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染土传小麦花叶病毒的小麦花叶病的电子显微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对山东省崂山地区获得的自然感病的小麦病叶进行了电镜的观察和研究。指出在早春时节小麦返青以后很快开始显示症状,沿叶脉出现短的褪绿色条纹,植株生长受阻,矮缩,黄化以至不能抽穗。该病毒粒子为细长的杆状,长度120~270nm,直径为18~20nm。值得注意的是在狭窄的胞质区可经常见到聚集的病毒颗粒,其中大部分病毒附着在膜结构上。当横切时病毒颗粒呈电子透明的空心,围绕这个空心周围是一个着色很深的直径约为10nm的核酸环,围绕这个核酸环周围是一个密度不大的蛋白外壳。病毒颗粒的聚集大多与很多弯曲的管状物的形成聚集相伴随着。也看到了完全由病毒颗粒所组成的晶体状聚集物。根据以上所述,该病原鉴定为土传小麦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山东沿海地区小麦花叶病发病严重,大面积地威胁小麦生产。作者曾对病叶做超薄切片的电镜观察并初步鉴定该病之病原为土传小麦花叶病毒(SBWMV)。本文报道了进一步从生物学、病毒的形态、理化性质、血清学以及分子杂交等方面鉴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小麦土传花叶病(WSBM)是堪萨斯州小麦毁灭性的病害之一,它是由小麦和其它禾草根部上的多粘霉(Polymyxa grami-nis Led.)游动孢子传播而发病。Mckin-ney 在伊利诺斯观察了这种病害,并描述了该病毒病的花叶及花叶丛矮两种症状,它们分别是由该病毒的黄色和绿色株系所引起。堪萨斯州第一次流行报导是在1952年,当时  相似文献   

4.
 70年代以来,山东沿海地区曾严重发生小麦花叶病毒病。病叶最初呈线条状褪绿,严重时整株叶片变黄,矮化以至枯死。  相似文献   

5.
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和土传小麦花叶病毒复合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年和1987年3月间,作者先后在浙江省新昌县良种场和江苏省宜兴县张渚镇调查麦病时,发现在扬麦4号小麦品种田中,大面积发生一种叶片发黄,植株矮缩的病害,1984年3月江苏省武进县送检的扬麦4号病株也呈同样症状。经初步研究,鉴定为由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WSSMV)和土传小麦花叶病毒(SBWMV)复合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6.
1983年和1987年3月间,作者先后在浙江省新昌县良种场和江苏省宜兴县张渚镇调查麦病时,发现在扬麦4号小麦品种田中,大面积发生一种叶片发黄,植株矮缩的病害,1984年3月江苏省武进县送检的扬麦4号病株也呈同样症状。经初步研究,鉴定为由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WSSMV)和土传小麦花叶病毒(SBWMV)复合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7.
5种种衣剂防治小麦主要土传病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5种种衣剂对小麦土传病害纹枯病、全蚀病和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30g/L吡虫啉·苯醚·咯悬浮种衣剂综合防治效果优于其他药剂处理,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为73.51%~95.05%,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为73.01%~87.41%,对小麦根腐病的防治效果为65.51%~92. 09%。按药效其次依次是60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30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5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5%多·福悬浮种衣剂。随着小麦的生长,各处理的防效逐渐降低,但直到枯白穗期还有一定防治效果。同时230g/L吡虫啉·苯醚·咯悬浮种衣剂对小麦增产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防治小麦全生育期土传病害,分别在小麦播种期、返青期采用不同的用药方案开展了田间防治示范.结果表明,播种期用27%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悬浮种衣剂、31.9%戊唑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11%吡唑醚菌酯·灭菌唑悬浮种衣剂、23%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结合返青期喷施430 g/L戊唑醇悬浮剂、3...  相似文献   

9.
小麦黄花叶病(WYNW)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黄花叶病的病状是黄色花叶。病株细胞内有1至数个内含体。病毒质粒为线状,稍弯曲,大小为13×100-600毫微米,存在于细胞质中。内含体呈风轮状。病毒仅感染小麦属(Triticum)10多种,能通过病根、病土及它们侵出液传染。介体为禾谷多粘霉(Polymyxa graminis),其寄主有小麦等28种禾本科植物。病土加灭菌土1000倍混合仍有致病性,病田表土致病性最强,深到31-40厘米处还会发病。田间3月中旬以后病株不再增加。予防本病以选育选育抗病品种为主,辅以轮作,增施肥料和迟播等。  相似文献   

