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林业实用技术》2007,(1):12-12
2006年福建省育苗树种达20多种,完成大田育苗374.93hm^2亩,培育容器苗9000万株,无性系苗约7000万株,可供明年造林的苗木约3.24亿株。在抓好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培育的同时,加强了非规划林地造林苗木培育的引导和指导,指导督促各区市抓好1~2个非规划林地造林苗木培育基地建设,据初步统计,  相似文献   

2.
几年来,由于推广、应用了温床育苗芽苗移栽新方法,火炬松、湿地松的大田育苗每公斤种子产苗量达2万株以上.但如何提高火炬松、湿地松造林的成活率,特别是遇到春夏连续干旱的情况,保证一次造林成功,尚无有效的方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84年我们在省林科所指导下进行了火炬松、湿地松容器育苗,共育苗20万株.苗木生长良好,平均高20厘米,平均地径0.46厘米,并在7—9月的雨季利用这些苗木对新造林地进行了补植,共补植苗木3万多株,成活率达99%以上,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平武王朗自然保护区采用塑料棚育苗、大田育苗和山上直播育苗三种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棚内比棚外年平均增温0.4℃,年平均湿度提高3.6%;根据竹苗生长需要,控制其需水量和棚内光照等措施,每年可延长竹苗生长期一个月以上。在两年零2个月的生长时间里,棚内竹苗高比田间竹苗高13.17cm;地径比大田竹苗大0.03 cm;平均每丛株数多5株;每株叶片多2.2片。塑料棚育竹苗与大田育竹苗相比,还可节约用种,且可以提前一年出圃造林。从经济效益上衡量,除第1年塑料棚育竹苗比大田育竹苗投资多外,2~3年后塑料棚育竹苗收入和总收入就开始多于大田育苗。4年多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竹苗生长的平均高度比较,塑料棚竹苗的高度是大田竹苗高度的2.3倍,是直播苗的14.6倍,地径和分蘖株数也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4.
湿地松容器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松容器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容器育苗比大田育苗优越:①1年4季均可育苗,幼苗出土快而整齐;②育苗周期短,从播种到出圃造林只需90~180d;③土地利用率高,是大田育苗的4倍;④1年4季均可造林,其成活率和年均高生长量比大田育苗的分别高12%和36.2cm,在立地条件差(特别是土壤瘠薄地段)的,其差异性更显著;⑤综合效益高,投入产出比为1:1.5。从1992年以来,共育容器苗297.4万株,推广造林1049.2hm2,占全县松类造林面积的97.2%。  相似文献   

5.
从良种材料选择和用种量确定以及苗圃地选择、圃地准备、菌根菌接种、播种、大田切根、营养土配制、芽苗培育和切根及移栽、田间管理等方面较全面地介绍了大田切根育苗和芽苗切根育苗以及直播容器育苗和芽苗切根移植容器育苗等4种马尾松良种富根壮苗培育技术.同时,提出了壮苗指标,分析了造林效果.  相似文献   

6.
我场位于开化县西部,植物生长期约240天。培育杉苗多在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播种,“清明”左右杉苗出土揭草,杉苗地上部份生长期约210天。为了培育粗壮高大的杉苗进行造林,我们于一九七三年开始进行杉木秋播育苗试验,并将试验结果用于大田生产,通过四年来的实践证明杉木秋播育苗比春播育苗好。  相似文献   

7.
侧柏育苗,过去在博山区多采取大田旱地作业方式,管理时间长,出圃晚,冬季兔害严重,特别是春旱往往使大面积育苗失败,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加之,目前博山区南部乡镇荒山面积大,多已化为自留山,比较分散,且路远山陡。针对这种状况,我们抓了营养杯、地膜营养砖和塑料拱棚育苗。上半年全区共育苗2507.6亩,营养杯营养砖807万个。下面着重介绍侧柏塑料拱棚和地膜营养砖育苗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板栗从播种到嫁接成苗,一般需3~4年时间,育苗期太长。为此,我们研究了板栗的快速育苗——子苗大田嫁接。板栗子苗嫁接的方法,国内外虽已有报道,但他们的工作均在优越的条件下进行,尚未进入大田试验,难于推广。为寻求在我县具体条件下板栗子苗大田嫁接技术,我们于1984年进行了试验,已取得初步效果。其方法不仅有操作方便、简单易行、易于推广的特点,而且在包扎幼嫩子苗用的绑扎物研究方面有所创新。1985年嫁接的5400株,分  相似文献   

9.
大田青苗芽苗移栽就是在温床催芽,待芽酋长至4~5cm“脱帽”后,移栽到大田范床上,培育大田苗。芽苗移栽育苗,苗木分布均匀,生长整齐,利于集约管理,可减少除草用工,可多出苗、出壮苗。在苗芽移栽前,将芽苗的根尖部分切除,这就是芽苗切根移栽,通过切报能促进项报形成,根系发达,提高造林成活率。江西省信丰县林业技术推广站于1991年春,在该公安西乡日光村农户何良山的育苗地上进行了湿地松大田直播和芽苗切根移栽2种育苗方法的对比试验。两种育苗方法育苗地各1亩,采用畦间隔对比,其回地选择清苗种子、土地利用率、三犁三耙、土…  相似文献   

