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硅钙钾肥对盐碱地棉花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棉田上进行,以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鲁棉研28号为试材,研究了硅钙钾肥施用对盐碱地棉花K~+、Na~+吸收积累、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盐碱地改良和棉花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硅钙钾肥作为基肥施用明显增加盐碱地棉花的K~+吸收积累量、减少Na~+吸收积累量;硅钙钾肥的施用还可维持较高的棉株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增强棉花抗逆性,增加棉株干物质积累量,提高棉花产量。棉花皮棉产量以在常规施肥量(CK)的基础上,加施硅钙钾肥750 kg/hm~2的处理较高,比对照增加6.9%,差异达显著水平,表明合理增施硅钙钾肥,对改良盐碱地土壤、增强棉花抗逆性、提高棉花产量均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2.
棉花是需钾较多的一种作物,特别在氮、磷肥用量增加的情况下,棉花对钾的需要量也相应增加,当土壤中交换性钾含量不高时,往往会造成棉花生理病害——红叶茎枯病而早衰,严重地影响产量的持续提高。 作者在1972~1975年进行了江苏省主要土类钾素供应状况和棉花钾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土壤交换性钾含量低于100ppmK时,施用钾肥有显著增产效果(增产23.5%~60%)。  相似文献   

3.
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在石河子灌耕灰漠上棉田进行了棉花施钾及磷钾肥配合试验。研究表明,施钾肥可以提高棉花生理活性和抗逆性,表现在提高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及干物质积累量,并提高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性。但钾肥对棉花产量、经济性状和品质均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石膏含有硫、钙两种元素,是一种间接肥料。它能改良土壤,促使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及肥料中营养元素的功效,对农作物有较好的增产效果。睢宁县双沟公社在盐碱地上试验,每亩施用石膏500斤,大麦苗数比未施的多34%。铜山县张集花碱土试验站在重盐碱土上试验,每亩施用石膏400斤,棉花出苗率由30%增加到90%以上。句容县在稻田施用大量绿肥时,每亩加施石膏3—5斤,可以防止秧苗发僵现象。石膏的作用大致可分两个方面:一是硫、钙本身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控释氮肥和控释钾肥对棉花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究控释氮肥和控释钾肥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于2014年和2015年在山东省金乡县进行了连续两年的田间定位试验,以当地习惯施肥为对照(CK),研究普通尿素60%基施+40%追施(CU),控释氮肥一次基施(CRN)和控释氮肥、控释钾肥一次基施(CRNK)对棉花产量、品质和0~100 cm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加树脂包膜尿素、树脂包膜尿素、树脂包膜氯化钾田间养分释放期分别为65、86、82 d,一次性基施可供应棉花整个生育期养分需求。与CK相比,CRN和CRNK处理提高了棉花单铃质量和成铃数,分别显著提高皮棉产量15.0%~20.1%和22.1%~23.3%,提高经济效益44.9%~59.4%;与CU处理相比,CRN和CRNK处理显著提高了皮棉产量,分别增产9.3%~13.7%和12.1%~21.9%,提高经济效益36.3%~49.9%;CRNK与CRN处理间皮棉产量无显著差异,但CRNK较CRN处理增产2.5%~7.2%。与CK处理相比,CRNK处理棉花收获期0~20 cm土壤硝态氮和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了38.5%和8.9%,且伸长率显著提升了10.0%~11.6%。研究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控释氮肥和控释钾肥通过提高土壤硝态氮及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棉花单铃质量和成铃数,从而提高皮棉产量,节时省工增效,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海涂棉花施用氮钾肥的田间试验于1995年在浙江省上虞市海涂实验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氮肥能大大促进棉花生长,显著增加棉花产量,而施用钾肥对棉花生长和产量无显著影响,这与土壤有效钾含量较高有关.从经济效果和产量来看,最适施氮量(N)为270kg/hm2.  相似文献   

