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选取88头7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按体质量和性别随机分成11组,每组8头。仔猪经皮下注射进行免疫,A组(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大豆球蛋白(11S)B、C、D免疫组注射11S500μg/kg.w,21日龄时进行二免,23日龄C、D组分别肌肉注射11S2 500、5 000μg/kg.w;大豆球蛋白(11S)E、F组不免疫,23日龄肌肉注射11S2 500、5 000μg/kg.w。β-伴大豆球蛋白(7S)分组同11S。所有仔猪于23日龄断奶,在7、21、35日龄时空腹称重,计算平均日增重。试验结束时,每组选择5头仔猪进行屠宰,取十二指肠近端、空肠中段、回肠近段各2cm,用于测定消化酶活性和组胺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免疫500μg/kg.w 11S和7S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体质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或P〈0.01),直接致敏2 500、5 000μg/kg.w的11S和7S可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的平均体质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或P〈0.01);11S可显著降低断奶仔猪十二指肠、回肠中胰淀粉酶、蛋白酶和十二指肠脂肪酶活性(P〈0.05或P〈0.01),降低十二指肠、回肠组胺水平(P〈0.05或P〈0.01);而7S显著降低断奶仔猪十二指肠、空肠胰淀粉酶、蛋白酶和十二指肠中脂肪酶活性(P〈0.05或P〈0.01),降低十二指肠、空肠组胺水平(P〈0.05或P〈0.01)。与免疫组相比,免疫后致敏5 000μg/kg.w的11S可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的平均体质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或P〈0.01)、十二指肠、回肠中胰淀粉酶、蛋白酶、十二指肠脂肪酶活性(P〈0.05或P〈0.01)和十二指肠、回肠组胺水平(P〈0.05或P〈0.01);致敏2 500、5 000μg/kg.w的7S差异不显著(P〉0.05)。对仔猪提前免疫大豆蛋白抗原,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小肠中消化酶活性,降低组胺的释放,从而促进仔猪的生长,并且7S的免疫效果明显优于11S。  相似文献   

2.
8头初生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头。分别饲喂含生全脂大豆粉的代乳料和全乳。1、3、7、10、14、18、22、26、30、34、38、42日龄早饲前采血5mL,分离血清,以提纯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及其相邻收集馏分(7S二峰、11S二峰)为抗原,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滴度。结果表明:A组犊牛自10日龄起全部开始腹泻,20日龄左右粪便中可见脱落的肠黏膜,而B组犊牛无腹泻发生;A组犊牛血清中各种大豆抗原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滴度均极显著地(P<0.01)高于B组;饲喂初乳后,3日龄血清抗体滴度出现一个峰值;在持续饲喂大豆蛋白的情况下,6周龄内血清抗体持续升高,未见下降趋势,其中7S二峰致敏性高于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11S二峰;β-伴大豆球蛋白在30日龄前致敏性高于大豆球蛋白和11S二峰。  相似文献   

3.
《中国兽医学报》2015,(9):1511-1517
选取70头24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头仔猪。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日粮,β-伴大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7S)(B、C、D组)和大豆球蛋白(Glycinin,11S)试验组(E、F、G组)分别添加500、2 000、5 000μg/kg质量的7S或11S。仔猪断奶时开始饲喂大豆抗原蛋白,分别于24、26、28、30日龄采集血液,测量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于试验结束时,每组选取5头仔猪放血致死,采集小肠各段,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小肠各段Claudin-1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随着7S和11S剂量的增加,血清中IL-2、IL-4、IL-6的含量升高,血清中INF-γ的含量降低。与对照组相比,7S与11S试验组中的D、G组各肠段Claudin-1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C组的空肠前段、空肠中段和空肠后段均显著降低(P0.01)。与7S试验组相比,除11SB、C组的回肠显著降低,其余各组均显著升高。试验表明,7S和11S均能够通过影响细胞因子的含量,引起断奶仔猪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降低断奶仔猪十二指肠和空肠Claudin-1mRNA相对表达量,引起仔猪肠道黏膜损伤,且7S比11S对仔猪的损伤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4.
