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四倍体桑树品种鄂桑2号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倍体桑树品种具有生长势旺、叶片肥大、叶质优良等特点。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系统测试人工诱变培育的四倍体桑树品种鄂桑2号和二倍体桑树品种湖桑32号植株的各项光合生理参数及其变化规律,分析多倍体桑树品种高产、优质的光合生理机制。测试结果:四倍体和二倍体桑树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都呈双峰曲线,但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光补偿点(LCP)为鄂桑2号[55.89μmol/(m2·s)]>湖桑32号[39.90μmol/(m2·s)],光饱和点(LSP)为鄂桑2号[1 332.44μmol/(m2·s)]<湖桑32号[1 572.06μmol/(m2·s)];鄂桑2号和湖桑32号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AQY)、羧化效率(CE)、气孔限制值(Ls)差异不显著,而光合能力(Pm)和二磷酸核酮糖(RuBP)最大再生速率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且鄂桑2号<湖桑32号;鄂桑2号叶片Pn的季节变化动态为10月8日>8月12日>9月22日>9月13日>8月30日,而湖桑32号叶片Pn的季节变化动态为10月8日>9月13日>9月22日>8月12日>8月30日,各测定时期湖桑32号叶片的Pn均大于鄂桑2号;鄂桑2号与湖桑32号不同叶位叶片的Pn差异不显著(P>0.05);鄂桑2号的叶面积及叶绿素含量均大于湖桑32号,且第5、7、9、11位叶均达差异显著水平(P<0.05)。鄂桑2号叶片的光合性能低于湖桑32号,但其叶绿素含量与叶面积显著高于湖桑32号,这可能是鄂桑2号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对3个桑品种生理生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湖桑32号、农桑14号和丰田2号等3个桑树品种的光合特征及叶绿素的部分参数。3个品种的光补偿点为3.58~50.10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为0.022~0.051,湖桑32号>农桑14号>丰田2号;光饱和点为1 436.78~1 571.43μmol/(m2.s),丰田2号>农桑14号>湖桑32号;CO2补偿点为62.87~103.40μmol/mol,CO2饱和点为921.88~1 055.56μmol/mol,其中,湖桑32号的CO2补偿点和饱和点、羧化效率及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的最大再生速率(Pmax)均较显著高于其它两个品种;叶绿素相对含量丰田2号>农桑14号>湖桑32号,表明丰田2号单位叶面叶绿体数量较多,具有相对较大的光合潜力;光化学效率和光合电子传递效率分别为0.746 2~0.801 8、1.58~3.43,其中丰田2号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值显著高于其它2个品种,具有一定光适应和抗逆性能力。  相似文献   

3.
新桑品种人工三倍体嘉陵16号光合速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人工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16号叶片为供试材料,以二倍体品种湖桑32号叶片为对照,采用氧电极法测定叶片的光合速率.结果发现,在光照强度1.8万勒克司(Ix),水槽温度 30℃的条件下,嘉陵16号叶片的光合速率为5.9134mgCO_2/dm~2·hr,较对照湖桑32号(4.0492mg CO_2/dm~2·hr)高1.8642mg CO_2/dm~2·hr.其指数关系是:湖桑32号为100.00,嘉陵16号为146.01.经统计分析,两品种间的光合强度达极显著差异(|t|=6.3603>to.01= 4.604).该研究结果,从光合生理角度证实了人工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16号优于二倍体对照品种湖桑32号.为进一步扩繁推广人工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16号提供了生理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广东杂交桑沙2×伦109为对照,对三倍体桑树品种桑特优2号的净光合速率、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合有效辐射强度等光合生理参数的日变化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初步表明:桑特优2号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有效光合强度较高,这与生物学性状和经济产量的调查结果相一致。这一研究结果,为改进桑特优2号桑品种栽培技术措施,提高桑叶产量、质量和高产密植模式栽培提供光合作用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七个桑树品种的光合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条件下,运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了7个桑树品种叶片的光合指标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7种桑树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品种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相似文献   

6.
云南省不同海拔地区、不同桑品种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云南省蒙自县草坝镇蚕蜂所(海拔1 280 m)、蒙自县冷泉镇竹木孔村(海拔1 640 m)、鹤庆县金墩乡邑头村(海拔2 200 m)3个不同海拔地区、不同品种桑树的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蒙自县草坝镇蚕蜂所、冷泉镇竹木孔村桑树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表现为单峰,峰值出现在12:00,而鹤庆县金墩乡邑头村桑树的净光合速率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呈现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16:00。在蒙自县草坝镇蚕蜂所试验区,不同的桑树品种之间的净光合速率大小差异不明显;在蒙自县冷泉镇竹木孔村试验区,农桑12号和农桑8号的净光合速率高于其它2个桑品种;而在海拔2 200 m的鹤庆县金墩乡邑头村试验区,不同桑品种之间净光合速率大小差异明显,为育71-1>农桑14号>盛东1号>农桑12号>湖桑32号;同一品种桑树在一天中的同一时间段,蒙自县冷泉镇竹木孔村试验区桑树的净光合速率最大,其次为蒙自县草坝镇蚕蜂所试验区,鹤庆县金墩乡邑头村试验区桑树的净光合速率最小。  相似文献   