7.
以第6师棉花主栽区棉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第6师垦区棉田典型地块进行调研和数据监测,发现棉田土壤含钾量普遍偏低。为实测钾肥使用对棉花苗期和吐絮期生长的影响,进行跟踪调查检测,对产量和收获期土壤含钾量进行监测评估,以期为第6师棉田钾肥合理使用提供数据支撑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海涂棉花施用氮钾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涂棉花施用氮钾肥的田间试验于1995年在浙江省上虞市海涂实验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氮肥能大大促进棉花生长,显著增加棉花产量,而施用钾肥对棉花生长和产量无显著影响,这与土壤有效钾含量较高有关。从经济效果和产量来看,最适施氮量(N)为270kg/hm^2。  相似文献   

9.
钾肥对棉花生长的施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天津市广大植棉地区生产上重视氮磷肥,忽视钾肥的问题,开展钾肥的合理应用试验研究.研究表明,籽棉产量随着钾肥比例的提高而增加;追肥可以显著提高棉花产量,盛蕾至初花期和花铃期2次追肥显著高于盛蕾至初花期1次追肥和花铃期1次追肥;在土壤偏粘重的地块上,以盛蕾期和花铃始期2次追肥产量较高;砂质土壤,以盛花期和花铃中期2次追肥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前,尉犁县棉田存在凭种植户主观意愿施肥现象,造成了生产成本增加,肥料利用率降低,耕地地力下降,污染生态环境。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有利于提高棉花单产,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民节本增效,提高肥料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实施,摸清了尉犁县的土壤养分状况及各乡土壤肥力水平和产量水平,并进行分区:高产区占50.1%,中产区占35%,低产区占14.9%,根据每个产区的不同土壤肥力、产量情况进行科学配方施肥。土壤养分含量高的塔里木乡、团结乡等,建议在棉花全生育期667米~2施氮肥40千克、磷肥40千克、钾肥12千克;土壤养分中等的兴平乡等,建议棉花全生育期667米~2施氮肥40千克、磷肥40千克、钾肥15千克;土壤养分含量低的尉犁镇等,建议棉花全生育期667米~2施氮肥40千克、磷肥40千克、钾肥20千克。  相似文献   

11.
两年试验表明,棉花在初花期追施钾肥比不施钾肥增产3.1%—12.7%,达显著水平;棉花最高产量的施钾肥量为每亩20kg,最佳经济效益钾肥施肥量为每亩15kg;施钾肥并能提高棉花的抗病性,从而防止早衰。  相似文献   

12.
<正>一、棉花生产现状阿克苏地区2014年棉花种植面积5 308千米2,占总耕地面积的80%以上,滴灌棉田皮棉平均667米2产量达到140千克以上。近年来,棉花施肥存在有机肥投入不足,养分配比不合理,重氮磷肥、轻钾肥和微肥等问题,已成为棉花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瓶颈。本文从滴灌棉田土壤养分状况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施肥技术措施。二、棉田土壤养分状况阿克苏地区棉花主要分布在库车、沙雅、新和、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主栽的棉花品种需要更多的钾,盛花期和结铃期缺钾会对籽棉产量带来不利影响。本研究的目标是为生长在干旱瘠薄土地上的当前转基因棉花确定适当的钾肥施用量,评估分次施钾的影响,并量化额外的叶面施钾对籽棉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贡献。在巴基斯坦的木尔坦中央棉花研究所进行了为期2年(2014~2015年)的田间试验。试验分成两部分:其中试验1中,全生育期有3个钾肥施用剂量(0,6.7 kg K_2O/亩和13.3 kg K_2O/亩)被均分成2次或4次施用,每次施用量为3.3 kg K_2O/亩(分成2次施用的于播种前和播种后45天施用;分成4次施用的于播种前和播种后30、45、60天施用)。试验2中,评估种植前施用0、6.7、13.3 kg K_2O/亩的钾肥,紧接着喷施4次叶面肥(2%K_2SO_4)对植株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重施钾肥是当前转基因棉花在贫瘠的干旱土壤上高产的先决条件,因为它保证了充分的植株生长和发育,籽棉产量也随之提高到较高水平。然而,仅施基肥不会实现棉花产量潜力。棉花生长中期分2~4次追施钾肥可显著提高籽棉产量。基施钾肥后,在棉花全生育期再叶面喷施4次2%K_2SO_4获得的产量最高,与不施肥处理相比,产量增加超过40%;与分次施用钾肥处理相比,产量增加了10%~15%。这些结果表明,与作物生长发育对钾素的动态需求相匹配的钾肥施用非常重要,尤其是当前转基因棉花品种上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施用钾肥能增强植株的抗病性,防止棉花早衰,提高棉花产量。为了探索实现常规棉高产的适宜施钾水平,以转基因常规棉邯棉559为试材,设氯化钾施肥量0(不施肥,CK)、60、120、180、240kg/hm~2计5个处理,在最佳施肥方式(基施和花铃期追施各占50%)和最佳种植密度(60 000株/hm~2)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棉花黄萎病发病株率和霜前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邯棉559对钾肥需求十分敏感,施用钾肥能有效降低棉花黄萎病的发生程度,显著促进棉花总铃数和单铃重的增加,明显提高棉花产量,且效果均随施钾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其中,施钾量≤180 kg/hm~2时,不同施钾量处理的效果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当施钾量180 kg/hm~2时,继续加大施肥水平,增效作用不再明显。本研究条件下,邯棉559的氯化钾经济施肥量为180 kg/hm~2时,该处理下,棉花黄萎病发病株率为14.0%,较CK降低65.85%;霜前花产量为4 563.2 kg/hm~2,较CK增产35.47%。  相似文献   