蒸汽处理对纯化大豆抗原含量及免疫原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分别从生、熟大豆中分离纯化后,通过电泳进行分析鉴定。将经过鉴定后的纯化抗原皮下注射18~22g的昆明小鼠,利用琼脂扩散试验及免疫酶技术检测所得抗血清与原有抗原是否发生免疫应答反应。结果表明,生大豆所得提纯样品中11S 2峰和7S 1峰分别为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蒸汽处理可使大豆球蛋白含量明显减少,免疫原性丧失;而β伴大豆球蛋白经同样处理后,含量虽稍有下降,其免疫原性却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5.
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简称LPS)是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外膜中的致病成分。试验利用细菌脂多糖诱导急性免疫应激,研究短期注射不同剂量细菌脂多糖对肉仔鸡血液生化指标和肌肉脂质过氧化的影响。选择80只体重相近的21日龄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其中3个试验组分别在21、23、25(选择3周龄的肉仔鸡连续3次隔天注射LPS引发急性免疫应激)日龄连续3次经腹腔注射LPS生理盐水稀释液,剂量为每千克体重250、500、1000μ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试验期6d。在21、23日龄注射LPS3h后和25日龄注射LPS24h后(21、23日龄取血是检测注射LPS后3h血液指标的变化,在25日龄注射LPS24h后杀鸡测肉质指标时,也取血液测血液指标,观测血液指标随注射时间的变化趋势)取血液制备血浆、血清,测定血清细胞因子、血浆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26日龄取试鸡胸肌,测定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结果表明:①LPS刺激显著提高了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P<0.05);②LPS刺激显著提高了血浆和胸肌中丙二醛的含量(P<0.05);③低剂量LPS刺激显著降低了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P<0.05),而高剂量LPS刺激有显著提高血浆及胸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的趋势(P<0.05)。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β-伴大豆球蛋白在仔猪胃肠组织中的分布规律。选用母本品种、胎次相同及体重相近的28日龄健康的杜*长*大断奶仔公猪2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仔猪。对照组饲喂不含大豆抗原蛋白的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含4% β-伴大豆球蛋白的日粮。试验期5 d。结果表明,在仔猪消化道内,仔猪空肠后段中β-伴大豆球蛋白含量最高,而胃和小肠前半段的含量较低,且胃、十二指肠黏膜中β-伴大豆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胃肠组织(P<0.05)。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通过植物乳酸菌对豆粉进行液态发酵,在发酵24,36,48,60,72 h时采集发酵样品进行水解度和免疫活性的检测,结果表明:(1)48 h为植物乳酸菌发酵豆粉的最佳时间,可去除71.08%的β-伴大豆球蛋白和64.22%的大豆球蛋白的免疫活性(P<0.01),对β-伴大豆球蛋白的去除程度显著高于大豆球蛋白(P<0...  相似文献   

8.
随机从2窝“杜长约”三元杂交仔猪中挑选12头,分成A、B、C3组,每组4个重复,公、母各半。21日龄断奶;22-26日龄,A组饲喂不舍任何豆科植物的代乳料,B、C组分别饲喂合纯化的蒸汽处理前、后β-伴大豆球蛋白的代乳料。26日龄全部屠宰,取胃、空肠中段、盲肠和结肠中的食糜,以测定消化道各部位β-伴大豆球蛋白的免疫活性。结果表明:随着消化道的延续,β-伴大豆球蛋白的免疫活性均呈下降趋势;与消化道其他部位比较起来,活性在胃和空肠下降幅度较大,到空肠中段基本丧失,从空肠中段到结肠无明显变化;整个消化道中,采食含未经蒸汽处理β-伴大豆球蛋白代乳料仔猪中β-伴大豆球蛋白免疫活性的下降幅度均小于采食含蒸汽处理β-伴大豆球蛋白代乳料的仔猪。  相似文献   

9.
