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芽球菊苣从欧洲引进,是畅销的高档蔬菜,食用部分为肉质根软化栽培后萌发的嫩黄椭圆形的芽球,其营养丰富,可生食凉拌或做色拉,也可作火锅配料或炒食,口感脆嫩,微甜稍带苦味,营养丰富。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陆续从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等地引入优良菊苣品种,分别在日光温室、地窖、山洞中进行软化栽培,并获得了成功。本文介绍了芽球菊苣集约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菊苣根株的大小、栽培方式、温度、湿度等是对芽球产量,品质影响较大的因子.晶玉品种田间生长势强,根株粗大,软化栽培后的芽球较大,产量高.红玉品种田间生长势弱,根株细小,软化栽培后的芽球较小,产量低.根株越大,单个芽球的产量越高,反之越低.单位面积芽球的产量随着根株级别的升高而下降,反之越高.即单位面积二级根芽球的产量一级根芽球的产量特级根芽球的产量,生产上建议以培育直径为3~5 cm的一级根、二级根作为菊苣软化栽培的最佳根株.软化栽培温度以15~18℃、相对湿度(95士5)%为宜.水培水层高度为软化前5天深度1 cm,之后深度8 cm为宜.温室土培的芽球产量较高,且芽球较大较紧实,但易附着泥土.水培的菊苣,芽球个体相对较小,芽球比较疏松,芽体洁净.水培设施简单,操作容易,芽球干净,易清洗,易被人们采用.在日光温室 阳畦的软化栽培中,以白天掀苫、夜晚放苫的管理方式最佳.通过对以上芽球菊苣栽培管理中不同影响因子与芽球产量的关系研究,建立了河北省中南部地区菊苣生产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3.
芽球菊苣软化栽培中不同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苣根株的大小、栽培方式、温度、湿度等是对芽球产量,品质影响较大的因子.晶玉品种田间生长势强,根株粗大,软化栽培后的芽球较大,产量高.红玉品种田间生长势弱,根株细小,软化栽培后的芽球较小,产量低.根株越大,单个芽球的产量越高,反之越低.单位面积芽球的产量随着根株级别的升高而下降,反之越高.即单位面积二级根芽球的产量一级根芽球的产量特级根芽球的产量,生产上建议以培育直径为3~5 cm的一级根、二级根作为菊苣软化栽培的最佳根株.软化栽培温度以15~18℃、相对湿度(95士5)%为宜.水培水层高度为软化前5天深度1 cm,之后深度8 cm为宜.温室土培的芽球产量较高,且芽球较大较紧实,但易附着泥土.水培的菊苣,芽球个体相对较小,芽球比较疏松,芽体洁净.水培设施简单,操作容易,芽球干净,易清洗,易被人们采用.在日光温室+阳畦的软化栽培中,以白天掀苫、夜晚放苫的管理方式最佳.通过对以上芽球菊苣栽培管理中不同影响因子与芽球产量的关系研究,建立了河北省中南部地区菊苣生产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菊苣软化栽培前后叶片和根株的Vc、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软化栽培后芽球以及根株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急剧上升,Vc含量下降。软化后的芽球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软化后的根株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饲料。软化栽培为菊苣有效的栽培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高档保健蔬菜芽球菊苣软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简单介绍了芽球菊苣这一品种,并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根株、根株软化等方面介绍其栽培技术,以期指导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6.
以散叶菊苣软红一号和吉康一号为试材,在南京地区进行软化散叶菊苣的引种栽培。结果表明:南京地区可以进行散叶菊苣的软化栽培,所收获的芽球外观好、口感佳。  相似文献   

7.
谭清 《油气储运》2007,(8):20-20
菊苣为菊科莴苣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芽球菊苣是利用菊苣的肉质根经软化栽培结出的芽球,是一种优质高档的芽类蔬菜,品质脆嫩,风味独特,可供生食、凉拌、涮火锅或炒食,具有清肝利胆之功效,是目前流行的很受消费者青睐的优质高档保健蔬菜。  相似文献   