7.
对育2号、新一之濑和湖桑32号三个桑品种的群体结构调查结果表明:春季,由于育2号发芽早,发芽率高,生长芽多.因此,叶面积指数的上升,明显的快于新一之濑和湖桑32号,育2号春季叶面积指数最高可达12.0以上,新一之濑和湖桑32号达12左右.育2号春季叶面积指数达9以上时,树冠中下部就有黄落叶出现.但是在相同的叶面积指数水平上.湖桑32号和新一之濑就没有发生黄落叶.夏代后由于育2号主要是由潜伏芽萌发形成条叶.所以发芽期反比新一之濑和湖桑32号迟,加之节间又稀,所以叶面积指数低于其它两个品种.亩苗1000株的4年生桑园,新一之濑和湖桑32号在夏伐后发芽生长的第一个月(7月5日).其叶面积指数约为1.5:第二个月为5.0左右;第三个月为9.2;第四个月为11.5.新一之濑和湖桑32号,夏秋季的叶面积指数可达12左右,两者之间开差不大.8月5日当叶面积指数达到4.5以上时,就有黄落叶发生.  相似文献   

8.
试验筛选适宜黑龙江地区种植的苜蓿种质材料,旨在探究晚秋环境下苜蓿叶片光合性能的变化规律。以6个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叶片水汽压、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进行测定,利用隶属函数评价出优异的苜蓿品种。结果显示,龙牧801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草原3号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最高;草原3号和龙牧801的蒸腾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草原3号、龙牧801和皇后苜蓿叶片水汽压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运用隶属函数对品种的光合性能进行评价,各品种的光合强弱顺序为:龙牧801>草原3号>皇后>康赛>阿迪娜>赛迪。研究表明,龙牧801和草原3号的光合性能较强,适宜黑龙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桑树不同品种生态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依据生态学的原理和规律建设高产优质桑园,研究了湖桑32号、农桑12号、新一之濑、选792号等不同品种桑园的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呼吸强度、CO_2浓度、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等生态特性。4个品种的土壤呼吸速率依次为农桑12号>湖桑32号>新一之濑>选792号;增加空气相对湿度的大小顺序为农桑12号>选*蛇号>湖桑32号>新一之尬湖桑32号周围的地浓度显著高于其它3个品种;农桑12号降低气温的生态特性较为显著。对不同品种桑园与空旷地气候因素进行差异性分析认为,夏季桑园具有降低气温、增加空气相对湿度、降低土壤温度、减少土壤蒸发、增加土壤含水量的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通过3次4批对桐乡青、湖桑7号、湖桑32号等20多个桑品种用生物鉴定法对各品种抗感朱砂叶螨的关系进行再探讨,从各品种对朱砂叶螨发育速率、生存率和繁殖力(每雌平均产卵量)3个主要指标综合分析,结果仍以桐乡青、湖桑7号、新一之濑等桑品种具有较好的抗螨特性。而鸡桑、湖桑32号、北场1号等桑品种易感螨害。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区公农1号紫花苜蓿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在自然状态下,利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观测了公农1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在北京地区的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公农1号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典型双峰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睡"现象,光合效率午间明显降低;蒸腾速率日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相似,胞间CO2浓度的日进程基本与净光合速率相反;气孔导度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相似但并不完全同步,两者最大值出现的时间相同,但最低值出现的时间气孔导度较净光合速率晚约2h.经分析,公农1号紫花苜蓿表现出的光合"午睡"现象属于非气孔限制.  相似文献   

12.
新疆人工三倍体桑树品种9204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多倍体有性杂交(2X×4X),单株系统选育,定向选择和定向培育,区试鉴定,育成适宜干旱蚕区栽培的人工三倍体桑品种9204,经多年实验室鉴定和多点区试结果:(1)9204桑树品种每公顷产叶量比新桑1号增产45.61%,公顷产茧量增加38.26%;比湖桑32号产叶量增产70.78%,产茧量增产151.81%。(2)9204桑品种万蚕茧层量比新桑1号高3.97%,比湖桑32号高31.72%;9204桑品种种茧育成绩产卵数高于湖桑32号、与新桑1号相仿;良卵率均高于湖桑32号和新桑1号。(3)9201桑品种秋叶硬化期为9月下旬,比湖桑32号晚20天、比新桑1号晚30天;枝条枯梢率比新桑1号高3.94%,比湖桑32低11.12%。人工三倍体桑品种9204在多年不同区域农艺性状表现良好、生长势旺、产叶量高、叶质优、抗性强,增产幅度大,遗传性能稳定,可在新疆干旱蚕区栽植应用。  相似文献   

