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9种杀菌剂对火龙果革节孢属病菌(Scytalidium sp.)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有10种杀菌剂对病菌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该10种杀菌剂EC50值和毒力回归方程中斜率比较分析认为,腈菌唑的毒力效果最好,其次为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及咪鲜胺锰盐4种杀菌剂,异菌脲、氟硅唑+恶唑菌酮、多菌灵3种杀菌剂抑菌能力也较强。以上8种杀菌剂均可作为防治火龙果革节孢属病菌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2.
方法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9种杀菌剂对人参黑斑病菌的室内毒力作用.结果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表明: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健达)对人参黑斑病的毒力作用最强,EC50值、EC90值分别为0.11 mg/L和7.15mg/L,其次为25%丙环唑EC(斑绝)和400g/L氟硅唑EC(尚果).结论 筛选出了对...  相似文献   

3.
《中国马铃薯》2017,(5):296-301
为筛选可有效防治马铃薯坏疽病的杀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3种杀菌剂对马铃薯坏疽病病菌的抑菌作用,并对入选杀菌剂对坏疽病病菌的毒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3种供试杀菌剂中有6种能有效抑制坏疽病病菌,但这6种杀菌剂毒力差异较大。EC50值由小到大依次为10%苯醚甲环唑ME3%甲霜·噁霉灵(秀苗)AS40%溴菌腈·多菌灵·福美双(炭息)WP62.5 g/L精甲·咯菌腈(亮盾)FS68%精甲霜·锰锌(金雷)WP80%代森锰锌(大生M-45)WP,其中10%苯醚甲环唑ME、3%甲霜·噁霉灵(秀苗)AS、40%溴菌腈·多菌灵·福美双(炭息)WP的EC50值均小于1μg/m L,说明病原菌对这3种杀菌剂更为敏感。该试验为田间防治马铃薯坏疽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河西走廊糖用甜菜白粉病的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喷雾的方法,以期筛选对糖用甜菜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的杀菌剂。结果筛选出的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有400g/L氟硅唑EC 5000倍液、20%三唑酮EC 1000倍液、325g/L苯甲·醚菌酯SC1500倍液、33%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 300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73.00%、71.74%、68.28%、65.93%。  相似文献   

5.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2种杀菌剂对3株橡胶树褐根病菌的抑菌能力。结果表明:百菌清、腈菌唑、咪鲜胺、三唑酮、戊唑醇、异菌脲、抑霉唑、十三吗啉、丙环唑9种药剂对橡胶树褐根病菌的毒力较强,抑菌效果较好,对橡胶树褐根病菌的EC50在0.013 2~2.972 6 μg/mL,其中丙环唑和戊唑醇的EC50均小于0.1 μg/mL,对橡胶树褐根病菌的抑制效果最佳;嘧菌酯、甲基硫菌灵的效菌效果较差;多菌灵对褐根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差,3株褐根病菌的EC50在138.655 0~492.298 2 μg/mL。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有效防治药剂,在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原药对橡胶树白根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戊唑醇、腈菌唑、丙环唑、抑霉唑、三唑酮、咪鲜胺、嘧菌酯、十三吗啉8种药剂对橡胶树白根病菌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抑菌效果较好,其EC50在0.017 7~6.013 6 μg/mL,其中戊唑醇的毒力最强,EC50为0.017 7 μg/mL;腈菌唑、丙环唑、抑霉唑的抑制作用较强,其EC50分别为0.027 8、0.045 6和0.077 3 μg/mL。甲基托布津抑菌效果最差,EC50为41.299 0 μg/mL。  相似文献   

7.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9种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咪鲜胺、丙环唑、抑霉唑和苯醚甲环唑4种药剂对柱花草炭疽病菌株CH008的抑菌效果最好,其EC50值在0.032 3~0.735 2 μg/mL,成为最具潜力的替代使用杀菌剂;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的抑菌效果也较好,其EC50值在1.381 3~3.208 8 μg/mL。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百香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karstii)的生物学特性,并筛选出防治效果较好的杀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探究该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9种杀菌剂对该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该病菌适宜在萨氏(SDAY)培养基上生长,适宜pH为6~9,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 ℃,最适温度为25 ℃,可高效利用蔗糖与甘氨酸;室内毒力测定发现9种杀菌剂对该病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75%肟菌·戊唑醇WG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0.0667 mg/L,其次为18.7%丙环·嘧菌酯SE、42.4%唑醚·氟酰胺SC、25%吡唑醚菌酯SC、50%咪鲜胺锰盐WP,EC50值分别为0.3335、0.4567、0.4630、0.8187 mg/L。  相似文献   