15.
钾肥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而钾肥是棉花的主要营养元素,也是影响棉花经济产量和品质的活跃因子。为了进一步挖掘棉花增产潜力,在保证氮、磷营养元素的基础上,通过对棉花钾肥不同施用量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作物、土壤、肥料三者之间的关系及施钾的增产作用,从而达到用最少的肥料投入生产出最佳的经济产量,并为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棉花是主要的经济作物,它收获的方式为棉花(纤维),施用钾肥能明显提高棉花二氧化碳的同化率加快叶片同化产物向棉桃的运输,促进体内蛋白质的合成.施用钾肥能明显提高植株抗性(抗倒抗病),对提高棉花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促进棉花品质和产量的提高,我们对抗虫棉的钾肥施用量和方式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钾肥对抗虫棉花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能提高抗虫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亩施KCl在15kg-25kg范围内其增产随钾肥产量的增加而提高,达25kg/亩,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施钾对桑树生长和吸钾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广西桑园土壤养分状况特别是钾素养分进行了评价;进行4个钾肥水平大田试验,研究钾肥对桑树生长、桑叶产量和钾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钾是桑树主要的养分限制因子之一,在一定氮、磷肥施用基础上,施钾促进桑树生长如枝条长度和粗度增加并提高桑叶产量。此外,施钾还提高桑树对钾素的吸收利用,以K2处理(148.5kg K2O/hm2)的施钾效果最好;与不施K处理相比,枝条长度、枝条粗度、桑叶产量分别增加7.78cm、0.07cm和27.73%。本试验条件下,桑园钾肥适宜用量为148.5kg/hm2。  相似文献   

19.
钾肥对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棉花枯、黄萎病是棉花生育期的两大病害,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目前,除选用抗病品种外,采用栽培措施防治枯、黄萎病是最经济有效的办法。我们对以施用钾肥提高棉花抗枯、黄萎病能力,减轻其危害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棉花施用钾肥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民勤县砂壤土上进行的棉花施用不同用量钾肥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施钾(K2O)9.9~89.1kg/hm2的范围内,棉花皮棉产量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各处理较对照增产27.5~103.3kg/hm2,增产率1.8%~6.8%;而施钾量超过69.3kg/hm2时棉花皮棉产量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少;在试验设计施钾范围内,随钾肥施量的增加,田间棉花幼苗长势增强;施用钾肥对提高棉花单铃重、纤维品质有明显作用;从产投比综合考虑,以施钾69.3kg/hm2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