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照市茶试站承担了山东省科委立项的“山东茶树害虫调查及防治技术研究”课题,经过4a的调查、观察,已基本查明山东茶树害虫的种类,并总结出了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1山东茶区主要害虫的种类山东茶区主要茶园害虫有15种,其中叶部害虫12种、枝干害虫2种、地下害虫1种。按为害面积大小和为害程度的重轻依次为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叶瘿螨、角蜡蚧、绿盲蝽、蚜虫、小地老虎、大蓑蛾、褐蓑蛾、扁刺蛾、卷叶蛾、黄刺蛾、棉铃虫、木蠹蛾。其中,在茶园普遍发生,对茶树为害较重的害虫是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和螨类(茶叶瘿螨和茶橙瘿螨),俗称山…  相似文献   

2.
几种农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及对主要蜘蛛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俊起  汪钧 《茶业通报》2001,23(4):23-25
茶小绿叶蝉 (EmpoascaflavescensFabricius) ,又名茶浮尘子、小绿浮尘子、叶跳虫 ,属同翅目叶蝉科。国内茶区均有分布 ,寄主除茶树外 ,还有桃、李、油菜、大豆、花生、十字花科蔬菜等。主要以成、若虫刺茶树嫩梢汁液 ,消耗养分和水分 ,为害后茶树节间缩短 ,芽叶萎缩 ,芽尖、叶尖和叶缘变红褐焦枯 ;同时 ,干茶碎片多 ,有异味 ,从而大大影响产量和品质。目前 ,茶小绿叶蝉已成为我省皖南茶区的主要害虫。为了有效的防治茶小绿叶蝉 ,降低茶叶中农药残留量 ,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提高祁红品质 ,以达到规定…  相似文献   

3.
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Fabricius)是我国茶区茶树的一种重要害虫,根据1984年10月全国茶树病虫测报座谈会上制订的10种全国茶树主要害虫的测报办法,规定存中、小叶种茶区,对小绿叶蝉的田间调查主要采用随机检叶记虫法(计算百叶虫量)和盆拍法(计算单位面积虫量)。这两种调查方法虽然均能反映出小绿叶蝉的虫口消长趋势和  相似文献   

4.
茶小绿叶蝉是我国茶区头号害虫,其若、成虫主要取食茶树嫩梢芽叶汁液,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长期以来,生产和实践中对危害茶园的茶小绿叶蝉其优势种是小绿叶蝉,还是假眼小绿叶蝉这一问题一直有争议。尽管有多名专家从昆虫形态分类学角度先后指出,危害我国茶区的茶小绿叶蝉优势种应是假眼小绿叶蝉,但在这以后的各种书籍和研究论中,  相似文献   

5.
<正>福建省植保植检总站近日发布预警信息,要求有关地区抓紧防治高山茶假眼小绿叶蝉。据介绍,福建省高山茶区的茶假眼小绿叶蝉全年为害高峰期一般在7~9月。据大田、安溪、永泰、武夷山、蕉城、尤溪、南靖、福鼎等地高山茶园近期调查,平均虫梢率30.0%、比去年同期多85.2%,平均百叶虫量16.4头、比去年同期少4.1%,大部分高山茶园虫口密度超过防治指标。综合分析,预计今年茶假眼小绿叶蝉在高山茶上偏重发生。各地务  相似文献   

6.
茶小绿叶蝉是为害茶树的主要害虫,受害新梢滞育,叶片疆化,变薄,成茶碎末增加,不但影响产量,而且降低品质。多年来防治茶小绿叶蝉一直依靠敌敌畏,乐果等广谱杀虫剂,由于常期使用此类农药,不但使茶小绿叶蝉的抗性增强,而且伤害了大量天敌,使害虫出现了防不胜防  相似文献   

7.
简讯     
李叶云 《茶业通报》2004,26(1):30-30
日照是我国最北的茶叶主产区,茶小绿蝉是我市茶区主要害虫之一。正常年份,每当秋季花生采收前后,茶小绿叶蝉在茶园中将出现一个虫口高峰期。其不仅对茶树安全越冬造成影响,而且对次年春茶产量和品质不利。为加强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筛选新型高效低毒农药,于2002年9月选用吡&#183;氯乳油对茶小绿叶蝉进行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鄂东山区茶小绿叶蝉普遍发生,部分茶区已蔓延成灾,其危害范围有逐年扩宽的趋势,并已延伸到海拔千米以上高山茶园危害。这不仅影响茶叶产量的增长和鲜叶质量的提高,而且严重威胁着茶树的生存,挫伤了茶农的积极性。为此,我们选择不同海拔高度的茶园,每个类型选择四个观察点,进行试验观察,初步摸索出茶小绿叶蝉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发生规律,并施行了一系列防治对策,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茶蛾蜡蝉又名碧蛾蜡蝉、绿蛾蜡蝉,全国大部分产茶省、自治区均有发生。近几年来,在皖南茶区逐步上升为茶树的一种主要害虫,危害十分严重。为了做好该虫的防治工作,现将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危害性茶蛾蜡蝉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汁液为害,被害枝梢上覆盖有一层棉絮状物。并易招致煤病发生,致使芽叶生长受阻,树势衰弱,甚至芽梢枯死,引起茶叶减产和品质下降。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油茶、桃、柿、葡萄、乌桕等多种树木。2 害虫识别成虫体长6~8mm,翅展18~21mm,体和前翅粉绿色,顶角钝,臀角呈直角,翅脉、后缘、外缘及前缘一…  相似文献   