9.
不同杀菌剂对花生网斑病菌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Phoma arachidicola引起的花生网斑病是目前花生生产中重要叶部病害之一,发病面积广,危害严重。为筛选出对花生网斑病防治效果好的新型药剂,本试验测定了13种杀菌剂对花生网斑病菌的室内毒力、田间防效和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中,30%苯甲·丙环唑EC的毒力最强,EC50为1.934 4mg/L;50%啶酰菌胺WG、30%醚菌·啶酰菌SC、50%多菌灵WP和10%苯醚甲环唑WG的EC50均小于6mg/L,抑菌效果较好。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30%苯甲·丙环唑EC 100.00mg/L倍液的防效最好,可达67.90%;其次为60%唑醚·代森联WG、50%啶酰菌胺WG,防效分别为64.93%和62.84%。30%苯甲·丙环唑EC较对照增产43.86%。综合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30%苯甲·丙环唑EC、50%啶酰菌胺WG、60%唑醚·代森联WG、30%醚菌·啶酰菌SC、10%苯醚甲环唑WG对花生网斑病的防治效果均较好,在田间发病不同时期,可以轮换使用以上药剂,以降低抗药性,达到有效控制病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油菜菌核病菌对新型杀菌剂嘧菌环胺的敏感性和该药剂与其它杀菌剂的交互抗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江苏省不同地区的53个油菜菌核病菌菌株对嘧菌环胺的敏感性,并测定对嘧菌环胺不同敏感性的10个菌株对菌核净、异菌脲、腐霉利、多菌灵、咪鲜胺和戊唑醇等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菌株间对嘧菌环胺的敏感性差异显著, EC50(抑制中浓度)值在0.0342~1.087 6μg/mL之间;通过EC50值相关性分析,油菜菌核病菌对嘧菌环胺与上述杀菌剂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 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甜菜属Vugares组中B.patula Ait.、B.cicla L.Tyrkey、B.cicla L.China、B.vulgaris L.三个物种间三个组合杂交后代的分离情况。三个组合间F_2、F_3具有相似的分离情况,说明B.Patula及B.cicla正反交中核构成是一致的,染色体基本上是同源的。一年生生长习性及野生种根型表现为显性,F_2服从孟德尔分离,但有的表现偏离。三个组合F_2、F_3的花粉育性、株型等表现具有广泛的方离,从中可分离出极少量高糖、高抗病等各种有益材料。  相似文献   

12.
2个淮山品种的微体扦插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桂淮2号"、"桂淮6号"2个淮山品种的-叶-芽微体植株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生长素种类及浓度处理,以及不同无土栽培基质配比对植株生根和微型薯生长的影响,以建立淮山微体扦插繁育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桂准2号"、"桂淮6号"2个淮山品种在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大棚内可不经生长素处理直接进行微体扦插,生根率分别达到98.3%、95.8%;泥炭土:珍珠岩(1:1,体积比)、泥炭土:甘蔗渣(1:1,体积比)分别是"桂淮2号"、"桂淮6号"微体扦插生产微型薯的较优基质配方:微体扦插植株茎伸长生长长度分别与薯长及薯鲜重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记述在海南岛发现的中国松塔牛肝菌属、假黑伞属和黑伞属的新记录种角鳞松塔牛肝菌(Strobilomyces foveatus Corner.)、黄褐球盖菇(Stropharia coronilla Bull.)和卷鳞灰黑菇(Agricus meleagris J.Schaeffer),以及我国未详细报道的疣鳞松塔牛肝菌(Strobilomyces nigricans Berk.)和刺疣松塔牛肝菌(S.confusus、Sing.)的形态。  相似文献   

