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四轮农用运输车是以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机动性好和适用于农村道路运输为特点的交通运输工具。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车辆的增多,农村道路条件差、驾驶员技术维护水平不高,以及部分农用运输车质量不过关等原因,致使农用运输车出现不少交通安全事故,其中前轮摆振引起前轮松脱出现的倾翻事故危害性较大。研究和分析引起前轮摆振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无疑对消除前轮的摆振,提高车辆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安全性,减轻轮胎的磨损和操纵的轻便性大有益处。前轮摆振是指车辆在平坦道路上行驶时所产生的车轮绕主销持续的摆振现象。摆振与前轮定位参数、方向盘的自由行程、前轮轴承间隙及主销轴承的预紧度、前轮的失衡量及气压、系统阻尼及与产生自激振动的车速等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二次旋转设计的试验方法,进行了轮式拖拉机前轮定位参数对前轮摆振影响的试验研究,建立了前轮定位参数对前轮摆振影响的回归数学模型,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本文的试验结果,为研究轮式拖拉机及汽车前轮定位参数及前轮摆振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汽车是由车轮支承整台车的重量,前轮还要承受超载和高速行驶惯性的冲击力、转弯时的侧向力、急刹车的巨大推力,在交变载荷多种合力的作用下,使前轮相关机件产生磨损、变形或损伤,造成前轮摆振(不平衡)。前轮摆振更加剧了相关件的磨损或损坏,甚至发生事故,所以必须及时检查和修理。 一、进口汽车前轮摆振的检查(以五十铃TD型汽车为例)  相似文献   

4.
前轮摆振是普遍出现在汽车上的一个相当复杂的振动现象,根据表现特性不同,前轮摆振分为高速摆振和低速摆振,前者属于自激型摆振,后者属于强迫型摆振.根据国内外前轮摆振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阐述了高速摆振和低速摆振的故障现象,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了自激型摆振发生的机理,即产生“负阻尼”的原因,并指出两种形式的摆振的表现特征,最后,从车轮平衡度、转向系、悬架刚度和阻尼、轮胎的侧向刚度、前轮定位参数4个方面分析了前轮摆振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克服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有不少拖拉机驾驶员对前轮定位的概念和如何定位不很了解,因而对前轮定位超限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和修复,造成拖拉机直线行驶不稳定、转向不灵活、轮胎早期磨损等故障。严重时还会使前轮在行驶中发生幅度较大的振摆,妨碍安全行驶。因此,对轮式拖拉机前轮定位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前,有不少拖拉机驾驶员对前轮定位的概念和如何定位还不很了解,因而对前轮定位超限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和修复,造成轮式拖拉机发生直线行驶不稳定、转向不灵活、轮胎早期磨损等故障,严重时还会使轮式拖拉机前轮在行驶中发生辐度较大的振摆,妨碍安全行驶,甚至发生事故。因此,对拖拉机前轮定位要引起足够的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前,有不少拖拉机驾驶员对前轮定位的概念还不很了解,因而对前轮定位超限不能得到及时调整和修复,造成轮式拖拉机直线行驶不稳定、转向不灵活、轮胎早期磨损等故障,严重时还会使轮式拖拉机前轮在行驶中发生幅度较大的振摆,妨碍安全行驶,甚至会发生事故.因此,对轮式拖拉机前轮定位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汽车前轮摆振非线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林逸  贺丽娟 《农业机械学报》2007,38(11):174-177
为探求汽车前轮摆振的机理,以期望在汽车设计初期预测并控制摆振的发生,综述了国内外对摆振从线性到非线性研究的发展历程,阐明了摆振非线性研究的意义及必要性,分析了摆振研究现存的问题,并对摆振在非线性领域内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前,有不少拖拉机驾驶员对前轮定位的概念和如何定位不很了解,因而对前轮定位超限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和修复,造成轮式拖拉机直线行驶不稳定、转向不灵活、轮胎早期磨损等故障。严重时还会使轮式拖拉机前轮在行驶中发生幅度较大的振摆,妨碍安全行驶,甚至发生事故。因此,对轮式拖拉机前轮定位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汽车前轮摆振往往被当作故障进行理解和处理.从轮胎迟滞特性、陀螺效应等汽车动力学角度分析了前轮摆振的非故障原因,论证了汽车前轮摆振现象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1.
目前,有不少拖拉机驾驶员对前轮定位的概念和如何定位还不太了解,因而对前轮定位超限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和修复,造成轮式拖拉机直线行驶不稳定、转向不灵活、轮胎早期磨损等故障。严重时还会使轮式拖拉机前轮在行驶中发生幅度较大的振摆,妨碍安全行驶,甚至会发生事故。因此,对轮式拖拉机前轮定位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前轮定位的概念 轮式拖拉机前轮定位由前轮前束、主销内  相似文献   