13.
桑树光合作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光合作用是桑树重要的生理过程之一,桑树干物质90%以上来源于桑叶的光合作用[1,2],光合作用的高低直接制约着产叶量。有关桑树光合特性的研究曾有过报道[3~8],但在我国北方地区对桑树光合特性的研究,对不同桑品种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年周期变化、不同叶位净光合速率变化规律量化测定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本文以桑品种牛筋、新一之濑、选792、乌克兰一号为试验材料,对桑树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为选择高光合速率桑品种以及为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试验于1997~1998年在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桑园进…  相似文献   

14.
<正> 启东市现有桑园面积3800 hm~2,主要桑品种有育71-1、农桑8号、湖桑32号、新一之濑、桐乡青、育151等,其中育71-1的栽植面积1130hm~2,农桑8号930hm~2,湖桑32号1300hm~2,其余品种的面积较少。这些桑品种的丰产性状在生产中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探索和了解各桑品种的有关性状,探讨不同桑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我们对育71-1、农桑8号、湖桑32号等几个主要桑品种的性状进行了比较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陕桑305的引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陕桑305的产叶量比湖桑32高11.5%;在养蚕成绩上春蚕产茧量和茧层率分别比湖桑32提高6.2%和2.9%,秋蚕产茧量和茧层率分别比湖桑32提高2.9%和2.1%。通过采用田间自然发病率调查得知陕桑305在抗桑疫病、桑褐斑病、桑白粉病上分别比湖桑32高4.2、28.1、11.9个百分点,桑螟的危害率比湖桑32低1.8个百分点,但桑天牛的危害率却比湖桑32高4.3个百分点。在云南楚雄地区,陕桑305的止芯期比湖桑32号晚14~20d、落叶期晚11d,可以栽植一定的比例作为晚秋蚕用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3个山西优良桑品种二年四期叶质的养蚕鉴定和一年二期叶质的化学鉴定。结果表明,叶质显著优于湖桑32号的桑品种有晋选6号和鲁选1号;叶质优于湖桑32号的桑品种有鲁选3号,晋选3号,黑格鲁和晋选1号;叶质劣于湖桑32号的桑品种有鲁46,晋选4号和鲁34。  相似文献   

17.
三倍体桑树不同叶位表观光合速率测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飞  王代钢  李勇 《蚕业科学》2005,31(3):337-339
三倍体桑品种的叶片表观光合速率随着叶位的不同而变化幅度较大。试验以三倍体桑品种嘉陵16号为材料测得从第3叶位到第7叶位,叶片的表观光合速率呈急剧上升趋势,在第7叶位出现峰值(38.78mg.dm-2.h-1CO2),从第7叶位到第11叶位,叶片的表观光合速率呈平稳、略有下降趋势。不同叶位表观光合速率值的变化体现出同一张叶片光合效能变化的规律特征。  相似文献   

18.
对12个桑品种三年六期的产叶量调查结果表明:年亩桑产叶至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种湖桑32号的品种有晋选4号、晋选5号、晋选6号、各选3号、鲁34;显著高于湖桑32号的品种有鲁达2号和鲁46;差异不显著的有晋选1号、晋选2号、鲁选1号和黑格鲁。  相似文献   

19.
不同生长年限栽培甘草与野生甘草光合特性对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对不同生长年限栽培甘草与野生甘草光合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野生甘草的净光合速率高于栽培甘草,栽培甘草的净光合速率以及表观量子效率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光能利用能力增强.野生甘草比栽培甘草更有效地利用土壤水分,3年生栽培甘草的水分利用效率最接近野生甘草.不同生长年限栽培甘草和野生甘草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规律性明显.2~3年栽培甘草和野生甘草在7:00-16:00较强光照条件下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的波动与净光合速率基本同步;胞间CO2浓度日变化规律一致,但1年生栽培甘草具有较高的胞间CO2浓度,且波动幅度较小.3年生栽培甘草与野生甘草的各项光合特性指标均较接近,受强光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可见3年生栽培甘草已经适应了草原上较强的长日照,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勉县刘家山村蚕桑试验基地进行了5个桑树品种的比较试验。强桑1号、陕桑305、鲁插2号品种表现较好,产叶量高,抗病性强;湖桑32号产叶量低,抗病性差;鲁插3号表现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