土)边坡(简称挖、排坡)和对应同生境原生草地的土壤养分对比研究,揭示矿区土壤主要养分氮、磷、钾和土壤有机碳 (简称SOC)空间分布格局,为矿山生态恢复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挖、排坡土壤养分(包括SOC和pH值)水平随海拔升高而变化小,土壤有效养分整体含量较低,有效氮、钾含量远小于对应原生草地。原生草地土壤养分随海拔、土壤层次(即深度)变化及坡脊坡谷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1) 各层次土壤有效氮、磷、钾随海拔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减小,坡脊小于坡谷;土壤SOC随海拔的升高先降低然后升高再降低,变化起伏;2) 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均与SOC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3) 海拔、土壤深度及坡脊坡谷等环境因子对土壤有效氮、磷、钾及SOC含量的分布均有显著影响。另外,干扰对原生草地土壤养分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高寒草甸地上净初级生产力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土壤因子的关系,通过样方法分析了高寒嵩草草甸物种多样性、地上植物量及土壤养分。结果表明,群落多样性指数(H)与地上植物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土壤速效氮、速效钾与地上植物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全氮、土壤速效氮、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钾与H呈显著正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样地差异来源主要是土壤全氮、土壤全钾、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氮、土壤速效磷及土壤速效钾,贡献度为49.76%,高于多样性指数的贡献度。这些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土壤养分相互作用,共同影响高寒草甸群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对黄土高原森林边缘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及其对土壤养分变化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植被演替虽然总体上具有典型森林区植被演替的特征,但多年生禾草阶段与多年生蒿类演替并没有表现出严格的先后顺序;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及物种替代率随植被恢复表现出由低而高,而后又降低的变化趋势。其变化的峰值阶段与多年生禾草阶段和多年生蒿类交错出现的阶段相吻合。土壤养分变化表明,该阶段也是退耕地养分消耗与累积处于平衡的阶段,具有明显的过渡性。不同养分对植被恢复的响应程度从高到低表现为:有效氮>有机质>全氮>速效钾>速效磷>全磷,而且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养分累积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尤以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和速效钾表现明显。各养分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与速效钾相互间显著相关,而全磷和速效磷与其余各养分间的相关性较小,而且磷素养分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变化较小。对植被演替进行人工调控,应充分认识养分变化的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15.
刈割是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的主要利用方式,连年打草导致草地养分不断输出,植物生长受到氮磷养分的共同限制。碳、氮、磷是生态化学计量学关注的重点,然而,草甸草原不同功能群植物C∶N∶P化学计量特征对氮磷养分输入的响应规律尚不明确。本研究于2018~2020年在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打草场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氮磷添加对土壤和植物碳氮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添加显著增加了禾本科植物C含量,对豆科和菊科植物C含量影响较小。氮添加显著增加了各功能群植物N含量并降低了其C∶N,磷添加显著增加各功能群植物P含量并降低其C∶P。氮添加降低了菊科植物P含量,禾本科和豆科植物P含量不受氮添加的调控。氮添加显著提高了各功能群植物N∶P,禾本科植物的响应更敏感,在低氮(N1)处理下即可表现出磷限制。豆科植物在对照处理下的N∶P大于16,生长受到磷限制。磷添加显著降低了各功能群植物N∶P,使得禾本科植物生长氮限制加剧,而豆科植物生长由磷限制转为氮限制。各功能群植物的C∶P和N∶P均与土壤全磷含量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全碳和全氮含量无显著相关性。综上,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植物生长受到氮磷养分的共同限制,建议在打草场养分管理中,氮...  相似文献   

16.
<正> 作者于1978年在Quilichao对象草、甘蔗草、地毯草属的野甘草和危地马拉磨擦禾为主的草地设立田间施肥试验,(a) 不施肥;(b) 每公顷施以150公斤碳酸钙、100公斤氮和44公斤磷;(c) 每公顷施以2吨碳酸钙、200公斤氮和82公斤磷。在两年中,每年施肥一次。总干物质的最高产量是(c)组象草,为72.9吨/公顷,最低产量是(a)组甘蔗草,为11.8吨/公顷。在全部施肥效应中总干物质产量,象草>危地马  相似文献   

17.
施肥对高寒草甸植物及土壤N,P,K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肥对退化草地的重建和恢复有重要作用,以青藏高原典型嵩草(Kobresia)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测定了植物全氮、全磷、全钾和土壤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及速效钾,分析了植物N/P,N/K,P/K,土壤N/P,N/K,P/K等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在H9施肥条件下,土壤全氮、全钾、土壤N/P为最大值,分别为13.80 g.kg~(-1),11.99 g·kg~(-1)和16.16;在H5处理下,土壤速效磷、植物全磷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022 g·kg~(-1)和9.18 g·kg~(-1);在H4处理下的植物全氮为最大值(108.38 g·kg~(-1));在H1处理下,植物全钾为最大值(17.84g·kg~(-1));在H4处理下,植物N/P,N/K为最大值,分别为17.78和7.06,施肥对植物养分的作用要大于土壤。因此,施肥能显著提高高寒草甸植物全氮、全磷及全钾质量分数,影响植物及土壤养分化学计量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1需肥特点1.1对养分的需求特点每个生长时期玉米需要养分比例不同,玉米从出苗到拔节,吸收氮2.5%,有效磷1.12%,有效钾3%;从拔节到开花,吸收氮素51.15%,有效磷63.81%,有效钾97%;从开花到成熟,吸收氮46.35%,有效磷35.07%。玉米磷素营养临界期在3叶期,一般是种子营养转向土壤营养时期。  相似文献   

19.
钾、钙、镁营养水平对白三叶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红  何锦林 《四川草原》1994,(2):15-16,22
研究施用不同比例的钾肥和在低磷、高磷水平施用不同比例钾肥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土壤与植物中钾、钙、镁间存在相互效应。当土壤中K/(Ca+Mg)比值随施用钾肥改变时,白三叶植株中K/(Ca+Mg)比值也相应线性增加,而线性相关性和土壤中钾的初始浓度有关。低钾水平时,低量的钙、镁能促进白三叶钾的吸收,而高量的钙、镁则抑制钾的吸收。当土壤中K/(Ca+Mg)比值不变时,施磷促进植物生长时,植物中K/(Ca+Mg)比值在低磷水平,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近年来羊草草地利用不合理,载畜量过大,出现不同程度退化和盐碱化的问题。为改善草地植物生存条件,对退化、盐碱化草地进行了种草改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植4种牧草后均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均增加土壤中的氮、磷和钾,其中敖汉苜蓿效果最佳,总氮和速效氮含量分别增加0.50%和31.91mg/kg,土壤中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0.252%和11.33mg/kg,土壤中速效钾含量增加24.37mg/kg。含盐量和pH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最佳是碱茅,含盐量和pH分别下降0.058和0.9,其次为军需1号野大麦,含盐量和pH分别下降0.04和0.74。适应性强,抗旱、抗寒、耐盐碱,产量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