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片形吸虫病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它是由寄生于黄牛、水牛、山羊、绵羊等各种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的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所引起。猪、马属动物及野生动物也可寄生,并且可寄生于人。该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的肝炎和胆管炎,并继发全身性的中毒和营养障碍,常引起续牛和绵羊的大批死亡。1病原本病病原有两种,即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1.1肝片形吸虫虫体外观呈扁平叶状,体长20~35毫米,宽5~13毫米。自胆管内取出的鲜活虫体为棕红色,固定后呈灰白色。其前端呈圆锥状突起,称头锥。头锥基部扩展变宽,形成肩部,  相似文献   

2.
肝片吸虫病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它是由寄生于黄牛、水牛、山羊、绵羊等各种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的肝片形吸虫所引起。马属动物及野生动物也可寄生,并且可寄生于人,该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的肝炎和胆管炎,并继发全身性的中毒和营养障碍,常引起幼畜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3.
羊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及大片形吸虫寄生于羊肝脏胆管引起的疾病,是危害养羊业的重要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4.
片形吸虫病是由肝片形吸虫或大片形吸虫引起的一种侵袭病,主要发生于反刍动物(黄牛、水牛、绵羊、山羊、骆驼等),协诊症状主要是营养障碍和中毒所引起的慢性消瘦和衰竭;病理特征是慢性胆管炎及肝炎。并继发全身性的中毒和营养障碍,常引起续牛和绵羊的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5.
片形吸虫病是羊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是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于羊的肝脏胆管所致。本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幼畜及绵羊常因此病导致大批死亡。慢性和隐性症状的患羊可,因消瘦、发育不良及毛、乳产量显著降低而造成严重损失。该病在全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并可危害其他反刍动物及猪和马属动物,人亦可遭受感染。  相似文献   

6.
肝片吸虫病是牛、羊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它是由寄生于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的肝片形吸虫所引起。该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继发中毒和营养障碍,常引起幼畜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7.
肝片吸虫病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它是由寄生于各种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的肝片形吸虫所引起。该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的肝炎和胆管炎,并继发全身性的中毒和营养障碍,常引起幼畜的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8.
肝片吸虫病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由寄生于反刍动物的脾脏胆管中的肝片形吸虫所引起.马属动物及野生动物也可寄生,并可寄生于人.该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的肝炎和胆管炎,并继发全身性的中毒和营养障碍,常引起幼畜的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9.
肝片吸虫隶属于吸虫纲、片形科、片形属。虫体主要寄生在牛、羊的肝脏胆管中,也可寄生于人体。该虫能引起肝炎和胆管炎,并伴有全身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危害相当严重。羊感染肝片吸虫后。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近几年,豫南地区新引进的波尔山羊畜群,容易感染,尤其幼羔更易感染,  相似文献   

10.
肝片形吸虫病和前后盘吸虫病是羊常发生的主要寄生虫病,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吸虫寄生在羊的肝脏胆管中,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发全身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前后盘吸虫寄生在羊的瘤胃、网胃、皱胃及小肠内。这两种病对羊危害相当严重,在流行地区单独发生还是混合发生都可以造成羊只的死亡。  相似文献   

11.
肝片形吸虫病是羊常发主要寄生虫病,是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吸虫寄生在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发全身中毒和营养障碍。该病对幼畜危害相当严重,在流行地区可以造成大批死亡。2008年11月份.在讷漠尔河畔放牧的4群羊中爆发了肝片形吸虫病并引起羊的大量急性死亡。  相似文献   

12.
羊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羊肝脏胆管内引起的慢性或急性肝炎和胆管炎,同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及营养障碍等症状的疾病,肝片吸虫对羊危害严重,必须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发现肝片形吸虫头部咽的两侧各有一强的5-羟色胺(5-HT)荧光集落(脑神经节),由其发出的神经干分布于虫体的背腹及两侧,神经干继续发出细小分支直至皮肌层和吸盘等。生殖(睾丸,子宫,卵模和卵黄腺纵隔等)和消化系统(咽和肠管壁等)亦有5-HT免疫反应分布。揭示肝片形吸虫体内不仅存在5-HT,而且存在色胺能神经系统,证明了5-HT为肝片形吸虫的神经递质。  相似文献   

14.
羊肝片吸虫又叫“羊肝蛭”,寄生于羊肝脏、胆管、胆囊中,是对羊群危害最严重的寄生病虫之一,以破坏羊肝脏、胆管而引起急性、慢性肝炎、胆囊炎,可造成羊只死亡,给养羊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牛肝片吸虫病是片形吸虫寄生于牛的肝胆管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伴发全身性的中毒现象和营养不良障碍。该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在春末夏初发病率较高,而且牛呈慢性型病过程,日常劳作不容易察觉,特别是在当下的农村,养牛户基本上都年过六旬,对成年牛很少进行驱虫。当病牛肝脏感染较多虫体时其症状才明显。笔者于2014年4月下旬就接诊过一例疑似牛感染肝片吸虫病的病例,并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牛肝片吸虫病是由于片形吸虫寄生于牛的肝胆管内引起机体一系列病变的一种“寄生虫病”,俗称“肝蛭”,羊、骆驼、鹿等反刍兽皆可发病.本病多呈地方性流行,一般呈慢性经过,患牛表现生长抑制,发育障碍,生产力下降,机体逐渐消瘦等;急性发病会出现肝炎、胆管炎,后期继发全身症状,幼畜常因全身性中毒及严重营养障碍而导致衰竭致死.临床实践中,多数兽医会误诊本病,导致防治效果打折扣,因此,笔者浅述本病病原特点及诊治方法,以资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羊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及大片形吸虫寄生于羊肝脏胆管引起的疾病,是危害养羊业的重要寄生虫病。1病原寄生于羊肝脏内的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的形状相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羊肝片形吸虫感染分布的调查研究,让广大养羊户深入地了解羊肝片形吸虫病的危害性,通过在生产过程中有效地采取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损失,对发展养羊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羊肝片吸虫病俗称肝蛭,是由片形科片形属的吸虫寄生于羊的肝脏胆管内,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实质性肝炎和肝硬化等病变,并伴发全身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等症状的一种寄生虫疾病[1]。该病常呈地方性流行,致使患畜消瘦、发育障碍、生产力下降,甚至引起患畜死亡,给畜牧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现将一例绵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翟广华 《新农村》2020,(3):29-29
牛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对牛、羊的危害性极大。牛肝片吸虫主要寄生于牛肝胆管中,虫卵随胆汁进入肠道随粪便排出体外,入水后孵出小毛蚴。毛蚴在水中游动,钻入中间宿主椎实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尾蚴继续发育离开螺体,在水体中或附着于水草上形成囊蚴,囊蚴如果被牛只吞食,到达小肠后沿胆管或穿过肠壁和肝实质到达肝胆管内寄生而引发该病。1.临床症状牛体感染肝片吸虫后,多呈慢性经过,轻微或中等感染,膘情较好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