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生根培养基、不同激素配比、活性炭、蔗糖、移栽驯化等方面综述了牡丹试管苗生根与移栽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牡丹组培苗可以应用基因工程和瓶外生根的新方法进行生根,为牡丹组培苗生根与移栽提出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牡丹试管苗生根研究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航  王永伟  何松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499-3499,3513
从生根培养基、蔗糖浓度、环境因子、生根移栽等方面论述了牡丹试管苗的生根研究进展,提出今后的研究可以从生理生化及细胞学方面入手探索牡丹试管苗的生根机理.  相似文献   

3.
<正>组织培养技术是植物快速繁殖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牡丹作为我国传统名花及重要出口花卉,产业化生产成为其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牡丹进行快速繁殖是促进牡丹产业化生产的重要技术。虽然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来规模化生产牡丹种苗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目前还没有真正应用于生产。原因主要是:牡丹试管苗生根率低、生根质量不高、移栽难以成活等。因此,在牡丹组织  相似文献   

4.
牡丹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外植体类型、培养条件、培养基种类、生根培养方法、组培苗移栽驯化几方面综述了牡丹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牡丹组织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牡丹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愈伤组织培养、胚培养、花药与花粉培养以及器官培养几方面论述了牡丹离体培养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快速繁殖技术要应用于牡丹的产业化生产。必须提高牡丹试管苗的生根质量,并探寻合适的移栽驯化方法。  相似文献   

6.
白桦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白桦嫩枝扦插及移栽试验的基础上,对其他影响生根及移栽成活率的各因素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插条种类、扦插基质、无性系及生根促进剂均对生根率有显著影响,选用扦插成活苗上实生插条的生根率效果和抗腐烂效果最好;扦插的成活率受移栽时间、主根数量、扦插苗有无新叶长出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芦笋新品种“津宁”的生根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通过移栽基质、基质消毒措施、生根培养类型及移栽时期对芦笋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南方,冬、春两季采用二步生根法培养的生根组培苗,选用椰糠作为移栽基质、200g/m3根病治杀菌剂进行消毒处理,移栽成活率可达95.20% ̄99.25%。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种子休眠原因,对其种皮透性、抑制物质强度(以豌豆Pisum sativum种子为材料)和种子不同部位外植体生长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皮透性对种子吸水率和呼吸速率有一定影响;用生根前的紫斑牡丹种子胚乳、胚、种皮浸提液处理的豌豆均有部分生根率,且生根率依次增大,但上胚轴萌发率均为0;用生根及发芽后的紫斑牡丹种子种皮、胚乳处理豌豆的生根率显著高于生根前的,且均有部分上胚轴萌发,但前两者生根率及上胚轴萌发率无显著差异;完整种子、种皮置于一旁的去皮种子、去皮种子、胚(裸胚或去子叶胚)的紫斑牡丹生根率依次提高,发芽率均为0;紫斑牡丹胚及去子叶胚均需要经过低温处理后上胚轴才可以萌发。由此说明:①造成紫斑牡丹种子下胚轴休眠的因素是种皮的透性、种皮及胚乳中的抑制物质。②紫斑牡丹种子上胚轴休眠的原因在胚内部,而与种子在生根后及发芽过程中种皮及胚乳中抑制物质强度的变化无关,去除种皮、胚乳及子叶无法解除其休眠,上胚轴休眠需要经过低温过程方可解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获得一种较好的杉木组培苗移栽方式,降低杉木组培苗生产成本。[方法]以广西杉木种子园混系的组培继代瓶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600、800、1 000 mg/L)ABT1#生根剂对杉木无根组培苗瓶外生根及移栽成活率的影响;在同一浓度ABT1#生根剂处理下,研究不同移栽基质对杉木无根组培苗瓶外生根及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随着生根剂浓度的升高,生根率和平均根系数逐步增大,在该浓度范围内可安全使用;当ABT1#生根剂浓度设定为800 mg/L时,最适合杉木组培苗瓶外生根的移栽基质是黄泥。[结论]该研究可为杉木无性系苗的市场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二色补血草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组培苗生根量及根长的影响,并以组培生根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移栽基质对生根苗移栽成活率及生长状况的影响。旨在为二色补血草组培苗的实际生产和应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2 Ls+NAA 0.5 mg/L+IBA 1.0 mg/L培养基最适合于二色补血草组培苗生根,生根苗在蛭石+草炭(3∶1)的移栽基质中成活率最高,长势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