10.
宁乡县城郊乡许家坊村育苗专业户彭发明,依靠科学技术走上了致富之路。1993年全年总收入近12万元,纯收6.9万元,全家6口人,人平纯收1.15万元。几年前,老彭看准了发展经济林的路子,从湖南省林科所引进良种板栗苗、高标准地营造了板栗采稳圃近ZO亩,现在每年可采稳条1000公斤以上,纯收入1·6万多元。同时老彭在自己的房前屋后种植良种挑2亩,每年产桃2000公斤以上,纯收入0.2万多元。育苗更是老彭的拿手好戏,有多年的实践经验,1993年培育系李、桃、柑桔等经济林苗木12亩多,产值4万多元,培育玉兰、龙柏、雪松等绿化大苗5亩,产值…  相似文献   

11.
鹅掌楸雌雄花期不一致,授粉率低,种子发芽率只有10%左右.前几年采用大田条播育苗,每亩播种量15~20公斤,产苗不足万株.近年采用温床芽移育苗,不但缩短了种子萌发出土所需的时间,增加了幼苗的生长期,而且每公斤种子能成苗4000~4 500株.  相似文献   

12.
我场职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实行领导干部、工人、技术员三结合,多育苗、育好苗。今年在水东苗圃育杉苗30亩,获得亩产18万株(按虚面积计算,若按实面积算亩产苗30万株),平均苗高27厘米,根径粗0.4厘米;最高达62厘米,根径最粗达0.8厘米的优良成绩,为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提供了大批壮苗。在培育杉苗过程中,我们主要掌握了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昔阳县林业局在苗圃建设上 ,思路新、措施好、发展快、变化大。去年全县建立骨干育苗基地 4 3处 ,育苗73hm2 ,培育容器苗 2 0 0 0万袋 ,保证了全县重点造林工程和四旁绿化用苗。1997年以来 ,昔阳县根据山区综合开发、太行山绿化等林业重点工程 ,把全县林业整体规划为 13个工程区 ,并配套性地筛选建立了 4 3个骨干育苗基地 ,并确定了苗圃的主育树种和经营方向。县林业局在面临政府职能转变、企业减员增效、许多单位职工下岗分流的形势下 ,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 ,选准了股份合作林业的突破口 ,率先带头 ,鼓励职工承包苗圃 ,开发荒山。他们还与…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是皖东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其造林苗的培育,长期以来一直是沿用大田撒播或条播等传统方式育苗,由于马尾松种粒小,密度难以控制,往往是合格苗的比例小,严重地影响到造林的成活率。为了培育高质量的合格苗,近年来我们在大田育苗中采取了芽苗截根移栽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其操作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对枫杨的种子采集、催芽方法 ,随采随播芽苗移栽容器育苗和木田育苗方法等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枫杨种子在秋季采种后即催芽 ,采用芽苗移栽容器育苗和大田育苗方法快速繁育枫杨苗木 ,翌年 2~ 3月苗木均可出圃造林  相似文献   

16.
荔枝高压苗假植技术吴建勇假植技术是荔枝高压育苗(或引种)中,为提高大田定植成活率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1993年云南省元江县林业局东峨乡林业站从广西引进2万株水东、淮枝高压苗,经假植后定植成活率达95%以上。其主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一、ABT生根粉蘸根...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当前各地在板栗嫁接育苗方面,普遍采用常规育苗方法的生产现状,提出了板栗子苗大田嫁接育苗的方法,并详细阐述了各个生产环节中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应用温室大棚培育麻黄苗可以大大缩短成苗时间,提前出圃栽植,做到当年采种,当年育苗,次年出圃栽植。还可以极大的提高苗木成活率(较常规大田圃地育苗提高成活率28%),降低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19.
紫丁香种苗生产主要以园林绿化为主,苗木价格较高,限制了在荒山造林中的应用。为此,开展紫丁香大田和容器播种育苗及容器苗移栽试验,以确定相关技术参数,探索其造林效果。试验结果,紫丁香浸种沙藏大田起垄撒播育苗,15~20 d开始出苗,出苗盛期5~7 d,当年苗高15 cm左右,地径0.25 cm左右,主根长度超过22 cm;容器播种育苗效果相似。播种当年秋季容器移栽,次年发芽率达到90%左右。结果表明,在环县,紫丁香春季大田和容器播种育苗均可正常生产,适宜播种量为67.5 kg/hm~2,适宜密度为75~90万株/hm~2。环县北部大田育苗应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科学处理,60℃热水浸泡加沙藏能够促进早出苗,整齐出苗。容器育苗春季播种,当年秋季可以出圃造林。  相似文献   

20.
天峨县林朵林场从1983年开始,积极鼓励职工业余育苗,五年来,这个场的职工业余育苗达1168亩,除供应场内造林用苗外,还为全县造林提供四千六百多万株优良杉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