8.
9.
白世印 《新农业》2001,(1):17-18
菊苣又名欧洲菊苣、苞菜,为菊科菊苣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芽球菊苣是利用肉质根中积累的营养经软化栽培结出的芽球.呈乳黄色,长10~15厘米,中间最粗处4~6厘米,单重50~100克,外观似白菜心,是一种优质高档稀特体芽类蔬菜。  相似文献   

10.
芽球菊苣是菊科菊苣属二年生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肉质根软化栽培后萌发的嫩黄椭圆形的芽球,其营养丰富,可生食凉拌或做色拉,也可作火锅配料或炒食,口感脆嫩,微甜稍带苦味。生长期极少发生病虫害,完全符合无公害蔬菜质量要求。其栽培分两个阶段,一是种根田间培育阶段,二是种根在黑暗条件下软化培养成芽球阶段。  相似文献   

11.
杉木人工林林分断面积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4年生杉木人工林林分断面积分布规律的研究,得到4点主要结论:1)林分断面积分布特征指标与林分直径分布存在显著的差别;2)林分年龄对林分断面积分布的形状及不均质性具有极显著的影响,林分密度仅显著影响断面积分布的不均质性,而立地对断面积分布影响不显著;3)林分断面积分布偏度、峰度、变异系数均随林分年龄的增大呈增大趋势,且林分年龄对高密度林分的断面积分布影响更为显著;4)林分断面积分布曲线的拐点可作为一种新的分布特征指标,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不同年龄红皮云杉人工林材性的测定分析,得出材性与年龄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塑料大棚茶园微气象特征与龙井茶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塑料大棚茶园内微气象参数的特征以及微气象参数对高档龙井茶春季开采期、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研究表明表明,塑料棚茶园与对照的茶园比较,其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和最小相对湿度是增加的。  相似文献   

14.
城市森林生态效益及环境适宜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城市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森林建设的宗旨就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居住环境。正确认识和评价城市森林的价值与效益是管理好城市森林的基础。城市森林创造的价值包括林产品价值和城市森林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的功能。前者如增加美学价值,减少噪音和降低污染,增加生物多样性;后者如提高房地产的价值,降低居民供暖和降温费、改善小气候等价值。城市森林的效益及价值是随着不同时空条件下城市环境、城市居民及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关于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变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目前由于测定技术限制,对于强降雨影响森林土壤呼吸的国内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选取山西省太岳山油松人工林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应用LI-8150土壤CO2通量全自动连续测量系统,对降雨前后的土壤呼吸速率和环境因子在原位置进行全天候连续监测,分析了3次强降雨前后的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结果表明,(1)5月的旱季降雨改善了土壤水分状况,促进了土壤呼吸,降雨结束后土壤呼吸速率的平均水平是降雨发生前的2倍;7月的雨季开端期降雨对土壤呼吸先促进后抑制,土壤容积含水量和土壤呼吸速率的二次关系曲线存在拐点,但总体上降雨是促进了土壤呼吸;8月的雨季降雨整体上抑制土壤呼吸,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容积含水量的变化曲线走势呈明显的镜像,雨中及雨后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下降了约45%和28%.(2)每一次降雨结束后,土壤温度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雨后,较低的土壤温度在土壤呼吸得到降雨促进时,可加速土壤呼吸速率的恢复;在土壤呼吸受到降雨抑制时,能阻碍土壤呼吸速率的恢复.(3)降雨的不同时期,影响半湿润地区油松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关键因子也是不同的.降雨前如果土壤容积含水量处于明显变化的状态,水分是影响土壤呼吸的关键因子;如果土壤容积含水量比较稳定,则土壤温度是关键因子.降雨过程中由土壤温湿共同影响土壤呼吸,降雨结束后水分是影响土壤呼吸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6.
2007年6月-2008年6月,在帽儿山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相邻次生林和落叶松人工林土壤CH4和N2O通量,结果表明:次生林转变为落叶松人工林后土壤年CH4吸收和年N2O排放通量均显著增加,分别为次生林的1.2倍和3.6倍。两林分CH4和N2O通量表现相似的季节动态,生长季土壤CH4吸收通量和N2O排放通量均高于非生长季。次生林和落叶松人工林土壤CH4吸收通量与土壤温度均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关系。土壤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和土壤铵态氮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土壤含水量没有明显相关性。次生林转变为落叶松人工林后,落叶松林地较厚的凋落物层改变了林地土壤水分的格局,影响了土壤的CH4和N2O通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根外补充磷钾肥对菊花蕾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姹紫嫣红为材料,在定头后用1 000、2 000和4 000 mg/L的磷酸二氢钾(KH2PO4)进行全株叶面喷雾处理,测定菊花蕾期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浓度的提高,KH_2PO_4对菊花蕾期叶片生理活动的促进作用先升高后降低,其中以2 000 mg/L处理的效果最佳。2 000 mg/L KH_2PO_4处理明显提升菊花蕾期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硝酸还原酶(NR)活力和降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产生速率,与对照相比,叶绿素(Chl)、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蕾期的后期极显著增加。当KH_2PO_4浓度高达4 000 mg/L时,其促进作用下降。  相似文献   

