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月娥  吴卿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9):24-24,30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即要求新农村建设要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为基础,以农村整体规划为契机,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依托,坚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努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生活富裕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2.
吴晓俊  金富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911-4912,4924
分析了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几个"老"问题:在发展生产方面,土地流转机制不灵活,土地问题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生活宽裕方面,农民增收难问题依然严重,并且缺乏理性的投资与消费意识;在乡风文明方面,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文明程度未得到明显提高;在管理民主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明显滞后。新农村建设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缺乏主体意识、缺乏长效机制、缺乏产业支撑、缺乏资金投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个"新"点子: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想方设法鼓起农民的"钱袋子";注重建设文明村镇,千方百计充实农民的"脑瓜子";加快建立长效机制,最大程度汇聚农民的"金点子";全面整合项目资金,合力演奏"新曲子"。  相似文献   

3.
莫小英 《新农村》2008,(1):37-37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李莹燕 《农业与技术》2007,27(4):151-152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标准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纵观新农村建设诸要素,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既是关键、核心,又是前提、基础。只有持续、快速地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富裕起来,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因此谋化好实现农民增收的途径和措施,对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具有现实作用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科教体制创新是农村生产发展的动力之源,为农民增收、生活富裕提供智力支持,为村容整洁、乡风文明提供精神动力,是实现管理民主的前提条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李强 《新农村》2013,(2):52-53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成校是农民培训和成人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每年通过各类培训和讲座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7.
王坊村沼气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陕西户县王坊村沼气建设对新农村的促进作用:使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村容村貌更加整洁;农民生活日益富裕,并促进了乡村文明.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是为了改善农村落后的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明确目标和具体要求,以绿化促美化、绿化促文明、绿化促致富,推进广大农村走上新型的绿色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罗永锋 《吉林农业》2010,(9):156-156
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阶段中央指导"三农"工作新理念、新举措的集成和发展。同时它把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作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的和根本要求,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富裕的重要推动力量。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环境要求和卫生标准,农业机械的综合运用,大大促进了农村村容村貌的有效改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会对新农村进行了全景式描绘,指明了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笔者现就新农村建设谈谈自己的看法。1准确理解新农村建设的概念生产要发展,包括农业生产和工副业生产,发展才是硬道理;生活要富裕,包括农民的衣食住  相似文献   

11.
农民体育是制约群众体育发展的"瓶颈",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如何发展农民体育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运用文献调研法,提出了发展农民体育的措施:"以政府支持为主导"、"以农民参与为主体"、"以精英为带动力量"、"以多元筹资渠道作保障"、"以农村学校体育为突破口",以期推动农民体育快速发展,提升农民的体质健康水平,倡导农民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钟添生 《农业考古》2008,(6):127-12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的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本文认为,"民为邦本"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追求,乡村治理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途径,和谐幸福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目标.  相似文献   

13.
对话吴仁宝     
记者:你的新农村建设有哪些标准呢? 吴仁宝:我们比较早确定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土"标准。首先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认为,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我们给"人民幸福"定了三条具体标准:生活富裕,精神愉快,身体健康。我们把新农村的形态总结为"三化三园"——美化,绿化,净化;远看像林园,近看像公园,细看农民生活在乐园,达到这样才合格。  相似文献   

14.
陈金权 《新农村》2012,(2):48-49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大的历史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新农村建设勾勒出崭新的画卷。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新型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是对现阶段新型农民的基本要求。随着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而要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要求并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切实地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只有加强文化建设,才能促进生产发展,使农民生活富裕;只有加强文化建设,才能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只有加强文化建设,才能有利于促进管理民主。  相似文献   

16.
进行土地开发整理是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质量,增加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需要对现有土地进行开发整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湖南洪江市618份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洪江市新农村建设现状,研究表明:农民对新农村建设项目中最满意的是农村基础设施,最不满意的是农民增收。同时调查表明,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农民的收入。本文基于以上分析,洪江市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应倾听农民的心声,尊重农民的意愿,解决农民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大力发展农村生产,提高农民的收入,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建设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8.
农村人才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动力在于农村人才,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的智力保障。但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低、农村教育落后、经济滞后的事实,造成了农村人才匮乏的现状。围绕着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农村人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既是建设者,更是受益者,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农民为本.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满足农民的需要,让农民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云南省2009-2010年的特大旱灾情况,综合分析了旱灾对云南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农民收入、乡风文明、民主管理和农村生活环境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云南省新农村建设的抗旱减灾对策,确保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生活环境有所改善,以促进云南省新农村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