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蔗作为我国重要的糖料作物,在生活和生产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机械化种植与生产提升了我国农业生产的效率。本文对甘蔗高产栽培技术与机械化种收相融合进行介绍,包括甘蔗机械化种收的意义、机械化种收的农艺技术要求和机械化高产种植技术要点等,以期为提高甘蔗种植的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甘蔗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如何利用机械化种植技术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分析广西地区甘蔗栽培技术与机械化种植和收割时所存在的问题,并对甘蔗高产栽培技术与机械化种植和收割的融合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甘蔗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是蔗糖生产的主要原材料,更能够进行乙醇提取,具有极高的农业种植价值。我区作为主要的甘蔗种植基地,甘蔗对于我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新时期机械化技术不断发展,给甘蔗种植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改变,甘蔗机械化种植已经成为了推动甘蔗种植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本文对现阶段我区的甘蔗种植机械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研究甘蔗种植机械化形势下的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化农业发展趋势下,中国橡胶生产机械化技术渐趋成熟,但是橡胶种植、采胶和收胶等重要作业环节仍依赖手工操作,制约着我国橡胶生产快速发展。加快发展我国橡胶生产机械化,既要提高现有机械化装备水平,也要解决橡胶生产中的割胶、收胶和种植等作业工序中的机械化问题,通过相关关键技术的突破与推广应用,可以实现橡胶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从而推动橡胶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机械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在种植技术中已经能够很好的融合机械化技术。甘蔗是一种在南方广泛种植的植物品种,具有较高的糖分与营养价值,在市场上也有一定的占有量。甘蔗种植技术中结合机械化技术能够获得种植产量与质量的提高,也能够减轻种植劳动力,扩大经济效益,更能够有效的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农业种植产业中形成优势产业。本文对甘蔗联合种植机械化技术进行研究,并提出注意事项,为甘蔗扩大种植效益、提高种植质量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苏小丽 《乡村科技》2019,(11):121-122
随着我国机械化技术的不断提高,目前机械化技术在我国农业种植技术中已经得到了基本普及。甘蔗具有较高的糖分和多种营养成分,是生长在我国南方的一种备受大众喜爱的水果植物之一。甘蔗机械化收割技术不仅能大大提高甘蔗的质量与产量,还能减轻人们的劳动力,增加经济效益。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程度参差不齐,我国甘蔗机械化收割技术还处于萌芽时期,多种因素阻碍了机械化技术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
甘蔗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广泛分布于广西、广东、台湾、福建等省(自治区),对我国农业贡献非常大。甘蔗生产中工作强度最大最复杂的环节就是种植,我国主要采用的种植技术为一垄双沟种植法,而针对一些甘蔗种植地情况特殊时则使用甘蔗深沟种植技术。甘蔗深沟种植术是一种"深耕、浅种、宽行、密植"的种植方法,能有效提高甘蔗的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优质高产高糖原料蔗的栽培是我国现阶段农业较为重视的一项内容,我国正大力推进甘蔗种植四化进程。本研究将对我国现阶段优质高产高糖原料蔗基地中的甘蔗栽培技术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思考,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增产措施。这对于我国农业生产中蔗糖产量的提高十分重要,是农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甘蔗作为一种糖料作物,为蔗糖业发展提供了原料保障。广西作为甘蔗的主要生产基地,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蔗糖产业依然是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甘蔗种植与生产增加了人们的经济收入。然而,当前广西甘蔗生产技术仍然亟待改进和提高,机械化生产规模有限,影响了甘蔗生产效率,降低了蔗农的收益。因此,必须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甘蔗机械化生产水平。本文分析了广西甘蔗机械化生产现状、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0.
农业生产机械化已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玉米机械收获特别是粒收水平低是制约我国玉米全程机械化的瓶颈。筛选熟期早、脱水快的品种尤为重要,通过对13个品种机械粒收特性进行分析,初步筛选出7个品种。生产对机械粒收技术的需求逐步增强,须要继续完善品种、种植规模、种植模式、配套条件、收获机械等条件,克服粒收技术的制约因素,推动机械粒收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水稻种植机械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发展现代化重要标志是农业机械化,而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是水稻种植机械化。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水稻种植的全面机械化已经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虽然当前我国各个地域的水稻种植机械化推广态势良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经过分析水稻种植机械化的现状,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能为实现我国粮食生产的现代化,确保水稻的高产、优质、稳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广西是我国甘蔗的主产区。为了降低甘蔗生产成本,确保广西糖业持续发展,广西政府加大了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推广力度,全区甘蔗耕种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但机收水平还是比较低,成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有待广西乃至其他甘蔗产区继续努力。近年来,在农业部强力支持和自治区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广西农业机械化取得了长足发展。到2014年底,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6%,提高3个百分点。尤其在蔗糖价格连续下跌、蔗糖加工出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而我国水稻种植的特点也决定了它的种植机械化程度,所以要促进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高产技术的发展,就需要了解我国水稻种植的特点,并且要针对当前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广泛,因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受到了种植户的广泛青睐。大豆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还远销海内外。所以大豆的高产高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经济的繁荣稳定发展。而要想达到大豆的高产高收,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种植技术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文章将从多个方面对于大豆的种植技术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能够给广大种植户的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崇左市江州区蔗糖产业结构、甘蔗种植现状,浅析甘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甘蔗生产,加强对甘蔗生产"三高"(高产、高糖、高效益)栽培技术的指导,推进甘蔗种植规模化、机械化、良种化和水利化。  相似文献   

16.
甘蔗是广西地区栽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是当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之一。结合合浦县甘蔗栽植的实际,对甘蔗的高产栽培进行总结,包括科学选择甘蔗品种、科学整地施肥、适期种植、种植后管理、砍收等方面,并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甘蔗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及对策,为甘蔗绿色高效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小麦是夏县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33万亩以上。自20世纪80年代推广小麦生产机械化技术以来,小麦从播种到收获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随着劳动力转移,留在农村的"993861部队"劳动力老龄化,以及土地流转,种粮大户、合作社的成立,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和贡献越来越大,农机手已成为种地主力军,机械化生产方式亦成为主导方式。山西省夏县通过连续6年小麦高产创建"六统一",大力推进小麦生产农机农艺融合,探索小麦生产耕、种、收机械化技术,全面引导规范小麦全过程生产机械化,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作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伴随现代化生产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设备生产制造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成为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在农业种植技术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农业种植技术创造新的发展机遇。现阶段需不断加强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种植技术之间的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种植技术之间的有效关系,分析现代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种植技术相关性,分析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种植技术中的作用,提出现代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种植技术中的应用方法,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甘蔗是一种重要的糖料作物,是食用糖的重要原料。当前食用糖还有大量的使用人群,因此还需要大力推广甘蔗种植。但是在甘蔗生产全过程中,机械化生产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不断的进行改善,提高甘蔗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发展水平。基于此,文章针对当前甘蔗的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对其全过程机械化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张大泽 《吉林农业》2014,(20):27+26
我国是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需通过生产粮食有效解决民生问题。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种植技术的不断改善,使我国水稻种植规模逐渐扩大,水稻产量和质量也逐年提高,而且机械化设备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了我国水稻种植的机械化发展进程。虽然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还需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推动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本文以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模式作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动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有效措施,以实现粮食生产现代化,确保水稻优质、稳产、高产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