12.
机构运动副间隙对系统动力学响应有重要影响,有必要将转向机构运动副间隙引入汽车摆振系统动力学分析。基于非线性系统动力学,应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考虑转向机构运动副间隙的六自由度摆振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讨论了车速对前轮摆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特定车速范围内前轮会发生自激摆振,这与实际情况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变型运输机作为农运车返祖归宗的产品,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维修方便,深受农民欢迎,在农村发展较快。变型机动力一般采用单缸或双缸柴油机,额定载质量1吨。但变型运输机与汽车、农运车相比,其技术条件要求较低,很多达不到汽车、农用车要求的零部件用在变型运输机上,仍能符合要求,而且很多早期的小农运车零部件也大量用在变型机上,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零部件磨损、变形,如不及时维护保养,有时会出现行驶摆头现象,主要表现为某一速度行驶时,方向盘握不稳,摆振,前轮摆动,行驶不稳定,严重摆头时伴有车架、车身的晃动。  相似文献   

14.
车辆在路面上行驶时,驾驶员要不断地转动方向盘来改变行驶方向。随着行驶速度的提高,特别是农用机车,行驶道路条件比较恶劣,行驶系和转向系引起的振动会传到转向盘,使转向盘随之摆振,严重地影响了操纵稳定性,甚至使车辆失去操纵,从而直接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并且还对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有很大影响。为了保证转向机构操纵灵活、转向省力,现对转向器摆振的故障加以分析,以便能发现故障,及时维修,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前,有不少拖拉机驾驶员对前轮定位的概念和如何定位还不很了解,因而对前轮定位超限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和修复,造成轮式拖拉机发生直线行驶不稳定、转向不灵活、轮胎早期磨损等故障,严重时还会使轮式拖拉机前轮在行驶中发生辐度较大的振摆,妨碍安全行驶,甚至发生事故。因此,对拖  相似文献   

16.
目前,有不少拖拉机驾驶员对前轮定位的概念和如何定位还不很了解,因而对前轮定位超限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和修复,造成轮式拖拉机直线行驶不稳定、转向不灵活、轮胎早期磨损等故障。严重时还会使轮式拖拉机前轮在行驶中发生幅度较大的振摆,妨碍安全行驶,甚至会发生事故。...  相似文献   

17.
轮式拖拉机的前轮并不与地面垂直,而是其上端向外倾斜一个角度γ,称为前轮的外倾角。从前轮的俯视图看,两前轮的前端略向里收拢,即轮胎的中心线与行驶方向倾斜一个角度。,称为前束角。转向节立轴在前轴上,其上端向里倾斜一个角度a,称为立轴的内倾角;上端向后倾斜一个角度β,称为立轴的后倾角。以上统称为前轮的定位参数(图1、2)。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得知,选择合理的前轮定位参数值对提高拖拉机直线行驶的稳定性、操纵的轻便性、抗御前轮的摆振以及减轻轮胎的磨损等都会起到良好的作用。当前我国轮式拖拉机主要用于运输作业,全…  相似文献   

18.
基于悬架-转向系统的实际结构和组成构件的运动关系,建立了虚拟样机模型,分析了其模型的空间结构、约束副、输入驱动及自由度,并对前轮定位参数及侧滑量进行建模。在输入路面跳动激励下,对建立的模型进行直线行驶、左转、右转、左转固定角输入及右转固定角输入多行驶工况仿真,并动态测量前轮定位参数及侧滑量值,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指导汽车悬架及车轮定位参数设计。  相似文献   

19.
现有相当一部分拖拉机驾驶员,对前轮定位的概念和如何定位不大了解,因而对前轮定位超限没有得到及时修复和调整,造成拖拉机直线行驶不稳定,转向不灵活,轮胎早期磨损等,严重时还会使拖拉机前轮在行驶中发生较大幅度的振摆,妨碍行车安全,甚至造成事故.因此,对轮式拖拉机前轮定位务必引起注意,千万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0.
<正>农用运输车前轮"摆头"是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无论是高速还是低速均产生"摆头"现象。农用运输车在行驶中出现"摆头"现象时,车辆的稳定性能变差,驾驶员操纵方向盘感到费力,容易产生疲劳,并且还加速零件的磨损。因此,当农用运输车出现前轮"摆头"现象时,一定要及时查找故障原因,排除故障,以保证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可靠性。造成农用运输车前轮"摆头"的原因很多,较为常见的原因有两种:一种原因是前轮前束失准;另一种原因是前轮动态不平衡。可以通过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