CpG寡脱氧核苷酸对中华绒螯蟹3种血清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每千克体重1、5、25μg的剂量,对中华绒螯蟹分别注射“人最适免疫刺激序列(ODN-2006)”和“鱼合适免疫刺激序列(ODN-1670)”,在注射开始之前(即第0d)和注射后的第1、3、5、8d采集血清,对血清溶菌酶(LSZ)、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剂量为每千克体重5、25μgODN-2006能使血清ACP和ALP活性显著增加(P<0.05),但对LSZ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与此同时,剂量为每千克体重5、25μgODN-1670对3种酶活性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由此表明,ODN-1670和ODN-2006能增强中华绒螯蟹的免疫功能,可作为甲壳动物潜在的免疫增强剂加以研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谷氨酰胺对免疫应激仔猪肌肉中理化指标的影响。采用2×2析因试验设计,选用28 d平均体重7 kg的长白×约克夏断奶仔猪96头,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Ⅰ组)、免疫应激组(Ⅱ组)饲喂基础日粮,断奶后7 d分别注射100μg/kg BW生理盐水、LPS;谷氨酰胺组(Ⅲ组)、谷氨酰胺+免疫应激组(Ⅳ组)饲喂含谷氨酰胺浓度为1.2%的日粮,断奶后7 d分别注射100μg/kg BW生理盐水和LPS。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LPS应激极显著提高了仔猪肌肉中乳酸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总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含量(P<0.01),而谷氨酰胺的添加缓解了这几项指标的显著变化,且日粮类型与LPS应激均存在交互作用(P<0.01),说明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可缓解免疫应激,对免疫应激仔猪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β-伴大豆球蛋白等抗原蛋白热稳定性较强,其抗原活性难以完全去除,可导致仔猪等幼龄动物产生过敏反应,从而影响其生理健康、日粮养分消化利用和生产性能。目前针对不同大豆制品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已有大量研究,但大豆抗原蛋白在幼龄畜禽日粮中的安全剂量尚不明确。本文对β-伴大豆球蛋白的理化性质及对仔猪的致敏机制、大豆制品中β-伴大豆球蛋白含量及大豆制品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β-伴大豆球蛋白在仔猪日粮中的安全剂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旨在研究纯化的大豆球蛋白对离体培养的仔猪空肠上皮细胞(IPEC细胞)通透性以及对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 mRNA表达的影响。将不同浓度的大豆球蛋白(0~5.0mg·mL-1)与肠上皮细胞共同培养24h后,检测跨上皮细胞电阻值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Occludin 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除大豆球蛋白浓度为0.5mg·mL-1时无明显变化,其他各浓度跨上皮细胞电阻值和Occludin mRNA相对表达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01)。由此可知,大豆球蛋白使仔猪小肠上皮细胞通透性增加并使OccludinmRNA表达量下降,进一步明确了大豆球蛋白影响细胞增殖且对肠上皮细胞造成直接损伤,并破坏了肠上皮细胞完整性。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对长白、大白和杜洛克3个品种初生仔猪血清中IgA、IgM、IgG浓度进行了测定,并对其影响因素及其对早期仔猪体重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品种和胎次对仔猪血清IgA浓度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品种效应对IgM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初生重对IgG浓度影响极显著(P<0.01),性别对免疫球蛋白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品种及初生重对仔猪7日龄体重、14日龄体重、0-7日龄日增重、0-14日龄日增重影响极显著(P<0.01)。仔猪血清IgG浓度与7日龄体重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1562(P<0.01)。  相似文献   

14.
大豆β-伴大豆球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豆抗原蛋白的研究中,β-伴大豆球蛋白的研究比较重要。在其结构和特性方面,β-伴大豆球蛋白的α′亚基和该亚基上的Soymetide研究较为深入,并且摄入β-伴大豆球蛋白与体内甘油三酯含量有一定关系。很多研究表明,仔猪腹泻、犊牛腹泻的主要诱因来自于抗原性蛋白所引起的体内消化道免疫反应。不同的加工工艺如挤压膨化、乙醇浸提,可以降低β-伴大豆球蛋白对于机体的损害,本文还基于现在的研究提出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养猪》2021,(1)
