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羊痘俗称羊天花,由羊痘病毒所致山羊、绵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由病羊和含有病毒的皮屑随风尘传播,个别羊发病,很快蔓延全群,其特征是患羊皮肤或黏膜发生痘疹.笔者就山丹乡魏沟村崔某养殖场一起小尾寒羊痘的防治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羊痘有法治     
“羊痘”是羊传染病中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又称羊“天花”。患羊体温升高,全身出现红色斑点。绵羊痘的病原是绵羊痘病毒,山羊痘的病原是山羊痘病毒,两者不能互相传染。病羊的痘疮和痂皮中都含有很多病毒。吸入带有病毒的尘埃或吃了被病毒污染的羊料、饮水均可被感染。我县近年来羊只春秋季节实行异地放牧,因此,该病发病率较高,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经济损失。为此,怀来县新保安畜牧兽医站采取了治疗、防治措施,经对怀来县西园子村赵生家270只、西八里乡闫家房村闫文火昱家180只患羊及其他地1万多只病例的治疗和预防,除1重病羊只…  相似文献   

3.
羊痘病是羊生长过程中一类比较常见的疾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可对饲养人员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该病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高的特点,患该病的羊主要表现为皮肤和黏膜上形成痘疹,该病目前已被我国划为一类动物疫病。该病由于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只能通过扑杀病羊来阻止疫情的传播。本文通过归纳总结羊痘病的临床症状、流行特点及诊断治疗,提出预防该病的防控措施,以期降低羊饲养管理中羊痘病的发病率,减少我国养羊业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正>羊痘,俗称"天花",养殖户称其为"红痘病",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在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性的丘疹和疱疹。该病可致病羊营养不良,羊毛及羊皮品质变坏,妊娠母羊流产,严重时造成死亡,病死率可达30%,多数患羊在发病后丧失生产能力,给养羊业造成巨大危害。近年来,关岭县养羊业不断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零星散发羊痘疫病,其传染率高、传播速度快,给养羊业带来  相似文献   

5.
羊痘俗称羊天花,是由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以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殊的丘疹和疱疹为特征.福鼎市某镇羊群曾发生过多起羊痘,但大多数采用紧急注射羊痘疫苗.对患羊采取口服病毒灵、金刚烷胺之类药物,同时肌注抗生素,均未获得好的治疗效果,几乎都是以死亡告终.这2年采用板蓝根、鱼腥草、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治愈率很高,效果满意,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绵羊痘防制     
羊痘病毒是一种亲上皮的病毒,其大量存在于病羊的皮肤、丘疹、脓疮及痂皮内,患羊鼻分泌物内也含有病毒。病羊血液仅在发病初期、体温上升时有病毒存在。  相似文献   

7.
羊痘病是羊疫病中常见的一种,也叫羊天花,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羊痘病在各地羊养殖场中频繁出现和流行。它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山羊一旦感染,传播的速度非常快,致死率也非常高,已经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的A类传染病之一。羊痘病多发于春秋季节,羔羊和孕羊极易被感染,孕羊感染后还可能会使其丧生生育能力,严重影响羊养殖的繁殖效果。对羊痘病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是减少羊痘病带来损失的必要阶段。本文就通过对羊痘病病因、症状的分析对高效的预防和治疗羊痘病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8.
羊痘的防治     
<正>随着我国畜牧业养殖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发展草食动物,养羊的数量逐年增多,市场交易频繁,致使羊痘局部不同程度的发生与流行,给养羊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1病原体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病原体是对乙醚敏感的DNA病毒,此病毒主要是侵犯羊,羊痘病毒对干燥耐受性较强,在干燥的痂皮中能存活6~8周,但对直射阳光、热、碱和大多数消毒药都敏感。2流行病学本病的特征是患羊皮肤和黏膜出现丘疹和疱疹,在自然条件下,绵羊痘只能使绵羊感染,山羊痘只能使山羊感染,绵羊和山  相似文献   

9.
<正>1病原及流行特点导致山羊痘的病原为山羊痘病毒(GPV),GPV可以感染所有品种、性别和年龄的山羊,其中羔羊最易感,感染率可达100%。GPV通过破损的皮肤、呼吸道等途径感染山羊。患羊无毛或少毛处皮肤和局部黏膜出现痘疹。健康羊与病羊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都易受到传染,病愈羊可终身免疫。本病主要流行于春  相似文献   