10.
石伟昌 《科学种养》2014,(11):33-34
<正>黎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是贵州省重点产茶县之一,现有茶园面积24.8万亩,其中投产茶园13.4万亩。在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中,假眼小绿叶蝉是黎平茶区分布最广、为害最严重、防治较难的害虫之一,如何有效防治该虫成了当地茶业管理部门和茶农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通过分析该虫的特征、习性、发生规律等,总结出其科学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一、特征与习性1.个体细小,体带绿色茶树假眼小绿叶蝉,又名  相似文献   

11.
<正>果园常见的叶蝉类害虫主要大青叶蝉、小绿叶蝉、猩红小绿叶蝉、小字纹小绿叶蝉、苹果塔叶蝉、葡萄斑叶蝉、葡萄二黄斑叶蝉和柿斑叶蝉。前七个属于同翅目叶蝉科,最后一个属于同翅目小叶蝉科昆虫。一、为害对象(见表1)二、为害特点(见表2)三、分布区域(见表3)四、形态识别  相似文献   

12.
徽州区茶园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卫国 《茶业通报》2006,28(1):17-18
徽州区茶树害虫种群从少到多,不断演替,危害日趋严重,茶园大面积受害成灾时有发生。1997年和2001年假眼小绿叶蝉、2004年黑刺粉虱大发生;2003年假眼小绿叶蝉、茶叶瘿螨发生严重;1996年茶黑毒蛾、2000年和2001年茶尺蠖的局部暴发,这些害虫的发生都造成了不小的损失,防治问题日益突出。1主要害虫(螨)种类及消长规律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世代多、体型小、吸汁性、趋嫩性的害虫成了茶树害虫的优势种类和种群,叶蝉、粉虱等现已成为我区茶树主要害虫。暴食性害虫如茶黑毒蛾、茶尺蠖等时有发生,亦不容忽视。1.1茶假眼小绿叶蝉我区高山茶园冬季气温较…  相似文献   

13.
<正>茶小绿叶蝉是近几年来为害浙江省开化县茶树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为了解参试药剂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浙江省开化县植保植检站带领马金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推广人员在开化县村头镇林场茶  相似文献   

14.
日照是我国最北的茶叶主产区,茶小绿蝉是我市茶区主要害虫之一。正常年份,每当秋季花生采收前后,茶小绿叶蝉在茶园中将出现一个虫口高峰期。其不仅对茶树安全越冬造成影响,而且对次年春茶产量和品质不利。为加强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筛选新型高效低毒农药,于2002年9月选用吡·氯乳油对茶小绿叶蝉进行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5%吡·氯EC(山东京博农化有限公司)10%吡虫啉WP(苏州华源农用生物化学品有限公司)5%氯氰菊酯EC(济南绿霸化学品有限公司)1.2试验处理本试验设6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为15m…  相似文献   

15.
正茶小绿叶蝉(Empoasca pirisuga Matumura)是皖垦茶业集团茶园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若虫危害茶树新梢,受害后牙叶生长停滞,发芽减少、牙叶枯黄、质地变脆、甚至枯焦,严重影响茶叶品质和产量。每年5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为发生高峰,危害面积超过1667hm2。由于茶园长期使用菊酯类和有机磷化学农药防治,使得茶小绿叶蝉产生了较强的抗性,为此我们进行了苏云金杆菌防治茶小绿  相似文献   

16.
<正>小绿叶蝉是贵州省茶树上的一大害虫,由于主防该虫的药剂品种较单一,且该虫易对单剂药剂产生抗药性,故防治效果不理想。为了筛选出防治茶小绿叶蝉的安全高效混配药剂,于2010年5月23~29日在石仟县小绿叶蝉发生较重的龙塘镇屯锋茶场开展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10月14日,福建省德盛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获批临时登记国内企业首个唑虫酰胺制剂产品(不含分装登记产品)——15%唑虫酰胺悬浮剂,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茶树茶小绿叶蝉。此前,日本农药株式会社、美国默赛技术公司分别登记有15%唑虫酰胺乳油和30%唑虫酰胺悬浮剂产品,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分别为茄子蓟马、十字花科蔬菜叶菜小菜蛾和茶树茶小绿叶蝉。2家外  相似文献   

18.
假眼小绿叶蝉是我国广大茶区普遍发生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繁殖快、代数多、为害时间长(春茶后期及夏、秋茶),一般常规农药对其只有较好的短期防治效果,以致采茶期间需多次用药,既影响茶叶品质,又影响茶园生态平衡。为寻求防效好、残效期长、高度安全的新农药,我们于1997年选用扑虱灵等对二种茶树主要害虫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药剂及供试对象药剂品种:25%扑虱灵,24%万灵:美国杜邦公司生产;40%乐果:安徽繁昌农药厂分装。供试对象: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Vitis…  相似文献   

19.
通过3年田间系统调查,介绍了茶假眼小绿叶蝉的为害状况,研究了金华地区籽叶两用茶园中茶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茶假眼小绿叶蝉在籽叶两用茶园中发生的第1高峰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2高峰期为9月上旬到10月上旬,很多时候第2高峰不发生。由于栽培模式、生态环境的不同,籽叶两用茶园中的茶假眼小绿叶蝉发生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20.
一、目的要求茶树主要病虫害如茶毛虫、茶蚕、茶避债虫、大灰象鼻虫、小黑象鼻虫、茶小绿叶蝉、茶梢叶枯病等,为害甚大,并且常交叉或同时并发,严重地影响茶叶的产量。为了做好茶树的“四护”“四保”,确保茶业生产的全面跃进,在总结已有的单项病虫防治经验与调查研究基础上,1959年进行综合性防治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