14.
槟榔叶片总蛋白质提取及双向电泳条件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3种提取植物组织蛋白的方法(TCA/丙酮沉淀法、E-TCA法、酚法)提取槟榔叶片总蛋白,在蛋白产量,一维和二维电泳图谱等方面对3种方法的提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TCA/丙酮沉淀法效果较好,是槟榔叶片总蛋白提取的可选方法,同时优化了双向电泳的条件和上样量.  相似文献   

15.
应用改良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制片、镜检,分析比较番荔枝属3个资源的核型.结果表明,阿蒂莫耶番荔枝、刺番荔枝为2倍体.而圆滑番荔枝为4倍体,阿蒂莫耶番荔枝、圆滑番荔枝有随体.核型公式分别为:阿蒂莫耶番荔枝2n=2x=14=14m;刺番荔枝2n=2x=14=12m+2sm;圆滑番荔枝2n=4x=28=14m+14sm.刺番荔枝属于1A核型、阿蒂莫耶番荔枝属于1B核型.光叶番荔枝属于2B核型.  相似文献   

16.
山奈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奈的带芽块茎为试验材料,研究其表面消毒的方法和不同配比培养基对山奈块茎诱导、增殖以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表面消毒采用体积分数75%酒精消毒1 min,无菌水漂洗1次,然后用质量分数0.1%升汞浸泡10min,无菌水漂洗2次后,再用0.1%升汞浸泡6min,无菌水漂洗4次效果为最佳,污染率可降至6.67%;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MS+6-BA3.0 mg/L+NAA0.1 mg/L,芽的萌发率达100%,分化率达146.67%;增殖培养基以MS+6-BA3.0 mg/L为最好,增殖倍数可达6.1倍;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NAA0.1 mg/L.生根率可达100%;试管苗移栽到疏松透气的基质中即可,成活率可达93%.  相似文献   

17.
对野茼蒿(Alternaria sp.)YTH-21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的菌丝体生长速度快,致病性强;菌丝体生长最适温度为25℃,产孢及孢子萌发最适宜温度均为30℃,致死温度为50℃、10min;菌丝体生长和产孢适宜pH值范围为5.0~8.0,最适宜于孢子萌发的pH值为7.0;对菌丝体生长及产孢最好的碳源为葡萄糖,但不利于孢子萌发;供试氮源以氯化铵对菌丝体生长及产孢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几种中草药提取物保鲜槟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生姜和大蒜的水溶物,海南血桐、猪肚木、海南椴、青梅等中草药的提取物,以及水溶性壳聚糖浸果,通过测定槟榔好果率、失重率、pH值及Vc含量、总糖含量变化,研究中草药提取液对槟榔果实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血桐提取物对槟榔有显著的保鲜效果,在同等条件相同存放时间下,用血桐提取液涂膜并密封存放的槟榔好果率最高,各测定值随存放时间的变化最小.  相似文献   

19.
通过观测直立枝和匍匐枝的叶片长度和宽度、草层高度、节间直径和节间长度等7项指标,比较分析了裸露地、荫蔽地、旱地和盐碱地4种生境的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innaeus)Persoon]种质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就狗牙根的坪用价值而言,依次是旱地生长的狗牙根>裸露地生长的狗牙根>盐碱地生长的狗牙根>荫蔽地生长的狗牙根。  相似文献   

20.
大豆铁素营养诊断适用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建荣  秦遂初 《大豆科学》1991,10(3):205-211
砂培试验研究大豆铁素营养诊断的生理指标。结果指出:在过氧化氢酶等四种生化指标中,叶片过氧化氢酶不仅能明确指示缺铁症,且测定方法简便,是较好的生化诊断指标。叶片硝酸还原酶、根系细胞色素氧化酶对佐证缺铁症也有辅助作用,过氧化物酶则不具诊断价值。在常规诊断指标中,叶片活性铁含量、叶绿素总量及a/b值对供铁浓度反映敏感,较之植株全铁量,P/Fe、Mn/Fe和Fe/Zn等更能直接反映铁营养状况。 本文提出以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结合活性铁、叶绿素总量和a/b值作早期潜在性缺铁诊断的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