10.
<正>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Coatpox virus,GP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地方流行性传染病,患畜以发热、全身性起痘为典型特征〔1~2〕。该病毒可以感染各种年龄、品种、性别的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山羊痘在我国主要呈区域性暴发的流行趋势,给养羊业特别是集约化养羊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养羊业的发展。1流行情况山羊痘是一种地方性动物疫病,其分布呈现典  相似文献   

11.
旨在对甘肃某羊场小尾寒羊疑似绵羊痘进行确诊,并深入探讨其病理变化特点.对临诊疑似患绵羊痘的小尾寒羊进行了羊痘间接ELISA抗体检测和PCR检测确诊,并对6只病羊进行病理剖检、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研究.结果如下:羊痘间接ELISA抗体检测显示6例病羊样品均为阳性;同时,对2例病羊样品进行PCR检测,均扩增出绵羊痘病毒(S...  相似文献   

12.
<正>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属的绵羊痘病毒和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绵羊和山羊的急性、热性共患性传染病,其中绵羊痘是各种动物痘病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粘膜侵入机体,临床特征是在病羊的皮肤和粘膜上发生的特异性痘疹。根据羊痘的流行特点制定羊痘的防制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易感动物的抵抗力;发病动物隔离、治疗及病死畜的无害化处理;环境圈舍以及有关  相似文献   

13.
<正>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属的绵羊痘病毒和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绵羊和山羊的急性、热性共患性传染病。其中绵羊痘是各种动物痘病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粘膜侵入机体,临床特征是在病羊的皮肤和粘膜上发生的特异性痘疹。根据羊痘的流行特点制定羊痘的防制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易感动物的抵抗力;发病动物隔离、治疗及病死畜的无害化处理;环境圈舍以及有  相似文献   

14.
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羊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可降低病羊的免疫力,同时使羊的生产力下降,因而常会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做好羊痘的预防并加强治疗是避免羊痘发生的最主要方法。本文主要结合羊痘的发病原因及流行症状,介绍了该病的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山羊痘,俗名羊天花,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人畜共患传染病.2014下半年腾冲县传入山羊痘疫情,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大损失,对养羊业造成了极大危害,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本文针对腾冲县荷花镇该病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谈几点认识并结合自身实践提出几点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羊痘是由一种寄生在羊身上的由羊痘病毒引起的高传染性动物疫病,羊一旦感染了该传染病,不仅会降低羊的抵抗能力和免疫力,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羊的生产力,最终会给养殖户以及养殖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做好羊痘的诊断与防治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羊痘诊断与防治的重视力度,并对羊痘的诊断与防治措施进行研究及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羊痘病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羊痘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羊的皮肤、黏膜的丘疹、脓疱、痂皮内及鼻黏膜分泌物中,在发病羊体温升高时,其病羊的血液中也存在有大量的病毒,病羊为主要传染源,且主要通过空气经呼吸道感染,也可  相似文献   

18.
正羊痘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一旦羊群患病且得不到及时治疗,即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对养殖业的长久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1羊痘的临床表现患羊的临床表现比较具有代表性。一般来说,发病羊普遍存在精神萎靡困顿,食欲减少乃至不食。体温会升高为41~42℃,常伴有咳嗽以及寒颤。  相似文献   

19.
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羊感染后其主要特征是羊的局部或全身的皮肤和黏膜发生痘疹、水疱、脓疱,最后结痂,羊痘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羊群一旦有感染病例需要立即隔离治疗。  相似文献   

20.
正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变出现在皮肤无毛或少毛的部位。病初发生红斑、血疹,之后形成水疱、脓疱,最后结痂。本病流行很广,每年各地区时有发生,以春、秋两季流行较多见,可给养羊业造成巨大损失。痘病毒属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分为绵羊痘病毒和山羊痘病毒,因此羊痘可分为绵羊痘和山羊痘。1病原绵羊痘病原体为绵羊痘病毒。绵羊痘病毒可在易感动物的皮肤、鸡胚的绒毛尿囊膜和易感的组织细胞里进行培养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