为研究复方中药对大肠杆菌脂多糖(LPS)免疫应激早期断奶仔猪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选用28日龄杜长大仔猪4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猪。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5日龄腹腔注射100μg/kg体重的生理盐水;中药组:饲喂基础饲粮+0.3%中药制剂,35日龄腹腔注射100μg/kg体重的生理盐水;内毒素组:饲喂基础饲粮,35日龄腹腔注射100μg/kg体重的大肠杆菌LPS;中药+内毒素组:饲喂基础饲粮+0.3%中药制剂,35日龄腹腔注射100μg/kg体重的大肠杆菌LPS。试验期为14 d。35日龄注射大肠杆菌LPS 3 h后采血进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中药组的白细胞介素-1β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中药组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与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内毒素组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中药+内毒素组的白细胞介素-1β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极显著低于内毒素组(P0.01),极显著高于中药组(P0.01);中药+内毒素组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极显著低于内毒素组(P0.01),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中药组(P0.01)。结果显示中药制剂有抗内毒素的作用,可有效缓解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采用2×2析因设计,选用96头(28±2)d的(大白×长白)断奶仔猪[平均体重(7.24±0.36)kg],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第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Ⅱ组为脂多糖(LPS)免疫应激组,在试验开始7d后注射100μg/kg的LPS;第Ⅲ组为谷氨酰胺(Gln)组,饲喂含Gln浓度为1.2%的日粮;第Ⅳ组为Gln+LPS免疫应激组,饲喂含Gln浓度为1.2%的日粮,7d后注射100μg/kg的LPS,研究谷氨酰胺对免疫应激仔猪肠道指数的影响。试验期14d。结果显示:LPS免疫应激极显著降低了免疫应激仔猪的小肠指数(P0.01),添加Gln极显著提高了免疫应激仔猪的小肠指数和大肠指数(P0.01)。日粮类型与应激的交互作用对仔猪的小肠指数和大肠指数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将12头28日龄断奶的仔猪,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头,A组为对照组,B组为试验组.A组饲喂不含任何豆科植物成分的饲粮,B组在A组饲料的基础上按18%比例加入粗提的大豆球蛋白,观察并测量结果,研究大豆中主要的抗原蛋白一大豆球蛋白对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养分消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大豆球蛋白可以导致仔猪的腹泻,引起肠道的损伤导致了肠道消化能力的障碍,其中B组腹泻程度、持续时间、频率均超过A组.②文中的论述和结果中采用日增重、消化率A>B、料肉比AA,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旨在建立检测血清大豆抗原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经琼脂糖凝胶层析纯化大豆抗原蛋白,以不同剂量皮下注射免疫小鼠,采用方阵滴定法确定最佳抗原包被浓度及血清稀释度,并对其他条件进行优化,最终建立检测血清大豆抗原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利用该方法检测小鼠免疫后血清抗体水平。通过方阵滴定法确定11S蛋白最佳包被浓度为5.0μg/mL,血清稀释倍数为1∶800;7S蛋白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2.5μg/mL,血清稀释倍数为1∶1 600;两者的批内、批间系数均小于10%,重复性较好,通过ELISA法确定11S和7S蛋白的最佳免疫次数为2次,免疫剂量为1 000μg/kg。结果表明本试验初步建立大豆抗原蛋白抗体检测间接ELISA方法,具有很强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可用于大豆抗原蛋白过敏反应的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19.
研究50%四氯化碳诱导波尔山羊慢性肝损伤变化过程,完善50%四氯化碳慢性肝损伤的动物模型。选用9只3月龄,体重(12.0±1.0)kg的雄性波尔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3只。其中Ⅰ组(低剂量组)、Ⅱ组(中剂量组)、Ⅲ组(高剂量组)分别按每千克体重皮下分点注射50%CCl4菜籽油剂0.4,1.0和1.6 mL。在试验前1 d(未注射药物,记为-1 d)、注射药物后第3、6、9天分别测定受试波尔山羊肝功能和酶活性。结果表明:(1)Ⅱ组血清白蛋白(ALB)、球蛋白(GLO)含量在给予CCl4药物后第3天与试验-1 d差异显著(P<0.05);Ⅲ组在第3天与试验-1 d差异极显著(P<0.01);(2)Ⅱ组丙氨酸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含量在给予CCl4药物后第3天与试验-1 d差异显著(P<0.05);Ⅲ组在第3天与试验-1 d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每千克体重给予50%CCl4菜籽油剂1.0 mL的药物剂量对波尔山羊进行造模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挑选刚出生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1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脂多糖(LPS)刺激组,每组5头。LPS刺激组分别于3日龄、5日龄和7日龄时腹腔注射100μg/kg·bw LPS,建立炎症刺激模型;对照组仔猪分别在相同日龄注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7日龄时将所有仔猪全部处死,采集血清,并分离肝脏和脾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可显著降低仔猪肝脏铁含量(P0.05),极显著降低血清铁含量(P0.01),但对脾脏铁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LPS刺激显著降低了仔猪血清中总蛋白、球蛋白、总胆红素和葡萄糖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肝脏中Hepcidin mRNA表达量(P0.05)。表明LPS刺激可显著增加仔猪肝脏中Hepcidin mRNA表达量,因而降低机体铁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