10.
小麦梭条斑花叶病的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梭条斑花叶病在我省部分地区发生,近年来引起重视,其分布及严重性不低于大、小麦的条纹花叶病。除在杭州地区发现此病为害小麦及小黑麦品种外,嘉、兴宁波两地区又先后送来病株样品,省农业厅派专人到金华地区也采到病株样品。经过3年初步调查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粮食产量逐年提高。 但是在小麦、青稞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危险性病毒病害,严重威协小麦和青稞的生产。据了解,此病于1977年在穷结县白纳公社,桑日县吉荣公社的部分生产队首先发现,发病面积不足千亩。1978在在仁布、达孜县相继发生,发病面积达4,000多亩。1979年则在达孜、贡噶县,澎波、林周农场等地大发生。据这次调查不完全统计,仅上述两县和两场的部分社队发病面积达53,000多亩,一般减产20—30%,严重地块减产50—70%。达孜县反映,1979年因病减产达200万斤;澎波农场反映,冬作物至少减收200—300万  相似文献   

12.
小麦品种对梭条花叶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560份小麦品种(系)对小麦梭条花叶病的抗性表现可划分为高抗、中抗、中感和高感4种类型,其中高抗材料占7.3%,高感材料占87.7%。在抗病品种中,又可划分为抗介体、抗病毒两种类型。通过对8个S×S、6个R×R、16个S×R和12个R×S的抗性表现研究其抗性遗传。结果表明:(1)抗性特性为细胞核遗传,抗性基因为显性;(2)抗病毒基因品种中有3对显性基因控制;(3)抗介体性状由1对、2对或3对显性基因控制。4个单基因抗介体品种的抗性遗传被追踪研究。  相似文献   

13.
小麦品种资源对小麦梭条斑花叶病的抗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4.
小麦引进品种对小麦黄花叶病的田间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田间抗性鉴定方法对110个小麦引进品种在自然病圃区进行了对小麦黄花叶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 ,不同小麦品种对小麦黄花叶病抗性有显著差异 ,抗性较好的品种有55个 ,其中有34个品种生育期接近于扬麦158,且田间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15.
根据小麦黄花叶病防控项目要求和生产需求,我们选择了0. 135%赤·吲·芸苔可湿性粉剂(碧护)、中量元素水溶肥料(沃生)、30%噁霉灵等3种药剂对小麦黄花叶病发病田进行药剂拌种防治试验,选择了0. 135%赤·吲·芸苔可湿性粉剂、中量元素水溶肥料、30%噁霉灵、8%宁南霉素、5%氨基寡糖素等5种药剂对小麦黄花叶病发病田进行药剂喷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0. 135%赤·吲·芸苔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治效果较好,为45. 40%,增产效果为20. 90%; 0. 135%赤·吲·芸苔可湿性粉剂和5%氨基寡糖素喷雾防治效果较好,分别为64. 66%和61. 19%,增产效果分别为13. 41%和12. 91%,这2种防治方法和药剂在生产中可作为综合防治措施用于病区防治。  相似文献   

16.
江苏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处中国的南北交界处,小麦上病毒病种类较多。先后发现的有小麦丛矮病(病原为北方禾谷花叶病毒,Northern cereal mosaic virus,NCMV)、小麦梭条花叶病(病原为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kllow mosaic virus, WYMV)、小麦黄矮病(病原为大麦黄矮病毒, 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小麦“绿矮”病 (病原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其中小麦梭条花叶病曾大面积流行。2005年春天以来,江苏小麦上又发生了多种病毒病,除了以上4种,还出现了2种新的  相似文献   

17.
分析东台市小麦梭条斑花叶病的发生特点及症状表现,提出推广使用抗(耐)病品种、轮作换茬、建好配套沟系、适期迟播、加强田间管理的农业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何洋  彭红  蔡春木  彭昕华 《湖北植保》2024,(1):46-48+52
本文研究了5.0亿孢子/g多粘类芽孢杆菌对小麦土传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显示,生物菌肥+常规管理,对茎基腐病、纹枯病等真菌性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优于化学药剂常规管理,小麦出苗率高0.6~3.5个百分点,茎基腐病病指防效高4.20~30.78个百分点,纹枯病病指防效高8.30~29.98个百分点,增产率高7.31~11.5个百分点。建议在小麦生产中推广使用土益康1号生物菌肥。  相似文献   

19.
小麦梭条花叶病(WSSMV)是春季小麦田中见病较早的一种新发生的土传病毒病。在我国长江、黄河中下游,西起四川、陕西,东至江浙和山东一带均有分布,危害逐年扩大。河南省信阳地区潢川县七十年代初为零星发病,没有引起重视,1975年发生5.4万亩,1977年扩大12万亩,到八十年代,历年均发生15—20万亩,一般田减产20—40%,最高田减产70—80%。特别是1991年发病35万亩,造成损失的有17万亩,绝收的有5万亩。1970—1991年累计发生面积210万亩,综合防治面积15万  相似文献   

20.
小麦梭条花叶病的诊断与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麦梭条花叶病的诊断与控制周益军(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210014)小麦梭条花叶病自60年代发生以来,现已分布在长江、黄河中下游的9省市,有的地区已造成了严重危害。一般病田损失1~2成,严重病田可损失50%以上,甚至失收。如江苏苏南部分县、苏北沿江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