18.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叶内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固定标准木、定期采样和化学测定, 分析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叶内营养元素含量随冠向、冠层和生长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叶的营养元素含量在不同冠向间有一定的差异, 但差异不显著不同冠层间叶的营养元素含量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N、P、K由树冠底部到树冠顶部是逐渐增加的, Ca则是逐渐减小, Mg的变化无一定规律 方差分析表明林木不同冠层的N、P、K、Mg含量差异不显著, Ca的含量则差异显著 树冠各层次针叶营养元素含量的平均值与树冠中部针叶的营养元素含量很接近, 建议进行营养元素概算以树冠中部的针叶为样品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叶的营养元素含量随季节的变化而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刚展叶的华北落叶松N、P、K、Mg含量很高, 展叶期明显下降, 之后随季节的变化逐渐下降, 落叶前期显著下降; Ca的含量随季节变化相反, 刚展叶含量很低, 随季节变化一直呈上升趋势, 落叶前达峰值 根据叶的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动态和变异规律, 确定的最佳采样时间为7、8月份  相似文献   

19.
扁枝槲寄生在茶树群落中分布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单数茶树与样方尺度对影响扁枝槲寄生分布的因子进行回归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扁枝槲寄生的平均寄生株率达40%,株高频度分布为生态分布,分支数为左偏正态分布,常分布在树高的1/3~3/4处;扁枝槲寄生的分布对茶树因子的依赖程度高于环境因子。2)基于单株茶树尺度,影响扁枝槲寄生分布的因子大小顺序为:冠幅地径树高枝下高苔藓/地衣覆盖率。具有较大冠幅、地径≥11 cm、树高≥3.1 m、枝下高在23~55 cm且苔藓覆盖率较高的茶树上寄生较多。3)基于群落样方尺度,影响扁枝槲寄生分布的环境因子大小顺序为:海拔坡向郁闭度坡度。扁枝槲寄生在调查地区主要分布海拔1 420 m以上,山顶或山谷并无分布,西北、东南坡及郁闭度高的环境下更适合生长,坡度越大越有利于其生长。4)光照、水分是影响扁枝槲寄生的主导环境因子,寄主群落因子导致了光照、水分的再分配,从而影响着扁枝槲寄生在茶树上的分布位置。   相似文献   

20.
该文对湖南会同天然次生常绿阔叶林中红拷-青冈-刨花楠群落CO2排放动态和各树种呼吸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木质器官呼吸速率与其直径呈负相关关系,林木树干呼吸的季节变化规律为3—7月随着树木生长和气温的升高,树干呼吸呈上升的趋势,7月达年呼吸速率的最大值,8—12月呈逐渐递减的趋势,1—3月树干呼吸基本维持在一定数值上.根据测出的有关参数,用积分方法推导出阔叶林群落呼吸量为22·791t/(hm2·a),其中,树干、树枝、树根和树叶分别占年群落呼吸量的54·0%、17·2%、9·6%和1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